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讯:绿城首季销售金额下跌8%

内房开发商绿城中国控股有限公司(3900.HK)公布合同销售数据,3月自投项目的销售金额达218亿元,较去年同期下跌5%,每平方米均价42,602元。共售出单位3,478套,涉及楼面51万平方米。 首三个月的合同销售金额累计363亿元,涉及的楼面106万平方米,归属于绿城集团的金额约238亿元,同比下跌8%。 周二绿城开市跌3%见9.26港元,公司过去一年股价较高位下跌约30%。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万科去年大亏494亿元 净负债率逾80%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2202.HK; 000002.SZ)周一公布,去年收入3,431.76亿元,同比下降26.3%,录得亏损494.78亿元(68.2亿美元),而2023年为盈利121.63亿元。公司去年实现销售金额2,460.2亿元,销售面积位居行业第一。 对于业绩转亏,万科指主要有四个因素,一是开发业务结算规模和毛利率显著下降;二是新增计提了信用减值和存货跌价准备;三是部分非主业财务投资出现亏损;四是,为更快回笼资金,公司对资产交易和股权处置都采取了更加坚决的行动,部分交易价格低于账面值。 2024年底,集团净负债率80.6%,较年初提高25.9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73.7%,提高0.4个百分点。有息负债合计3,612.8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8.1%。今年2月,大股东深铁集团分两笔向公司提供合计70亿元的股东借款,用于公司偿还在公开市场发行的债券本息。 万科港股周二低开0.5%,中午收报5.59港元,涨0.9%。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宝龙商业盈警 纯利大跌逾五成

宝龙商业管理控股有限公司(9909.HK)周日发盈警,料2024年盈利介乎1.77亿元至2.25亿元,较2023年度大幅减少50.4%至60.9%。 董事会表示,利润大跌是因房地产行业下行,应收账款信用风险上升,基于审慎原则,集团对应收账款进行了减值测试,并计提了合理减值。另外,在市场竞争加剧下,集团开展更多的营销活动,以增强消费者购买意欲,因而令成本增加。 宝龙商管周一开市跌1.7%至2.37港元,过去一年股价下跌近四成。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金地商置转盈为亏蚀42亿元

经营商业地产的金地商置集团有限公司(0535)周四公布2024年业绩,去年转盈为亏蚀近42亿元,2023年有盈利8.3亿元。公司收入132亿元,按年减少24%。 收入减少主要是确认的物业销售收入下跌43.7亿元,而内地房地产市场持续不景气,集团为若干附属公司物业存货减值5.6亿元,同时也为应收账款减值约4亿元。 展望2025年,公司指出中国经济应有4至6%的增长,预计房地产市场于今年有轻微复苏。 金地商置开市跌0.4%至0.249港元,股价在过去一年已下跌近五成。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家财万贯富可敌国 香港地产龙头李兆基辞世

恒基兆业地产有限公司(0012.HK)创始人李兆基于周一离世,享年97岁。李兆基年轻时从家乡顺德来到香港谋生,六十年代与郭得胜及冯景禧成立新鸿基地产,七十年代三人分家,李兆基创立恒基并于1981年上市。 及后李兆基又收购中华煤气(0003.HK)及香港小轮(0050.HK),93年购入美丽华酒店(0071.HK)后,一度让李兆基登上全球华人首富之位。2000年初他成立私人投资公司兆基财经,主力投资内地企业股份,高峰时兆基财经资产超越2,000亿港元,因而又被称为亚洲股神。 李兆基长于并购旧楼重建,及后物业发展愈做愈大,八十年代参与发展沙田第一城,之后发展的多个大型住宅屋苑,包括有西页匡湖居、马鞍山新港城、将军澳新都城、大埔比华利比别墅等。 二千年后大力拓展甲级商厦,包括中环国际金融中心、金钟的The Henderson,以及斥资508亿港元购入中环添马舰地皮,建立起中环商业王国。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预期前景艰辛 顺丰急降派息比例

主营物流仓储的顺丰房托资产管理有限公司(2191.HK)周四公布,去年收入增加2.4%至4.5亿港元,末期每基金单位分派12.69港仙,即全年分派为27.4港仙,较2023年减少4.4%。 分派减少主要是下半年的分派比率只有90%,导致全年分派比率为95%,2023年全年为100%。公司解释,今年的租赁市况极具挑战,希望可保留实力应对,故减低派息比例。 由于市场的租金下跌,顺丰房托的投资组合的估值为67.31亿港元,同比下跌8.9%。公司表示,将会提早进行再融资、磋商降低所有贷款成本、延长利率掉期合约期限,以应对当前环境。顺丰房托周五开市跌近5%至3.05港元。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去年业绩不跌反升 百仕达劲赚34亿

去年内地楼市持续疲弱,内地开发商不是出现大幅亏损就是盈利大缩水,但从事房地产及金融投资的百仕达控股有限公司(1168.HK)去年竟录得大额盈利,公司周二发盈喜,预期2024年度盈不少于35亿港元,而2023年度则亏损2.78亿港元。 能扭亏为盈,原来全赖财务技巧安排,公司以权益法入账的投资Rockefeller Group Asia Pacific, Inc的业务,合并为百仕达的一间间接全资附属公司,从而产生一次性收益。换言之,公司去年盈利并非来自正常业务。 百仕达周三开市9%报0.233港元,公司近期股价处于两年多以来的高位。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