FANH.US HPH.US
Fanhua, Puyi get major new investment

这家保险经纪公司已达成协议,它与刚收购的财富管理公司普益财富,最高将获得10亿美元的新投资

重点

  • 总部位于新加坡的华德集团已同意,向泛华控股集团和普益财富各投资最多5亿美元
  • 泛华为加速增长而策划的一系列交易中的最新一笔

    

梁武仁

保险经纪公司泛华控股集团(FANH.US)正努力提振疲软的增长,此时的它越来越像一台低调的交易机器。

公司上周宣布它与前不久收购的财富管理公司普益财富(PUYI.US)获得巨额新投资,为其最近的一系列交易再添重大新成就,这些交易可能会成为推动它增长的关键驱动力。现在,投资者将拭目以待,想看看它是否真的能像控制自己的财务一样,轻松实现这种增长。

上周五,泛华和普益财富表示,一个以新加坡私募股权公司华德集团为首的财团,将向两家公司各投资最多5亿美元。这笔新资金对泛华和普益财富来说都是一笔巨款,超过了两家公司各自不到4亿美元的最新市值。

这个金额也是泛华截至去年9月底现金持有量的一倍多,是普益财富的三倍多。上月,普益财富及部分股东还签署了一项协议,通过向一家名为New Dragon投资的实体出售新股和老股,筹集资金1,300万美元。

泛华和普益财富都没有提供有关此次新融资的更多细节,因此目前尚不清楚,现有股东权益因向华德集团增发新股而遭何种程度的稀释,这么大规模的新交易,几乎肯定会涉及增发新股。各方也都在猜测,这两家公司将如何使用这笔新资金。泛华和普益财富表示将会“很快”敲定投资协议的细节。

两家公司的股价都没有对这一消息做出太大反应,表明投资者可能还在等待更多细节,然后再做判断。很多人可能不熟悉华德集团,据其官网显示,这是一家总部位于新加坡的精品投资公司,成立于2005年,主要投资目标是中国和东南亚的公司。

华德集团的掌舵人是白振华,他曾在新加坡从政十多年,直到21世纪初期。但华德集团宣称,他在房地产、出版业和金融领域也拥有50多年的经验。作为一名商人,他最著名的成就似是创立房地产开发公司龙置地集团,该公司后来在新加坡上市。可以反映这一背景的是,华德集团的投资组合重点关注房地产行业。但从投资人工智能机器人开发公司、移动医疗平台和无人便利店运营商来看,该公司似乎也对科技驱动型公司感兴趣。

华德集团越来越关注科技公司可能是泛华和普益财富吸引它的原因。泛华正在寻求从老派保险公司,转型为技术驱动型保险平台运营商,提供包括IT系统和数字解决方案在内的一系列服务。

以技术为重

因此,泛华可能会利用华德集团的新资金,收购有助于加速数字化进程的技术。华德集团对普益财富可能也有类似的计划,在它核心的财富管理业务之外,增加更多基于技术的服务。鉴于华德集团与东南亚地区的关系,两家公司通过收购而进军东南亚市场似是可行。当中国公司准备出海时,东南亚往往是它们寻求增长的第一个海外市场。

这种情况看起来可能性更大,因为华德集团如果投资,它很可能会成为泛华和普益的大股东,这意味着它将参与这两家公司的管理。

在这一公告前,泛华的最新交易是它与普益财富的联姻。此事发生在两个月前,当时包括CEO胡义南在内的一批泛华股东进行了一次换股,他们获得了普益约77%的股份,而普益则获得了泛华50.1%的股份。泛华股东为收购普益的多数股权支付了高额溢价,或许是普益财富早有更多打算,在两个月后就出现华德集团的投资。

从泛华的角度看,去年12月那笔交易划算的地方是,在不花一分钱的情况下获得普益财富的多数股权。同时,泛华股东仍然通过对普益财富的多数股权控制着泛华。在泛华与普益财富联姻之前,前者已经在去年一季度进行了三笔收购,全部都是通过股权交换的方式进行。

泛华的收购努力不难理解,因为它正在寻找办法,在中国经济放缓的情况下提高利润。公司去年前九个月的营收同比增幅只有1.6%,但因去年9月车车科技(CCG.US)首次公开募股后,泛华所持该股的价值增加,使它的净利润激增。

对普益财富来说,改善财务状况的压力更大,去年下半年,它的收入同比下降了近三分之一。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消费者越来越不愿购买保险等非必需品,两家公司都在应对这种经济疲软的局面。与此同时,中国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的疲弱,也让散户投资者对购买普益财富的理财产品犹豫不决。

泛华目前的往绩市盈率只有6倍。但它的远期市盈率高达20倍,反映投资者预计随着经济放缓,它的盈利将大幅下降。与此同时,处于亏损状态的普益财富市销率高达24倍,考虑到最近中国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的黯淡前景,这个数字似乎有些过高。

所有这一切都可能让投资者好奇,华德集团的宏伟投资计划中,到底有什么可以提高泛华和普益财富的盈利,并验证它们的高估值。华德集团能否成为那个白衣骑士,拯救这些公司黯淡的前景?我们需要等到其新投资计划的更多细节,才能知道更多信息。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玄武云料上半年亏损增至2,700万元

智能客户关系管理服务(CRM)供应商玄武云科技控股有限公司(2392.HK)上周五公告,预计2025年上半年将录得不少于2,700万元(376万美元)的净亏损,远高于2024年同期约610万元的亏损,反映公司业绩持续承压。 公司指出,亏损扩大的主因是上半年中国电信行业加强监管,导致其CRM PaaS及部分CRM SaaS服务销量下滑。不过,玄武云亦强调正积极调整业务策略,加大高毛利率SaaS服务的投入,使整体毛利率呈上升趋势。董事会表示已加强现金流与财务控制,预计今年上半年的经营现金流将转为正数。 玄武云股价周一低开,至中午休市报1.57港元,转升1.95%。过去一个月,公司股价上升约48%。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效率提升严控成本 小菜园料中期盈利急升

餐饮运营商小菜园国际控股有限公司(0999.HK)周五表示,受惠于经营效率提升,预计2025年上半年利润将录得强劲增长。 公司预计半年度利润将介乎3.6亿元至3.8亿元间,中值较去年同期2.8亿元的利润水平增长32%。 公司声明:“净利润增长的主要因集团多措并举优化运营效率、严格管控成本费用,以及深化精细化管理,推动集团整体经营效益显著提升。” 小菜园股票周一高开,早盘上涨4.7%至9.79港元,相较去年12月上市价8.50港元上升约15%。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提升效率持续关店 呷哺呷哺预告亏损大减

火㶽餐厅呷哺呷哺餐饮管理(中国)控股有限公司(0520.HK)周日发盈利预告,预计今年上半年的收入约为19亿元,同比下跌18.9%,但亏损大幅收窄至8,000万元至1亿元,去年同期则亏损2.74亿元。 公司指出,期间持续成本优化,以数字化供应链降本增效、不断升级新型物流枢纽及标准化流程,以及优化餐厅布局结构。期内关闭低效餐厅,并聚焦高潜力区域,预计在资产减值损失较去年同期大幅下跌64.1%。 呷哺呷哺周一平开报0.78港元,年初至今公司股价下跌22%。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China’s fading box office delivers rare profit-booster for Imax China

《哪吒2》力挽狂澜 IMAX中国盈利爆升

经历去年业绩倒退后,IMAX中国今年中期迎来一份亮丽的业绩,一洗颓风 重点: 公司中期盈利劲升近9成 内容解决方案收入急升超过1.2倍   刘智恒 一部《哪吒2之魔童闹海》,顶起今年半个中国电影市场,更撑起IMAX中国控股(1970.HK)的盈利增长。公司公布截至6月底止的收入5,780.2万美元,同比上升32%,盈利出现爆发性增长至2,389.3万美元,同比激增89%。 IMAX中国2015年上市时,市场寄望甚欣,当时中国内地电影票房年年上升,投资者认为,内地观众要求日高,对IMAX模式的电影需求将持续向上。在市场热捧下,股价由上市的31港元,短期爆升至60港元水平。 想象是丰满,现实却是骨感,当电影市场票房增长未如预期,甚至回软后,IMAX中国股价从天堂掉到地狱,一度跌至去年4月的5.7港元,市值蒸发逾九成。 去年公司的盈利下跌近两成,正当市场认为IMAX中国未来业绩难有大作为时,今年中期大翻身,当中以内容解决方案收入增长甚为耀眼。所谓内容解决方案,是将影片转成IMAX格式,放在IMAX影院网络播放,影院根据票房比例与IMAX中国分成。 上半年来自此业务的收入爆升123%至2,080万美元,能有此骄人成绩,全赖《哪吒2》搭救,该片票房不光劲收154.46亿元,打破内地电影史上票房纪录,亦是IMAX类影片的票房之王,IMAX中国自然大大受惠。 公司另一项主业,是为客户提供技术产品及服务,虽受惠于票房上扬,分成增加,以及维护收入上升,但整体收入同比仅升6.3%至3,623万美元。 可以说,上半年若没有哪吒,IMAX或许啥也没有,盈利能否有增长也成疑问。所以IMAX中国公布中期业绩后股价一度上升3%,但对该公司的前景也别太乐观。 票房未复当年勇 近年内地电影票房增速似已见顶,甚至有回落迹象,《哪吒2》票房虽是一骑绝尘,但这属十年难得一遇的电影,并不能以此为常态。 事实上,中国电影票房自2019年高峰的641亿元后,至今未能重返600亿元水平。最高一年是疫后的2023年,电影市场出现报复性反弹,票房达549亿元,较2022年升17%。然而一年后的2024年,票房收入回落至425亿元,按年下跌22.6%。 今年上半年,据中国国家电影局统计,票房为292亿元,同比增近23%,但别忘记光一部《哪吒2》就贡献了154亿票房。若没有《哪吒2》,即使有另一大片替代,按过往经验,顶多也不过50亿元,以此推算,今年上半年票房只有约190亿元,低于去年上半年的238.95亿元。 在整个电影市场增长乏力下,IMAX模式电影势难独善其身,IMAX中国的业务必然受到影响。 消费下沉不利高昂票价 IMAX模式的电影,因技术需求较高兼要相关设备配合,票价必然较2D电影高。一般而言,IMAX电影每张票价比2D电影高出20至70元。在一线城市,IMAX电影每张票平均60元,高出普通电影约8至10元,更远高于促销电影票价达四成。在三、四线城市,IMAX电影可以高出百元或以上。 票价差异性之大,对于观众来说,就要有所取舍及考量,毕竟现时社会经济环境疲弱,消费下沉,对看电影就没那么讲究。在经济前景仍然不明朗下,IMAX中国未来业绩自然蒙上一层阴霾。 需求全看片种 IMAX中国的前景也视乎电影的片种。要知道IMAX电影的卖点是其高解像度与立体水平;一般来说,科幻奇异或动作火爆场面,又或是动画片,以IMAX模式播放较能满足观众的观感要求。相反,文艺、爱情或喜剧等,观众并不需要观能刺激,IMAX电影武之地不大。 因此,若哪一年,市场流行科幻、动作或动画片,那IMAX电影就大派用场,IMAX中国的收入很容易水涨船高。但电影的潮流是变幻莫测,IMAX中国的前景就较难掌握在自己手里。以今年为例,IMAX中国在大中华区上映的IMAX电影,来自好莱坞的只有十部,远低于去年同期的16部,只不过凭一部《哪吒2》力挽狂澜。 人们十分钟爱哪吒电影中那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对于IMAX的命来说,,绝对不由自己主宰,一切系于电影市场及片种。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