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讯:小米SU7再传碰撞燃烧致死意外 累股价挫逾5%

小米汽车再度卷入安全风波。周一凌晨,四川成都一辆小米SU7行驶中发生碰撞后起火燃烧,导致驾驶人死亡。成都警方下午通报,死者31岁邓姓男子涉嫌酒后驾驶,事故仍在调查中。 小米集团(01810.HK)股价盘中一度重挫逾8%,最终收报49.08港元,跌幅达5.71%,单日市值蒸发近770亿港元。消息引发市场关注,自九月下旬新品发布会以来,小米股价累计下跌逾13%。 据财新报道,这已是今年第三起小米汽车碰撞后起火事故。3月安徽铜陵一辆SU7在高速公路激烈碰撞隔离带后起火,造成3人死亡;4月广东徐闻亦发生SU7与电动二轮车相撞酿两死事故。小米当时表示,火势为对方电动车电池爆燃所致。 SU7自去年3月上市以来累计销售近34万辆,小米汽车业务在今年第二季毛利率升至26.4%,显示业务仍维持高速增长。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挚达低位定价 首日挂牌午收升183%

电动汽车充电桩制造商上海挚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2650.HK)周五首日在港挂牌,开市劲升184%报190港元,之后股价在区间波动,中午收报189.4港元,升183%。 公司发售近600万股H股,一成公开发售,每股招股价由66.92港元至83.63港元,最终以低位定价。公开发售录得超额认购近5,440倍;国际配售超额1.4倍,集资净额3.26亿元。 挚达主要销售家用电动汽车充电桩,位列中国第一。若按家用电动汽车充电桩销量计,在中国的市占率约13.6%,全球市占率则约9%。 公司过去三年仍然处于亏损状况,今年首三个月,经调整亏损为1,570万元人民币,公司解释是因为受市场影响,销售及经营开支增加,产品平均售价及毛利率波动。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小米召回11.7万辆SU7 升级辅助驾驶软件

小米集团(1810.HK)旗下小米汽车,上周五宣布召回约11.7万辆于2025年8月30日前生产的SU7标准版电动车。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19日披露,召回原因在于高速领航辅助驾驶功能在特殊场景下存在识别与处置不足,小米将透过OTA软件升级进行修复。 财新报道,SU7于2024年3月正式推出,是小米首款电动汽车。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末,SU7累计销售近34万辆。这意味着,此次召回数量约占该车型总销量的三分之一。 小米汽车称,此次OTA软件升级召回,意在进一步提升辅助驾驶功能的可靠性,包括优化辅助驾驶速度控制策略,新增动态车速功能等。小米汽车还强调,此次升级不需要更换任何零件,但公司仍按照召回程序进行管理和备案。 今年3月,一辆小米SU7标准版电动车发生严重事故,导致司机与乘客三人死亡,事发时车辆处于领航辅助驾驶状态,引发舆论对辅助驾驶功能的高度关注。工信部与市监总局今年已先后出台多项文件,要求车企规范驾驶辅助功能宣传与召回流程,并将OTA管理纳入严格监督。 召回消息曝光后,小米集团股价未受显著影响,过去两个交易日跌约1.3%。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持有17年大赚数十倍 巴菲特全沽比亚迪

股神巴菲特的巴郡悉数出售电动车制造商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1211.HK, 002594.SZ)全数股份。据外媒CNBC报道,巴郡旗下的子公司在第一季的财务报表中显示,比亚迪的持股为零,巴郡发言人亦证实,已全数出售比亚迪。 比亚迪品牌及公关总经理李云飞表示,股票投资有买就有卖,是很正常的事情,公司感谢巴菲特对比亚迪的投资及认可。 巴郡于2008年买入比亚迪股份,持有约2.25亿股,涉资2.3亿美元。并于2022年8月开始减持,去年6月持股比例已降至5%以下,直至今年将余下股份售出。市场估计,巴郡持有比亚迪17年,预期投资回报约39倍。 比亚迪周一股价收跌3.4%,公司今天平开报109.7港元。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BYD hits tariff roadblock

关税围城 比亚迪北美路迢迢

墨西哥政府计划把中国进口汽车的关税提高至50%,此举将扼杀比亚迪正在快速增长的墨西哥市场 重点: 比亚迪占墨西哥电动车市场近五成 墨西哥建厂计划搁置,比亚迪关税冲击远大于特斯拉    李世达 在墨西哥街头,一辆中国电动车缓缓驶过车水马龙的街头,中国品牌电动车一直代表着价格与科技兼得的选择。但这样的景象可能很快改变。 墨西哥政府近期宣布,将把从中国及其他与墨西哥未签自由贸易协定国家进口的汽车关税,大幅提升至50%,比如电动车与传统汽油车。这一提案若被国会通过,将对特斯拉(TSLA.US)、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BYD Company Ltd., 1211.HK; 002594.SZ)等销售进口车型的厂商造成重大压力,几乎重划北美车市的竞争格局。 路透社的报道引述加拿大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协会主席Flavio Volpe说法指,特朗普政府会对这项新关税提案十分高兴,因为将使美国汽车制造商更容易与比亚迪竞争。 虽然特斯拉同样依靠海外进口,但新关税对比亚迪的打击会大得多。 首先是特斯拉在美国德州设有工厂,建设中墨西哥的Monterrey超级工厂(Gigafactory Mexico)可能很快可以投产,意味着它能很快将产能转移至北美本地化。而墨西哥与美国、加拿大签有美墨加协议,若改由北美进口,在符合原产地规则的情况下,便能实现零关税。 冲击远大于特斯拉 对比亚迪则不然。虽然公司在2023年就宣布墨西哥建厂计划,但由于墨西哥当局的抵制,使得该计划在今年被搁置。墨西哥政府担心批准中国人建厂可能会惹怒美国总统特朗普并破坏两国贸易关系。比亚迪当时亦称,由于特朗普贸易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公司将停止建厂计划。 其次则是市场结构的差异。比亚迪自2023年底进入墨西哥市场以来,取得爆炸式增长。该公司去年在墨西哥销售约40,000辆汽车,占该国去年电动车和插电混动汽车总销量的近一半。今年8月,比亚迪宣布今年迄今为止在墨西哥的销售增速翻倍。近两年,比亚迪已把墨西哥视为前进北美的桥头堡。 对比亚迪来说,在欧洲市场增速放慢的情况下,墨西哥市场的重要性正在快速上升,而一旦关税生效,这种迅猛势头将戛然而止。但对特斯拉来说,美国市场重要得多,墨西哥市场相对来说只是小市场,收入与利润权重远低于比亚迪对墨西哥的依赖度。 从比亚迪今年上半年的财报来看,公司收入按年增长23%至3,712.81亿元(522.26亿美元),其中海外营收达1,354亿元,按年增长50.5%,占总收入比重来到约36.4%。海外收入增速高于整体,且部分海外国家的售价高于国内市场,成为增长的动力来源。 再看欧洲市场,自2024年下半年起,欧盟对中国制BEV(纯电动车)征收反补贴关税,比亚迪的最终税率约17%(另加10%基本关税),压缩了纯电车型的定价空间。意味着欧洲市场的增长节奏会放慢,海外增长的压力自然更往美尤其是墨西哥倾斜。 政治问题政治解决 若能重启墨西哥建厂计划,将会是明智的解方,但这条路遭遇的阻碍比想像中更多。 不止墨西哥政府碍于美国政府的压力反对,中国政府自身也对此有疑虑。据金融时报报道,中方今年曾延后对比亚迪墨西哥工厂计划的核准,比亚迪核心零部件如电池、电驱、功率模组等高度自制,且深植中国供应链,中方也担心敏感技术可能经由墨西哥外溢至美国。与此同时,美国汽车业也公开表达过对“中国车借墨西哥入美”的忧虑和反制意向。 最后,比亚迪的北美之路,恐怕还是得“政治解决”。 北京当局已将墨西哥此举视为“亲美举动”,扬言采取反制措施。与此同时,中美新一论贸易会谈在西班牙展开,双方此前动作频频,无非是增加谈判桌上的筹码。 在国内价格战尚未落幕、海外贸易壁垒风险增加的情况下,比亚迪盈利能力正受到多重挤压,今年上半年净利增长14%至155.1亿元,但第二季净利仅63.6 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近30%。资本市场似乎已提前对比亚迪的处境做出反应。股价从5月的高位约158港元跌至目前约108港元,市盈率已跌至约13.2倍水平。虽然比亚迪仍是新能源车赛道的核心标的,但需要准备好在关税与政策骤变下承受剧烈波动,短期内或难以突破上方压力,政治因素带来的风险变数仍大。…

简讯:小鹏通过麦格纳代工 实现欧洲量产

电动车制造商小鹏汽车有限公司(XPEV.US; 9868.HK)周一宣布,将透过麦格纳(Magna Steyr)奥地利工厂实现在欧洲的本地化生产,首批小鹏G6与G9已于该厂顺利下线,相关专案预计于2025年第三季全面启动。 据财新报道,麦格纳是全球汽车零部件巨头,亦为多家整车企业提供代工服务,累计生产逾400万辆汽车。小鹏表示,看重麦格纳在零部件、系统及整车领域的综合能力与供应链网路,能快速推动本地化落地,未来将在奥地利投产更多纯电轿车与SUV车型。 代工并非小鹏首次尝试。2017年,小鹏曾与海马汽车合作,代工生产首款G3车型。董事长何小鹏亦坦言,公司在中国市场起步即采代工模式,在欧洲延续此策略并不意外。 对中国新能源车企而言,欧洲是全球第三大汽车市场,2024年新车注册量达1063万辆,其中纯电动车注册量同比大增22%。然而,随着欧盟自2024年10月底对中制电动车加征最高35.3%反补贴关税,本地化生产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比亚迪(1211.HK; 002594.SZ)、零跑(9863.HK)、广汽(02238.HK;601238.SH)等亦相继公布欧洲建厂或代工计划,与小鹏一样积极抢占市场先机。 小鹏港股周二收升1.8%,报84.8港元。年初至今累升81.43%。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规模效应扭亏为盈 正力新能最多赚2.4亿

锂电池制造商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3677.HK)周四宣布,预计上半年成功扭亏,净利润1.98亿至2.43亿元,去年同期净亏损1.3亿元。 公司将盈利能力归因于销量攀升,其电池产品在电动车领域的应用持续扩大。公司特别指出,生产效率提升带动毛利率向上。随着规模效应显现,期间费用率同比亦大幅下降。 周五早盘交易中,正力新能高开,早盘报价10.66港元,涨幅0.76%。该股目前较4月上市定价8.27港元累计上涨29%。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