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讯:恒指季检科技类股抢眼 消费与医药成输家

恒生指数有限公司于上周五公布了最新季度检讨结果,恒生指数成分股未有变动,维持83只,而恒生综合指数(HSCI)的成份股数量由517只减少至505只,剔除了41家企业,为近期变动较大的一次调整。其中,多只与人工智能(AI)、自动驾驶相关的企业被纳入,反映出当前的市场焦点。 根据恒生指数有限公司公告,恒生综合指数加入地平线机器人(9660.HK)、英诺赛科(2577.HK)、佑驾创新(2431.HK)、越疆科技(2432.HK)等多家与AI、自动驾驶及机器人相关的企业。另外,多只传统消费类股与医药类股被剔除,包括奈雪的茶(2150.HK)、百果园(2411.HK)、海伦司(9869.HK)、科济药业(2171.HK)、泰格医药(3347.HK)等。不过小菜园(0999.HK)、毛戈平(1318.HK)等近期上市的消费类股则获纳入。 恒生科技指数(HSTECH)方面,则加入了腾讯音乐(1698.HK)与地平线机器人,剔除众安在线(6060.HK)与东方甄选(1797.HK)。恒生中国企业指数(HSCE)纳入中通快递(2057.HK)与百济神州(6160.HK)。中生制药(1177.HK)与李宁(2331.HK)被剔除。所有变动将于3月10日星期一生效。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iMotion Automotive Technology capitalizing on the DeepSeek moment to raise new funds, a second share placement within three months

不足三月二度配股 知行汽车借DeepSeek汲水

国产AI大模型DeepSeek掀起的AI狂潮,也烧进了汽车智驾领域,智驾解决方案提供商知行汽车看准时机,在三个月内第二度配股集资 重点: 知行汽车三个月内第二度配股集资,净筹2.28亿港元 公司与地平线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加速智驾方案量产开发   李世达 国产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的横空出世,带动相关股份集体狂欢,一家又一家企业纷纷高调宣布接入DeepSeek,仿佛输入通关密码,就能换来股价大涨,欢欣鼓舞的氛围仿佛在过年。 特别是在智能驾驶领域,DeepSeek的出现被看好能够全面赋能中国智驾体系的研发进程。今年1月刚刚宣布与地平线机器人(9660.HK)达成战略合作协议的自动驾驶方案提供商知行汽车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1274.HK),过去一个月股价飙升逾90%,随即宣布高位配股,净筹2.28亿港元(2.14亿元),所得资金有六成将用于提升高阶智驾、驾舱一体解决方案及产品的研发。 要知道,上市仅仅14个月的知行汽车,今次已是上市后第二次配股集资,不到三个月前的去年12月初,公司刚刚筹得7,328万港元。上次配股所筹资金仅剩约1,121万港元尚未动用,烧钱速度相当快。 事实证明这算盘打得没毛病,消息公布当日,知行汽车股价一度跌近10%,但仍展现韧性收复失地,最终收升4.2%,总市值来到57.69亿港元。另外,公司亦于2月6日完成约1亿股未上市股份的H股全流通,为公司的资本运作提供更多空间。 根据公告,公司拟向不少于6名承配人配售最多1,119.02万股,约占扩大后已发行股本的4.63%,配售价每股20.88港元,较前一交易日收市价24港元折让约13%;较此前5个交易日的平均收市价17.61港元溢价约18.57%;较此前20个交易平均收市价溢价约35.06%。 与地平线战略合作 事实上,知行汽车正迎来高速发展期。今年1月,知行汽车科技与地平线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基于地平线征程系列6E芯片开发量产智驾方案。有消息称,知行汽车已获得奇瑞新能源基于地平线征程6的新车型项目定点,成为征程6计算方案上车的独家供应商。 地平线的征程6E芯片,是当前智驾行业最具性价比的算力芯片之一,可以支持高速领航、自动泊车,以及城市记忆领航等智驾功能,而且整套价格在5,000元以下,相当具有竞争力。 透过与地平线的合作,知行汽车能够瞄准10万元至15万元级别汽车产品的中阶智驾市场,该价位阶段汽车销量占年销量约六成至七成,被视为智驾商业化的必争之地。 DeepSeek时代 与此同时,DeepSeek正在车圈掀起一波热潮,农历新年过后,包括吉利、奇瑞、东风、长城、一汽大众、上汽通用等20多家车企,都在短短几日内陆续宣布接入DeepSeek,集体宣告汽车智能化转型进入“DeepSeek时代”。 对此,知行汽车也早有准备,据称已使用DeepSeek测试了超过200段视频,结果显示效果良好,效率提升显著。通过引入DeepSeek,能够在车辆感知层面实现更精细的目标识别、场景理解和路径规划,提升自动驾驶系统在复杂路况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而DeepSeek强大的模型训练和优化能力,也有助优化算法、缩短产品迭代周期,提升自动驾驶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知行汽车科技系统总监张伟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说:“一言以蔽之,DeepSeek有助于以更少的数据和训练成本,实现同等性能的城市自动驾驶功能。” 身处研发吃重的前沿领域,以及内卷严重的汽车市场,知行汽车仍处在烧钱阶段。从市销率看,知行汽车为4.4倍,高于德赛西威(002920.SZ)的2.7倍,但远低于黑芝麻智能(2533.HK)的32倍,以及Mobileye(MBLY.US)的8.7倍。这或许反映了市场对其盈利能力和未来增长预期的谨慎态度,然而,随着公司自研产品的量产推进,若能率先市场推出决定性产品,估值或有较大的成长空间。 所谓先量产者得天下,目前中国智能驾驶仍处在量产初期阶段。面对小鹏(XPEV.US; 9868.HK)、蔚来(NIO.US; 9866.HK)、理想(LI.US; 2015.HK)等品牌在智能驾驶领域的快速布局,加快研发脚步、加紧提升竞争力,自然是知行汽车的当务之急,在DeepSeek时代来临、AI大模型加速取得突破的背景下,公司需要不断提升产品差异化和技术优势,否则可能被市场边缘化。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Black Sesame makes smart car chips

智驾领域的黑马 黑芝麻能否跑出?

这家智能汽车技术制造商的股价,自去年8月上市以来一直低于发行价,落后近期上市的而上升强劲的同业 重点: 黑芝麻智能去年收入增长约52%,不过下半年增速较上半年有所放缓 由于产品被两款量产车型采用,公司去年上半年的毛利率显著提高 阳歌 近期上市的智能驾驶科技股中,黑芝麻智能国际控股有限公司(2533.HK)正成为一匹黑马,以争夺投资者青睐。去年8月上市六个月后,因投资者担心其客户群规模相对较小,截至本周一股价较上市价下跌约10%。 这些投资者似乎从公司周一晚发布的盈利预告中获得一定鼓舞,推动黑芝麻股价周二的早盘中上升了3.5%。除其他信息外,公告显示,公司去年下半年继续取得强劲的两位数收入增长,不过增幅不及上半年。 即使是在这一波反弹后,该股仍较IPO价格低约6%,使其在新上市的智能驾驶技术公司中显得格格不入,这些公司的股票自上市以来几乎全部上涨。地平线机器人(9660.HK)自去年10月底上市以来,股价上涨了约80%,而佑驾创新(2431.HK)自去年12月IPO以来,股价上涨了近60%。 在美国,近期上市的自动驾驶出租车运营商文远知行(WRD.US)股价涨幅领先,自去年10月上市以来几乎翻了一倍,而小马智行(PONY.US)则上涨了近30%。 那么,为何黑芝麻在同业中相对落后,这种情况真的正常吗?我们稍后会更详细地探讨这个问题,但在这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最新盈利预告吧。 黑芝麻表示,预计2024年全年营收将在4.5亿元(约合6,200万美元)至5亿元间,以此区间中位数计算,将较去年的3.13亿元增长约52%。减去之前公布的上半年数据后,公司预计2024年下半年营收增长43%左右,增幅强劲,但较上半年69%的增幅有所放缓。 公司表示,预计全年净利润约为1亿元,扭转去年同期亏损48.6亿元的局面。摘去上半年的数据后,公司去年下半年亏损约10亿元。但大部分亏损似乎与非现金项目有关,公司没有给出不含这些项目的预测。 收入增长的原因相当标准,主要因包括汽车芯片和片上系统(SoC)在内的智能驾驶产品销量增长。公司还提到车路云一体化芯片等新兴领域的销售收入增长,并指出此类销售得到政府政策的推动。 坦率说,有关收入增长,黑芝麻智称其为“预期”增长。因此股价的上涨可能反映投资者对公司继续增长的信心,或许反映投资者认为其股价被低估。 采用率上升 分析完这份并没有那么与众不同的盈利预告后,我们会在文章的后半部分看看,为什么黑芝麻智能在上市后股价相对差劲。在这里,我们需要先指出的是,尽管上市后它的股价有所下跌,但其市销率(P/S)仍然高达32倍。这低于地平线机器人的41倍,但比佑驾创新的18倍高出不少。 不过,似乎可以说,投资者对黑芝麻智能的印象不如它的部分同行。投资者犹豫不决的一大原因,似乎是公司进入智驾领域的时间较晚,导致其产品在量产汽车中的应用稍稍落后于竞争对手。 公司在去年8月发布的中期财报显示,其产品已被至少两款量产车型采用,其中包括吉利旗下领克的一款车型,以及国企巨头东风的一款车型。公司称,截至去年中,它赢得16家汽车制造商及一级供应商的23款车型订单,但这些合同通常是针对研发中的汽车,其量产潜力尚不确定。 地平线机器人的招股说明书中,没有透露有多少量产车型采用了它的产品。但该公司指出,这些产品被27家车企用于超过285款车型,远远高于黑芝麻智能的订单总数。从这个指标来看,佑驾创新似乎是最强劲的,截至去年中,共有94款车型,采用它的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解决方案。 另一个可作比较的关键是毛利率,通常是衡量公司产品独特性和高科技水平的指标。去年上半年,地平线机器人以令人羡慕的79%的毛利率领跑同业,佑驾创新在三家公司中排名垫底,仅为14%。 黑芝麻2024年上半年的毛利率为50%,处于中游水平。但2021年从36.1%渐下降至2023年的24.7%后,去年上半年毛利率的增幅就相当引人注目,公司表示主因是领克和东风汽车开始量产。随着来自这两家客户,以及其他一些新增量产车型的大量订单不断涌入,下半年毛利率可能会继续提高。 总言之,黑芝麻之所以只能成为一匹黑马,似乎主要因它进入智能驾驶领域较晚,因此仍在努力向客户推销自己的产品。尽管去年下半年的增速较上半年有所放缓,最新盈利预告显示,其收入仍在稳步增长。这意味公司下个月公布2024年最终业绩时,投资者将会寻找其恢复加速增长的迹象,而如果黑芝麻能证明其产品在车企中越来越受欢迎,投资者可能会对其投以信心一票。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Fortior applies for Hong Kong IPO

乘中国芯片热 峰岹科技谋高估值上市

这家BLDC电机用微芯片制造商已申请在香港上市,或将筹集数亿美元 重点: 峰岹科技成为最新一家申请在香港上市的中国芯片制造企业,瞄准渴望从中国半导体增长故事中获利的国际投资者 这家设计电机用芯片的公司去年前九个月收入增长了54%,盈利状况良好    阳歌 如今,受消费者信心低迷和海外对中国出口抵制加剧的影响,中国很多行业的前景相当不明朗。但有一个领域似乎不受此类麻烦影响,那就是中国的微芯片行业。随着中国试图摆脱对他国产品的依赖,该行业最近已成为政府的宠儿。 越来越多的中国微芯片公司正借这点,希望在政府背境的投资者和资本市场筹集大笔资金。此前,该类公司大多局限在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面向国内投资者。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司将目光投向稍远处的香港,瞄准越来越多希望从中分一杯羹的国际投资者。 峰岹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公司于1月中旬提交香港上市申请,并于1月24日更新了申请。不同于涉及诉讼和贸易制裁等而引发争议的同行,峰岹科技因没有争议而引人注目。作为一家中国半导体制造商,公司的历史相对较长,可以追溯到2010年。 公司由几位行业资深人士领导,董事长毕磊和首席技术官毕超是两兄弟,他们的职业根基和国籍都在新加坡,当地的微芯片市场比中国内地更成熟,但仍落后于中国台湾、日本和韩国等最先进的亚洲市场。所有这些因素加在一起,促使这家公司似避开一些中国芯片制造企业产生的争议,并且最近还表现出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增长。 此次上市的唯一承销商是中国领先的投资银行中金公司,意味它可能瞄准的是亚洲投资者。公司已在上海类似纳斯达克的科创板上市,最新市值为194亿元(27亿美元)。这意味着,如果峰岹科技出售约10%的股份,它可能通过在香港上市筹集至少2.7亿美元,甚至更多资金。 说了这么多,我们再仔细研究一下峰岹科技的实际业务以及它的定位,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开困扰中国芯片制造商的所有争议。该公司专门生产直流无刷(BLDC)电机控制和驱动芯片,直流无刷电机与传统电机有所不同,因为它们是由电磁力驱动的。 此类电机通常被认为比传统电机更高效,在从电动工具到家用电器,以及电动汽车(EV)等各种用途的电机整体市场中,这种电机的份额越来越大。上市文件引用第三方研究称,直流无刷电机在全球电机市场的份额,从2019年的12%增长到2023年的20%。预计此类电机将在未来几年继续抢占份额,到2028年将占到全球电机市场的三分之一左右。 本土企业 峰岹科技是中国第六大BLDC电机驱动控制芯片销售商,占有4.8%的市场份额。但值得注意的是,它是前十大销售商中唯一的本土中国公司,其余公司来自亚洲其他地区、北美和欧洲。意味由于其中国根基,该公司可能会获得比许多竞争对手更有利的待遇,比如成为许多国有制造商的首选供应商。   公司的财务状况相当稳健,近期甚至出现令投资者兴奋的强劲增长。2023年,公司收入同比增长27%至4.11亿元。去年前九个月的增长速度翻倍,达到54%,销售额为4.33亿元,而上年同期为2.82亿元。   在其他指标方面,公司的运营看起来相当稳定,过去两年销售成本稳定在47%左右。大部分其他费用似乎也在控制之中,研发支出相较于收入的比例,实际已从2023年的20.6%降至去年前九个月的15%,反映公司正获得规模经济效益。过去三年,公司毛利率也相对稳定,保持在52%到53%间。   最重要的是,去年前九个月,峰岹科技的利润较上年同期的1.24亿元增长48%至1.84亿元。尽管这一增幅略低于同期54%的收入增长,但这个差异似乎是由于“其他收入和收益”的贡献降低,这些收益可能与核心业务无关。   正如我们之前提到,峰岹科技于2022年4月在上海科创板上市,当时融资约19亿元。此后该股表现相当不错,最新收盘价210元,较82元的IPO价格上涨了一倍多。这种强劲的表现无疑是促使公司寻求在香港二次上市的一个因素。 各种估值指标显示,与全球同行相比,中国芯片企业目前的估值相当高,反映出投资者相信,这行业将继续获得强有力的国家支持。峰岹科技在上海上市的股票目前市盈率高达82倍,与中芯国际(0981.HK; 688981.SH)在香港上市的81倍市盈率不相上下。与峰岹科技一样,中芯国际在香港和上海上市的股票最近表现都相当不错,自去年9月以来大约翻了一番。   相比之下,西方芯片制造商英飞凌科技(IFX.DE)和意法半导体(STM.US)的市盈率要低得多,分别为24倍和14倍,这两家公司是BLDC电机芯片领域的全球领导者。 最近在香港上市的另外两家中国芯片设计企业也表现不俗。芯片用于自动驾驶的地平线机器人(9660.HK)股价较去年10月的IPO价格上涨了12%,氮化镓晶圆制造商英诺赛科(2577.HK)与去年12月的发行价相比涨幅更是高达34%。 所有这些迹象,加上它没有争议,看起来对峰岹科技有利,我们因此预测,如果它在今年晚些时候上市,应该会有强劲需求,价格也将坚挺。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佑驾创新通过香港上市聆讯

自动驾驶技术公司深圳佑驾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通过香港上市聆讯,为其可能募集超过1 亿美元的IPO铺平了道路。公司周一在香港交易所网站的一份聆讯后资料披露了进展。 佑驾创新于6月提交首次申请上市文件,当时媒体报道其希望集资约1.5亿美元。此次上市由中国两大投资银行中信证券和中金公司承销,表明其主要目标投资者是中国和亚洲的。 2024年上半年,佑驾创新的收入从去年同期的1.64亿元增长44.5%至2.37亿元。同期,公司净亏损从1.26亿元收窄至1.08亿元。 佑驾创新是今年赴港、赴美上市的中国自动驾驶技术公司中最新的一家。最新上市的三家公司分别为自动驾驶出租车运营商文远知行(WRD.US)和小马智行(PONY.US),这两家公司分别于10月和11月在美国上市。另外,自动驾驶芯片制造商地平线机器人(9660.HK)于 10月底在香港上市。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