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针对层出不穷 中国手机续受打压
印度指控Vivo的员工申请签证时未披露雇主信息,并以涉嫌洗钱为由逮捕了一名中国高管 重点: 印度指控Vivo违反签证规定,以及一些员工非法前往该国敏感地区 该公司以及目前主导印度市场的小米和Oppo等中国智能手机品牌都在该国面临逃税指控 阳歌 中国科技企业在海外的处境日益艰难,人们的关注点主要放在西方市场,但对渴望增长的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来说,快速发展的印度市场,也正在迅速成为一个充满争议的地方。本周,随着在该市场领先的中国品牌Vivo,面临一系列签证相关指控的新闻传出后,这种日益艰难的困境也登上了各大媒体。 陷入困境的Vivo,最近成为了印度智能手机市场的新王者,印度目前是仅次于中国的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机市场。根据市场研究公司IDC的数据,该市场最新的前五大手机品牌榜单,几乎被中国品牌瓜分,Vivo在今年上半年以16%的份额领先。韩国三星(005930.KS)排名第二,中国品牌realme、Oppo和小米(1810.HK)紧随其后。 Vivo是一家民营企业,但它的发展轨迹可能很快就会像小米一样,后者是2014年最早进入印度的中国品牌之一。提早进入帮助小米迅速成为印度智能手机市场的王者,并在2018年超过三星跃居榜首。 但去年,小米开始走下坡路,因为逃税指控,政府冻结了它价值6.74亿美元的资产。小米表示,由于缺乏现金和其他运营资源,其印度业务“实际上已经停止”。 这些麻烦是小米在印度市场份额下滑的一个主因。印度曾是小米最大的海外市场,目前仍占其销售额的三分之一左右。2023年上半年,它在印度的出货量暴跌39%,跌至该市场的第五位。 印度曾对包括Vivo在内的许多中国品牌提出过类似的逃税指控。但最新事态表明,又出现了新的重大转折,在各种麻烦中增加了间谍活动的指控。这些指控与中印地缘政治竞争直接相关,两国在喜马拉雅地区存在领土争端。 这让我们回到了Vivo最近遭遇的挫折,根据本周早些时候的一份法庭文件显示,该公司的30名员工在申请印度工作签证时,隐瞒了为该公司工作的事实。 这份文件还指控其中一些人,前往印度的敏感地区,这些地区除了常规签证外,还需要单独的旅行许可,这构成了“严重违反印度签证条件的行为”。不仅如此,Vivo的一名高管本周在印度被捕,原因似乎是2022年启动的一项洗钱调查有关。 Vivo在一份声明中说,这名员工的被捕“令我们深感担忧”,并表示“将致力于合法合规”。 逃税指控 最新的签证和洗钱指控并非Vivo与印度之间第一次发生冲突。去年印度指控Vivo将 6247亿卢比(约合 75 亿美元)的资金转移到国外,其中大部分流向中国,却没有缴税,小米也曾受到类似指控。 Oppo和华为也曾被指控,在没有纳税的情况下进行类似的大额汇款。华为案引起了特别关注,因为据报道,该公司表示它在印度市场亏损严重,这使得大额汇款看起来很可疑。 坦率地说,这种把戏对于跨国公司来说并不是什么新鲜的做法,为了逃税,它们都爱把钱在各国之间转来转去,这使得最新一轮的调查,至少在一定程度上看起来是出于政治动机。虽然三星和苹果(AAPL.US)都名列印度十大智能手机品牌,但目前还没有爆出针对西方公司的类似调查。 事实上,苹果公司似乎正在利用中国公司的麻烦,来提高自己在印度市场的份额,不过我们应该注意到,苹果公司的iPhone比中国品牌要贵得多。早在2017年,苹果就开始通过其生产合作伙伴富士康的工厂,在印度生产老款iPhone,据报道,苹果正准备在卡纳塔克邦的富士康工厂,生产最新款的iPhone。 同样,我们也应该指出,苹果的举动未必是为了在印度市场抢夺更大的市场份额,而更像是在疫情期间,因严重依赖中国作为制造基地,而蒙受损失后的一种多元化布局策略。尽管如此,在印度如此大规模的投资,可能会取悦当地政府官员,从而降低未来像中国品牌一样,遭遇法律问题的可能性。 在印度市场的畅销中国手机品牌中,小米作为唯一的上市公司,很好地反映了投资界,是如何看待这些陷入困境的中国企业。小米的股价今年实际上上涨了约10%,尽管和2021年初的历史高点相比,下跌了约三分之二,当时许多在海外上市的中国股票都达到顶峰。 小米目前的市盈率相当强劲,为29倍,与苹果的30倍大致相当。它也遥遥领先于三星的13倍,尽管这家韩国科技巨头的产品不止是手机。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小米的预期市盈率只有20倍,而苹果为27倍。 最重要的一点是,对于中国的科技企业来说,印度正变得越来越强硬,甚至不输西方国家。因为印度可能是与中国最为旗鼓相当的政治和经济对手,两国在经济发展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而且还接壤并存在领土争端。 因此,我们可能会看到像小米、Vivo和华为这样的公司逐渐退出印度市场,甚至因为担心资产被没收,可能最终关闭它们在当地的生产基地。这可能会为苹果和三星等企业带来潜在机遇,不过最大的受益者可能是印度希望推广的低端本土品牌。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系我们了解更多详情。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电视机巨头TCL 私有化电子消费部门?
这个全球第四大电视机制造商的母公司,可能正在重新思考其消费电子部门的香港上市地位,并开始回购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