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中国领先的网上招聘公司,申请到港股市场双重主要上市

重点︰

  • 开始具备盈利能力的BOSS直聘,正申请到港股市场双重主要上市,为其纽约股票的潜在退市风险“买个保险”
  • 该公司的禁止新用户注册禁令虽获解除,但由于中国经济下滑,雇主招聘意愿不高,管理层对前景未感乐观

裴梓龙

中国互联网企业在过去两年受尽太平洋两岸政府的“左右夹击”,首先是面对中国官方的“强监管”政策,部分更被施加注册新用户禁令;至于在纽约上市的科网公司,也被美国证券监管当局要求交出审计底稿让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审查,否则将面临退市威胁。

虽然美国上月已派人前赴香港,查阅部份企业的审计底稿,反映中美两国的争端趋于缓和,但也有中概股选择“买个保险”,以保障上市地位。中国领先的网上招聘公司BOSS直聘(BZ.US)上周便向港交所提交申请,计划同时在港交所和纳斯达克交易所双重主要上市。

面对监管风波,越来越多美国上市中概股倾向以这种方式登陆港股市场,近月便有知乎(ZH.US; 2390.HK)、贝壳控股(BEKE.US; 2423.HK)、金融壹账通(OCFT.US; 6638.HK)、涂鸦智能(TUYA.US; 2391.HK)和名创优品(MNSO.US; 9896.HK)等公司成功在港股以双重主要上市形式挂牌。连在港第二上市的科网巨头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也计划今年底转为纽约与香港双重主要上市,目的是万一公司被美国强制退市后,仍能保住香港的上市地位。

BOSS直聘在初步招股文件中,也直接透露可能被强迫退市的风险,称“倘PCAOB无法对位于中国的审计师进行审查或全面调查,公司将在2024年被禁止在美国交易,或倘颁布拟修订的法律,则于2023年被禁止在美国交易。”

因此,该公司回港双重主要上市可谓迫在眉睫,毕竟这种方法与普通IPO申请程序并无分别,需要满足港交所对新上市公司的盈利、收入与市值等条件,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获得通过。

第二季收入倒退

在以下篇幅,我们看看这家公司的经营表现。据招股文件显示,BOSS直聘的收入从2019年的9.99亿元翻了三倍到去年的42.6亿元;但受到疫情封控措施、以及公司被中国监管部门根据《数据安全法》禁止注册新用户影响,今年上半年的收入增速明显放缓,仅同比增长15%至22.5亿元。BOSS直聘去年7月赴美上市后,被国家网信办实施“网络安全审查”,直到今年6月29日才解除相关限制。

事实上,BOSS直聘今年首季营收虽同比上升43%至11.4亿元,但随着新冠奥米克戒变异病毒株在多地爆发,相关封控措施影响就业市场,公司第二季收入仅11.1亿元,罕有地录得5%同比跌幅,因此连累了上半年的表现。

虽然截至今年8月,BOSS直聘接获超过1,000万个新用户注册,7月的月活跃用户更环比增加16%,创历史新高,但上述数据或许只能反映人力市场“供过于求”的现象。由于中国经济下滑,企业招聘意愿不高,该公司管理层对第三季的表现也不感乐观,预计营收在11.4亿元至11.6亿元之间,同比下跌5.9%至4.3%。

此外,与不少经营模式未成熟的中国科网企业一样,BOSS直聘的获利能力成疑,过去三年便累计录得逾25亿元净亏损,其中单是去年上半年已占15.9亿元。随着大幅节省开支,公司去年下半年开始扭亏,今年上半年也同比转赚8,032万元。

查看BOSS直聘的财务报表,今年上半年经营成本同比大减38.6%至21.9亿元,主要因为由于期内缺乏一次性股权激励费用,令一般及行政费用大幅降低82%至3.16亿元;至于销售成本与研发费用,也同比减少20%至9.2亿元,是业绩“转正”主因。

估值远高于同业

2013年,来自军人世家的赵鹏与朋友创办了公司点评网站“看准网”,翌年推出主攻招聘行业的应用程序BOSS直聘,获得小米(1810.HK)创办人雷军及红杉资本创始人沈南鹏等入股。其后乘着中国互联网行业急速发展的东风,BOSS直聘瞬间成为中国最大的在线招聘公司,2021年用户已达1亿名,合作公司超过600万家。

同年6月,BOSS直聘登陆美股,以每股19美元上市,首日挂牌大涨95.8%,高收37.2美元,其后曾高见43.22美元,市值升至188亿美元(1,360亿元),风头一时无两。

正当一切顺风顺水,中概股面对内忧外患,BOSS直聘的股价与其他中概股一样飞堕,周四收盘价仅为14.44美元,比高位蒸发逾66%,但以上半年的净利润引伸到全年估算,其预测市盈率高达262倍,远远抛离国内同行同道猎聘(6100.HK)的15倍及美国招聘巨头万宝盛华(MAN.US)的8.6倍。

中国政府对BOSS直聘的数据安全审查结束,为赵鹏带来喘息空间,公司今年9月更获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颁发属于国家级认可的“数据安全管理能力认证(DSMC)”证书,意味公司在数据安全这一部份已成功过关:而这次上市集资所得,大部份会用于数据安全方面,以确保不会误踏官方红线。

新冠疫情已导致不少中国企业裁员减薪,BOSS直聘选择此刻到港股双重主要上市,除了要过港交所一关外,还要看持续低迷的港股能否在第四季好转,否则即使获批上市,也难以取得好的估值。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生力啤上半年盈收双升

香港生力啤酒厂有限公司(0236.HK)周一公布,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上升3.2%至3.9亿美元,净利润劲增31.9%达4,960万美元,因中国大陆及菲律宾市场的增长有效对冲了香港地区的业绩下滑。 展望后市,公司表示对核心市场持续增长前景保持“审慎乐观”态度。公司声明称:“尽管香港及华南地区的经济指标显示持续复苏的迹象,我们仍需关注现存的挑战,包括紧缩的金融状况、消费者行为的转变,以及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对本地需求与出口表现的影响。” 公司股票周二开盘走高,早盘涨幅达25%,报价1.25港元。年内迄今该股累计上涨约50%。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雍禾医疗发盈喜 扭亏为盈赚2,500万

医疗机构雍禾医疗集团有限公司(2279.HK)周二发盈喜,截至今年6月底止的中期业绩扭亏为盈,纯利不少于2,500万元,去年同期则亏损1.39亿元。 集团表示,期内集团通过优化门店网络,将资源聚焦核心门店,提升医院运营效率。此外,持续提升自研的连锁医疗管理系统“禾帆”,并融入企业AI知识库引擎。同时,集团通过管理模型重构及营销投放精细管理,显著提升获客转化率及投入产出比。 周二雍禾医疗平开报3.54港元,后股价急跌逾5%,今年以来公司股价升近三倍。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Shiyue Daotian serves up tasty dividends as profits surge

盈喜刺激股价昙花一现 十月稻田维持高派息成关键

十月稻田主打大米产品,主要经网上渠道如京东及天猫销售,近日为中期业绩发盈喜 重点: 公司料中期经调整净利润不少于90% 京东刘强东4月曾多次减持,估值较其他食品股稍高    白芯蕊 食品股一向以来受到较少投资者注意,因整体都是低成长及低利润行业,但主打预包装大米的十月稻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9676.HK)最近发盈喜,料中期经调整净利润不少于90%,受消息冲喜,股价在宣布盈喜后翌日(7月18日)一度大升17.6%,当日收涨8.5%。 据盈喜公告,集团上半年利润大增主要是受惠优化产品结构,加上与优质销售渠道加深合作,令盈利持续提升,配合品牌影响力日增,带动多渠道销量增加。 十月稻田是由董事长王兵及配偶、执行董事赵文君创办,最初在2005年进军厨房食品行业,并在2011年创立“十月稻田”及“柴火大院”品牌,主力在电商平台销售产品。 大米产品占收入近七成 据十月稻田2024年业绩,集团收入达57.45亿元,按年升18%,当中大米产品占总收入69.9%至40.1亿元,其次是杂粮、豆类及其他产品,收入则有4.7亿元,但占比仅为8.2%。至于销售渠道仍是以电商平台为主,占比达41.6%。 在主食市场中,大米是最大板块,单在2022年便占总厨房主食市场规模的38.8%,金额为7,234亿元,但农产品明显是一个低增长行业,市场估计2027年规模只会增至7,918亿元,即2022年至2027年年复合增长率只有1.8%。 幸好十月稻田主攻预包装大米。所谓预包装大米,意思是指在销售之前已经包装好的产品,预包装大米产品重量一般不超过25千克,由于易于运送,亦能保持产品包括新鲜度和口感等质量,因此获市场欢迎,带动市场增长加快,预期2027年将达到1,641亿元,相当于2022年至2027年年复合增长率达4.9%,远比同期大米产品复合增长快。 优质大米售价高出12% 预包装大米市场也分级数,整体可分为预包装优质大米及预包装普通大米,预包装优质大米通常碎米率不高于15%。碎米率是指稻米在加工过程中,米粒破碎比例,碎米率越低,表示米粒完整度越高质量越好,平均零售价便越高。 据十月稻田2023年9月招股书表示,预包装优质大米2022年平均零售价超过每千克7.4元,普通大米的平均零售价约为6.6元,意味包装优质大米零售价较普通大米最少多12.2%,也是一桩不俗的大生意。 其实,十月稻田为预包装优质大米龙头,在2022年市场占有率已达4%,但行业首五大龙头市占率只有11.1%,意味行业收购合并空间大,配合中国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对优质食品的需求也殷切,十月稻田大米业务便占总收入近七成,绝对有望把握这一机遇。 去年派息率高 十月稻田对股东不薄,在招股时已表明向股东支付不低于20%的净利润作为股息,但去年业绩便宣布派息合共1.75亿元,相当于调整净利润的50.1%。 不过,十月稻田股价表现却不济,该股上市价为15.36港元,虽然一度炒高,但之后大幅回落,就算是近期盈喜一度刺激股价回升,以7月18日收市价7.91港元计算,股价也较上市价大幅潜水48.5%。 值得留意的是,据香港联交所股权披露,京东创始人兼主席刘强东,曾在今年4月9日、4月10日及4月14日,分别减持十月稻田1,326万股、1,228万股及110万股,合共减持6.48%的股权,套现2.17亿港元,持股由19.27%降至12.79%,未来会否进一步减持,将对十月稻田股价有重大影响。 另一方面,十月稻田估值偏高,即使2025年较2024年净利润多赚100%,预期市盈率高达18倍,对比其他食品股如万洲国际(0288.HK)的8.2倍、康师傅(0322.HK)的13.3倍、以及旺旺(0151.HK)的13.3倍,十月稻田明显偏高,股价要维持在现有水平,视乎今年派息率能否像去年一样慷慨。 整体来讲,十月稻田虽然主打预包装优质大米,未来有望得益内地居民对食品品质需求提升,但毕竟过去一年股价大起大落,加上主要股东之一的刘强东在4月曾多次减持,同时估值比同业稍高,一旦高派息未能维持,股价受压机会较大,因此只宜小注怡情。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澜沧古茶折让16%配股筹5,904万港元

茶商普洱澜沧古茶股份有限公司(6911.HK)周日公告,拟配售合共2,400万股H股,占扩大后已发行股份总额16%,每股认购价2.46港元,较上周五收市价2.95元折让16.61%,集资5,904万元(752万美元)。 公司表示,因应集团的资本需求和业务发展所需,此次配股可为集团补充营运资金,巩固集团的财务状况,预期款项净额约5,804万元,将用于一般营运资金。 澜沧古茶2023年底上市后风波不断,去年中期盈利大幅倒退,年底更换核数师,不再任用罗兵咸永道。今年初因经营理念不合,原总经理兼执行董事王娟去职,又因未能如期刊发去年度业绩,从4月1日停牌至7月2日。 根据公司6月底公布的去年度业绩,公司去年录得亏损3.08亿元,上年度同期为纯利8,008万元。 澜沧古茶周一平开,至中午休市报3.13港元,升6.10%。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