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汽车毛利率低 成败还看自研系统
这家自驾方案提供商上半年营收显著增加,但低毛利率的毛病没有改善,仍获纳入恒生指数一系列成分股 重点: 上半年公司营收6.4亿元,年增17.1%,亏损下降1.1%至9,861万元 期内公司毛利率由2023年同期的7.55%下降至7.05% 李世达 随着自动驾驶出租车在中国内地多个城市上路测试,与至少十个汽车品牌获得L3自动驾驶测试牌照,中国自动驾驶汽车正迎来政策利好的东风。不过,自驾方案提供商知行汽车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1274.HK)仍陷在低毛利率的泥淖中。 知行汽车近期公布今年上半年业绩,期内营收为6.4亿元,同比增加17.1%;毛利为4,485.2万元,同比上升9.3%。股东应占亏损下降1.1%至9,861万元,较去年同期的9,975万元略有收窄。报告期内,公司交付9.6万套自驾方案及产品,同比大增92.9%。 虽然业绩表现稳健,但作为一家已经上市且实现商业化的L2级自驾方案提供商,知行汽车的毛利率在行业中仍处较低水平,今年上半年毛利率仅7.05%,低于去年全年的9.9%,以及去年同期的7.55%,似乎有愈来愈低的趋势。相反具备芯片设计能力的地平线,2023年毛利率高达70.5%。 夹缝中求生存 问题在于,知行汽车缺乏过硬的技术实力,和百度(BIDU.US;9888.HK)、小马智行或文远知行等在自驾技术研发闻名的公司相比,反而更像一家负责代工的中间商。 知行汽车的快速增长,得力于与吉利汽车(0175.HK)及以色列自驾科技公司Mobileye(MBLY.US)的合作。2020年,知行汽车与Mobileye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向其采购ADAS(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s)软件和Eye Q5计算芯片,合作开发Supervision辅助驾驶导航方案,随后取得吉利旗下极氪(ZK.US)的定点开发通知书。 2021年10月极氪001正式上市,带动知行汽车营收大爆发。2021年营收仅有1.8亿元的知行,至2022年大增至13.3亿元,同比增长超过六倍,当年营收来自吉利集团的占比高达96%。 根据2023年报,知行汽车向Mobileye采购金额高达10.1亿元,占总采购额的88.7%;而向吉利集团销售Supervision的收入为10.8亿元,所有来自吉利的收入则为11.3亿元,占公司总营收的93.3%。 事实上,吉利与Mobileye自2018年便展开合作。也就是说,知行汽车的供应商与客户,本身就是深度合作关系。公司年报中承认,他们无法保证Mobileye不会直接与吉利集团合作,也无法保证两者不会与其他一级供应商合作。 一方面依赖Mobileye提供自驾芯片,另一方面又高度依赖单一客户,令公司议价能力受限制,毛利率自然无法提升。 在近日举行的极氪新品发布会上公布,2025款极氪001将采用浩瀚智驾2.0系统,配备两颗英伟达(NVDA.HK)0rin-x智驾芯片及激光雷达,仅保留入门款车型继续使用Mobileye方案。这意味着知行汽车可能要失去部分订单。 同时,极氪似乎正与Mobileye展开更深入的合作,将自驾技术本地化。Mobileye在8月初发布新闻稿,宣布将为极氪推出基于EyeQ6H芯片的新一代 ADAS及L2+至L4级别的自动驾驶产品。但新闻稿中并未提到知行汽车。 股价仿似过山车 缺乏硬实力支撑,让知行汽车股价显得脆弱。自去年底上市以来,至今已经历多轮大起大落。 至今年4月底,公司股价涨至历史最高的115.6港元,为发行价近三倍。但5月2日及5月3日却分别狂跌12%和39.2%,跌至60港元左右。之后经过一阵缓慢抬升,至6月3日又大跌26.5%,6月20日再跌18.2%,7月2日跌12.4%。 这些还不是最惨。7月17日,知行汽车开市后暴跌68.3%,从84.05港元跌到26.4港元。迫使公司发布紧急公告,强调公司经营一切正常,仍挽救不了后续颓势,截至8月中,公司股价自峰值崩跌了80%。 公司自然知道其商业模式上的问题,一直积极开发自研系统。其全线自研的iDC自动驾驶域控制器正在实现量产。今年上半年,公司已获得括奇瑞、吉利、东风(0489.HK;600006.SS)、零跑(9863.HK)等客户的18个定点函,其中大部分将在2024年和2025年投产。公司似乎即将迎来自研产品的爆发。 在经历大半年的动荡后,市场面终于传来好消息。作为“港股自驾第一股”,知行汽车获纳入恒生指数一系列的成份股(不包括恒生指数),自9月9日起生效,消息激励股价大涨29.3%,回升至28.5港元左右,市场目光重新聚焦知行汽车。 从市销率看,知行汽车为3.2倍,高于德赛西威(002920.SZ)的2.1倍,并不算高。然而,知行汽车想在这一波股价高潮后走得更远,自研系统量产后的表现相当关键。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文远知行在拥挤的自动驾驶赛道中抢上市
这家自动驾驶巴士和自动驾驶出租车制造商,希望藉市场先行者的优势,以及在七个国家、30个城市的自动驾驶许可证来赢得投资者的青睐 重点: 尽管收入下降及亏损扩大,文远知行已提交美国的上市申请,估值超过50亿美元 公司今年上半年的研发支出是收入的三倍多 谭英 上周,自动驾驶科技公司文远知行申请在纳斯达克上市,看起来可能是个大项目。彭博新闻社去年3月估计,上市可能会筹集5亿美元,使其成为自2021年滴滴44亿美元的IPO以来(它后来退市),中国公司在纽约最大的上市之一。 然而,在过去一年,情况发生很大变化,包括许多类似的中国自动驾驶公司涌入市场。而少数已上市的同类企业表现并不尽如人意。尽管如此,文远知行的IPO因其熠熠生辉的的管理团队而备受瞩目。 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韩旭曾任百度(BIDU.US, 9888.HK)自动驾驶事业部的首席科学家,百度是中国自动驾驶领域的领军企业。此前,他在伊利诺伊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在密苏里大学担任电子和计算机工程教授。 首席技术官李岩曾在微软、Meta和新能源汽车公司U Power Ltd.工作,后于2017年跟韩旭一起创立文远知行。该公司的董事会成员包括穆巴达拉投资公司北京办事处负责人穆罕默德·阿布达尔,以及启明创投的创始人邝子平。 文远知行的客户,包括雷诺、日产及三菱,通过它们旗下的联盟战略风投基金,承诺作为基石投资者在IPO中购买9,700万美元的股份。公司已在11轮融资中筹集资金逾10亿美元,其中最近的一轮融资是在今年6月,参与者包括联盟战略风投基金、穆巴达拉投资公司、凯雷投资集团、启明创投、博世,以及芯片行业的超级明星企业英伟达。 在最近一次的融资中,文远知行的估值为51亿美元。此次上市的承销商名单也是群星闪耀,包括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以及中国领先的投行中金公司。 文远知行的另一个卖点是它的国际足迹。公司在中国、新加坡、阿联酋和美国拥有自动驾驶出租车车队的相关许可,并在亚洲、中东和欧洲七个国家的30个城市开展业务。招股说明书称,自2019年以来,公司已在中国和中东完成1,700天的无事故商业运营。 但并非所有人都相信此次上市能在募资规模上取得突破。华兴资本估计此次IPO或只能筹集1亿美元,不过考虑到公司数以十亿美元计的市值以及雷诺、日产及三菱的承诺,这个数字似乎过于保守。 虽然文远知行号称在自动驾驶领域取得了多项世界第一,但它的财务状况却与拥挤的无人驾驶汽车生态系统中的同行相比,明显不相上下。公司自称是一家“轻资产”公司,这意味着收入极少。此外,公司还高度依赖一个最大客户,对方占其今年上半年收入的一半以上。 收入缩水 公司现金相对充裕,截至6月底,现金持有量为18亿元。但其上半年营收仅为1.5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83亿元下降近20%。其2023年营收为4.02亿元,较2022年的5.28亿元下降超过20%。虽然收入数据仍然相对较小,但对一家试图向投资者推销增长潜力的公司来说,同比下降看起来很难让人乐观。 2023年的下跌,主要是文远知行的主要客户宇通客车,因产能过剩而停购无人驾驶巴士后发生。因此,文远知行的无人驾驶巴士销量从2022年的90辆下降到去年的19辆。2021年至2023年期间,文远知行的无人驾驶巴士和无人驾驶出租车销量分别为147辆和19辆。它还生产无人驾驶环货车和无人驾驶环卫车。 对于文远知行的服务产品来说,主要是先进的驾驶辅助系统(ADA),情况看起来略好。2024年上半年,其服务收入总计1.29亿元,是产品销售额2,100万元的5倍多。该公司的主要成本是研发费用,前六个月的研发费用为5.17亿元,同比增长37%,是公司同期收入的三倍多。 前六个月的亏损从上年同期的7.23亿元扩大至8.82亿元。 文远知行预计,一旦今年开始大规模生产无人驾驶出租车,2025年开始大规模生产无人驾驶巴士,情况就会有所改善。根据招股书中的委托研究,到2030年,全球无人驾驶汽车市场的价值将达到1.7万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是全自动驾驶汽车,而中国大陆的市场价值将达到6,390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据中国媒体报道,文远知行已经收到了2,000辆无人驾驶巴士和1万辆无人驾驶货车的意向订单。它的无人驾驶环卫车目前正在九个城市进行测试。 文远知行可能是即将上市的知名度最大的自动驾驶技术公司,但并不是唯一一家。获得丰田支持的自动驾驶出租车初创公司小马智行以及比亚迪支持的自动驾驶软件公司梦腾智驾都已获得中国证券监管机构批准,可以赴美IPO。 汽车芯片设计公司地平线机器人和黑芝麻智能科技,以及无人驾驶软件提供商纵目科技已申请在香港上市。知行汽车科技(1274.HK)和禾赛(HSAI.US)去年已经分别在香港和美国上市。 在如此拥挤的赛道,文远知行如何脱颖而出?公司表示,它是唯一一家提供从部分自动驾驶到完全自动驾驶的公司。它表示,为了进入当地市场,它的应用程序WeRide Go还与其他共享移动平台合作。 除了雷诺、日产与三菱联盟、以及宇通客车和博世之外,文远知行的其他合作伙伴还包括中国最大的客车制造商厦门金龙旅行车、福特与江铃汽车的合资企业江铃福特汽车,以及现代汽车。 投资者似乎已经对大量新股感到有些疲惫。在少数已经上市的公司中,知行汽车科技的股价虽然仅比2023年12月的IPO价格低约8%,但比4月份的峰值低75%。而禾赛自2023年2月上市以来,市值已经缩水81%。 本文已更新,以提供该公司在最新融资时的正确估值…
如祺出行赶上市 未来押注Robotaxi
这家网约车公司将于下周三首次公开募股,此次上市募集的资金可能高达1.67亿美元 重点: 如祺出行将于下周首次公开募股,公司将以无人驾驶出租车部门,向投资者推销其未来 除出租车业务外,如祺出行还提供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希望借此在拥挤的网约车市场脱颖而出 谭英 系好安全带,又有网约车企业上市了。 如果一切按计划进行,总部位于广州的如祺出行(9680.HK)将于下周三在香港交易所上市。若股价处于招股价的上限,如祺出行可募资13亿港元,市值达到92亿港元,但如果定价偏低,其市值可能会低至69亿港元。 对香港来说,此次上市规模相对较大,有五家账簿管理人。账簿管理人也是以中国公司为主,由中金公司、华泰国际和农银国际领衔,表明大多数投资者可能来自中国和亚洲。 如祺出行向投资者推销的是未来,而不是现在,因为它试图将自己与众多竞争对手区分开来,它的部分竞争对手也上市了。公司以OnTime为品牌,计划从IPO募集的资金中拿出4.43亿港元,用于自动驾驶和无人驾驶出租车业务的研发。这可能最终会取代公司目前的网约车业务,该业务目前虽然维持着公司的运营,但仍在亏损。 问题在于,投资者是否会相信如祺出行面向未来的故事,公司预计从2026年开始,无人驾驶出租车的运营成本将低于有人驾驶汽车。在如祺出行最新的招股书中,公司表示去年每月36,800名活跃司机,占公司成本的76.3%,亏损将一直持续到2028年。 它的司机服务费,从2021年的11亿元增至去年的17亿元,增幅达55%。随着效率的提高,公司同期收入增长更快,从2021年的10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22亿元,增长了一倍多。 如祺出行目前运营着281辆无人驾驶出租车,其中只有35辆为公司自己所有。公司表示,这个小型车队对收入的贡献“微不足道”,并补充说,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在2023年累计运营20,080小时,完成450,699公里的安全试运营里程。公司寄希望能在富裕的大湾区(以香港和广州为中心,人口6,910万,人均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72%)作为行业领导者的地位,继续朝着无人驾驶汽车与传统司机竞争的未来迈进。 根据招股书中第三方研究的数据,这一点将在2026年实现,因为据估算,2019年有人驾驶出租车的成本,从每公里1.7元上涨到2026年的2元,2030年为2.4元。而同期,无人驾驶出租车每公里的成本预计将从2019年的23.3元稳步下降到2023年的4.5元和2026年的2.1元,到2030年可能降至1元。招股书显示,如祺出行的无人驾驶出租车每公里平均价格为1.77元,每笔订单的平均车资为10.90元。 蓬勃发展的市场 根据招股书中的第三方数据,到2030年,中国自动驾驶技术服务市场规模将达到766.4亿元。 如祺出行表示,这是全球首个推出“有人驾驶网约车与Robotaxi服务商业化混合运营的出行平台,也是国内第一个拥有专有自动驾驶出租车车队进行商业化运营的移动服务平台”。作为一家混合运营商,它只有两个竞争对手,包括占主导地位的滴滴出行,去年它占据了中国网约车市场75.5%的份额。 但无人驾驶出租车领域,也面临着来自中国大型互联网公司的激烈竞争,它们都在开展类似的试点项目。 2020年,上海的通勤族开始使用自动驾驶初创企业AutoX,与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旗下的高德地图合作提供的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2024年2月,百度(BAIDU.US, 9888.HK)的萝卜快跑服务,获准在北京大兴机场进行自动驾驶载人示范应用。另据报道,美国巨头特斯拉(TSLA.US)可能会获准通过拟议的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在中国测试其先进的无人驾驶系统。 如祺出行的支持者,还包括另一家互联网巨头腾讯(0700.HK)、无人驾驶出租车运营商小马智行和自动驾驶科技公司文远知行。 从2019年开始,上述投资者以及其他一些投资者,在三轮融资中,向如祺出行投了近30亿元,包括广汽集团和滴滴自动驾驶公司Voyager Group。广汽集团是公司的主要股东,持有35.5%的股份。在去年的最新一轮融资中,它的估值为53.6亿元,没有达到“独角兽”的10亿美元标准。 中国的共享出行行业过于拥挤,这不仅仅是如祺出行要面对的问题,对所有的同行来说莫不如此。该行业还面临着僧多粥少的困境,各地政府都在控制网约车的规模,以免进一步加剧竞争。 据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系统统计,6月发布的报告称到2024年3月,有资格提供网约车服务的持证驾驶员数量翻了一番多,从2020年底的290万增至680万,而对网约车服务的需求仅增长45%。该报告称,截至4月,全国拿到经营许可的网约车平台企业,已从去年同期的309家增加到349家。 如祺出行至少有两个竞争对手也在竞相上市,先是嘀嗒出行(2559.HK)上周在香港上市,但此后股价大幅下挫,然后是曹操出行,它的香港IPO申请仍在等待审批。许多人预计,滴滴出行将在未来几年内尝试上市。2021年,该公司在纽约短暂上市数月就退市了。 运营商的爆炸式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新一代聚合平台的兴起所致,这些平台可以提供多种不同的服务,上海去年已停止接受新的网约车许可证申请。由于在竞争激烈的行业中持续亏损,如祺出行去年的毛利率为-7%,尽管与2022年的-10.7%相比有所改善。就连滴滴出行也直到去年才实现盈利,毛利率为15.2%,可见这个行业已经变得多么艰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知行汽车背靠吉利 藉收入狂飙争上市
这家中国第二大自动驾驶域控制器供货商申请到港股上市,吉利汽车是其最大客户,贡献逾96%营收 重点: 知行汽车科技2021年实现自动驾驶域控制器产品商业化量产后,收入出现几何级数增长,当中绝大部分来自吉利汽车 未来还有多只自动驾驶概念股计划上市,意味该公司将面临更多竞争 陈嘉仪 新能源汽车股低迷之际,一批自动驾驶概念股排队进场,能否掀起新一波投资热潮? 继自动驾驶汽车雷射传感器生产商禾赛科技(HSAI.US)2月登陆纳斯达克筹集1.9亿美元(13亿元),成为继滴滴出行(DIDIY.US)以来,规模最大的赴美上市中概股后,中国第二大自动驾驶域控制器供货商知行汽车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也在4月初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市场消息透露,该公司计划筹资最多3亿美元(20.6亿元)。 知行汽车科技是一家开发自动驾驶软件和算法的公司,专注于自动驾驶域控制器。据初步招股文件援引的研究数据,按2022年自动驾驶域控制器销售收入计算,它是中国第二大第三方自动驾驶域控制器提供商,市场份额为26.2%。 该公司近年收入以几何级数上升,从2020年的4,766万元,于短短两年间狂飙27倍至13.3亿元。虽然营收增速惊人,但依然未能获利,过去三年合共录得逾8.4亿元净亏损。 未能获利 如果扣除非运营相关的亏损金额,过去三年的经调整亏损则分别为3,567万元、3,413万元及1,687万元,出现轻微改善迹象。不过,公司在招股文件预期,于可预见未来将产生重大开支及持续亏损。 知行汽车科技的业务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自动驾驶域控制器产品线;另一部分是智慧前视摄像头(iFC)产品。自动驾驶域控制器是L2级至L5级自动驾驶系统的关键组件,负责融合并处理来自摄像头、雷达及激光雷达等传感器的感知数据,以作出驾驶决策,并触发车辆中的执行器。 该公司第一个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于2020年首次实现商业化,至去年分部收入达12.5亿元,占总收入94.5%。至于另一项业务是以实惠价格向整车厂(OEM)提供基于其核心算法的iFC解决方案,智能前视摄像头能够收集及分析环境数据、识别路况及导航车辆。 该公司收入绝大部分来自向OEM销售其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及产品,较知名的客户包括吉利汽车(175.HK)、长城汽车(2333.HK; 601633.SH)与东风汽车(600006.SH)等,交付自动驾驶域控制器超过10万台。不过,最大客户吉利于2021及去年贡献营收9,500万元和12.78亿元,占总收入高达53%和96.4%,高度集中于单一客户的风险,引来市场关注。 该公司与吉利自2020年10月开始合作,当时就研发L2++级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及产品展开合作,翌年L2++的项目正式量产。其后,知行汽车科技成了吉利旗下产品、尤其是极氪系列的主要供货商之一,去年产品主要装配在极氪001上,今年又被选为极氪009供货商,并已于2023年1月交付,预计全年将带来可观收入。 毛利率低 去年,吉利汽车新能源车销量达32.9万辆,同比增长逾300%,知行汽车科技收入水涨船高,但仍无法扭亏,问题症结在于毛利率偏低,更由之前两年的20%左右,到去年减少至8.3%。公司解释主因是由于自2021年10月开始量产的高端自动驾驶解决方案SuperVision毛利率较低。 比较2月上市的禾赛科技,毛利率虽然也从2019年的70.3%,下降到去年前三季度的44%,但仍明显高于前者。 知行汽车科技提供两条自动驾驶域控制器产品线,一条是与Intel(INTC.US)分折出来的Mobileye(MBLY.US)合作开发的SuperVision辅助驾驶导航方案,知识产权属于Mobileye;另一条是自主设计的iDC系列,包括iDC Mid及iDC High两种产品。 Mobileye自2018年起跟吉利达成合作,SuperVision系统的自动驾驶控制单元是向Mobileye采购。随着供应给吉利的SuperVision产品增加,去年对Mobileye的采购额由2021年的7,840万元,暴涨10.8倍至9.22亿元,占总采购额69.2%;因此,关键组件成本增幅远超期内的6.4倍收入增幅,拉低了整体毛利水平。 知行汽车科技面对的核心问题,是客户和供货商深度合作,致其议价能力大降,一旦与吉利的合作出现问题,可能出现巨大营收危机。虽然该公司已开始通过与汽车行业的其他OEM客户合作,以扩大及丰富客户及产品群,但仍面临绝大部分销售收入来自吉利集团的集中性风险。 该公司在申请上市前曾进行9轮融资,筹集约9.2亿元。新能源车巨头之一理想汽车(2015.HK; LI.US)旗下北京车和家于2017年Pre-A轮融资时入股7%,并在B-1轮跟投,但随后6轮未有再增资,目前持股已摊薄至4.5%;其他投资者包括明势资本、讯飞创投、招商启航和中国国有企业混改基金等。 该公司融资成本从Pre-A轮每股0.7元升至2022年下旬的16.2元,估值也从8,500万元飙升38倍至33亿元。按最新估值计算,其市销率约2.5倍,与禾赛科技最新的8.69倍相比,估值明显较低。 更值得留意的是,除了知行汽车科技之外,自动驾驶领域还有赛目科技、文远知行、智加科技等公司计划上市,有兴趣投资自动驾驶赛道的投资者不愁没有选择,这可能会影响知行汽车科技将来上市的市场反应。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