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01.HK EDU.US
New Oriental provides education services

中国领先的民办教育服务提供商,将留学相关业务增长放缓归咎于国际关系变化

重点:

  • 新东方最新财季的出国考试准备服务收入仅增长7%,较前一季度21%的增幅大幅收窄
  • 公司预计,在6月的新财年中,留学咨询业务将持平,较之前的强劲增长显著放缓

阳歌

四年前,中国政府禁止为K12学生提供课外辅导服务,导致民办教育企业痛失教培主业,教训惨重。如今,随着中美紧张关系持续升级,叠加消费态度日渐谨慎,留学市场渐降温,该行业可能再度面临严峻课题。

这是业界头部企业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EDU.US; 9901.HK)最新季报传递出的最强烈信号。此前,公司一直在从2021年的整顿风暴中强劲复苏。

整顿行动过后,新东方连续两年经历收入萎缩,直到截至2024年5月的财年才终于重新站稳脚跟。公司依靠出国考试准备、留学咨询,以及面向成年人和大学生的国内考试准备等业务,实现了43%的增长。这些都属于合规业务,早前的整顿主要集中在减轻K-12学生在高考科目上的压力。

截至2024年5月的当前财年,虽然新东方全年收入有望保持增长,但截至2月29日的第三财季却再次陷入下滑。根据周三在美国发布的最新季报,公司季度内营收同比下跌2%,从一年前的12.1亿元降至11.8亿美元。

公司很快指出,若剔除港股子公司东方甄选(1797.HK)的业绩,最新财季收入仍同比增长21.2%,略高于10亿美元。东方甄选原为新东方的在线教育业务,在整顿行动后转向电子商务。起初,它利用老师转型当主播,在直播卖货领域取得巨大成功,但在去年与旗下从英语老师转型的明星带货主播爆发冲突后,该业务一蹶不振

尽管东方甄选的风波已成旧闻,但新东方留学相关业务突然失速,却是新近才出现的现象。随着中国留学生入境美国时遭海关刁难的传闻越来越多,很多中国家长已对送孩子去美国产生顾虑。

今年1月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开始驱逐或尝试驱逐那些曾在以巴冲突期间声援巴勒斯坦的留学生后,情况更是雪上加霜。特朗普最新威胁称,除非哈佛大学满足政府的一系列要求,否则便禁止它招收留学生,这进一步加剧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家长对送子女赴美留学的担忧。

留学生在美国越来越不受欢迎的信号,带来的影响尚未在宏观统计数据中显现出来,据2024年《开放门户国际教育交流报告》,2023-2024学年美国高校留学生总数仍达创纪录的110万人。但坊间传闻称,由于家长改变主意,很多美国学校的中国申请人数量正急剧下降。中国经济放缓只会加剧这一下降趋势,因为许多家长对自己能否负担得起如此昂贵的教育费用变得愈发没有信心。

不断变化的国际关系

说了这么多,我们再回到新东方,看看它的最新业绩如何反映留学需求的急剧下降。虽然剔除东方甄选后新东方最近一个季度收入增长了21.2%,但相较于上一季度在相同基础上录得的31.3%的增速明显放缓。

实际上,新东方的财报从整体上显示主要业务的增长都在放缓,并不仅仅是与出国相关的业务,反映消费者削减这类可自由支配支出。不过,与出国相关的业务增速下滑最为明显。

公司表示,季度内出国考试准备业务的营收增速已从上一季度的21%放缓至7.1%,而留学咨询业务营收虽保持21.4%的增长,但较前季31%的增幅亦回落明显。

新东方首席财务官杨志辉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公司预计出国考试准备业务在6月开启的下一财年将实现5%至10%的收入增长。但他同时指出,留学咨询业务全年营收预计持平,较此前两位数的强劲增长显著放缓。

杨志辉表示:“我认为出国相关业务,包括考试准备和咨询业务增长,放缓是受宏观经济形势和国际关系变化的影响。”他还指出,基于当前形势,公司预计在财年最后一季度,含上述两项业务在内的出国业务增幅将收窄至5%-10%之间。

季度内,公司的另一个主要业务领域,即面向成年人和大学生的国内考试准备业务营收增长了17%,较上一季度34.9%的增速也大幅放缓。报告中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是公司的教育新业务,不过即便该业务板块本季度的营收增长了34.5%,仍低于上一季度42.6%的增速。

增长乏力叠加多重利润率压力,使得新东方季度内净利润维持在8,700万美元,与上年同期持平。

对于这份似没有多少正面消息的财报,市场反应却出奇得平静。财报发布后,新东方美股周三仅微跌0.7%,港股周四甚至逆势上涨了1.7%。相较2021年监管风暴前的股价高点,其市值仍缩水逾三分之二。或许投资者已对此类利空消息习以为常,不再担心,又或许他们仍在押注中美关系改善后留学需求的报复性反弹。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瑞幸咖啡纽约开店 不打低价战

中国连锁咖啡品牌瑞幸咖啡(LKNCY.US)正式进军美国市场,6月30日于纽约曼哈顿开设首两家门店,标志其全球化战略迈出重要一步。 据一财报道,两家门店均为“即取即走”(Grab n Go)型态,所采用的设备、饮品配方及支付系统皆针对美国市场作出在地化调整。公司期望借由纽约试点门市,累积门店选址、产品设计与服务经营经验,为未来更大规模的国际拓展提供依据。 与在中国主打“性价比”不同,瑞幸在美国并未延续低价策略。从其美国官方App显示,滴滤咖啡价格约为每杯3至5美元,椰香拿铁则售约6.5美元,与星巴克在美定价相近,亦与其在新加坡的价格水准一致。不过,瑞幸在门市正式开张前,曾提供每杯0.99美元的优惠券以吸引消费者。 瑞幸成立于2017年,2023年起拓展海外市场,先后进驻新加坡与马来西亚。截至今年3月底,瑞幸在全球共设有24,097家门店,其中新加坡有57家直营店,马来西亚则设有8家加盟店。此次进驻美国,被视为瑞幸国际化进程中的一大里程碑。 瑞幸咖啡股价过去五日上涨近10%。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比华利山庄开店 安踏进军美国第一站

运动服装制造商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2020.HK)正计划拓展其海外业务,並在洛杉矶开设门店进军美国市场。根据Vogue Business上周报告,门店仍在比佛利山庄市建设中,定于九月开业。 报告称,公司计划聘请NBA球员凯里·欧文及克莱·汤普森担任品牌大使,以提升其产品在美国市场的认知度。此次开业将成为安踏在中国境外的最新举措,品牌已在东南亚运营多家门店。 通过控股亚玛芬体育(AS.US),公司已涉足美国市场,后者旗下品牌包括萨洛蒙(Salomon)、威尔胜(Wilson)和始祖鸟(Arc’teryx)等知名西方品牌。但新门店将是美国首家销售安踏核心品牌产品的零售店,该品牌在中国市场正与耐克、阿迪达斯等全球巨头竞争。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HKEx has big IPO year

中企弃纽约转香江 上半年港新股市场热爆

今年上半年,累计有44家企业在港交所上市,期内募集资金136亿美元,占全球上市募资总额的四分一 重点: 按上半年全球新股市场募资额统计,香港以136亿美元领跑,同期中国企业纽约上市募资总额仅为8.41亿美元 中美贸易摩擦放弃赴美上市、叠加A股上市遇阻之际,港交所出台政策吸引中资企业 阳歌 经历此前三年的沉寂后,渴求资金的中资企业争相赴港上市,助力香港今年上半年成为全球领跑的新股市场,独占全球新股募资总额四分之一。A股上市公司赴港双重上市(A+H)成为香港新股市场热爆的主要推手,这些公司在寻求资金的同时,寄望提升国际影响力。 与此同时,随着中美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很多原本可能选择赴美上市的中国企业,今年基本打消念头。上半年,仅奶茶连锁品牌霸王茶姬(CHA.US)4月登陆美股,募资逾4亿美元。然而,其“战果”被电动车制造商极氪(ZK.US)的私有化抵消。仅仅一年前,极氪在纽交所上市时募资额达4.41亿美元。 若上述趋势延续,今年确有可能成为2021年以来,香港新股上市最繁荣的一年,且创下近十年新股募资规模次高纪录。 普华永道本周发布的报告显示,上半年港交所有44宗成功上市个案,合计集资1,071亿港元(136亿美元),同比大增7倍。安永6月发布的类似报告指出,上半年香港新股上市募资额占全球新股募资总额的24%。 两份报告均认为,香港市场增长势头有望延续至下半年。普华永道预测,今年全年,港交所新股募资总额将突破2,000亿港元。 安永发现,尽管赴美上市的新股数量增加44%至36宗,募资额却大跌62%至8.41亿美元。可见募资额达1亿美元或以上的中资大型上市个案,在美渐稀缺,当前赴美上市多为募资额2,000万美元或以下的小项目。 赴港上市趋势日益增强,今年上半年,中国证监会批准30家中企赴港上市,数量较批准纳斯达克上市的12家企业逾倍。所有此类境外上市,均需在中国证监会备案。 中国证监会受理的境外上市备案申请呈现类似倾向,目前证监会受理的境外发行上市备案申请达183宗,其中126家企业赴港上市,仅42家瞄准纳斯达克,后者均未聘请顶尖投行,表明其中绝大多数或全部募资额或不超过2,000万美元。 多重政策因素 多重政策因素驱动香港新股市场的盛景,首先是中美关系持续紧张,使中企放弃选择美国上市,部分美国政客甚至主张,把在美上市的中资企业悉数摘牌。 另一方面,中国的顾虑在于若企业赴美上市,中企持有的大量个人及客户数据恐被美国政府获取,上述忧虑引发网约车龙头滴滴出行2021年被强制从纽交所退市。 类似顾虑亦影响快时尚巨头Shein的上市前景,公司原计划登陆纽约,因遭遇美国政府政治阻挠而放弃,后转向伦敦市场。然而,上月再度搁置计划,报道称因中国证监会倾向该公司赴港上市。 此外,中国为提振A股市场,限制沪深新股发行数量,客观上加剧企业赴港上市潮。内地投资者情绪低迷可见一斑,上证综合指数年内仅上涨6%,大幅落后恒生指数的23%涨幅。 中美政治摩擦、中方对数据的安全顾虑,以及对A股上市数量存在限制,港交所多措并举增强市场吸引力。今年5月,推出特专科技企业上市通道,降低早期专业科技及生物科技公司上市门槛;去年10月颁布新规,便利沪深A股上市企业赴港双重上市,香港市场对国际投资者更为开放。 今年上半年,最大规模的新股上市潮正源于此类双重上市。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3750.HK;300750.SZ)通过在港上市募资约46亿美元,与其A股上市地位形成互补。 霸王茶姬虽因赴美上市在同行中脱颖而出,但今年上半年其数个主要竞争对手赴港上市亦引人瞩目,茶饮连锁龙头蜜雪冰城(2097.HK)募资4.4亿美元。 今年上半年,随着金价飙升至历史高位,黄金概念股的上市同样受到追捧。2月,赤峰黄金(6693.HK)港股上市募资4.19亿美元。此轮黄金热潮或将引爆下半年又一大型上市项目,紫金矿业(2899.HK)本周提交初步申请文件,拟分拆旗下紫金黄金国际独立上市。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多点数智准备申请稳定币牌照

零售软件服务提供商多点数智有限公司(2586.HK)周四公告,公司正在筹备申请香港稳定币牌照,并已通过公开市场HashKey Exchange购买比特币,其资金来源为本公司现有的现金储备。 公司称,已于今年2月与HashKey Group签署战略合作协定,公司将在HashKey Exchange开设交易帐户,双方将围绕数字资产交易、Web3技术开发与应用、以及区块链生态建设等重点领域展开深度合作,探索推出包括稳定币支付在内的技术服务,并推动稳定币在零售支付场景中的广泛应用。 消息公布后,周四多点数智股价一度升近九成,收市报11.14港元,涨23%,成交额达18亿港元(2.3亿美元)。公司去年底以每股30.21港元上市,首日挂牌暴跌54%至13.8港元,之后股价持续下滑,最低见4.78港元,目前股价虽有回升,仍较上市价下跌63%,市值由上市首日最高的270亿元,跌至目前约100亿港元。 多点数智主要为零售行业提供云基础数字零售SaaS平台服务,但其客户高度集中,近九成业务来自大股东张文中的物美集团系内公司。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