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电动滑板车制造商的海外销售在第四季度翻了一倍以上,尽管国内市场因竞争加剧令增幅急剧放缓

重点:

  • 小牛电动的国内销售增长在第四季度放缓至49%,尽管海外市场因其新推出的电动脚踏车的强劲需求而销售激增
  • 公司股价在第四季度数据发布后下挫5%,但与同行相比,其股价仍维持相对较高的估值

阳歌

电动踏板车制造商小牛电动(NIU.US)周三发布的最新季度报告,看来相当鼓舞人心,当中包括两个重要的里程碑。

其中之一是,该公司在2021年的电动摩托车和滑板车销量超过100万辆,这是它首次跨越这个关键性门槛。另一个是在多年令人失望的表现之后,特别是过去两年全球新冠疫情带来的干扰,它的海外销售突然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但是仔细看看这些数字,就会发现一个更为令人担忧的趋势,即关键性的、仍占销售绝大部分的国内市场增长放缓。中国是著名的山寨之国,小牛电动在国内的增长放缓,几乎可以肯定的,这是其他公司在这个进入门槛相对较低的领域瓜分地盘之结果。

能够说明问题的一个例子就是,其中一个新入行者、生产迷你电动车的康迪车业(KNDI.US)在11月的报告称,它新推出的电动滑板车系列销售额在去年第三季度飙升近七倍,从一年前的不到100万美元增至630万美元。

国内竞争日益激烈的最新证据,打击了小牛的股价表现,它在公布季度报告后下跌5.1%。该公司的股票在过去52周已经损失一半以上的价值,其中自11月初以来已下降40%。但是,即使在这次下跌之后,在高度分散的电动车全球市场上,与数量有限的几个上市同行相比,其股价仍然相对较高。

综上所述,由于全球日益重视以清洁能源为动力的运输,该公司的长期前景仍比较光明。虽然清洁能源运输以电动汽车为主,但电动滑板车也在许多发展中市场受到越来越多关注,在这些市场中,汽车仍是大多数消费者所不能承受的。随着欧美各国政府努力削减碳排放,这些市场也是一片沃土。

但至少就现在而言,小牛的最新报告显示,该公司在中国的道路略为坎坷,中国政府也在努力争取在2030年达到碳排放峰值,并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

小牛的最新数据显示,第四季度它在中国的销量同比增长49%,达到205,239辆。虽然这样的一个增长通常都算是非常强劲的,但与今年前三个季度它在中国市场80%的销量增长相比,它实际上是相当弱的。

增长放缓的同时,小牛继续积极扩张其国内的零售网络,在第四季度开设了422家门店,比第三季度新增320家门店相比有很大增长,全国门店数量在2021年底达到3,108家。该公司试图对这些数字进行正面的诠释,指出通常利润率较低的廉价机型在第四季度仅占其中国销售的21%,低于前三个月的41%。

电动滑板车大卖

接下来,我们就关注一下该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情况,随着中国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小牛希望走出国门尝试市场的多元化,这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多年来,海外市场在小牛的总销售额占比一直没有超过5%,但在第四季度突然同比增长156%,达到近3.3万辆。

这个巨大的增幅,加上中国市场的放缓,将海外销量推高至公司总销量的14%,跨过了我们之前提到的10%的里程碑。海外市场销量的激增也推动小牛在2021年全年总销量达到103万辆,超过了我们提到的另一个里程碑。 

但再一次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海外市场取得佳绩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它在9月份投放市场的电动脚踏车这个新系列。小牛在第四季度向海外发货的32,949辆车中,近一半——准确的说,14,916辆都是电动脚踏车,与更高级的自行车和摩托车相比,这种车的价格要低得多,利润也更低。 

在小牛的最新季报中,“下沉市场”这个主题反复出现,报告显示,公司第三季度营收仅增长37%,至12.3亿元(1.94亿美元),远低于58%的销量增幅。这表明,随着低端产品在其销售额中占比越来越大,该公司的单位销售收入正在稳步下降。 

该公司再次试图对此作出正面的诠释,它指出,最近投放市场的新款高级车型也是国际增长的一个主要因素。在这里,我们还应该注意到,该公司此前曾指出,疫情导致全球航运价格大幅上涨,给小牛的海外销售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因此,鉴于小牛目前的发展不太顺利,投资者究竟应该如何看待这家公司?至少在目前,投资界似乎对小牛持相对乐观的态度,这很可能是由于它在一个具有巨大增长潜力的市场中所处的领先地位。更重要的是,与其他许多在美国上市的中国科技企业相比,该公司的监管风险相对较低,而那些公司在过去一年里一直受到打压。

到目前为止,向雅虎财经提交1月份报告的三位分析师,对该公司的评级均为“买入”或“强烈买入”,与去年12月八位分析师对该公司的评级相似。该集团对小牛的美国存托股票(ADS)的平均目标价为38.45美元,比最新收盘价15.80美元高出一倍多。

虽然小牛的股价相对低迷,但与数量有限的上市同行相比,该公司的估值仍相对较高。它的历史市盈率(P/E)为40倍,远高于康迪的26倍,以及意大利品牌比亚乔(Piaggio,PIAG.MI)的18倍。按照市销率计算,小牛和康迪都是2.8倍,不过比亚乔就低出不少,为0.6倍。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行业简讯:外卖战升温引监管关注 五部门约谈京东 美团 饿了么

在外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之际,中国监管部门出手介入。5月13日晚,市场监管总局联同中央社会工作部、中央网信办、人社部及商务部,针对当前外卖行业存在的突出问题,约谈京东(JD.US; 9618.HK)、美团(3690.HK)及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旗下饿了么等平台企业。 据财新报道,五部门要求企业严格遵守《电子商务法》《反不正当竞争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强调须履行主体责任与社会责任,规范经营、保障消费者、商户与外卖骑手权益,促进平台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京东今年强势进军外卖市场,刘强东亲自领军,提出佣金不超过5%、为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等政策;美团则回应推出养老保险补贴,双方并因“骑手二选一”问题互相指责。阿里也在4月底加入战局,饿了么宣布百亿补贴计划,并联合淘宝闪购发放上亿份免费茶饮券。 监管机构自去年底多次强调平台经济要规范发展,并整治算法滥用、保护新型就业者权益。未来外卖平台竞争将不仅拼补贴与速度,更须接受更高标准的法律与社会责任检视。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较A股折让逾两成 恒瑞医药集资近百亿港元

中国药业龙头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1276.HK; 600276.SH)于周四招股,发售约2.25亿股,5.5%作公开发售,每股售价介乎41.45至44.05港元,较A股周三的收市价折让约23%至27.6%,集资近99亿港元,下周二截止认购,周五正式挂牌。 恒瑞医药专注的药物领域包括肿瘤、代谢和心血管疾病、免疫和呼吸系统疾病,以及神经科学。公司拥有110多款商业化药物,包括19款新分子实体创新药和4款其他创新药。 去年公司盈利达63.4亿元,按年增长48%。今年首季收入72.06亿元,同比增长20.1%,纯利上升36.9%至18.74亿元。 是次共有七名基石投资者,认购金额达5.3亿美元,包括新加坡政府的GIC、Invesco Advisers、UBS AM Singapore、Cordial Solar、Hillhouse、Millennium及Oaktree。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BeiGene celebrates profit milestone

泽布替尼海外市场大卖 百济神州首次实现季度盈利

第一季度,百济神州GAAP净利润为127万美元(919万元),2024年同期净亏损2.51亿美元 重点: 第一季度泽布替尼全球销售额达7.92亿美元,同比增长62%,单单在美国市场的销售额就达到5.63亿美元 百济神州启用新的英文名称BeOne Medicines Ltd.,并将注册地迁至瑞士    莫莉 作为中国最有发展前景的创新药企业,百济神州有限公司( 688235.SH ; 6160.HK ; ONC.US)何时能为股东带来盈利回报一直备受市场关注。在最新公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中,百济神州终于展现出年度盈利的曙光,在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下,公司首次实现季度盈利。 5月7日晚间,百济神州港股、美股、A股三地同时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其中美股的业绩快报显示,第一季度,百济神州GAAP净利润为127万美元(919万元),2024年同期净亏损2.51亿美元。再看A股的财务数据,百济神州的营业利润也已扭亏为盈,归母净亏损0.95亿元,较去年同期的净亏损19.08亿元,同比大幅减亏。 快速扭亏为盈的背后是产品销售收入的大幅上涨,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的产品收入高达11亿美元,同比增长47%。百济神州解释,这主要得益于公司自研产品泽布替尼、替雷利珠单抗以及安进授权产品的销售增长,尤其是核心产品BTK(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泽布替尼,贡献了逾七成的收入。 自从2023年获FDA批准用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后,作为适应症最广泛的BTK抑制剂,泽布替尼成为同类最优(Best-in-class)药物,是一线和复发/难治性CLL以及所有其他已获批的B细胞恶性肿瘤新增患者的主要选择。在2023年总收入突破10亿美元后,泽布替尼的销售额仍处于快速上升期。 财报显示,第一季度泽布替尼全球销售额达7.92亿美元,同比增长62%,单单在美国市场的销售额就达到5.63亿美元,超过60%的季度环比增长来自于在CLL适应症中的扩大使用,其季度销售额首次超过由强生和艾伯维合作开发的伊布替尼,成为美国BTK抑制剂领域市场份额最大的领导者。另一方面,得益于在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法国等欧洲主要市场的份额提升,泽布替尼在欧洲的销售额也同比增长73%至1.16亿美元。 另一款重点产品PD-1替雷利珠单抗销售额1.71亿美元,同比增长18%,远超过其他中国创新药企的同类产品,主要得益于海外市场的快速拓展。替雷利珠单抗目前已在全球46个市场获批,本季度在11个市场新增纳入报销范围,包括美国、欧洲和中国。 强化全球化身份 海外市场对于百济神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面对日益激烈的中美地缘政治摩擦,百济神州正加速全球化战略布局。最初,百济神州的品牌标识是充满中国元素的“百济神州”四个篆体汉字,2021年上市时改为以英文名称BeiGene为主体。2024年11月,百济神州启用新的英文名称BeOne Medicines Ltd.,在最新的季度报中,百济神州宣布将注册地迁至瑞士。 药品作为豁免商品,暂时还不受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的影响,但美国总统特朗普也曾表示美国将对药品征收关税。如今,泽布替尼和替雷利珠单抗在美国地区的药品销售均由美国本土的CDMO企业生产,仅有供应链中有部分涉及中国供应商,即使关税政策改变,对百济神州的影响也很有限。2024年7月,百济神州位于美国新泽西州霍普韦尔普林斯顿西部创新园区的全新旗舰基地正式启用,该基地建有世界一流的生物制剂生产能力和临床研发中心。 在欧美市场,百济神州凭借本土商业化团队,不仅有效提升了海外销售收入,其销售费用占产品收入的比例也从2024年一季度的57%降至41%,在产品收入高速增长的同时,销售及管理费用仅同比增加7%至8.88亿美元,显示其运营效率显著提升。 百济神州下一个寄予厚望的重磅产品是BCL2抑制剂索托克拉,该产品主攻血液肿瘤,在中国已经提交上市申请,并纳入优先评审,美国FDA也授予该产品快速通道资格,用于治疗套细胞淋巴瘤(MCL)和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患者。如今,百济神州在港股的市销率约为5.6倍,同样手握出海PD-1药物的君实生物( 688180.SH;1877.HK )在港股的市销率为6.6倍。随着百济神州开始实现盈利,经营性现金流持续改善,公司有望为股东带来更大回报。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结束三年收入萎缩 虎牙重返增长轨道

游戏直播公司虎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HUYA.US)周二披露,在经历竞争加剧、监管打压及合并案遭否等困境后,公司今年一季度实现收入正增长,结束逾三年的业绩收缩周期。 虎牙披露,今年一季度营收总额为15.1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5亿元微增。此前公司上一次实现同比增长,要追溯至2021年第三季度,当季营收从28.1亿元增长5.7%至29.8亿元。 公司核心直播业务收入仍延续跌势,最新季度同比下滑约10%至11.4亿元。但游戏相关服务收入大涨52%至3.7亿元,弥补了核心业务缺口。根据非公认会计准则,公司最近三个月实现净利润2,400万元,较上年同期的9,250万元有所下降。 财报发布后,虎牙美股周二涨1.9%。该股年内累计涨幅已达25%。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