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讯:光伏产业打价格战 阳光能源转亏最多2.4亿元
受到光伏产业链价格下滑影响,太阳能设备制造商阳光能源控股有限公司(0757.HK)周二发盈警,预告2024年度亏损介乎2亿至2.4亿元,而2023年为赚1.12亿元。 公司表示,由于光伏全产业链供过于求,在同业以急速降价争取市场份额的恶性竞争下,导致光伏产业上中下游产品售价出现了显著低于成本的情况,集团主要产品光伏组件受此影响导致对外付运量减少,从而造成亏损,且部分生产线因此闲置。同时预计将确认物业、厂房及设备的减值损失。 公司称,将加大力度提高营运效率及严格控制成本,并继续积极提升其竞争优势。董事会及管理层对公司的长远发展保持信心。阳光能源股价周三低开5.7%报0.065港元,至中午收报0.067港元,跌2.9%。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风继续吹 新天绿色业绩有望回升
这家风电场运营商表示,由于控制新项目上的支出,风力发电量在下半年趋于稳定 重点 新天绿色能源称其绿色发电量去年下降0.93%,较上半年核心风电业务3.57%的降幅有所收窄 由于利用率和电价下降,去年上半年公司风电和太阳能业务利润下降10% 阳歌 都怪风。 这是新天绿色能源股份有限公司(0956.HK; 600956.SH)去年早些时候给出的说法,当时公司在2024年中期业绩中,将其核心风电场表现不理想归咎于风力不佳。现在,中国领先风力发电场运营商新天绿色能源发布最新业务显示,风力似乎再次增强,有助提高公司在年底的业绩。 新天绿色只是中国众多受到国家支持的企业之一,它们竞相打造中国的绿色能源行业,以响应北京在该领域的雄心壮志。 最新年报显示,公司业务在下半年似乎趋于稳定,此前其风力发电量在上半年下降了3.57%,公司归咎于平均风速的下降。从全年来看,其总发电量(绝大部分来自风能) 1,412万兆瓦时,降幅有所改善,只是0.93%,反映下半年的利用率有所提高。 截至6月底,新天绿色的风力发电装机容量为6.36吉瓦,相当于去年中国总计520吉瓦装机容量的1.2%左右。公司还经营着规模要小得多的太阳能业务,但仅占其发电量的不到2%。 中国过去几年一直大力发展绿色能源产能,努力实现先前宣布的目标,即到2030年达到碳排放峰值,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 据国家能源局称,仅去年一年,中国太阳能容量就比2023年增加了45%,总容量达到887吉瓦。相比之下,截至2023年底,美国的太阳能装机容量仅为139吉瓦。去年新增风电装机容量同比增长18%,使全国总装机容量达到520吉瓦。 这两个数字的总和约为1.41太瓦,已经超过了中国之前提出的目标,即到2030年使风力和太阳能容量达到1.2太瓦。 新天绿色的最新数据和之前的数据,反映中国绿色能源雄心的很多方面,包括发展迅速,以及实际产生收入的新发电量相对较低的比例。虽然新天绿色已获准继续以惊人的速度扩大其风电资产组合,但公司似乎正放慢新建速度,以便更好地管理已经建成的项目。 正如我们之前所指,新天绿色称去年其绿色能源业务发电量为1,412万兆瓦时。但当年的交易电量(大概意味着其实际售出的电量)要小得多,只有589万兆瓦时,仅占总发电量的42%左右。该公司指出,2024年交易电量在发电量中的占比,将比上一年提高0.57个百分点。然而,卖不出超过一半的电似乎反映出效率严重低下。 建设速度放缓 所有这些都表明,新天绿色似乎建得太多太快,毫无疑问,它得到了公司总部所在地河北政府的大力支持,公司目前超过70%的风电装机容量就位于河北。现在,它专注于提高风电场的运营效率,尽管它面临来自国家支持的其他同行的竞争压力,这些同行也在类似的建设上投入了大量资金。 这些竞争压力反映在新天绿色能源去年售出电力的平均上网电价上,它较上年同期下降了2.5%,至每千瓦时0.43元。 新天绿色在去年的中期报告中表示,去年1至6月新增风电控股装机容量64.5兆瓦,到6月底,装机容量仅增加了1%至6.36吉瓦。同一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新建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场的支出急剧下降,从一年前的12.3亿元下降43%至7.08亿元(9,800万美元)。 尽管新天绿色能源和它的同行在许多方面都面临阻力,但它们似仍在绿色能源领域找到了强劲的业务。10月发布的第三季度数据更新显示,公司去年前三个季度的收入增长了20%,达到158亿元。但在显示类似增长的中期报告中,公司承认这些大幅增长,主要是由于卖出了更多的天然气所致。 新天绿色70%以上的利润来自风能和太阳能业务,在上半年18.9亿元的总利润中,该业务贡献了12亿元。不过,新能源发电业务的利润同比下降了10%,新天绿色能源将其归因于利用小时数减少。 周一是新天绿色发布全年业绩更新(未包括任何收入和利润预测)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它在香港上市的股票波澜不惊。不过,该股最近的水平接近两年半以来的高点,或许是因投资者对公司在面临诸多问题的情况下,仍能保持如此高的盈利能力感到惊讶。分析机构对公司的看法也相当积极,雅虎财经调查的七家分析机构中,有六家将其评级为“买入”。 这种乐观情绪,部分可能归因新天绿色市盈率(P/E)相对较低,只有6.8倍。相比之下,国外同类型企业的市盈率要高得多,NextEra Energy(NEE.US)为22倍,Enel SpA(ENEL.MI)为14倍,这两家公司更专注于商业运营,发的电大部分都卖出去。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行业简讯:绿能建设持续推进 中国提早实现2030年目标
中国大力投资清洁能源以实现减排目标下,去年新增风电、太阳能容量超过350吉瓦,总装机容量超过2030年的目标。 据财经媒体《财新》援引中国国家能源局周二公布的数据,去年中国新增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 277吉瓦,风电装机容量79.3吉瓦,分别同比增长28%和4.5%,创历史新高。新增装机容量使中国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41亿千瓦,提前六年实现2030年的1.2亿千瓦的国家目标。 去年,中国新增各类发电装机容量429吉瓦,其中风能和太阳能占80%。中国是全球绿色能源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其中太阳能装机容量达887吉瓦。尽管如此,许多新增装机容量尚未接入电网。即使在已接入电网的设施中,由于缺乏存储能力,浪费了大量电力。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协鑫科技盈警料劲蚀 中东业务或成突破点
协鑫科技发盈警,料首三季亏近30亿元,但认为产能利用率已触底回升 重点: 协鑫科技预告今年第三季亏损近15亿,当中颗粒硅售价更低过成本价 公司与阿联酋主权基金合作,中东业务或成突破点 白芯蕊 美国商务部据报或撤销部分中国光伏电池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刺激中国光伏股急升,光伏龙头之一的协鑫科技控股有限公司(03800.HK),在传闻当周(10月21日至10月25日)更狂升五成,但之后却发盈警,预告第三季劲蚀14.92亿元。 根据协鑫科技通告,预期今年首三季亏损29.71亿元,第三季则蚀14.92亿元,集团解释下半年整个行业多晶硅价格跌破生产现金成本,行业维持低水平开工量。 协颗粒硅售价跌破成本 从通告看到协鑫科技颗粒硅业务有恶化迹象,第一季生产现金成本为每公斤37.84元,售价则为每公斤55.05元,售价仍高于成本价;但到第三季颗粒硅售价较第一季大跌40.5%至32.75元,成本则只降12.3%至33.18元,变成售价低于成本价。 颗粒硅为生产多晶硅技术之一,除了颗粒硅外,另一类是棒状硅,多晶硅则是生产太阳能电池的主要原材料。目前棒状硅虽是多晶硅主要生产技术,但颗粒硅渗透率正逐渐提升,2022年占比便达7.5%。颗粒硅主要优势是生产成本降低及生产效益提高,协鑫科技曾称颗粒硅产能投资成本将可急降超过30%。 2007年11月在香港联交所挂牌的协鑫科技,为内地多晶硅龙头之一,在2011年多晶硅产能达6.5万吨,2012年实现颗粒硅试产,近年转用颗粒硅技术,同时全面退出棒状硅生产,2023年颗粒硅产能达42万吨,市占率超过15%。 尽管颗粒硅成本大幅下降有利多晶硅产业,但多晶硅行业面对供过于求问题,原因是2021年光伏需求的快速增长,多晶硅供应不足,刺激多晶硅价格持续攀升,也令多晶硅厂商利润率上升,多家企业开始加码布局,单是2023年内地多晶硅产量便达150.14万吨,按年增长约85%。 不过,内地下游光伏装机需求增长比多晶硅产能增长慢,加上下游光伏产品售价持续下滑,形成突然大幅增加的多晶硅产能未能消化,造成属上游的多晶硅行业面对产能过剩。 此外,中国出口太阳能产品需求仍弱。中国太阳能产品9月出口量为22.78GW,按年升3.2%,但出口额却只有20.2亿美元,按年大跌40.2%,明显是以降低售价换取出货量增加的造法。 尤其是欧洲当地因政策补贴未明确,市场对太阳能组件需求低迷,令光伏产品库存上升。为去库存,加剧了欧洲组件商的价格战,加上市场观望欧洲央行减息步伐,最终令中国9月出口至欧洲的光伏产品只有7.36GW,按年跌2%,按月更大跌11.6%。 美大选成光伏业关键 另一方面,美国总统大选对太阳能产业前景举足轻重。若果贺锦丽能够成为美国第一位女总统,市场相信由拜登政府订下支持绿色能源的政策会延续。 倘由共和党特朗普当选,情况将出现180度改变。特朗普曾在6月底接受《彭博商业周刊》访问时透露,太阳能占用太多空间,产生电力又不够稳定,只能在阳光充足的个别地区使用,故对光伏发电有很大戒心。 更大问题是特朗普是支持传统化石能源,多次赞扬利用天然气发电成本低兼环保,近期亦向选民承诺上任后会批准液化天然气项目。在现今人工智能缺电严重情况下,不单在美国本土加大兴建使用天然气设施,特朗普亦可能向欧洲盟友施压,由光伏及风力等新能源,转向天然气发电发展。 对于新能源企业,欧美市场未来不明朗因素多,中东市场或成突破点。其中阿联酋政府7月出台的《国家能源战略2050更新》,清洁能源在2030年份额将提高到30%,该国政府在能源领域的投资,未来7年将增加400亿至540亿美元,令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增加超过两倍,达到14.2吉瓦。 至于协鑫科技于6月时便公布,旗下的协鑫苏州与阿联酋主权基金全资附属公司MDC POWER订立合作协议,探讨合作开发阿联酋首个多晶硅生产设施项目,一旦成功,意味协鑫科技颗粒硅技术出海,将成集团业务新增亮点。 整体来讲,协鑫科技在盈警中表示产能利用率触底回升,有望率先走出行业困境,但目前光伏供应需求仍失衡,市场预期协鑫科技今年见红机会大,估计2024年亏损会26亿元,未来能否止血,中东业务将十分关键,在业绩仍未能扭转前,相信股价难有突出表现。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多晶硅供应过剩 大全配合政府降产能
这家多晶硅生产商表示,目前其产能仅利用一半,这个利用率似乎是中央政府为稳定市场而设定的 重点: 为了应对多晶硅价格暴跌而下调产量,大全能源第三季度收入暴跌逾半 公司表示今年的多晶硅产量将在20.5万吨,远低于2月预测的28.5万吨 阳歌 中国经常因在新兴行业增加过多产能而受到西方指责,太阳能行业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中国不仅迅速新增大量太阳能组件的产能,还增加生产太阳能组件用的主要原料多晶硅。 现在,北京方面似乎终于行动起来,试图纠正这情况。中国领先的多晶硅生产商之一大全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DQ.US; 688303.SH)的最新说辞显示,北京方面强烈“建议”多晶硅生产商将产能利用率控制在一半。在这里,我们需要做一些字里行间的解读,因为大全能源并没有直接说它被下令减产。 公司表示,由于“需求疲软”,第三季度将产能利用率降至50%,轻易证实了这一点。 这里的大背景是,过去两年大全能源及其同行一直在大举增加多晶硅产能,最初都是因为各国竞相新建太阳能发电场以减少碳足迹,导致多晶硅价格飙升。大全能源是它们中的典型代表,它计划在内蒙古新建一个大型生产中心,将年产能从2022年底的约10万吨,增加两倍达到30万吨。 新增产能如此之多,再加上新太阳能发电场的建设速度比预期的慢,尤其是在中国以外,导致多晶硅价格暴跌,结果大多数公司现在都在亏本生产。大全能源再次成为典范,报告称三季度平均每公斤多晶硅的生产成本为6.61美元——远高于期间向客户收取的每公斤4.69美元。 因此,公司称三季度毛损率为30.5%,去年同期毛利率达14%。这里,我们指出虽出现毛损,但仍比二季度的72.4%毛损率有所改善。 这让我们回到北京试图纠正这种情况的话题上,即通过我们上文提到的强烈建议削减产能。 大全能源表示,其所属的行业协会——中国光伏行业协会10月14日召开会议,呼吁大家“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它还表示,协会还宣布了太阳能组件的“参考价格”。听起来像是组件生产商面临严重的供应过剩和由此引发的价格战,由此而被限定了价格。 大全能源副首席执行官Anita Chu在公司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因此,关于将行业参与者的生产水平或利用率降到50%的讨论一直在进行。”她似乎指的是多晶硅生产商收到的类似“指导”。同样,尽管没有直接说,但她的发言,以及大全能源的最新产能利用率,都强烈表明所有生产商都被要求只使用一半的产能,直至价格稳定下来。 被分析机构抛弃 值得注意的是,只有两名知名券商的分析师参加了大全能源的三季度业绩电话会议,会上的许多问题都来自身份不明的投资者,他们似乎更关心自己持有的股票,而不是行业趋势。就连出席会议的两位分析师也来自较小的机构,即杰富瑞和罗仕。 现实情况是,由于中国生产商造成了严重的供过于求,分析机构对整个太阳能行业(包括多晶硅和组件生产商)的看法变得相当悲观。 事实上,中国政府正试图强制降低产能,和设定组件价格下限来介入,这可能有助在短期内稳定市场,由此可见中国政府能够采取在西方难以想象的措施。然而,从行业信誉的角度看,这种举措只会进一步吓跑投资者和分析师,因它们表明这个行业不仅受实际市场条件的影响,也受北京反复无常的政策决定的影响。 在雅虎财经10月份调查的12家分析机构中,只有7家将大全能源评为“买入”或“强力买入”,而其他5家则将其评为“持有”或“表现不佳”。这些分析机构预计,大全能源今明两年将出现亏损,由于多晶硅价格大幅下跌,今年的收入将下降50%以上。 今年第三季度,大全能源每公斤多晶硅的平均价格为4.69美元,较上年同期的7.68美元下降了近40%。价格的大幅下跌,导致大全三季度营收从去年同期的4.848亿美元降至1.985亿美元,降幅过半。 由于面临减产的压力,大全能源三季度仅生产了43,592吨多晶硅,低于上一季度的64,961吨。公司预计产量将进一步下降,称四季度产量将仅在3.1万吨至3.4万吨之间,因为公司遵守了中国政府的强制去产能要求,并试图控制亏损。因此,公司表示,今年的产量将只有20万吨至21万吨,远低于2月份给出的28万吨至29万吨的预测。 公司本季度录得净亏损6,070万美元,但它很快指出自己有大约24亿美元的现金,以及容易获取的银行存款,并且没有债务,这可以帮助它度过目前的困难。我们曾建议,公司可能会考虑使用其中的一部分现金将进行私有化,因目前它的市值只有15亿美元,西方投资者显然暂时放弃了该公司。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恒指冲入牛市区域,消费者与星巴克渐行渐远——中概股Bulletin
上周中国经济和中概股大事件 ▷ PMI数据喜忧参半 ▷ 五一机票价格 “跳水” ▷ 中国太阳能企业或需在美欧建厂 ▷ 华为一季度利润增长六倍以上 ▷ 达美乐中国首次实现年度盈利 本周中概股评分:75/100 主编,阳歌 Doug Young https://youtu.be/3b2Ni27etrY 》》宏观 PMI数据喜忧参半 上周,中国核心制造业发出喜忧参半的信号,显示出口有所反弹,但国内需求依然疲弱。4月官方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0.4,仍处于扩张区间,但较3月的50.8有所下降。与此同时,4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录得51.4,较3月上升0.3个百分点,达到15个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多数观察家认为,由国家统计局编制的官方PMI更好地反映了大型国有企业的制造业状况,而财新PMI更能捕捉到通常更加出口导向的小型私营制造商的脉搏。由此,不少人称,出口可能正在恢复,但国内消费者仍然保持谨慎态度。 美国再次制裁中企 虽然经济方面的信号喜忧参半,但在外交方面,信号则更加明确。美国对一些中国公司实施了新的制裁。此前,华盛顿曾针对可能协助中国军方的公司进行制裁,而这一次,制裁了20家据称正协助俄罗斯军方对乌克兰开战的公司。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财政部长耶伦最近访问北京时,都对中国可能面临制裁的风险予以警告。 恒指冲入牛市区域 上周,中概股正式冲入了牛市。恒生H股指数上涨4.4%,MSCI China ETF上涨5.7%,恒指上涨4.7%。恒生H股指数从1月的低点上涨约31%,恒指上涨23%,两者双双进入牛市区域。 今年迄今,外国投资者通过“深港通”和“沪港通”购买中国内地上市A股的投资激增。这种热情似乎主要是由于投资者寻找新的交易机会,因为越来越多的人相信美联储不会很快降息。 》》行业…
快讯:协鑫科技签订42.5万吨多晶硅销售合同
最新:协鑫科技控股有限公司(3800.HK)周四公布,旗下全资附属公司江苏中能与隆基绿能(601012.SH)签订长期采购合同,于2024年、2025年及2026年分别向隆基绿能销售12.5万吨、15万吨及15万吨多晶硅料(颗粒硅),截至2026年底的销售量共约42.5万吨。 利好:在产能严重过剩导致价格下滑的多晶硅市场,该供应协议将保证协鑫科技的主要长期买家,有助稳定销售表现。 值得关注:该宗交易的实际采购量允许10%浮动幅度,由买家隆基绿能厘定,意味三年的最终销售量可能低于42.5万吨。 深度:受到太阳能相关产品需求及价格波动影响,协鑫科技近年的业绩表现相当飘忽。由于多晶硅价格飙升,该公司于2021年及2022年收入飙升,并分别录得50.8亿元及160亿元净利润。不过由于行业于去年起供过于求,令多晶硅价格大挫,公司全年收入下降6.2%至337亿元,利润则大跌85%至25.1亿元,如果单计下半年,更录得30亿元亏损。 市场反应:协鑫科技周五股价向下,中午收盘软0.8%至1.22港元,处于过去52周的中下游水平。 记者:欧美美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