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帮助承销快手在香港的重量级上市,该公司的交易量在2021年前三个月增长了六倍 (上图为华兴创始人包凡)

重点:

  • 由于中国科技企业的IPO出现爆炸式增长,华兴资本公布的一季度业绩令人大喜过望
  • 这家投资银行面临着几个不利因素,包括后院冒出越来越多的华尔街大银行

赖福喜

精品交易商兼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华兴资本控股有限公司(China Renaissance Holdings Ltd.,港交所:1911.HK)今年以来气势如虹。这家号称为中国“新经济”初创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的进入机构在2020年参与了9次IPO,今年则更多,2月份就已经完成了短视频巨头快手在香港的上市,成功募集资金54亿美元。

根据该公司上周发布的第一季度最新情况,这家总部位于北京的公司今年开始时与2020年结束时一样,在香港这口白热化沸腾的IPO市场“大锅”之中,火力全开。

仅在这一个季度,这家在香港上市的公司就为22项交易提供了咨询,几乎是一年前8项交易的三倍,与此同时交易量增加了5倍,达到180亿元(28亿美元)。随着其投资组合价值的上升,它的另一项主要业务私募股权投资也继续带来额外收益。

华兴资本正全力以赴,为其投资组合中的公司在早期阶段提供咨询,帮助它们成长并最终出售或进行IPO。例如,今年早些时候,其投资组合公司快手进行了自2019年优步(Uber)上市以来最大的互联网IPO,华兴资本不仅获得了作为新股发行联合保荐人的佣金,而且还从其早期对该公司的投资中获得了收益。

就像一匹赛马,华兴资本的商业模式在条件有利的时候运作良好。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情况确实如此:中国公司在其本土市场上海和深圳,以及离岸市场香港和纽约上市几乎没有停歇。

华兴资本是这一热潮的主要受益者之一,尽管全球大流行病和不断加剧的中美紧张关系经常会蔓延到商业和金融领域,但这一热潮仍在持续走强。

2月初快手高调上市后,华兴资本的股价在当月晚些时候创下31.8港元(4.10美元)的历史新高。随着兴奋情绪的消退,股价有所回落,但其最新收盘价为21.35港元,年初至今仍上涨27%,几乎是一年前的两倍。

虽然华兴资本在当前蓬勃发展的市场中发展得不错,但事实上,它所在的领域竞争激烈,它的股票也尚未超过2018IPO时31.8港元的上市价格。它在中国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在上海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China International Capital Corp. ,CICC)。中金公司提供一系列类似的服务,包括投资银行、私募股权和财富管理,公布的2020年业绩也令人瞩目。

这份名单还包括在香港上市的复星国际(Fosun International),这家企业集团的多元化经营涉足私募股权投资和资产管理;高瓴资本(Hillhouse Capital Management),该公司正在为三只新基金募资约180亿美元;厚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Hopu Investment Management);马云参与创立的中国私募股权公司云锋基金(Yunfeng Capital),以及挚信资本(Trustbridge Partners)。

在上述三家上市公司中,华兴资本在过去一年中轻易就拔得了头筹。相比之下,中金公司的港股在过去12个月里上涨了52%,而复星的涨幅不大,只有17%。尽管表现强劲,华兴资本的股票目前在估值方面是落后的。该股目前的市盈率为8.5倍,低于中金和复星的约10.5倍的市盈率,也落后于行业12.3倍的市盈率。

道路坎坷

华兴资本是之前在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担任银行家的包凡于2005年创立,自2018年上市以来,一路坎坷。在它的股票开始交易没多久,中国的高估值初创企业开始枯竭,2019年投资银行业务收入比前一年下降30%后,去年5月,它的股价创下历史新低,仅为上市价格的三分之一。

去年,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科技公司上市,其咨询业务起飞,华兴的命运开始逆转了。到2020年底的时候,它在为两家新的科技型基金筹集资金,还聘请了一名集团总裁,并且在扩充投行团队。其投行业务收入在这一年跃升了44%,投资管理收入增加了一倍多,净利润增加了两倍多,超过了10亿元人民币。

虽然它近期表现强劲,但在北京和华盛顿的关系不断恶化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希望在国内上市,这可能是华兴资本及其竞争对手面临的一个迫在眉睫的挑战。中国对此是持鼓励态度的,试图推动成立两年的纳斯达克式的科创板吸纳更多高成长型企业,而华兴资本在这方面与规模更大的国内同行相比,并无真正的竞争优势。

华兴资本的命运与中国的IPO市场紧密相连,特别是它最具优势的离岸上市方面。虽然它在2020年的业绩非常耀眼,我们很容易根据这个来推断今年和来年都会一样,但未必如此。

在经历了可能是有史以来亚洲新股上市最繁荣的一个季度之后,在需求可能逐渐减少的迹象下,IPO表现平平的情况正在增加。饕餮盛宴仍可能发生,特别是TikTok的母公司字节跳动(ByteDance)还等待上市。但大趋势恐怕已经明确了。

在后新冠时代,中国的经济有放缓的可能性,这是又一个威胁所在,还有通胀上升和人民币飙升(这可能会损害出口)的风险。还有一个风险是,中国的科技行业将面临进一步的监管和反垄断审查。

还有与大公司竞争的问题。虽然华兴资本在国内竞争对手面前实力雄厚,但在中国政府允许外资银行控制其大陆合资企业后,高盛(Goldman Sachs)和摩根大通(JPMorgan)等华尔街巨头大举拓展在华业务,它可能会发现自己处境更为艰难。

为了维持近期的增长,华兴资本需要继续筹集投资资金,寻找有前途的初创企业予以支持,对它那些努力赢得的客户,它要维护好关系。当IPO的数量减少时(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私人股本咨询和新兴财富管理服务的需求可能会为它减少随之而来的负面影响。

归根结底,2021年对该公司来说应该是个不错的年景,但此后可能就没有那么一帆风顺了。就它本身而言,管理层认为华兴资本没有理由不能继续重复每三年左右业务翻一番的模式。在繁荣时期,这可能不难做到,但投资者对这种乐观情绪也会产生不无道理的怀疑。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圆通国际亏损扩大 中期蚀6,000万

快递公司圆通国际快递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6123.HK)周四公布中期业绩,收入大幅下跌52.5%至14.14亿港元(下同),股东应占亏损由去年同期的4,210万元,增加43%至6,040万元。 来自海运业务的分部业绩续下滑,较去年同期减少61.8%至930万元,空运业务的分部业绩则续录得亏损,并从去年蚀100万元扩大至亏损5,310万元。 亏损进一步扩大,主要是美国关税政策影响收入及毛利,而集团战略性地缩减部分低毛利率及回款周期较长业务,亦导致收入及毛利减少。同时,集团持续加强科研、加大国际化人才引进与培养、全面推动向智能化转型升级,亦令开支增加。 圆通国际周五平开报1.24元,过去一年高位下调29%。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逸仙电商营收增37%,彩妆品重返增长轨道

美妆零售商逸仙控股有限公司(YSG.US)周四公告称,受惠于彩妆品类销售回暖与护肤品强劲增长,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6.8%至10.9亿元。 逸仙财报显示,本季度护肤品销售额达5.81亿元,较去年同期的3.25亿元猛增78.7%。彩妆品类销售额增长8.8%,扭转了一季度下滑10%的颓势。护肤类加速扩张,使其在本季度总营收占比达到53%,超越彩妆成业绩主力。 公司预计三季度营收增速将放缓至15%至30%,当期营收预测为7.79亿元至8.8亿元。 二季度净亏损由去年同期的8,550万元收窄至1,950万元。按非公认会计准则,二季度实现盈利,当季非GAAP净利润达1,150万元。 财报发布后,逸仙控股周四股价上涨0.6%至9.60美元,该股年初至今累计涨幅约130%。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创新药收入大增 恒瑞医药上半年多赚近三成

医药企业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1276.HK; 600276.SH)周三公布,截至2025年6月底止上半年收入达157.61亿元(21.9亿美元),按年增长15.9%,录得净利润44.50亿元,按年劲升29.7%。 业绩增长主要来自创新药销售及许可收入大幅提升,上半年相关收入达95.61亿元,按年增加26.8%,占总收入逾六成。公司表示,部分新药如瑞维鲁胺、达尔西利等在医保内的使用逐步扩大,带动销售持续走高;同时,早期上市的创新药借新适应症获批亦持续放量。此外,公司从默沙东与IDEAYA Biosciences分别收取2亿及7,500万美元首付款,进一步推动利润增长。 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38.71亿元,其中研发开支32.28亿元,按年升6.3%,占收入比重20.5%。行政、销售及分销开支57.99亿元,增加10.9%,占收入比由38.4%降至36.8%。 恒瑞医药港股周四高开1.2%,至中午休市报77.4港元,跌1.46%。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思摩尔收入升盈利跌 中期赚4.9亿元

主营电子雾化技术的思摩尔国际控股有限公司(6969.HK)周三公布,截至6月底止的中期收入同比上升18.3%至60亿元,但盈利下跌28%至4.92亿元。 公司解释收入上升盈利大跌的原因,主要是期内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开支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同时又加大自有品牌产品的市场开发力度。另外,集团的法律及合规服务相关费用亦大增。 思摩尔周四开盘升0.6%至22.22港元,股价今年以来已升67%。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