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iaInfo reboots with founder’s return, big investor’s departure

中信打退堂鼓 田溯宁接盘亚信再出发

亚信科技与A股上市关联公司亚信安全正进行资产重组,两者合并后将成为营收近百亿元的企业 重点: “互联网先生”田溯宁主导两家公司重组,拿回亚信科技控股权 交易对价下调后,仍较市价溢价约44% 李世达 如果从1993年创立AsiaInfo算起,亚信科技控股有限公司(1675.HK)实际上已走过了31个年头。作为中国民营电信软件先行者之一,公司联合创始人、董事长、“互联网先生”田溯宁,正透过资本运作,试图完成旗下两家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 电信软件提供商亚信科技主要股东将进行股权转让。由田溯宁实际控制的公司亚信安全(688225.SH),以每股9.45港元收购亚信科技大股东Skipper Investment Limited(中信资本实控)持有的股份,约占公司股权19.236%或20.316%(部分股份未确认)。 溢价46% 中信退出 亚信安全还将以表决权委托方式,取得田溯宁及其实控公司持有股份对应的表决权,约占9.572%或9.605%。完成交易后,亚信安全将拥有及有权行使合共约28.808%或约29.921%的表决权,成为亚信科技的控股公司。 不过,亚信科技股价今年以来已下跌了42%,买卖双方又签订了补充协议,调整收购价格。 根据亚信科技近日发布的公告,双方同意调整转让股份对价金,从每股9.45港元降至每股7.70港元,而由于公司已派发去年度末期息每股0.412港元,交易对价再降为每股7.288港元,交易总价约13.1亿港元或约13.8亿港元,7.288港元的价格仍较近日市价约5.04港元溢价44%。 亚信安全是一家主要从事信息安全业务的公司,其成立与亚信科技返国上市密不可分。2013年,在纳斯达克上市的AsiaInfo Holdings(亚信科技)被当时的大股东中信资本(0267.HK)、宽带资本等机构私有化。创始人田溯宁重新出任亚信科技董事长。2014年,亚信科技剥离信息安全业务,在南京成立亚信安全。亚信科技则于2018年在港交所主板上市。2022年,亚信安全也成功在上海交易所科创板IPO。 不过,亚信安全自IPO以来,经营业绩上一直面临压力。2023年,亚信安全营收16.1亿元,同比下滑6.6%,录得股东应占亏损2.9亿元。毛利率也从2019年的59.7%下滑到2023年的47.8%。 这样的体量与亚信科技相比自是小巫见大巫。亚信科技2023年营收是79.4亿元,比亚信安全多3.9倍;亚信科技截至2023年末资产总额114.8亿元,也比亚信安全的34亿元多2.4倍。 根据亚信安全发布的交易报告书,亚信安全将透过旗下全资子公司与天津国资委旗下公司合资成立新公司,并向银行贷款后成立境外公司作为收购亚信科技的主体,以完成这项“小并大”的收购案,而中信资本则完成退出。 协同发展 交叉销售 亚信安全缺少的是业绩,两家公司重整,或对缓解亚信安全的经营压力及资金压力有很大帮助。 目前亚信科技市盈率约8倍,略高于中兴通讯(0763.HK; 000063.SZ)的7倍,但远低于全球网络设备和软件巨头思科(CSCO.US)的19倍。 面对通信行业客户加大降低成本的压力,亚信科技试图以积极发展新业务应对。根据中期年报,虽然公司整体营收下降8.8%,但在数智运营、垂直行业数字化和网络支撑系统等三项新业务上,录得12亿元营收,按年增长10%,占总营收比重从2023年全年的37%,提高到40%。 新业务的进展似略为缓解了外界的担忧。半年报正式发布翌日,8月15日公司股价上涨12.02%,收5.22港元,是中期业绩盈警、股价大幅下行后的一个明显反弹。 事实上,亚信科技致力发展的新业务,多聚焦能源、交通、政务等关键领域的信息基建,这正是亚信安全耕耘多年的领域,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行业拥有众多客户。双方有望在多个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行业实现协同发展,在商机共享、交叉销售等方面开展更多合作。 田溯宁在内部讲话中指出,“这是两家公司发展的重要时刻”,他称,合并后要打造“懂网、懂云、懂安全”的一体化能力体系,以“云网安”的产品与服务,“推动中国数字经济基础建设”。 作为最早将互联网带回中国的企业,“互联网先生”田溯宁正重整他的百亿帝国,朝新的方向前进。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AsiaInfo slips into the red

上市后首现亏损 亚信短期未许乐观

这家电信软件开发商表示,今年上半年营收下降约10%,自2018年香港上市以来首现亏损 重点: 亚信科技表示,预计2024年上半年营收下滑7%至13%,期内亏损7,000万元至1.2亿元 公司是中国经济放缓,以及三大运营商减少5G支出的受害者 阳歌 我们写了很多关于消费者日益谨慎,导致很多零售商收入萎缩并出现亏损的文章。现在,可以说电信服务面临的光景也是如此,上周五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民营电信软件提供商之一的亚信科技控股有限公司(1675.HK)发布盈利预警,就可见一斑。 预警公告显示,公司近期业务恶化的趋势延续到今年上半年,这是公司自2018年在港上市以来首现亏损。亚信科技于2000年在美国首次公开募股(IPO),是中国电信行业的先驱,在2014年私有化前,作为纽约上市公司的14年里总体上是盈利。 因此,2024年上半年陷入亏损,对这家借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而迅速崛起,并从没亏损的老牌电信企业来说,是一个不光彩的里程碑。这不令人意外,随着三大主要客户开始控制支出,亚信科技的业务从去年开始恶​​化。 根据收盘后发布的盈利预警,亚信科技预计今年上半年净亏损7,000万元至1.2亿元之间,扭转去年同期2.12亿元的盈利局面。公司表示,期内营收同比下降约10%,从上年同期的32.8亿元降至28.5亿元至30.5亿元间。 亚信科技将其归咎于来自三大电信公司业务的不确定性,并指出,随着中国经济在30年的高速增长后放缓,三大电信运营商都加大了自主研发力度,以图节省资金。公司还表示客户也纷纷推迟订单,加剧亚信科技的营收压力。 虽然陷入亏损是第一次,但公司营收萎缩可以追溯到去年下半年。亚信科技2023年上半年营收增长5.6%,达到32.8亿元。但用公司数据进行计算会发现,下半年公司陷入萎缩,营收下滑0.4%至46.1亿元。 尽管营收开始萎缩,但公司去年全年仍设法保持盈利。但就连这个指标也开始从上半年增长12%,下降至下半年萎缩50%。因此,最新亏损和营收萎缩加速,只是延续了早前的趋势。 亚信科技股价在周一早盘大跌20%,这是公告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该股今年下跌了约50%,自2018年IPO以来已缩水逾半。目前,其市盈率(P/E)为8倍,与在香港上市的国内同行中兴通讯(0763.HK; 000063.SZ)持平,但落后于全球网络设备和软件巨头思科(CSCO.US)的16倍。 不景气的电信软件市场 虽然亚信科技的处境看起来不容乐观,但我们应指出,全球电信软件市场的情况看上去更糟。大多数类似的中型电信软件开发商目前都在亏损,意味着亚信科技是最后几家的坚守者,最近它才陷入了亏损。 从全球看,传统电信硬件制造商和软件开发商的衰落已经持续多年,因它们的主要客户,即大型电信公司随着新一代小型企业级网络的兴起而停滞不前。中国在一定程度上抵挡住了该趋势,三大国有电信公司继续在政府的指令下投入巨资,建设先进的5G网络。 实际上,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均报告​​今年一季度营收继续增长,不过三家公司的营收增幅都不超过5%。它们均报告一季度在网络上的支出同比略有增长,不过似乎正在减少从亚信科技等更小、更通用的公司采购,转而专注于更新、更专业的产品。 亚信科技正试图通过专注于这些更新的业务来提振自己,公司将这些业务分为三类:数智运营、垂直行业数字化和网络支撑系统。去年,来自这三个领域的收入增长12.7%,远高于2%的总收入增幅,约占全年收入的37%。相比之下,公司较老的核心业务支撑系统(BSS)软件的收入去年开始萎缩,全年下降0.9%,至48.8亿元。 在去年的年报中,亚信科技称外部经济形势“严峻复杂”,并指出很多通信公司正在努力降低开支,加大产品自主研发力度。 这些信号可能表明,三大电信公司在过去几年,按照政府的命令大力建设5G网络后,正在放缓支出。几年前5G网络开始推出时,北京方面将建设5G网络列为重中之重,导致电信公司投入巨资,尽管很多观察人士表示,这种超高速服务对普通消费者来说并没有必要。 这些运营商现在都运营着全国性的5G网络,尽管很多网络可能未得到充分利用。与此同时,随着不确定性增加,中国消费者正在控制支出。最新的政府数据显示,6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仅增长2%,创下自2022年12月以来的最低增速。虽然化妆品和汽车等非必需品类别受到的打击最大,但很多消费者可能也在下调手机资费套餐,以便每月能省点钱。 最重要的是,今年剩余时间,亚信科技的收入萎缩和亏损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并且可能还会持续到明年。表现更好的新业务可能会抵消部分损失,但由于它们在公司整体收入中所占比例相对较小,因此作用有限。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Agora sees big things in AI

高管离任季绩不济  Agora寄望借AI翻身

两周前公司报告营收连续第七个季度萎缩,这家实时互动技术提供商宣布管理层发生变动 重点 声网母公司Agora表示,加入公司不到三年的首席运营官将离任,在营收萎缩近两年后,公司正试图让业务稳定下来 公司表示,人工智能最近的快速发展,可能会催生新一代使用其实时互动技术的应用程序       阳歌 高管离任却无人在意,这意味着什么? 最好的情况是,可能这位高管对公司来说无关紧要,他的离开并没有改变什么。或最坏的情况是投资者对你的股票不感兴趣,以至他们都没有注意到管理层的重大变动。 上周晚些时候,声网母公司Agora(API.US)宣布首席运营官兼首席战略官魏珂的离任消息后,市场毫无反应,可能就是这两种情况中的一种。之后的两个交易日,该股几乎没有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是因为魏珂2021年初才加入声网,而其金融背景,似对公司为在线应用程序提供实时音频,和视频互动服务的关键产品并不重要。 但就在几周前Agora公布最新季度业绩,显示其营收在截至9月的三个月里连续第七个季度萎缩时,市场的反应要消极得多。该公司分别公布了中国业务(名为声网)和国际业务(名为Agora)的收入。 近两年来,Agora的中国业务持续收缩,这是北京方面2021年整顿教培行业的结果,那些公司曾经位列Agora最大的客户。不过当时其国际业务持续增长,直至今年第二季度,国际业务开始回落,截至6月的三个月里,国际业务收入同比下降5.6%,至11月21日发布的最新财报显示,三季度降幅加速至8.9%。 首席财务官王静波在公司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国际业务下滑是由于宏观经济环境充满挑战,以及经济状况恶化,导致一些新兴市场的使用量下降。我们首次看到近期的高利率似直接影响到一家公司的业务,由于借贷成本高昂,Agora的一些客户被迫控制支出。 虽然首席运营官离任并未让投资者感到担忧,但发布低迷的业绩则不然。公告发布后的第二天,Agora股价暴跌9%,之后继续下跌。尽管Agora的市销率(P/S)仍高达惊人的1.9倍,似乎表明投资者还没有放弃该公司,但该股今年已下跌约三分之一。 事实上,通过为各种应用程序提供实时音频和视频互动技术,Agora在互联网领域处境优越。其受欢迎程度体现在庞大的用户群上,截至9月底,中国的活跃客户数量同比增长6%,达到4,034位,国际活跃客户数量同比增长26%,达到1,664位,尽管公司的收入有所下降。 Agora的创始人赵斌在实时互动领域也颇受尊重,他的履历包括担任Webex的创始工程师,Webex是一家网络会议服务提供商,后被思科(CSCO.US)收购。 AI潜力 Agora的最新财报看来相当悲观,尽管赵斌匆忙指出,人工智能的崛起可能会在未来给公司带来巨大机遇。他还说,在中国风靡一时的直播购物,如果在美国这样发达的市场走红,可能也会提供一个重大的新机遇。 我们稍后再来更详细了解他的一些说法。但首先我们来看看它的最新财报,财报显示,它的业务正停滞不前,不过尚不会很快面临现金耗尽的危险。虽然有人或会认为,公司截至9月底持有的3.73亿美元现金可谓手里有粮,心中不慌,但有人则会想到,一家掌握着颇具前途的技术公司来说,也许过于保守。 Agora称,截至9月的三个月里,取得3,500万美元的营收,较上年同期下降14.6%。业务聚焦中国的声网,营收下跌9.2%至1.41亿元,占公司总收入的57%。我们之前提到过,Agora的国际业务下降8.9%,至1,530万美元。公司预计,四季度营收为3,550万美元至3,750万美元,按区间中值计算,较上年同期的4,010万美元下降9%。 受益于高利率,该公司的利息收入几乎翻了一番,达到490万美元。营业费用削减了34%,部分原因是之前裁员。但这些都被巨额投资亏损所抵消,公司三季度净亏损2,250万美元,略好于去年同期的2,770万美元亏损。 虽然这些数据都不是让人特别兴奋,但赵斌关于人工智能可能会带来新需求的讨论,或许会让人对该公司产生长期的乐观态度。最近,数据中心运营商秦淮数据(CD.US)也发出了类似的信号,该公司表示,数据密集型人工智能应用程序的爆炸式增长,可能会大幅提振对其存储能力的需求。 赵斌指出,到目前为止,许多人工智能应用程序主要是基于文本,但开发出了ChatGPT的OpenAI最近推出了一款产品的测试版,允许人类用户与人工智能模型直接进行语音对话。 “我相信我们有独特的优势,可以让人类用户和人工智能模型除了文本之外,还可通过视频和音频进行互动,这将改变各种应用,比如人工智能同伴、人工智能玩家的社交游戏、学习语言的人工智能导师。”赵斌还表示,Agora最近也推出基于视频的解决方案,以增强直播购物的体验。 归根结底,此类发展可能潜力巨大,并有可能让Agora重回增长轨道。但进展需要时间才能发力,而该公司的保守立场,可能最终会导致它落后于更激进的竞争对手。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系我们了解更多详情。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