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检测需求跳水 优迅医学前景成疑
这家准备到港股上市的检测公司,因依靠新冠核酸检测而营收大增,但其他业务收入出现下滑态势 重点: 优迅医学营收连年增长,但主要受益于新冠核酸检测收入,随着中国疫情防控政策缓和,其发展前景充满不确定性 除了病原检测外,该公司的其他业务收入下降,近年开始由盈转亏 斯年 继臻和科技后,再有医学检测公司申请到港股上市。这家企业因疫情催生的核酸检测需求,享受了短暂的“新冠红利”,但其他业务收入却不升反降。随着中国疫情防控政策缓和,其发展前景充满不确定性。 这里说的,是在上周二向港交所递交初步招股文件的优迅医学生物科技。它是一家以平台为基础的生物基因科技公司,从事开发及销售临床分子检测仪器、产品及服务业务,其业务分为产前检测、精准肿瘤学及病原检测三大部分。 其中,病原检测业务是该公司招股文件中篇幅最小的部分,却是近年的营收“大头”,主要因为得益于新冠核酸检测需求大增,令公司成功赚了一转“快钱“。 如果简单阅读招股文件,优迅医学的营收连年增长,看来势头正劲,但仔细分析这些数字背后的意义,却可能让投资者忧虑。 在2020年和2021年,优迅医学分别录得2.47亿元与2.66亿元收入,而去年截至9月的收入已达到4亿元,和上一年同期相比,翻了接近一倍。 然而,其收入增长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中国为应对新冠疫情,所带来的短暂核酸检测需求。核酸检测归属于优迅医学的病原检测业务版块,招股书显示,2020年、2021年及2022年前9个月,该业务分部的收入分别约6,100万元、8,300万元和2.71亿元,分别占总收入25.9%、31.3%及67.8%。 毛利率明显下降 随着中国新冠疫情防控政策在去年12月初开始松绑,民众进入各类场所不再需要出示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在各地的“优迅医学”核酸亭前,再也没有出现长长的人龙。其病原检测业务的收入高增长已成过去,今年更很大机会出现明显降幅。 更值得留意的是,激增的新冠核酸检测虽带来收入增长,但由于新冠核酸检测的价格需与政府指导水平一致,随着政府政策的变更,其检测价格下降,令毛利率不断降低。 回顾该公司的整体毛利率,已从2020年的74.3%降至2022年9月末的47%。销售成本方面,相关开支在2020年及2021年占集团收入25.7%和24.9%,但踏入去年前9个月,由于存货成本及外包服务成本增加,以及增聘服务供货商协助进行新冠检测,令销售成本大增347%至2.11亿元,占营收比例高达53%,加上1.83亿元的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公允值亏损,该公司期内的净亏损达到1.79亿元,比前一年同期飙升670%。 事实上,比起营收贡献更大的核酸检测,优迅医学在招股文件用了更多篇幅介绍其另两项业务──产前检测和精准肿瘤学。这两项业务均身处分子检验市场规模领先的领域,市场潜力比病原检测更大,但优迅医学的竞争力有限,近年甚至出现收入下滑的态势。 其他业务难接力 该公司声称在产前检测方面已经成功商业化,并用于产前筛查、遗传病筛查与诊断,以及妊娠风险评估的临床实验室自建检测项目(LDT)检测服务;至于精准肿瘤学业务方面,也成功开发或正在开发针对主要妇科肿瘤的各种检测服务和产品,以及推出一系列针对不同肿瘤的LDT服务。 然而,这两项业务的营收并不乐观,其中产前检测收入从2021年前三季度的1.2亿元,微降至去年前三季度的1.13亿元,未有受惠于市场规模的增长。精准肿瘤学业务的收入表现更差,从2020年约3,400万元营收,逐步下降至去年前三季度的约1,500万元。 在冲击上市前,优迅医学曾获得资本青睐,最新一轮融资是在去年5月成功筹得约3亿元的C1/C2轮融资,由德诚资本领投,英飞尼迪资本、美年大健康产业基金、北京中关村科学城等投资方跟投,令公司估值升至28亿元。以去年首9个月营收引伸到全年计算,其市销率约5.3倍,与另外两家规模接近的检测商──博晖创新(300318.SZ)的6.34倍,以及实朴检测(301228.SZ)的5.12市销率大致相当。 优迅医学在招股文件中表示,上市募集所得的资金,将计划用于协助商业化LDT服务和体外诊断设备、投资于在研产品和服务、升级现有技术,以及扩充产能等。看似雄心勃勃,但投资者也应该注意到,该公司所处的各项检测领域均面临激烈竞争,在测序仪仅由极少数公司提供的情况下,行业内各公司服务的同质化明显,要突围并不容易。 优迅医学也有推出自家品牌的测序平台,是中国少数拥有国家药监局批准自由品牌DNA测序仪的公司之一,这一举措或许是意图减少昂贵的上游测序仪对其服务带来的掣肘,并增加收入来源,但目前成效并不明显。因此,即使优迅医学将来获批上市,要在竞争激烈的检测赛道成功突围,恐怕也绝不容易。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