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3.HK BEKE.US
From good to great, can Shell do it?

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房地产中介贝壳,在内地疲弱的楼市下,派出一张亮丽的成绩单

重点:

  • 贝壳去年扭亏为盈,赚58.9亿元
  • 公司更豪派末期股息每股0.117美元

    

刘智恒

当行业好景时,从事相关业务的企业大多可受惠,但到市况不景时,能穿越寒冬,跨过高山低谷仍屹立不倒,甚至可以迈步向前的,才有机会成为伟大企业。

近两年内地楼市极度疲弱,民营房企十家有九家濒临破产,影响所及,房地产中介亦受牵连,强如易居(2048.HK)也因开发商拖佣而要重组债务。然而,面对楼市价量齐跌的环境,贝壳控股有限公司(2423.HK; BEKE.US)仍能逆市做好,公司展现出强大的能力。

贝壳刚公布2023年业绩扭亏为盈,收入778亿元(108亿美元),按年增长28.2%,赚58.9亿元,2022年亏损13.97亿元。集团继中期派特别现金股息每股0.057美元后,末期再派股息每股0.117美元,反映集团的现金仍然充裕。

过去一年贝壳推行的“一体三翼”策略取得成功,一体即指存量房和新房交易业务,三翼包括家居装修、房屋租赁管理,以及仍在摸索中的“贝好家”业务。

市占率扩大

贝壳最主要的业务是房地产中介,2023年内地楼市价量齐跌,但贝壳在存量房的总交易额为20,280亿元,新房为10,030亿元,按年分别上升28.6%及16.7%。净收入方面,存量房是279.5亿元,新房是305.8亿元,分别上升15.9%及6.7%。

能逆市取得更高收入,明显是贝壳成功击败对手,抢占了别人的市场,提升了市占率,才能在楼市收缩的环境下仍创佳续。

事实贝壳在楼市不景气下,去年底门店数量仍按年增长8.1%至43,817家,经纪人数亦按年增8.5%至427,656名。门店及经纪数量不跌反升,足见集团在逆市仍能愈做愈大。

另一方面,地产中介最担心的事情就是生意做成了,佣金却迟迟未到口袋,特别是开发商的佣金,易居就是被开发商拖佣而被拖垮。贝壳在新房销售方面,将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由2022年的105天减少至2023年第三季的55天。去年第四季更缩短至43天。贝壳在新房上采用“快佣”模式收取,而“快佣”占新房的净收入比例,亦由2022年的44%提升至去年第四季的53%。

收数时间快了,但并没有影响新房的生意额,去年新房净收入还有上升,那就代表贝壳与开发商在洽商时,有强劲的议价能力,没有因要加快收佣而生意做少了。佣金能提早收取,就减低坏账出现的风险。

两翼业务起飞

至于中介以外的业务,虽然占比较低,但去年的表现也相当理想。家居装修方面,将其纳入房产交易服务的流程,为该业务增加了客源,同时透过丰富的套餐产品,及提升交付能力,令收入按年增长146%至133亿元。

租赁住房管理的规模也不断扩大,其主打租务托管的”省心租”业务,由2022年管理规模70,000套,提升至去年底的200,000套,入住率亦提升6个百分点至95.1%。

业务以外,贝壳在资金运用上亦作出配合,截至去年底止资产负债率为40%,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达196.3亿元,由于一直现金充裕,去年集团斥资约7.19亿美元,回购4,670万股美国存托股份,占回购启动前的总股数3.7%。另一方面,集团亦将闲置资金,投放在低风险的理财产品,以收取一定回报,如去年9月斥资20亿元认购光大理财产品,年化回报率由2.9至3.1厘。

贝壳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彭永东在业绩中自豪地说:“现在有非常好的基础,有一起打过仗的团队,我们相互信任及团结,越来越像一支攻无不破的队伍。”

忧楼市愈走愈弱

贝壳是否真的能攻无不克我们暂时不敢说,但投资市场似乎暂不买账,业绩发布后在美国市场下跌2.5%,翌日港股续下跌,收报36.9港元,下跌近3%。

市场有声音指贝壳全年业务虽做好,但第四季度似有放缓趋势,特别是在新房的交易总额为2,380亿元,按年下跌9.7%,收入则按年跌8.5%至76亿元。投资者担心,即使贝壳在行业中能成功突围,远远超前对手,但整体房地产市场似正每况愈下,内房去库存并非一年半载可解决,若房市续不理想,在下行趋势中,你纵有天大能耐,也难持续在逆市做出亮丽成绩。

斯坦福大学教授Jim Collins的著作《From Good to Great》响誉全球,众多企业家推崇备至。贝壳今天也算是一家优秀企业,但能否如Jim Collins所说,最终成为伟大企业,就看在这次房地产的超级危机中,可否穿越周期,并推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Seres gets set for trading debut

新闻概要:赛力斯为新能源汽车投资者带来豪华之选

这家高端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拟在港交所募资约17亿美元,有望成为今年香港火爆IPO市场的第三大IPO   阳歌 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1127.SH)赴港上市之际,新能源汽车投资者有了一个新选择。公司希望投资者认可其中国版特斯拉、宝马和奔驰的高端市场定位。 在中国汽车市场,新能源汽车在双碳目标的推动下,已迅猛增长至占乘用车销量的一半,而塞力斯是其中的新锐。其拥有四年历史的问界(AITO)品牌快速打开局面:2024年问界M7交付量超过20万辆,成为当年30万元价位段销冠。 赛力斯以每股131.50港元向香港投资者发售约1亿股,募资总额约129亿港元(16.6亿美元),将成为今年香港第三大IPO。市场消息称其香港IPO超额认购达133倍,融资认购额超过1200亿港元。该股将于11月5日挂牌,使赛力斯成为首家A+H上市的豪华新能源汽车制造商。 赛力斯拥有高端技术,其辅助驾驶系统是核心亮点。数据显示,问界品牌辅助驾驶累计里程至今已超34.5亿公里,占车辆总行驶里程约40%。 自2022年推出问界系列中的首款——M5以来,公司业绩持续强劲增长。招股书显示,其营收从当年341亿元(约48亿美元)跃升至2024年的1,450亿元,实现近四倍增长;2024年问界系列销量达38.71万辆,同比激增268%。 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日趋饱和、竞争加剧,今年上半年增速有所放缓——营收从去年同期的604亿元微降至592亿元。但赛力斯指出,在因缺乏新车型导致一季度疲软后,随着4月问界M8上市,二季度销量强势反弹,实现同比10.8%的增长。 在中国拥挤的新能源汽车赛道中,赛力斯是少数实现盈利的企业之一。这得益于销量快速增长及毛利率持续改善——毛利率从2023年的7.2%攀升至今年上半年的26.5%。该指标助推公司去年扭亏为盈,并延续盈利态势:今年上半年净利润达29.4亿元。 目前赛力斯已推出四款问界系列SUV,售价覆盖23万元至57万元区间:入门级问界M5起售价23万元,顶配问界M9搭载全系高端配置,售价达57万元。 公司核心吸引力在于与华为的重要合作——华为已成为问界全系车型智能座舱及辅助驾驶系统的关键供应商。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Impro Precision makes infrastructure

简讯:鹰普精密第三季度营收增长16.8%

精密机械零件制造商鹰普精密工业有限公司(1286.HK)周五公布,受人工智能相关终端市场(比如大马力发动机领域)销售强劲提振,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6.8%,达13.6亿港元。 公司多元化工业板块本季度表现最为亮眼,营收同比增长40.6%至7.78亿港元,占其总营收57%。该板块强劲增长,抵消了汽车板块的同比下滑12.7%至3.55亿港元。 按地域划分,公司在中国本土市场增速最为强劲,该区域营收同比增长37.2%至2.81亿港元,约占整体营收21%。作为公司最大市场的美国,本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3.2%至5.92亿港元,占总营收比重达43.5%。 公司未披露本季度利润数据。 财报发布后,鹰普精密周五港股股价上涨4.8%,该股年内累计涨幅已达156%。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海尔智家三季度净利按年升12.6%

家用电器制造商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6690.HK; 600690.SH; 690D.DE)周四公布,第三季度收入按年增长9.5%至775.6亿元(108.9亿美元),净利润增长12.7%至53.40亿元。 第三季度,中国区收入按年增长10.8%;分业务板块来看,冰箱、洗衣机、水联网等优势产业保持行业领先优势,增长平稳;空调、厨电等潜力产业增幅优于行业,如家用空调产业三季度单季度收入增长超30%。 公司称,业绩成长主要受惠于多种因素,包括原创科技打造的爆款产品,带动用户体验提升,同时推进数位库存与数位营销变革,提升运营效率及用户转化率。以及其高端品牌卡萨帝及年轻品牌Leader,前三季度收入分别增长18%及25%,带动扩大多元客群 前三季度计,公司收入达2,340.54亿元,按年增长9.98%;净利润173.73亿元,按年增14.68%。 海尔智家港股周五高开,至中午休市报25.18港元,升2.36%,今年至今累跌约8%。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非洲尿裤王乐舒适 招股集资近24亿港元

婴儿品牌乐舒适有限公司(2698.HK)周五公开招股,发售9,088.4万股,10%公开发售,每股发售价介乎24.2至26.2港元,集资23.8亿港元,每手200股,一手入场费5,292.85港元。公司于下周三截止认购,11月10日在港挂牌。 乐舒适主要在非洲、拉美,中亚等地销售自家制造的婴儿纸尿裤、婴儿拉拉裤及女性卫生用品。2024年按收入计,在非洲的婴儿纸尿裤和卫生巾市场排名第二,市场份额分别为17.2%及11.9%。 过去三年公司业绩持续增长,由2022年的3.2亿美元上升至去年的4.54亿美元,期内盈利亦由1,839万美元升至9,511万美元。今年首四个月,公司收入1.61亿美元,同比增长15.5%,盈利3,110万美元,同比升12.5%。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