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构投资者在选择资金投向时,正越来越多考虑环境、社会和治理(CSR)因素

邱峰

在中国企业中,企业社会责任(CSR)已经开始成为普遍的概念,这主要是与政府议程上的扶贫等议题有关。对中国而言,环境、社会和治理(ESG)的全盘概念,虽然仍是一项崭新的事物,但由于金融机构对ESG的兴趣越来越大,它近年在中国投资市场获得了更多关注。

对于投资者来说,当分析一家公司时,ESG是协助识别重大风险和增长机会的一个重要部分,因为它最终目标是衡量企业的可持续性、以及和影响社会有关的要素。至于CSR是一种更加自律的模式,让公司在展示其公众形象时、出于战略或道德目的,而行使这种责任。

ESG和CSR是相关的,但也不尽相同。ESG依赖于具体的指标,可以用来评估一家公司、并确定它是否值得投资。相比之下,CSR一般被理解为有助于提高品牌声誉的战略措施。

换句话说,当从公司作为负责任社会成员表现的角度来看,ESG可以被认为是“定量”的一面,而CSR是“定质”的一面。由于ESG具有更全面和可量化的衡量标准,它已经得到了更多金融机构的关注。

虽然相对落后于更成熟的西方市场,但中国近年来已采取措施规范ESG实践。例如它已经发布了《绿色产业指导目录》和《可持续发展投融资项目支持目录(中国)》等公开文件,以规范企业如何实施ESG实践,确保其信息披露的透明度。

随着ESG的发展,一些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指导的评级系统也同步发展,包括全球指数编制者MSCI、Wind和富时罗素创建的系统,而一些本地创建的ESG评级系统也已经开始出现,这些系统会研究公司作出的承诺,以及他们计划如何实现其目标。事实上,设定一个目标是第一步;之后,重视ESG的公司应该有明确的计划,以实现他们的目标,并定期披露他们的ESG实践进展。

另外,一些资产管理公司也开发了自己的评级系统,利用大数据挖掘,将公司的实际言行与他们自愿提供的信息分开比较。

一般来说,国有企业的ESG信息质量,往往会较民营企业为佳,尤其是那些在香港和中国A股市场双重上市的企业。国有企业的信息披露往往更加透明,有些甚至已经开始了第三方核查。

关注环境与公司治理

在更广泛的ESG“三大概念“中,中国企业相对更关注“环境”和“公司治理”要素;碳中和、共同富裕和财富的公平分配,在中国也都成为重要的ESG话题。

中国此前宣布了到2030年达到碳排放峰值,以及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与此同时,该国在发布前提到一些与ESG相关的政策时,都将温室气体排放的规定纳入其中。作为相对容易衡量和量化的东西,温室气体排放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在ESG战略中的一个强有力的焦点领域。

对环境的关注,是在中国整体能源结构发生较大转变的时候出现。这意味着风能和太阳能等新能源将在未来拥有巨大的投资机会,因为中国正在寻找替代目前占全国总碳排放量很高比例的化石燃料的能源。因此,推广绿色能源是实现碳中和的关键,并可能会成为企业ESG贡献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企业也意识到,良好的公司治理对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并明白投资者在决策时,会考虑治理结构和高管人员等要素。近年来,公司董事会中的男女比例也受到广泛关注,因为许多人认为这种多样性,可以帮助公司做出更好的决策。

总括而言,ESG投资已经成为机构投资者的一项重要战略,亦是衡量一家公司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ESG投资的战略目标,是获得更高回报和更低风险,通过将ESG因素纳入决策,更全面地监测目标公司的行为,让投资者可以把资金投放于高质量的目标。因此,ESG的长期价值特征,对中国机构投资者非常有吸引力。

邱峰是一位投资专家,专注于中国的环境、社会和治理(ESG)相关投资。他的大量研究资料来自南方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这是一家位于深圳的资产管理企业,其管理的资产规模达2,762亿美元

(本文为翻译文章,中英文版本如有冲突,以英文版本为准。如欲参考原文,请点击这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爱奇艺二季度同比转盈为亏蚀1.4亿

在线视频服务提供商爱奇艺(IQ.US)周三公布,第二季度营收同比下降11%至66.3亿元,并录得净亏损1.337亿元,上年同期实现净利润6,870万元。 公司会员服务营收同比下滑9%至40.9亿元,在线广告服务营收同比下降13%至12.7亿元,内容分发业务营收亦下跌37%至4.37亿元。 据路透社报道,纽约上市的爱奇艺已聘请投行筹备赴港双重上市,拟募集资金2亿至3亿美元。报道援引知情人士称,公司计划于第三季度提交香港上市申请,并有望在2026年农历新年前完成。 爱奇艺股价周三收涨0.9%,收报$2.30美元,股份年内累计涨幅达14%。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传Shein拟将总部迁回中国 为赴港上市铺路

在美国与英国的上市计划遇阻后,快时尚电商平台Shein据报考虑将总部从新加坡迁回中国,以争取监管部门对公司在香港上市的批准。 彭博引述知情人士表示,目前注册于新加坡的Shein已就其在中国设立母公司的事宜咨询律师。他们表示,目前讨论尚处初步阶段,Shein无法保证一定会推进这一举措。 Shein于南京成立,至2021年才将总部迁至新加坡,以标榜自己为全球性公司,尝试淡化其来自中国。此前,在未获得纽约及伦敦上市的监管批准后,Shein传出已透过保密途径提出赴港上市申请。 不过,虽然总部不在中国,但公司仍然受到内地监管机构的监督,因为中证监要求所有与国家有实质联系的公司,即使不是在内地注册成立的公司,在任何地方上市前都需要通过审查。 Shein此举可能有助其获得内地监管机构批准,部分原因是内地当局可以向 Shein的收入征税。迁册亦可以让当局对Shein的庞大数据库,实施更大的监督。自2023年起,内地当局要求企业在海外上市前,接受数据安全审查。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中手游亏损持续 中期料蚀6.5亿元

游戏运营商中手游科技集团有限公司(0302.HK)周二发盈警,预告截至今年6月底止,将亏损不多于6.5亿元,去年同期则录得亏损2.41亿元。 公司指出,虽然海外业务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增长,但自研的旗舰游戏《仙剑世界》自今年2月发行后,表现未如理想,使今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减少4成。另外,要为部分尚未上线游戏的预付版权金进行撇销,而金融资产公平值亏损又增加。至于期内的销售及分销开支也大幅增加,产生较多推广费用。 中手游周三开盘跌14%至0.54港元,过去一年股价下跌逾50%。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Bright Smart is a brokerage

监管机构半途拦路 蚂蚁收购耀才遇暗涌

耀才证券称蚂蚁集团的收购正按计划推进,但媒体报道交易可能面临更严格的监管审查 重点: 耀才出售股权予蚂蚁集团一事,有媒体报道交易面临审查,耀才回应说正按计划推进 中国监管机构已加强对蚂蚁集团的监管,包括2020年叫停其上市计划后,强制公司进行重大整改   梁武仁 被龙头企业收购,能为中小企业带来巨大益处,使其即时获取母公司的丰富资源与人脉。不过,这也是高风险之举,因巨型收购方有时会引发政府监管机构之间的紧张关系。 随着被蚂蚁集团收购的计划阴云密布,香港券商耀才证券金融集团有限公司(1428.HK)正汲取这一教训。 交易于今年4月首次公布,蚂蚁集团同意以28.1亿港元(3.59亿美元)向耀才主席收购50.55%股权。当时,交易未显争议且推进顺利。直至上周四,《华尔街日报》报道因更多内地监管部门考虑介入审查,交易可能受阻。次日,耀才股价大跌,盘中市值蒸发逾四分之一。 当日,这家券商紧急发布声明称交易正按计划推进。公司股价虽有所回升,但当日收盘仍下跌约8%。本周一持续下探的走势,显示投资者对交易前景仍疑虑。 《华尔街日报》未明确说明监管审查趋严的具体原因。然而,蚂蚁集团与监管机构的龃龉早有先例。2020年末,监管机构临门一脚叫停其沪港两地逾300亿美元的上市计划,本将成为全球最大规模的新股上市戛然而止。 事件急转直下,令投资者试图厘清原委,有报道称蚂蚁集团与监管部门在上市筹备期已生龃龉。就在股票即将上市交易数日前,监管机构约谈多名高管及持股蚂蚁的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上交所决定暂缓其上市,要求蚂蚁进一步解释其业务对金融科技监管环境的影响。同期,央行亦发布网络小贷新规草案,该领域正是蚂蚁的核心业务。 在蚂蚁完成上市定价后,马云在上海举行的一场峰会发表看似批评中国金融监管机构的言论。他说中国的金融和监管体系阻碍了创新,强调需要利用技术将金融服务扩展到小企业和个人。 “我们今天有责任去建立一个真正属于未来、属于年轻人和下一代、属于这个时代的金融体系。全球的金融体系必须改革。”此番高调表态引发哗然,在商界领袖大多刻意回避公开批评监管者中尤显突兀。 被迫整改 上市折戟不久,蚂蚁集团被迫启动重大整改,实质承接了马云此前呼吁的金融改革方向。该公司正推进重组为接受更严格监管及要求的金融控股公司,其金融控股公司牌照申请至今悬而未决。 市场普遍认为,监管机构对蚂蚁集团采取强硬立场,旨在遏制其扩张势头,防范其对金融体系构成潜在风险,此模式类似早年对P2P网贷的监管整顿。 蚂蚁集团试图借收购耀才进军证券业。鉴于其重组尚在进行,且金融控股公司牌照仍未获批,此时拓展业务范围的尝试恐难获监管认可。 蚂蚁集团现有业务版图涵盖支付宝数字支付、信贷撮合、财富管理和保险等领域。整改中已分拆部分业务,独立运营主体包括注册于新加坡的海外分支蚂蚁国际,据报道后者正考虑赴港单独上市。 简言之,蚂蚁当下正值多事之秋,若耀才收购案因监管升级陷入僵局,亦不足为奇。 即便经历上周抛售,耀才今年截至目前股价仍飙涨逾400%。部分涨幅源于港股大市回暖,恒生指数年内累计上涨28%。 截至3月的最新财年,耀才营收同比增长7%至9.72亿港元(1.25亿美元),其中经纪佣金收入增长14.5%至5.11亿港元,净利润攀升11%至6.18亿港元,对应64%的丰厚净利率。 耀才目前市盈率达33倍,高于专注香港市场的头部券商富途控股(FUTU.US)的29倍,也领先于立足新加坡、计划在港扩张的老虎证券(TIGR.US)的24倍。当前估值显示,蚂蚁集团的收购价颇具性价比。借助其雄厚的资源优势,耀才有望从富途等同业手中夺取市场份额,甚至进军全球其他市场。 但若未能获得中国监管机构放行,一切皆为虚妄。能否获批及何时获批仍是重大未知数,这不仅使蚂蚁的海外雄心蒙尘,更对其未来开展重大并购的能力投下阴影。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