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业务大爆发 幂源二度拼上市
电动车电池系统开发商幂源科技今年印度业务大幅增长,近期更拿下塔塔汽车新订单,冲刺港股IPO士气大振 重点: 今年前四个月营收9.5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增88% 印度业务收入虽急增,但毛利率急跌 李世达 去年曾因五菱宏光Mini EV砍单而营收大幅下滑的幂源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近期在印度的业务大幅增长,今年前四个月营收较去年同期大增88%,公司也再度递表,趁势冲刺港股上市。 来自安徽合肥的幂源科技,是一家乘用电动车电池系统开发商,在印度与美国均有开展业务。公司主要设计、制造及销售电动车的定制电池系统,其次提供储能解决方案及电池管理系统。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于2023年,按出货量计,幂源是中国乘用纯电动汽车的第四大动力电池系统供应商,市场份额为5.1%。 幂源近年的发展可说是大起大落,2022年受惠于“国民神车”五菱宏光Mini EV大卖,幂源由亏转盈约1亿元,但在2023年由于相关补贴政策结束,客户订单大减,幂源营收下滑43%,少赚47%,股东应占溢利只剩下约5,300万元。 印度收入大增 不过,随着公司印度业务的扩大,新的增长动力正在浮现。根据申请文件,2024年前四个月公司营收9.5亿元,同比大增88%,股东应占亏损约2,911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23%。 从地区看,今年前四个月,公司中国业务收入为5.3亿元,同比增长35%;来自印度的收入则录得3.9亿元,是2023年同期1亿元的2.9倍,占整体收入比例也从20%增至41.9%。 公司表示,印度收益大幅增加,主要归因于当地主要客户订单上升,其客户是印度领先的电动车制造商。根据相关报道,幂源在印度的主要客户,应是印度最大汽车品牌塔塔汽车(TTM.US)。今年上半年,塔塔的电动汽车在印度的市占率高达60%。 报道称,塔塔近期推出的新电动车Curvv,是首次在乘用车上采用了幂源科技生产的电池系统。此前,塔塔旗下电动巴士 Starbus EV 一直采用幂源电池系统。塔塔还表示,将扩大向幂源采购。 塔塔汽车目前一共推出四款电动车型,除Curvv外,电池系统都是由塔塔集团旗下的Tata AutoComp生产。Curvv其中一个版本,是塔塔首次在乘用车上采用中国公司生产的电池系统产品,引起不少讨论。 有分析认为,塔塔转向幂源是为了解决电池性能的问题,通过采用新的电池系统设计和不同类型的电池,寻求提高可靠性。Curvv分为55kWh版本和45kWh版本,前者仍使用Tata AutoComp组装的电池系统,仅后者采用幂源产品。 尽管印度政府努力实现“印度制造”目标,但目前印度电动车电池仍仰赖中国进口。值得一提的是,Curvv Tata AutoComp版本使用的是国轩高科(002074.SZ)的105Ah方型电池,而幂源版采购的则是亿纬锂能(300014.SZ)的15.2Ah圆柱型电池,都是“中国制造”。 毛利率跌逾九成 申请文件显示,公司在印度的电动车电池系统销量,由截至2023年前四个月的810个,增加至截至今年前四个月的12,604个,成长接近15倍。 然而订单虽爆增,却并未改善幂源印度业务的盈利能力,反而大大侵蚀毛利率。申请文件显示,今年前四个月,印度业务毛利率从2023年同期的18.8%,骤降至仅剩1.3%,几乎是做赔本生意,难怪公司持续亏损。 公司表示,毛利率大幅下降,主要因为毛利较高的电动巴士收入减少,原因是印度大选前政府减少采购订单。另外,首款乘用车电池系统产品毛利率相对较低,是为了“获取市场份额采取的定价策略”,加上从中国采购电芯产生的空运费用较高。公司强调,“正持续优化生产及采购效率,产品生命周期开始时产生的成本通常较高”。 总的来说,正式进军印度乘用车市场,或许是幂源二次递表的最大亮点。印度人口众多、市场基数大,且电动车市场份额仅约2%,印度政府企图打造“全球电动车制造中心”,目标在2030年将电动车份额提高到30%,发展潜力巨大。 不过,印度市场也面对基建不足、供电不稳、中印地缘政治纷争等不利因素。机遇在于,幂源在印度已有两家工厂,是少数能在本地制造及提供服务的供应商,按装机量计算,幂源印度是第二大纯电动车电池系统供应商。相较于中国新能源车企纷纷开始自研电池以降低成本,好好发展印度市场或许是一条出路。…
大户砍单转盈为亏 幂源上市吸引力有限
受客户砍单的影响,动力电池系统供应商幂源科技今年上半年业绩大幅倒退,公司在"带伤"情况下,于本月8日仍向港交所提上市申请,但显然它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有限 重点: 受砍单影响,今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同比大跌53.9%至11.2亿元,期内转亏377.3万元,上年同期则净利润3,259万元 为扭转弱势,幂源科技除押注印度及美国市场外,亦积极开拓其他客户的商机,例如与江准汽车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罗小芹 曾经的"国民神车"五菱宏光Mini EV,带契幂源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近年营收三级跳,但自去年底新能源车购置补贴政策(简称国补)终止后,公司A00级电池业务惨遭五菱宏光砍单,业绩有如过山车,正所谓"成也五菱,败也五菱"。 幂源科技创始人、执行董事、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为周鹏,他曾经担任特斯拉(TSLA.US)Model S动力总成的总工程师,在动力电池行业拥有17年经验。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出货量计,去年幂源科技是中国乘用纯电动汽车的第三大动力电池系统供应商,市场份额为9.6%。 根据公司上市申请文件显示,2020至2022年三个财年的营收分别为10.2亿元、25.7亿元及55.7亿元,三年增长4.5倍,期内亏损由2020年的8,894万元、2021年的6,592万元至去年亏转盈近1.1亿元,表现几乎与五菱宏光Mini EV销情同步。 五菱宏光Mini EV系列自2020年7月推出以来,很快赢得"国民神车"的美誉,迄今累计销量突破115万台,且连续28个月登上中国品牌纯电汽车销量冠军宝座。这款车热卖,带动了中国最小型号的A00级动力电池市场,去年A00级纯电车型占纯电乘用车总销量的26%,其中五菱宏光Mini EV以55.4万台销量就占去A00级纯电车总销量的一半。 五菱大减订单 然而,自国补政策于去年底终止后,五菱宏光Mini EV的月销量从一度最高的5万台,下滑到今年多个月持续不足2万辆。今年10月五菱宏光Mini EV销量同比大跌57.51%,11月五菱宏光Mini EV销量环比虽有增长,但未能摆脱同比下滑趋势。根据上汽集团(600104.SH)产销公告显示,今年前11个月,五菱的产量和销量同比下降14.7%和14.5%。 幂源科技在上市申请文件解释,上半年业绩“变脸”主要是一名主要客户减少采购A00级电池订单,原因是该客户调整业务策略,更多专注于新A0级动力电池的乘用车市场。今年上半年,这名大客户带来仅2.4亿元营收,但去年全年它的贡献达25.6亿元。幂源科技虽没披露客户身份,但从2020至2022年三年该客户占公司总营收至少46%比重计,五菱宏光及其系内公司的第一大客户身份呼之欲出。 下游销售遇冷,自然对电池系统供应商幂源科技砍单,令其今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大跌53.9%至11.2亿元,期内盈转亏377.3万元,去年上半年则赚3,259万元。同样令人担心的是,今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录得1.44亿元的现金流出,扭转之前三年经营活动均有现金流入的情况。 面对业绩下行,幂源科技今年上半年仍然赴港以主板上市,其急需资本程度可见一斑。如何整靓盘数,公司有两手准备,一是押注印度市场,今年上半年来自印度市场营收占比为21.9%,去年这比重仅为1.6%,二是开拓其他客户商机,例如今年替代五菱宏光的大客户江准汽车(600418.SH),但似乎都非有力手段。 拓印度存风险 中国公司在印度开拓市场,涉及的非一般的商业或市场风险,中印边境曾发生军事冲突,印度营商环境对中企极不友善,加上印度的发电基建尚未完善,充电设施不足,对新能源车市场发展造成一定窒碍。不过,近年印度经济体冒起迅速,对动力电池的需求攀升,很难忽略这个全球人口大国的潜在商机。 幂源科技目前主要向印度销售公交车、卡车等非乘用新能源车的动力电池系统。去年其在印度销售的动力电池系统均价为12.5万元,较两年前均价11.8万元上升6.5%。今年一季度,公司在印度的新生产设施开始投产,其初始产能为2GWh。 根据上市文件显示,公司现时在中国拥有5家工厂,分别是合肥工厂一、二期、安庆工厂、莆田工厂和柳州工厂,在印度浦那拥有1家工厂,首期产能1.6万个,计划于2025年底前扩产至3.55万个,除了合肥工厂二期扩产1.3万个外,在同期扩产力度均低于安庆、莆田及柳州三家工厂,显然幂源科技并未将投资押重在印度市场。 公司还在美国建造一家工厂,将于明年开始运营,初始年产能为 1.8万个,目的是把握政府补贴机会,并满足当地客户的市场需求 随着五菱宏光大手砍单,另一家主要客户江淮汽车晋身第一大客户,它对幂源科技的营收贡献由2020年的23.6%提高至今年上半年的35.5%,但江淮汽车今年前11月纯电动乘用车的销量同比下滑了近2%至近17万辆,未来可能会减少向幂源科技采购。不过,江淮汽车今年宣布与中国科技巨头华为合作造车,这意味着公司有可能挤进华为的供应链分一杯羹,能否成事,便需要拭目以待。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系我们了解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