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xshare Precision, Apple’s primary mainland supplier, a 300 billion yuan worth empire built up from ground up

最强果链企业上市 立讯精密从零到3千亿王国

果链三巨头之一的立讯精密,近日在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趁市场炽烈抢上市 重点: 2025年首三个月盈利增长31%至34亿元 今年7月更成功收购德国的汽车线缆制造商莱尼   刘智恒 今年香港新股市场火热,中国内地企业竞相赴港上市集资,苹果在内地供链上的三大企业早对港股上市虎视耽耽,蓝思科技(6613.HK,300433.SZ)率先于今年7月登陆港股,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002475.SZ)最近也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冀在炽烈的港股市场上集资,并取得一个具国际地位的融资平台。 立讯精密的故事,绝对传奇与励志,1988年农民出身的王来春,不甘心只当一介农民,更不愿在家乡嫁人而过着平凡的生活,想让生活更丰足,毅然跑到深圳追求新的人生。适逢富士康在深圳设立首座工厂,王来春加入成为一位流水线工人。 王来春做事认真肯拼肯捱,老板郭台铭慧眼识英雄,十年间将王来春擢升为课长,管理千名员工。但一名工头又怎能载得下王来春的雄心,1999年,她与兄长王来胜一起创业,2004年成立立讯精密,那时主要客户就是富士康,2010年时来运到,不光成功在深交所上市,更成为苹果供应链厂家,自此公司业务蒸蒸日上,至今A股上市公司市值达3,000亿元。 立讯精密是一家从事精密智造创新科技的公司,为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通信与数据中心的全球客户提供精密零组件、模块到系统的垂直一体化开发,以及智造解决方案。 业绩佳市占率高 立讯精密的业绩表现理想,过去三年拾级而上,2022至2024年间,收入分别是2,140亿元、2,319亿元及2,688亿元,期间盈利为105亿元、122亿元及146亿元。截至今年3月底止,收入为618亿元,同比增长18%;赚34亿元,同比增加31%。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的纯利介乎64.75亿至67.45亿元,同比增长20%至25%。 另外,在市场占有率方面,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4年销量计算,在精密智造解决方案行业中,立讯精密排名全球第四,中国内地排名第一。上市文件又披露,全球平均两部智能手机、每三部智能可穿戴设备,以及每五部智能汽车中,就有一部使用该公司的产品。 布局完善迈向全球化 立讯精密近年在业务及地域布局上续见成效,2016年在越南及多个国家设立生产基地,2019年扩大东南亚产能,完善全球化布局。早于2017年,开始从核心零组件及模块,迈向系统集成的垂直整合,2018年为客户提供自动化解决方案,2022年深化医疗设备的发展。 公司更透过收购合并,壮大各方业务。今年7月完成收购闻泰的ODM业务,以提升消费电子产品定制化的核心竞争力、优化产品组合,以及丰富业务与客户结构。同期亦完成收购莱尼业务,该公司是具百年历史的德国汽车线缆及线束制造商。 经营现金流出 不过,要注意是其经营现金流,过去三年均录得正现金流入,唯独今年首三个月却出现流出66.9亿元。公司解释是预付款及其他应收款增加55.3亿元,存货及合同履约成本又增加34.1亿元。今年开局似乎不大理想,经营活动若未能有现金流入,似乎有点不对劲,往后情况怎样暂未可知,但投资者要多加注意公司公布的变动,究竟是短期还是持续发生的问题? 另外,公司的毛利率并不高,2022至今年首三个月,分别是11.9%、11.1%、10.1%及10.5%,而且有出现持续下滑走势。公司指出,毛利持续走弱,是因产品及解决方案种类繁多,各产品销售价及利润率存在差异,而产品组合的调整,可能导致公司盈利能力出现波动。 虽存在一些问题,但总体而言,立讯精密正处于业绩上升态势,市占率又具有一定优势,同时日渐走向全球布局兼业务多元化,方方面面也展现出优点,公司在港具一定投资价值。7月蓝思科技在港上市,不足两个月股价已升逾三成,目前市盈率约33倍;而立讯精密现时在深圳上市的A股,市盈率只有23倍,并非处于一个较高水平,若香港上市估值维持相若,相信不难获得理想反应。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传苹果代工商立讯精密拟赴港上市

深圳上市的消费电子代工商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002475.SZ),据路透社报道正考虑今年在香港上市,预计筹资20亿至30亿美元(218亿元),最终上市规模将取决于市场状况。 成立于2004年的立讯精密为苹果(AAPL.US)供应商,为苹果代工生产AirPods、iPhone等产品,亦生产路由器、无线充电模组及视讯会议设备等。 2024年前三个月,公司营业收入达1,771.7亿元(243.6亿美元),同比增长13.67%,净利润90.75亿元,同比增长23.06%。公司此前发布的2024年全年业绩预告显示,全年净利润将达131.43亿元至136.91亿元之间。目前公司市值约为2,950亿元。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AAC Technologies scored a magnificent turnaround

瑞声业绩无限好 股价升势近黄昏?

在智能手机销售回升下,瑞声科技发盈喜,将迎来一份亮丽的成绩表 重点: 公司预计去年盈利最多上升145% 车载声学或成未来的增长点   刘智恒 2月13日,声学器件供应商瑞声科技控股有限公司(2018.HK)在收市后发布盈利倍升的公告,翌日即情人节早上,证券行大华继显发表一份报告,给予瑞声“持有”评级,将目标价由38.1港元调升至48港元。 结果当天瑞声收市不多不少,正好是48港元,全日升3%,可情人节的交易日,恒生指数足足升了805多点,而瑞声盈喜前一天,曾高见49.3港元,近日在市场气氛理想下,股价也只微升至50港元,似乎开始有点停滞不前。 若根据大华继显的目标价,瑞声的股价更已到位,是否上升空间有限? 市值曾见2,000亿 瑞声凭超卓的声学技术,为苹果提供声音设备及技术,十年前在智能手机急速增长下,公司经历高光时刻,一度成为恒生指数成份股 ,2017年时市值高见2,053亿港元。 但在智能手机市场饱和及竞争对手加入后,瑞声的业务大受打击,一度跌进黑暗,股价蒸发九成以上,低位时市值不足130亿港元。经历数年在低沉中挣扎,近年逐渐走出黑暗的隧道。 公司的盈喜预告,去年盈利将达17亿元至18.15亿元,按年增长130%至145%。主要是受惠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回暖,以及公司持续提高运营效率。此外,去年完成收购声学组件及音响系统供应商Acoustics Solutions International B.V.,让集团的车载市场业务有所提升。 股价年升1.8倍 瑞声去年中期业绩已展现回升的端倪,当时盈利5.37亿元,大升257%。现时盈喜表示全年净利最高达18.15亿元,较上半年盈利高出2.4倍,即是下半年的升势更是骄人。 事实上,过去三个月瑞声的股价早已拾级而上,期内升幅达60%。若相比一年前,股价更是上升近180%,表现十分理想,走势反映去年业务的爆发性增长。 不过,经历急升猛进后,瑞声股价能否持续向好,就值得分析研究。毕竟公司业务在最顶峰的2017年时,收入211亿元,纯利高达53.25亿元,去年的盈利虽有长足增长,但与当年比较,似仍是遥不可及。 手机增速放缓 看瑞声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智能手机的前景,据IDC的《全球季度手机追踪报告》初步数据,去年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2.4亿部,按年增长6.4%;但第四季度的出货量已减慢,只年增2.4%至3.32亿部。IDC预计,今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将继续增长,但因换机周期续延长,过去几年的换机需求于去年逐渐消化,料今年增速会放缓。 另外,在竞争激烈及客户的压价下,瑞声的毛利率难复当年勇。2017年时,瑞声毛利率高达41.4%,但近年不断受压,去年上半年毛利率为21.5%,只是高峰时的一半。大华继显预测,2024至2026年瑞声毛利率分别为23.1%、23.7%及24.5%,可见高毛利率的时刻已一去不返。 瑞声早年在声学以外,已开始涉足光学业务,近年更是大力拓展,去年上半年来自光学业务的收入增长24.9%至22.1亿元,占集团总收入近两成。然而,光学的毛利率只有区区的4.7%,对公司整体的盈利贡献有限。 估值不太吸引 近年瑞声锐意拓展车载声学产品,去年成功收购音响系统供应商Premium Sound Solutions (PSS),这是前文提及的Acoustics…
Illustration of an American salesman of soybean in China

美国农民拯救中美关系 安踏发力东南亚扩张——中概股Bulletin

上周中国经济和中概股大事件 ▷ 出口、CPI降,进口升 ▷美国高调参展进博会,中国大量进口美国大豆 ▷ 中概股回到跌落轨迹 ▷果链巨头立讯精密加码投资越南 ▷ AI独角兽继续冒头,李开复再次创业 本周中概股评分:45/100 主编,阳歌 Doug Young https://youtu.be/3MAPHYxSsYU ▷ 出口、CPI降,进口升 最新数据显示,10月出口同比下降6.4%,较9月份6.2%的跌幅进一步加速。而CPI下降0.2%,时隔两个月以后再次负增长。 而出乎意料的是进口取得了3%的增长,大豆和石油的进口带动今年2月以来首次同比增长。值得关注的是,宣布这组数据的时候恰逢进博会举办期间。 美国高调参展进博会 三年之后,进博会终于恢复到正常形态。美国此次派出了史上规模最大的代表团,有两百多个展商参展,农业板块含量超高。 领衔的则是美驻华大使Nocholas Burns。他表示美国无意与中国脱钩,而且中美贸易非常重要。为下周两个元首在旧金山的会面做了一个良好的铺垫。 中概股回到跌落轨迹 此前几周周五的大涨带动了中概股持续上升,但上周五的回升没能收复前几天的损失。恒生H股指数上周降2.5%,恒生综指跌2.6%,iShares MSCI China ETF下跌1.7%。 进博会对海外投资者来说并不是大新闻,经济数据也没有亮眼的表现,因而中概股整体走弱。如果旧金山的元首会面能释放出积极信号,那中概股应该能重新恢复涨势。 ▷中国大量进口美国大豆 我们开头说过大豆进口推动了10月份进口的增长。有消息称,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美国,并且是近三个月来中国最大的大豆进口订单。如果消息属实,就说明中国这次在巴西和美国农民之间选择了美国。 其实早在特朗普当政时期,北京就已经在贸易协定中承诺了大量农产品购买,只是有很多承诺还没有完成。现在双方都在尝试修复关系,那订单重回美国也就不让人奇怪了。 果链巨头立讯精密加码投资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