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疆教父”李泽湘的独角兽 希迪智驾势成商用自驾第一股
商用车自动驾驶系统供应商希迪智驾正申请在港上市,市场估值90亿元 重点: 希迪智驾是中国最大的商用车自动驾驶公司,市场份额近17% 过去三年持续亏损,累计蚀近11亿元 刘智恒 在中国的无人机市场,大疆几乎无人不识,这家美国政府视为洪水猛兽的企业,市场估值1,200亿元,创始人汪滔的传奇故事一直为人津津乐道。 但更为传奇的,或许是改变汪滔命运的人,他是谁?就是汪滔在香港科技大学求学时的导师李泽湘。李教授当年除启迪汪滔思维外,更身体力行给予支持,一度担任大疆董事长,为大疆培养人才、提供管理意见,并给予人脉帮助,难怪江湖上有句传闻:"没有李泽湘就没有大疆"。 汪滔背后的男人 这位汪滔背后的男人,大疆的教父,近日向香港交易所敲门,为个人旗下一头独角兽—希迪智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递交上市申请。 公司主要业务是提供商用车自动驾驶产品及解决方案,主力在于自动驾驶矿卡及物流车,另外有V2X技术,以及智能感知解决方案。 根据申请文件,希迪智驾过去三年收入分别为3,106万元、1.33亿元及4.1亿元;收入增长的同时,亏损并没改善,分别蚀2.63亿元、2.55亿元及5.81亿元。 希迪智驾虽连年亏损,但市场对其前景寄望甚殷。首先是政策支持,去年中国政府公布《关于深入推进矿山智能化建设促进矿山安全发展的指导意见》,对矿山安全十分重视,肯定要加快及加强无人矿卡的发展。在政府的高度重视之下,智能矿卡的业务无疑具有颇大前景,需求只会日益加。 据灼识咨询资料,中国的自动驾驶矿卡解决方案行业正在迅速扩大,2024年的市场规模达到19亿元,到2030年,预计该市场将增长至396亿元,2024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65.3%。 孵化之神李泽湘 既然市场认同前景乐观,那谁家公司能在这条赛道上跑出,就要看谁家的科技胜人一筹,毕竟智驾企业取胜之道,技术肯定排首要之位。希迪智驾创始人李泽湘在科研上的能力、知识及经验,确实是无容置疑。在他调教指导及帮助下,先后孵化出大疆、李群自动化、海柔创新、逸动科技及云鲸智能等在科技领域举足轻重的企业;作为李泽湘的亲生儿,希迪智驾肯定是他穷尽心血去打造及发展。 事实上,希迪智驾是首家交付完全无人驾驶纯电采矿车队的中国企业,亦是内地首批推出商业化V2X产品的自动驾驶公司,希迪智驾的列车自主感知系统(TAPS),更是目前国内唯一实现独立安全感知的产品。 再者,在商用自动驾驶领域,希迪智驾更加是先行者,有早着先鞭的优势。2024年按产品销售收入计,在中国自动驾驶矿卡解决方案市场排名第一,现已是行业龙头,后来者要迎头赶上并不容易。 希迪智驾的问题,始终是何时有盈利?截至去年底,公司整体收入不过4亿元,规模有限。但成本却一直居高不下,去年的销售成本约3.1亿元、行政开支达3亿元、销售开支6千万元,科研又高达1.93亿元,累计的成本远超收入所得。 公司过去两年的毛利率只有20.2%及24.7%,在讲求科技的企业来说,实在偏低。要扭亏为盈,重要一环是成本问题,而要达致经济规模效应,需要推升销量,那样才有望将成本减省及摊分下来,但相信并非短期可一蹴而就。 投资就是投人 不过,资本市场对希迪投下信心一票,在李泽湘的个人魅力下,上市前经历八轮融资,共筹得14.9亿元,估值达90亿元,即市销率为22倍。投资者份量十足,全属大神,包括有北京红杉、新鼎资本、百度风投及联想控股等。 2023年李泽湘的固高科技(301510.SZ)在深圳上市,首天股价爆升,收市报59.38元,较上市定价12元高出4倍。目前固高的预期市盈率高达250倍,市值132亿元。有固高的荣光,希迪智驾若上市,市场或许会憧憬历史可重演,因而愿意给公司一个颇高估值。 正如私募基金引为金科玉律的一句名言:"投资就是投人。"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大疆教父领航 希迪或成“自驾矿卡”第一股
来自湖南的希迪智驾,是中国最大自动驾驶采矿卡车企业,并在自驾商用车领域排名第二 重点: 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入2.6亿元,同比大增473% 自动驾驶业务收入较去年同期大增7.8倍 李世达 近年自驾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不少自驾技术相关的企业成功在港交所上市。但这些公司多瞄准乘用车赛道,专注商用车自驾业务的公司并不多见。 来自湖南长沙的希迪智驾(湖南)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其中受关注的公司之一,他们主营自动驾驶卡车业务,尤其是矿场卡车。独特的技术路线让他们吸引了众多目光,如今正式向港交所递表申请上市,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及中国平安资本(香港)为联席保荐人。 “大疆教父”创立 希迪智驾成立于2017年,创始人之一是有“大疆教父”之称的李泽湘。上世纪90年代,李泽湘在香港科技大学任教,其中一位学生,便是后来的无人机品牌大疆的创始人汪涛。大疆成立初期,李泽湘在人力、财力上提供支持,并一度担任大疆董事长。其后李泽湘开始新的创业,便是希迪智驾。 希迪智驾的前身是长沙智能驾驶研究院,作为中国领先的商用车自动驾驶技术供应商,公司专注于自动驾驶矿卡及物流车、V2X(车联网)技术及高性能感知解决方案的研发。 根据申请文件,希迪智驾是中国第二大自动驾驶商用车技术公司,也是中国最大的自动驾驶挖矿公司,公司在自动驾驶商用车领域和自动驾驶矿卡场景的市占率分别为8.2%和36.5%。 公司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分为两部分。首先是自动驾驶矿卡解决方案——“元矿山”,主要是在钻孔、爆破、挖掘以及运输等采矿流程中,实现无人驾驶和智能化操作,能够实现远程调度车辆,监管采矿作业,也可以实现远程操作挖机等操作。 灼识咨询数据指出,希迪自驾矿卡已把采矿效率提升到人工驾驶矿卡作业效率的104%。 截至今年9月30日,自2022年量产以来,希迪在河南、江苏、湖南等多地采石场及煤矿场,已交付123辆自动驾驶矿卡,并且已经收到320辆自动驾驶矿卡,以及206套独立自动驾驶卡车系统的订单。 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另一大业务是物流车,主要供给工业及物流园区等,在封闭及半封闭环境中,可实现从一个装载点到另一个装载点的“端到端”自动驾驶。 合计物流车与自驾矿卡的自动驾驶业务,占公司今年上半年总体收入达六成。 公司的业务在今年迎来大幅增长。申请文件显示,公司2021年至2023年总收入为7,739万元、3,106万元、1.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0.9%。至2024年上半年,收入大增至2.6亿元,同比增长472%。 收入大涨主要受益于自动驾驶业务的增长。今年上半年,自动驾驶业务的营收达1.6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753万元暴增超7.8倍,占总营收比重上升至60.4%。 不过,公司仍处于亏损中,总体呈收窄趋势。2021年至2023年,非通用会计准则下经调整后净亏损分别为1.1亿元、1.6亿元、1.4亿元。今年上半年亏损为5,944万元,较去年同期的6,543万元收窄9.2%。 明星资本看好 希迪智驾成立以来获得过8次融资,投资方包括红杉中国、百度风投、联想控股、长沙国资委旗下湘江国有投资等。今年2月,希迪智驾完成C+轮融资2,400万元,融后估值超过90亿元。IPO前,李泽湘控制43.63%股权。 作为一家自驾技术公司,特别是主打自驾矿卡的公司,希迪智驾也存在客户集中、毛利率偏低的问题。 2021年到2023年,公司自动驾驶的收入从680.3万元增长到7,441.8万元,但毛利率却从22.5%下降到19.5%。今年上半年,自动驾驶业务毛利率仅从去年同期的15.6%提升到16.1%。 公司收入增长更多依赖于单个客户价值提升。过去三年,公司自动驾驶的客户数量分别为14个、8个及12个,平均客户价值分别为48.6万元、350万元和620万元。到2024年上半年,这一数字增长到3,901万元。 过去三年,公司来自最大客户的收入占比,分别为82.9%、78.4%、31.2%。今年上半年又回升至58.9%。 值得一提的是,希迪智驾是第四家以18C规则申请在港上市的公司,也是今年9月18C章节调整后首家递表的公司。此前三家分别是晶泰科技(2228.HK)和黑芝麻智能(2533.HK)及越疆机器人。 自动驾驶目前仍是一个新兴行业,希迪智驾似乎已有了好的开始,关键或许在于后续业务规模能否持续增长,进而推动盈利能力成长。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