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进军欧洲市场 喜茶前景几何?
在努力向亚洲以外扩张之际,中国领先的珍珠奶茶连锁企业喜茶在伦敦唐人街的混乱开业,可能会引发并非如其所愿的热议 重点: 喜茶在亚洲之外的第一家店在伦敦开业,现场排起了长队,场面混乱,导致一些人在社交媒体上抱怨连天 尽管有报道称其竞争对手正在排队等着在香港和美国上市,但这家高端茶饮连锁企业却对重启陷入停滞的IPO计划保持沉默 谭英 2012年在中国南方城市江门的一条小巷里开第一家珍珠奶茶店时,喜茶创始人聂云宸目标高远——与星巴克竞争,成为中国千禧一代和Z世代的偶像。聂云宸最初给喜茶起名为“皇茶”,通过提供有甜有咸的多种口味,并在上面加上芝士奶盖,他致力于让中国老一辈人喜欢的这种平淡饮料变“酷”。 他的想法大受欢迎,到2022年9月,喜茶在中国内地74个城市和香港拥有841家门店,新加坡也有4家门店。本月,这家加盟企业亚洲以外的首店在伦敦沙夫茨伯里大街开业,迈出了走出亚洲的重要一步。但活动并不完美,顾客等待时间长,出现电力故障,令 11名不堪重负的员工雪上加霜。 开业当天,该店不得不暂时关门——对于喜茶迎合西方口味的首次尝试而言,这算不上吉兆。这次失败的新店开业让投资者不禁想知道,喜茶的全球化举动是否可能预示着其推迟已久的首次公开募股计划的重启。 7月下旬,彭博新闻社报道称,各自拥有超过6,000家门店的“新派”饮料企业蜜雪冰城、新时沏、古茗、沪上阿姨和茶百道正准备在香港或美国上市。喜茶不在这份名单里,上一次传闻该公司朝这个方向迈进还是在2021年9月,当时有报道称其任命瑞银为香港IPO的主承销商,拟筹集高达5亿美元(36.5亿元)的资金。 迄今为止,只有一家优质时尚茶饮制造商成功进行了IPO。奈雪的茶(2150.HK)是最大的成功者,在2021年6月的IPO中筹集了6.54亿美元。蜜雪冰城去年9月申请在中国A股市场IPO,但目前尚未如愿。 推动最新这波传言的,是对香港IPO在低迷一年半之后很快就会开始复苏的愿望。在经历了年初的缓慢增长之后,二季度筹集的资金较一季度增长55%,其中11家公司在6月结束的季度总计筹集资金13.2亿美元。 与此同时,中国内地A股市场的监管机构最近似乎对高增长但低技术含量的食品和饮料公司上市态度冷淡,这迫使这些公司去其他市场寻求资金。 在这样的环境下,蜜雪冰城据称现已将目光转向了香港。如果喜茶尝试类似的上市,它面临的激烈竞争可能不仅来自蜜雪冰城,还有其他任何一个可能想尝试上市的连锁企业。 时至今日,喜茶一直是投资者资本的吸金石,在七轮融资中总共筹集资金5.951亿美元。据报道,在喜茶2021年寻求上市时,估值高达93亿美元。其投资者包括中国的高瓴资本和红杉(原红杉中国),以及IDG资本和新加坡的淡马锡等资本巨鳄。 继续观望? 作为一家私人持股的公司,喜茶仅选择性公布部分财务数据。在鼎盛时期,该公司披露2017年的营收为6亿元,是上一年的两倍。虽然最新的年度数据无疑要高得多,但在经历了疫情期间的困难时期后,几乎可以肯定其增长率要低得多。 对喜茶来说,有很多理由不去理会那些正在酝酿中的上市计划。奈雪的茶自2021年上市以来,表现并不太好,当前股价只有发行价的四分之一。不过,高达25倍的远期市盈率表明,随着其转向更小门店模式的战略,投资者可能会看到更好的未来。相比之下,雀巢的远期市盈率为21倍,它旗下有雀巢茶品和雀巢咖啡饮料。 喜茶在伦敦的新店可能标志着它的故事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尽管要想在西方取得成功,可能不得不调整营销策略。该公司目前的战略严重依赖社交媒体,包括付费给网红,帮助品牌和产品产生轰动效应。喜茶通常不做付费广告,而付费广告对保持顾客回头率同样重要。 社交媒体战略也可能适得其反,比如这次问题频出的伦敦店开业。一名顾客在网上抱怨说,等了四个小时,结果店铺关门自己被拒之门外。 虽然从理论上说,走出饱和的亚洲珍珠奶茶市场看起来不错,但在迅速饱和的西方市场,喜茶也将面临来自更成熟竞争对手的巨大挑战。英国市场已经有不少亚洲品牌进驻,包括台湾的贡茶、春芳号和CoCo都可茶饮。 贡茶可能特别难对付,该公司已于2020年将其全球总部迁至伦敦,并计划在英国开设500家门店。 CoCo都可茶饮已经在巴塞罗那、鹿特丹、斯德哥尔摩和马德里开设了欧洲门店。根据财富商业洞察(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 的一份报告,今年全球珍珠奶茶市场预计规模达24.6亿美元,在加拿大和美国等国“越来越受欢迎”。 在国内,喜茶于2022年11月从直营模式转向加盟模式,但没有激起太大水花。此举标志着该连锁店的一个逆转。早在2017年,喜茶就曾拒绝过此类计划。这一转变可能反映出喜茶正面临着来自蜜雪冰城等更具侵略性的竞争对手,甚至咖啡连锁店瑞幸咖啡 (LKNCY.US) 的压力。这些竞争对手利用特许经营实现更快速的扩张。…
市场虽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奈雪的茶看好高端茶饮需求
这家领先的奶茶商计划在今年下半年将门店网络扩大40%,利用中国零售市场因低迷而导致的优惠租金和有利地理位置 重点: 奈雪的茶计划在今年下半年新开474家门店,较6月底的1,194家门店总数大幅增加 与一季度相比,该公司二季度的客单价有所下降,反映出消费者态度日益谨慎 阳歌 开店时间到了! 这是高端茶饮连锁运营商——奈雪的茶(2150.HK)唱响的最新主打歌,根据该公司上周五发布的二季度业务更新,它正抓住零售市场低迷的机会加紧扩张,下半年门店数量将增加40%。这一特殊趋势并非奈雪的茶所特有,而是反映了目前中国许多大型连锁餐饮企业更为广泛的动向。 这种扩张故事的大背景是,在疫情期间,中国许多零售商遭受了巨大打击,去年地方政府试图阻止传染性极强的奥密克戎变异株,导致大量商铺关门停摆。大量规模较小的零售商缺乏抵御这种严厉措施的资源,最终倒闭。 这些关闭导致许多最受欢迎的购物中心和其他地点的商铺空置率上升、租金下降,奈雪的茶、肯德基、麦当劳 (MCD.US) 和星巴克(SBUX.US)等品牌通常喜欢在这些地方开设新店。因此,尽管存在种种限制措施,许多连锁品牌去年仍快速开店,现在甚至加快了扩张步伐,以利用理想的空间和低廉的租金。 奈雪的茶在4月份首次披露了加快新店开张速度的计划,宣布已将2023年的开店目标提高到600家新店。“2023年1、2月,奈雪的茶茶饮店新店选址难度显著降低,”该公司在今年一季度的业务更新中表示。“能够获得更好的位置且价格合理。” 虽然奈雪的茶对全年有很大的计划,但更新显示,它在二季度增加的门店数量相对温和,为88家,这使其总门店数量达到1,194家,上半年的净增加量仅126家。这意味着该公司需要在今年下半年再开设474家门店,相当于我们之前提到的门店数量增加40%,才能实现600家门店的目标。 尽管中国更广泛的零售前景仍不明朗,但奈雪的茶显示出从疫情中相对强劲的复苏迹象。一方面,近期汽车、智能手机和房地产等大件商品销售疲软,似乎反映出随着中国经济出现迅速放缓的迹象,消费者对重大支出持谨慎态度。但另一方面,消费者在奶茶等更小件、更便宜的物品上的支出似乎受到的影响较小,许多人因为放弃了更昂贵的物品,甚至可能会在这种小奢侈品上挥霍更多。 奈雪的茶在更新中暗示了消费者情绪的谨慎趋势,指出与上一季度相比,该季的客单价有所下降。它指出,与一季度相比,二季度新品定价相对较低,这似乎再次反映了消费者越来越节俭的态度。 投资者的谨慎情绪 如果说奈雪的茶的更新反映了中国消费者的谨慎,那么该公司的股价似乎也反映出投资者有着类似的情绪。周一,也就是二季度业务更新发布后的第一天,其股价实际上下跌了2.6%。今年以来,该股累计下跌了29%,这可能更多地反映了对中国经济的担忧,而不是奈雪的茶自身的问题。 投资者可能也有些担心,如果中国经济持续疲软,这种快速增长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可以说,这是因为消费者的谨慎往往会沿着食物链向下蔓延。如今,消费者正在避开汽车和智能手机等昂贵商品。但如果疲软持续下去,许多人可能会开始控制外出就餐和奶茶等其他可有可无而非必需品的支出。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奈雪的茶手里可能是一个经过大幅扩张的门店网络,但没有足够的业务使这些门店盈利。 自2019年首次公开财务数据以来,该公司尚未实现盈利。但接受雅虎财经调查的15家分析机构都预计,在需求反弹和门店扩张的推动下,该公司今年将实现有史以来首次年度盈利,营收增长约70%。这将标志着与去年相比改善巨大。去年,奈雪的茶营收持平,约为人民币42.9亿元,调整后净亏损4.61亿元。 根据分析机构对其今年的盈利预测,奈雪的茶远期市盈率其实相对强劲,为28倍,略高于国内竞争对手香飘飘(603711.SH)和全球巨头星巴克的25倍。 这似乎表明,尽管该公司今年股价表现疲软,但投资者对它的看法相对乐观。这种信心的一个原因可能在于,在中国分散且竞争激烈的高端咖啡和茶饮市场,奈雪的茶有潜力成为整合者。该公司上个月以7,500万美元(5.38亿元)收购竞争对手乐乐茶44%的股权(该交易于去年12月首次宣布),朝着这个方向迈出了一步。 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奈雪的茶还可以进入香港资本市场,这是规模更大的竞争对手喜茶目前所无法做到的。许多人预计喜茶也会进行IPO。2021年的报道称,喜茶甚至为上市聘请了投行,融资额高达5亿美元。但此后便没有了下文,而且由于目前新股上市的需求低迷,其似乎也不太可能在今年上市。 归根结底,奈雪的茶的大肆扩张看起来相当投机,而且可能会增加它跻身中国高端茶饮市场少数几个主要参与者的机会。最大的不确定因素是中国经济,如果消费者信心持续走弱,人们认为高端奶茶是一种并非必须的奢华享受,这就可能会让它背负一个表现不佳的庞大门店网络。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系我们了解更多详情。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2150.HK
奈雪的茶低调改名 强调中国公司背景
这家高端茶饮运营商在最近的资料中突出了听上去更像中文的名字“Naixue”,似乎是为了淡化之前看上去像日本品牌的做法
快讯:奈雪的茶斥5.25亿元入股“乐乐茶”
最新:中国茶饮连锁集团奈雪的茶控股有限公司(2150.HK)周一公布,以5.25亿元代价入股其竞争对手、中国茶饮品牌“乐乐茶”约43.64%股权,收购完成后,对方将成为奈雪的茶联营公司,继续维持独立经营。利好:奈雪的茶表示,其在门店拓展、供应链、数字化与自动化、内部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将协助“乐乐茶”进一步取得增长,从而为公司提供良好投资回报。值得关注:按“乐乐茶”去年的资产净值约1.82亿元计算,该宗收购的市账率为6.6倍,远高于奈雪的茶仅约2倍的市帐率,意味奈雪的茶可能为这宗交易支付了高昂溢价。。深度:奈雪的茶与中国其他餐饮业经营者一样,过去两年都受到新冠疫情影响,因此从去年起改变业务策略,减少租金及人力成本较高的标准茶饮店,并于商业及住宅区增加更多面积较小、设置自动化制茶设备及售卖预制烘培产品的PRO茶饮店。由于“乐乐茶”是中国现制茶饮行业头部企业之一,特别在华东地区拥有较高的品牌实力及消费者认知,因此董事会认为该宗收购有助优化行业竞争环境,并有效降低门店拓展及营运等方面的成本。市场反应:奈雪的茶股价周二早盘曾大涨18%,中午收盘升幅略为收窄至10.6%,报7.96港元,处于过去52周的中上区间。记者:何仲尼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快讯:奈雪的茶前三季增逾200家新店
最新:中国茶饮连锁集团奈雪的茶控股有限公司(2150.HK)上周五公布,公司在今年8至9月的同店销售额已恢复到接近2021年同期水平,同店订单量同比录得较好增长。 利好:公司在今年第三季持续扩充,新增69间及关停17间茶饮店,截至9月底合共经营973间茶饮店,年内新增的茶饮店已超过200间。 值得关注:该公司表示,由于深圳等主要城市在8月下旬至9月的新冠疫情反复,影响消费者出行和消费;加上西南部分地区实施限电,对当地门店运营造成负面影响,但庆幸的是受影响门店数目较小,未有出现大规模暂停营业等情况。 深度:奈雪的茶与中国其他餐饮业经营者一样,过去两年都受到新冠疫情影响,因此从去年起改变业务策略,减少租金及人力成本较高的标准茶饮店,并于商业及住宅区增加更多面积较小、设置自动化制茶设备及售卖预制烘培产品的PRO茶饮店。截至今年6月底,旗下标准店为410家,同比大减84家,但面积只有80至200平方米的PRO店,却从84家猛增至494家,因此在成本降低的情况下,为奈雪的茶提供减价空间,与喜茶等主要对手抢夺客源。 市场反应:奈雪的茶股价周一跟随港股大盘下挫,中午收市跌4.6%至4.39港元,处于过去52周的中下限水平。 记者:何仲尼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深耕中国低端茶饮市场 蜜雪冰城终尝成功甜味
这家快速增长的连锁店售卖的珍珠奶茶价格通常不到1.5美元,但该公司已申请在深圳上市,估值可能接近100亿美元
快讯:新冠疫情影响消费 奈雪的茶转盈为亏
最新:中国茶饮连锁集团奈雪的茶控股有限公司(2150.HK)上周五发表盈利警告,预计今年上半年将转盈为亏,录得2.3亿元至2.7亿元经调整净亏损。 利好:虽然上半年新冠病毒疫情反复,导致消费表现转弱,但该公司收入跌幅温和,仅小幅下降2.63%至4.98%,约为20.2亿至20.7亿元。 值得关注:该公司表示,由于上半年门店数目增加,令人力、租金等相对固定成本的金额相应上升,进一步引致亏损。 深度:奈雪的茶与中国其他餐饮业经营者一样,过去两年都受到新冠疫情影响,因此从去年起改变业务策略,减少租金及人力成本较高的标准茶饮店,并于商业及住宅区增加更多面积较小、设置自动化制茶设备及售卖预制烘培产品的PRO茶饮店。以去年为例,旗下标准店从485家减至446家,但面积只有80至200平方米的PRO店,却从6家猛增至371家,因此在成本降低的情况下,为奈雪的茶提供减价空间,与喜茶等主要对手抢夺客源。 市场反应:奈雪的茶周一股价向下,中午收盘软4.8%至5.38港元,比去年6月上市的招股价19.8港元低72.8%。 记者:何仲尼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