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中国政府限制房地产行业的借贷能力,这家中型开发商的股票今年下跌了50%以上。

重点:

  • 禹洲集团已经越过了中国为房地产建筑商画下的“三条红线”之一,这将它年度债务增长比例限制在10%以内
  • 借贷限制将使公司更难为到期债务再融资和开发新项目

梁武仁

对于规模较小的中国房地产开发商禹洲集团控股有限公司(Yuzhou Group Holdings Co. Ltd.,1628.HK)来说,在努力削减债务的同时扩大业务似乎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这对它的投资人来说是个问题,促使他们今年一直在抛售禹洲集团及其许多同行的股票。

禹洲集团成立于1994年,是过去20年里通过发债大规模扩张的许多中国房企之一,这种做法当时得到了急于发展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政府领导人的批准。但现在,政府说:够了。

这给开发商带来了一系列令人头疼的问题,导致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Moody‘s Investors Service)在本月早些时候将整个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展望下调至“负面”。紧接着,惠誉评级(Fitch Ratings)在上周下调了陷入困境的行业巨头恒大的评级,这是该机构自6月份以来第三次下调它的信用评级。由于财力有限,禹洲集团这样规模较小的房企,压力尤其大,它们必须想方设法保持投资者对其股票的兴趣。

根据去年推出的“三条红线”新规,房企的资产负债率不得大于70%;净负债率不得大于100%;“现金短债比”小于1。如果一家房企未能满足所有这三个指标,它在下一年就不能增加债务。之后,每达成一个指标,负债可以增长5%;三条指标都符合的房企,有息负债最高增长15%。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禹洲集团已经越过了其中一条红线。根据其上个月发布的最新中期业绩,截至6月底,该公司的负债率为74%,尽管这一比例较六个月前有所下降。如果这个数字保持在70%以上,假设它满足了另外两条标准,明年的负债增长不能超过10%。

对禹洲集团来说,即便是10%的信贷增长也意味着大幅放缓。在截至2020年的三年时间里,禹洲集团的总债务以约23%的复合年增长增长。

这些新规定标志着中国的态度出现了180度的大转弯,之前中国利用债务支撑的房地产开发来推动经济增长。但随着中国的政策制定者担心,房地产市场若出现崩盘将造成的巨大冲击,以及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国家优先事项正在转变。贫富差距在一定程度上源于通过房地产投资发家致富的人。

对贷款的限制,给禹洲集团和其他债台高筑的开发商带来了两个问题。

首先,这种限制阻碍了它们为债务再融资的能力,尤其是即将到期的债务,从而增加了违约风险。在这方面,恒大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的现金不足以支付短期债务。禹洲集团在这方面看起来相对较好。但信贷渠道的限制,也使开发商难以为新项目融资,束缚了他们提高收入和现金流的能力。

负面预期

除了抑制信贷,中国政府还通过减少住宅用地的供应,令开发商的日子不好过。与此同时,政府正试图通过限制银行向购房者发放的抵押贷款金额,并引导放贷机构提高此类贷款的利率,为房地产需求降温。

这些措施最终可能导致房屋销售放缓,损害开发商的收入增长。一些公司可能会通过降价来刺激销售,尽管这样的行为将不可避免地侵蚀它们的利润率。

今年以来,中国房地产开发商的股价大幅下跌,反映了这种黯淡的前景。禹洲集团的股价受冲击尤为严重。截至9月10日,该股今年已下跌逾50%,相比之下,时代中国的跌幅为35%,中国奥园地产的跌幅为40%,美的置业的跌幅为18%,这三家公司都是在香港上市、规模较小的房地产开发商。按照目前的水平,禹洲集团的股价比2009年的IPO价格低了约20%。

由于无法提高收入,加上外界对其成交记录方式的怀疑,禹洲集团的股票可能是这群业绩不佳的公司当中表现最差的。这家开发商报告称,今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近6倍,令人眼前一亮。

不过,它实现这种增长,完全是因为它承认了去年同期的收入实际上比去年最初报告的收入少了85%之后。该公司表示,在今年的中期报告中有必要进行重述,因为一些最初确认的收入被递延了,部分原因是一些实体从子公司重新归类为合资企业。

如果没有这一“调整”,禹洲集团今年上半年的收入实际上会比2020年上半年有所下降,比两年前仅增长了3%。相比之下,中国奥园今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5%。

在中国的房地产开发商中间,组建合资企业的做法比较普遍,这让它们可以在不增加自身资产负债表债务的情况下承接项目。随着企业寻求规避“三条红线”,成立合资企业的做法可能会变得更加普遍。但这使它们的财务状况更加不透明,并可能导致收入确认出现问题,禹洲集团的情况就是如此。通过合资企业来增加项目,也会增加对项目开发和现金流的控制难度。实际上,由于大量使用合资企业而导致的收入确认缓慢,是穆迪3月份下调禹洲集团评级的部分原因。

禹洲集团仍然在盈利,尽管今年股价大幅下,但其市盈率(PE)仍相对较高,为6.1倍。这远远好于时代中国的2.2倍,中国奥园的1.8倍和美的置业的3.3倍。但如果禹洲集团不能提高利润的话,这些差距可能会迅速缩小,有可能给它的股价带来进一步压力。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Sanhua refrigeration air conditioning infrastructure

简讯:浙江三花获证监会批准赴港IPO

中国证监会正式批准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002050.SZ)赴港上市申请,为这家制冷空调元器件制造商的IPO计划扫清关键监管障碍。 根据证监会官周一网上的备案通知书披露,三花智控拟发行约4.77亿新股。 该公司于今年1月递交港交所上市申请,由中金公司与华泰国际担任联席承销商。财务数据显示,其去年首九个月营收同比增长8.4%至206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90亿元有所增长;当期净利润从21.6亿元增至23亿元,增幅达6.5%。 三花智控已在深交所主板上市,该公司去年原计划在瑞士二次上市,但最终由于市场环境变化而改道为香港资本市场。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北森控股去年度亏损收窄

人力资源管理云服务(HCM SaaS)供应商北森控股有限公司(9669.HK)周二公布,预料截至3月31日止的2025财政年度,亏损将介乎约1.3亿元(1,800万美元)至约1.96亿元,较2024财年的亏损约32.09亿元收窄。 公司表示,亏损收窄主要由于公司可赎回可转换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亏损,及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较2024财年减少所致。 北森控股预期,2025财年收入将介乎约9.23亿至约9.66亿元,按年增长约8%至13%,年度经常性收入预料介乎约8.9亿至约9.27亿元,按年增加约17.7%至22.5%。 公司股价周二低开0.5%报5.89港元,至中午收市报5.97港元,跌1.36%。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小南国大折让配股 集资不足900万港元

餐饮集团上海小南国控股有限公司(3666.HK),周一晚公布配股,将以每股0.02港元,配售近4.43亿股,较周一收市价0.024港元大幅折让16.7%,仅集资890万港元,集资所得用作一般营运资金。 小南国表示,配售可筹集额外运营资金、增强公司的财务状况及扩大本公司的股东基础,从而提高股份流通性。 曾经是上海餐饮龙头之一的小南国,近年业务每况愈下,去年收入按年大跌30%至3.14亿元,亏损却较2023年扩大80%至8,506万元 小南国周二高开25%报0.03港元,公司过去一年股价由高位下跌33%。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金利来私有化计划未获股东批准

服装品牌金利来集团有限公司(0533.HK)上周五公布,大股东兼主席曾智明建议将公司私有化之计划,在法院会议上未获股东批准,其中,赞成及反对分别占出席投票的股东股数55.332%及44.668%。因此,建议及计划已告失效。 曾智明于去年12月提出私有化计划,理由是公司估值偏低,且20年来并未在市场上集资,上市地位“无关紧要”。其出价每股1.5232港元虽较当时市价溢价约24.85%,但较截至去年6月底止股东应占每股资产净值(NAV)4.4741港元,折让约65.95%。 根据年报,金利来去年收入12.2亿港元(1.57亿美元),同比下滑8.4%,净利润则下滑19.9%至9,310万港元。截至去年底,公司银行存款、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10.5亿港元。公司投资物业及发展中物业资产账面总价值逾33亿港元。 公司股价周一大幅低开39.6%,报0.9港元,至中午收市报29.53港元,跌1.05%。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