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美国资本集团逾亿元增持药明康德
最新:据港交所网页数据显示,投资管理公司美国资本集团5月8日增持无锡药明康德新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2359.HK; 603259.SH)约252万股H股,持股量从4.65%增至5.27%,涉资约1.77亿港元(1.56亿元)。 利好:药明康德于4月底刚公布今年一季度收入与净利润录得升幅,资本集团愿意在季绩公布不久后增持,显示对该公司的前景有信心。 值得关注:由于资本集团对药明康德的持股水平已超越5%以上的申报门坎,日后无论增持或减持该股,都需要向港交所申报。 深度:药明康德成立于2000年12月,2018年分别于港交所与上交所上市。它是中国领先的综合型医药外包服务(CXO)公司,全面覆盖从药物发现至商业化的全产业链业务。由于国内医药研发及生产服务市场持续快速增长,海外医药创新服务需求也保持旺盛状态,药明康德近年业务不断扩张,截至今年一季度,已连续13个季度录得按年收入增长。 市场反应:药明康德周四早盘股价上涨,中午收盘升4.9%至72.4港元,但仍接近过去52周的低位。 记者:何仲尼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2359.HK
603259.SHG
新冠研发需求大降 药明康德将迎考验
这家中国医药外包服务龙头企业去年营收创历史新高,净利润更大增逾七成,但其增长在去年四季度开始减速 重点: 药明康德的化学业务去年收入翻倍,贡献公司营收逾73%,但如果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相关收入,其增长率则大降至约四成 该公司去年净利润逾88亿元,但四季度仅占当中的14.36亿元,环比大跌47.6%,反映其增长速度滑坡 陈嘉仪 这家受益于新冠相关业务的医药企业,即将面对疫情退却后,该如何维持未来增长的十字路口。 中国医药外包服务(CXO)龙头无锡药明康德新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2359.HK; 603259.SH)上周一公布了亮眼的2022年业绩,期内营收同比大增71.8%至393.5亿元,净利润则上升72.9%至88.1亿元,两者同创公司成立以来新高。 该公司在业绩报告中表示,由于商业化订单增长、工艺流程优化带来效率提升,去年化学合同研究、开发与生产(CRDMO)、测试、生物学、细胞及基因疗法(CTDMO)四大业务的收入均录得增长,国内新药研发服务是唯一下滑板块。 各业务中,以提供从药物发现、研发到生产等一站式服务的化学业务表现最优秀,去年实现营收288.5亿元,同比大增104.8%,占总营收73.3%;其毛利亦翻倍至114亿元,毛利率达39.5%一枝独秀,协助拉高公司整体毛利率至36.9%,比上一年提升0.8个百分点。 反观测试、生物学、细胞及基因疗法业务的营收,则录得24.7%至27.4%的较温和增幅,但国内新药研发服务收入则下降22.5%至9.7亿元,主要因为该业务主动迭代升级,公司集中推进更优质的项目管线,以研发更具创新性的候选药物。 符合一年前预期 药明康德把佳绩归功于一站式服务模式加强了平台间业务导流,但其实早于去年首季新冠疫情重临、全球药企争相研发新冠药物时,随着相关委托开发暨制造服务订单增加,药明康德已预告全年的化学业务收入增速,可望比2021年增加近一倍。最终公司实际表现与一年前的预期相符,可见新冠疫情确实成就了其巨大商机。 然而,如果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去年此板块的营收仅为197.2亿元,增长率降至39.7%;同期公司总收入及同比增长率,则分别缩水至302.3亿元及31.9%。 随着全球疫情退却,药企对相关疫苖及药物的研发需求大减,药明康德今年的业务表现将面对考验。事实上,从去年四季度的数据来看,该公司的增长已出现疲态。期内季度收入109.6亿元,仅比上一季增长约3%,净利润更环比大降47.6%至14.4亿元,占全年利润总额不足16.3%,不禁让市场提出疑问:今年的增长会否见顶回落? 事实上,该公司以手头订单为基础,加上去年的高基数效应,对今年业绩表现作出了相当保守的预测,估计全年收入仅微升5%至7%。正如之前一些分析所言,受疫情消退、药物集体采购政策等因素影响,国内创新药发展趋势放缓,可能令市场对快速追踪(Fast-follow)新药研发的需求下降,令药明康德的业务受到冲击。 现实情况亦反映自2021年下半年、在以PD-1单抗药物为代表的创新药“大杀价”后,创新药市场的整体研发投入开始出现收缩。药明康德在财报中警示,如果未来行业发展趋势放缓,或客户的研发支出和外包需求下降,可能会对公司业务造成不利影响。 将受惠销售分成 庆幸的是,药明康德预告今年将迎来药品上市后的“销售分成收入元年”。截至3月20日,该公司国内新药研发服务部已有两个项目处于新药上市申请(NDA)阶段,当客户产品成功上市后,可从药品销售收入中按照约定比例获得分成。 另外,去年录得亏损的细胞及基因疗法业务,目前已协助一名美国客户完成一个创新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疗法(TIL)项目的上市申请,以及为一名中国客户完成一个用于中国本土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疗法的慢病毒载体项目的上市申请,有望在2023年下半年迎来商业化生产项目。 不过,为了推动CRDMO 和CTDMO业务,药明康德加大了对新能力和新产能的建设,正在南通建设新的实验室服务平台,并继续推进国内的常州、无锡,以及海外的美国及新加坡等多项设施的设计和建设。这意味着该公司未来投资于各项设施的开支将会上升,资产结构亦由轻资产模式,逐渐向重资产转型。 另外,药明康德的营收中,仅约19%来自中国市场,其余均来自海外,单是美国市场去年便贡献了258.8亿元,占比高达65.8%。受到去年美元大幅升值影响,其持有用于套期保值的卖出美元远期外汇合约,录得逾3.99亿元已变现投资亏损。面对美国金融市场近期表现波动,美元的走势会否为公司带来更大损失,同样值得投资者关注。 药明康德上周一公布业绩后,其港股连升两日,累计涨幅达11.7%,反映市场对其业绩普遍持正面看法。虽然其最新追踪市盈率约25.4倍,略高于同业康龙化成(3759.HK; 300759.SZ)的24.6倍,但券商普遍仍维持其“买入”或“跑赢大市”评级,其中麦格理报告称,撇除新冠相关项目收入,预期药明康德今年核心收入将增长31%,目标价120港元,比现水平有超过40%的上升空间。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2359.HK
603259.SHG
药明生物离高速跑道 寄望新订单重拾动力
这家中国医药外包龙头最近公布,去年收入和盈利分别上升48.4%与30%,比一年的升幅明显放缓
快讯:药明康德首季经营净利润倍增
最新:医药外包服务企业无锡药明康德新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2359.HK; 603259.SH)周日发表正面盈利预告,估计今年首季净利润约16.43亿元,比2021年同期增长约9.54%。 利好:虽然新冠疫情反复,但公司上季及时启动业务连续性计划,保障了生产运营的持续稳定及满足客户需求。因此,如果撇除非经常性损益,首季净利润实质大增106.5%至17.1亿元。 值得关注:公司上季于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对利润产生的影响,已较2021年首季有所下降,但预计仍然录得1.79亿元相关损失。 深度:药明康德成立于2000年12月,是中国领先的综合型医药外包服务(CXO)公司,全面覆盖从药物发现至商业化的全产业链业务。由于国内医药研发及生产服务市场持续快速增长,海外医药创新服务需求也保持旺盛状态,加上全球创新药企热衷于研发新冠药物,药明康德的业务受到带动下,近年收入增速不断加快,预计今年首季营业额大增71.2%至84.7亿元,表现优于之前预计的65%至68%增幅,并已连续8个季度录得季度收入增长。 市场反应:药明康德周一于港股小幅高开约0.6%后,曾于早盘下跌约4.4%,中午收盘跌幅收窄至1.9%,报117港元。该股自去年7月展开跌势,目前的股价处于52周区间的中间偏下范围。 记者:何仲尼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药明康德收入破顶 两大风险左右前景
医药外包服务龙头企业药明康德,预告首季收入将创历史新高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