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业务挤压 欣旺达谋港上市补血
公司已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谋求新资金支持其动力类电池业务发展 重点: 中国动力类电池惨烈的价格战,正挤压欣旺达盈利空间,公司欲借香港上市筹资求生 这家公司的动力类电池业务,营收增长陷入亏损,依靠传统消费类电池业务维系整体盈利 陈竹 宁德时代 (300750.SZ;3750.HK) 与比亚迪(1211.HK; 002594.SZ)雄踞中国电动车电池市场王座,第二梯队企业只能争抢残羹剩饭。惨烈价格战恐致大批企业出局,行业迎来生死存亡期,这正是中国众多产能过剩新兴产业的共同写照。 严峻局势下,企业争相筹集资金,以应对即将到来的行业洗牌。这类资本不仅关乎生存命脉,更因客户唯新技术是瞻,企业须在快速迭代的赛道中持续创新投入。 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300207.SZ)正寄望挺过行业洗牌,公司计划赴港上市吸纳全球资本,距首次披露意向仅数周,上周已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随着沪深A股上市公司密集赴港二次上市,港股热度攀升,欣旺达借近期香港IPO市场回暖态势上市集资。今年5月,宁德时代募资46亿美元,创全球年初至今最大IPO纪录,引发轰动,欣旺达拟效法宁德举措。 欣旺达尚未披露具体融资规模,不过聘请高盛与中信证券两大顶级承销商,意味其IPO规模可观。毕竟,参考两家投行典型交易规模,几乎可确定将超1亿美元。 发力动力类电池 1997年,王明旺、王威兄弟在深圳创立欣旺达,彼时电动车尚处于蓝图阶段。与同处深圳的电动车巨头比亚迪相似,欣旺达以消费类电池起家,现已成为该领域龙头企业,2020年起蝉联全球手机电池制造商榜首。尽管大众认知有限,但从华为到飞利浦等主流品牌,当前均内置欣旺达生产的电池。 2014年成立动力类电池事业部后,欣旺达正式进军电动车电池领域。相较2008年入局的宁德时代等老牌企业,其涉足晚近十年。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迅猛发展,赋予欣旺达充足增长机遇。据上市文件披露,其动力类电池业务营收由2022年的127亿元,增至2024年的151亿元(约合20亿美元)。该业务增速领跑公司整体发展,营收占比从2022年的24.3%攀升至去年的27%。 上市文件显示,欣旺达客户涵盖理想、小鹏、零跑、广汽、上汽、雷诺、日产等中国市场主流电动车企。然而,据中文媒体报道,公司出货量高度集中于单一客户,理想去年独占其四成订单。 能源市场追踪机构SNE Research数据显示,今年前五月,宁德时代与比亚迪合计占据中国电动车电池市场67%的累计装车量。欣旺达以2.87%市占率位列第七,与中创新航(3931.HK)、国轩高科(002074.SZ)、亿纬锂能(300014.SZ)、蜂巢能源等市占率2.99%至6.26%的二线厂商同处混战格局。 深厚的消费类电子根基使欣旺达持续保持盈利,这令多数同行望尘莫及。中国数据供应商Wind显示,过去十年该公司季度财报从未亏损。今年一季度延续传统,其营收123亿元,净利润3.87亿元,同比增幅达21%。 但切莫被数据迷惑,这家公司整体盈利主要依赖传统消费类电池业务支撑,该板块今年一季度毛利率达20.2%。反观其动力类电池业务,同期毛利率仅12.9%,差距明显。 港股上市文件虽未披露动力类电池具体亏损额,但此前拟分拆该业务赴深交所上市的文件显示,2020至2023年,该业务持续亏损,仅2023年就亏损15.6亿元。因未达深交所盈利要求,分拆计划最终搁浅。 亏损现象绝非欣旺达独有,多数同行虽未单独披露动力类电池亏损数据,但财报毛利率同样低迷。例如同样谋求香港二次上市的亿纬锂能,2024年动力类电池毛利率仅14.2%,较欣旺达今年首季12.9%的毛利率高出不多。 如此微薄的利润主要源于价格战,电动车企自身深陷生存鏖战,为保销量开启惨烈降价,进而向电池供应商传导成本压力,令行业雪上加霜。 作为扩张战略环节,欣旺达宣称将加速海外布局。鉴于中国电动车市场渐趋饱和,该策略堪称审慎,但踏上此道的企业远非其一家。虽未单独披露动力类电池海外营收,公司整体海外销售额今年一季度占比已达40%。 欣旺达已启动全球产能布局,泰国春武里府的巨型电池生产基地,于今年3月获当地政府批准,两座工厂总投资额逾100亿元。 未来,动力类电池仍将是欣旺达主攻方向,成熟消费类电池业务则为持续扩张输血。但要在赛道中立足,这家公司或需另辟蹊径突破价格战困局。关键在于加大研发投入,构建差异化技术壁垒,实现难以复制的溢价优势。 出海布局虽关键,但本土动力类电池业务未盈利之际,欣旺达须严防扩张节奏避免财务透支。其消费类电池业务的造血能力,构筑了关键竞争优势,截至今年3月末,其现金储备逾100亿元。公司的未来成败系于两难抉择,既要培育动力类电池的盈利造血功能,又需严守运营纪律,防止现金流枯竭。…
毛利率纵大幅提升 微宏暂未扭亏为盈
这家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称去年毛利率大幅提升,这项重大进展有望帮助其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重点: 微宏控股毛利率从上一年的18.7%跃升至2024年的31.5%,已超过公司今年的目标 这家总部位于美国的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正通过扩大面向其他市场的销售,减少对中国市场的依赖,也有助提高它的利润率 梁武仁 大幅提升的利润率,正推动电动汽车(EV)电池制造商微宏控股公司(MVST.US)在盈利的道路上全速前进。 公司上周公布的最新财报显示,去年第四季度公司营收同比增长约8%,达到1.13亿美元。尽管本季度其收入创下纪录,但这种营收增长尚不足以令人惊艳。2024年全年,微宏控股的收入增长了24%,接近3.8亿美元,同样创下了纪录。 更引人注目的是,微宏控股的毛利率大幅提升,从上年同期的22%跃升至四季度的36.6%。这与其全年业绩表现一致,后者从18.7%跃升至31.5%,超过了今年达到30%的目标。毛利率大幅提升,使微宏控股第四季度毛利同比增长80%,2024年全年增长52%。 微宏控股总部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但与中国关系密切——该公司正试图淡化这种联系,在中美贸易紧张局势持续加剧的背景下,这是谨慎之举。微宏控股的创始人是一位美籍华人,中国是其电池的最大客户。公司也在中国生产电池,不过计划在筹集到必要的资金后,将生产转移到位于田纳西州的一家美国工厂。 毛利率向来有起有落,但微宏控股报告的大幅提升并不常见。该公司对毛利率的增长仅作了笼统的解释,首席财务官费雷尔·卡姆巴比在公司财报电话会议上将其归因于运营效率提升、产能利用率提高和成本控制。 虽然公司没有特意提及,但在中国以外地区的多元化发展,可能也是毛利率大幅提升的原因之一,因为去年其他市场取代中国,占据该公司的大部分收入。西方市场同类产品的价格通常高于中国,这有助于提高公司毛利率。 提高毛利率对微宏控股至关重要,因为其所处的行业竞争异常激烈,以中国的宁德时代(300750.SZ)和比亚迪(1211.HK;002594.SZ)为首的全球十大制造商,控制着近90%的市场份额,微宏控股是众多争夺剩余10%市场份额的小公司之一。该公司成立近二十年,在快速发展的电动汽车电池市场,历史悠久并不一定意味会取得巨大成功。 为了突出自己,微宏定位为专注大型车辆电池细分市场的创新者。在最新的2024年财报中,公司表示其使命是“在不依赖过去的技术情况下,创新锂离子电池设计”。 “我们称之为真正的创新”微宏控股在财报中宣称。“我们从一开始就没有对锂离子电池制造抱有先入为主的观念,不像很多公司,把传统技术重新用到电动汽车等新市场——我们认为这个过程是产品开发,而不是真正的创新。理解这种差异,才能理解我们想要实现的目标。” 地域多元化 微宏控股专门为卡车、公共汽车和火车等大型车辆生产高性能电池。公司表示,其产品的主要优势是充电快、寿命长,在车辆的生命周期内无需更换电池。 这家公司是美国企业,但与中国有着紧密的联系,它由美籍华人企业家吴扬于2006年在美国得克萨斯州斯塔福德创立。中国也是该公司最大的单一市场,鉴于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这一点并不令人意外。 不过,微宏控股在其他市场的销售额也在增长,降低它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在当前中美贸易紧张局势不断加剧的环境下,这一步骤显得尤为重要。就在2023年,中国市场还占微宏控股总收入的51%以上,但去年这一比例大幅降至33%,因为欧洲、中东和非洲(EMEA)市场迅速崛起,成为了该公司的最大市场,约占其销售额的一半。美国市场的销售额也增长了三倍(尽管基数较小),达到了4%。 销售严重依赖一个国家或地区从来都不是一件好事,尤其是当这个市场是中国时,因为中国的电池制造商之间竞争激烈,而且长期的经济放缓也抑制了汽车的销量。增加西方市场的销售额,不仅是出于多元化目的,而且还因为在这些市场利润率通常都更高。 在电动汽车电池市场,微宏控股可能是一个小角色,但至少在毛利率方面,它在去年击败了一些较大的竞争对手。它2024年的毛利率为31.5%,轻松超过了宁德时代的24%,以及比亚迪的19%,不过后者并不具有直接的可比性,因为它也生产汽车。 尽管毛利率令人羡慕,但微宏控股在净利润方面仍落后于大型企业。该公司目前处于亏损状态,而且去年的净亏损还有所扩大。一个关键因素是,由于资金不足,公司决定暂停田纳西州工厂的建设,导致出现了9,300万美元的减值损失。此外,公司还记录了一笔与创始人提供的可转换贷款相关的巨额费用。 但抛开这些特殊因素不谈,微宏控股去年的运营产生了正现金流,这是该公司多年来从未有过的。投资者显然关注到这些积极因素,在最新财报发布后,微宏控股的股价在三天内大涨50%以上。 与2021年7月通过与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合并上市时的股价相比,微宏控股的股价仍下跌了80%以上。它目前的市销率为1.8倍,远低于行业领先企业宁德时代的2.7倍。 作为一家生产企业,微宏控股显然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己的毛利率。但如果能保持目前的运营盈利水平,它很有可能实现净利润——雅虎财经上跟踪该公司的唯一一家分析机构预计,这一幕将在今年实现。毫无疑问,公司将会面临一些不利因素,包括特朗普最新抛出的关税“炸弹”,这将抬高中美贸易的成本。这可能会对微宏控股强劲的毛利率构成挑战,不过若能在如此具有挑战性的时期捍卫自身的盈利能力,可能也有助于支撑其股价。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赣锋盈利飙四倍 归功产业一体化
这家锂产品生产商加速产业上中下游一体化,加上锂化合物价格大涨,正逐渐步入收成期 (more…)
南京寒锐的难题:电动车电池无钴化
这家龙头钴业公司申请到港股上市,但其面临的两大风险不容忽视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