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第二季度收入猛增174%,但同时警告,正在进行的网络安全审查可能至少会持续到9月底

重点:

  • 第二季度收入猛增174%,推动看准网实现首次季度盈利
  • 公司警告,网络安全审查和同时冻结新用户注册正在影响其业务,并可能至少持续到9月底

阳歌

领先的在线求职专家看准网(Kanzhun Ltd.,BZ.US)——在中国更为人知的名字是BOSS直聘——发布的首份季度报告中既有好消息,也有坏消息。

如果你是一个乐观的人,你可能会关注其中的好消息,这家成立7年的公司在今年第二季度越过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发布了有史以来的首次盈利。但是,如果你是一个悲观的人,你可能会更关注正在进行的网络安全审查,该审查迫使公司停止注册新用户,并对其业务产生了明显影响。

看好的人多过看空的人,看准网的股价周五在纽约上涨了3.7%,这是其在6月叹为观止的首次公开募股——募集资金刚刚超过10亿美元——后发布的首份季度报告。

考虑到过去几个月看准网和中国科技股所经历的一切,该公司新上市的股票表现可算相当不错。看准网一出场就大放异彩,股价在6月11日的第一个交易日就几乎翻了一番。投资者为其强劲的增长叙事所吸引,因为它利用科技解决了就业匹配市场上的一系列问题,从成立更久的竞争对手那里抢走了市场份额。

然而首秀过后还不到一个月,这股势头就突然退去了,公司突然宣布,它正在接受中国网络安全部门的数据安全审查。它发布公告的同一天,另一家新近上市的公司卡车运输数据专家满帮集团(Full Truck Alliance)也发布了一份几乎一模一样的公告,而在这之前几天,同样新近上市的滴滴出行(DiDi Global)刚发布了类似的公告。

尽管围绕该公司存在各种不确定性,看准网的股票自首秀以来一直相当稳定。它主要在35美元至40美元的范围内波动,这仍然远远高于其19美元的IPO价格。投资者对看准网的估值仍然很高,这是如今许多在美国上市的中国科技公司所不能比的。

我们将在文章的下半部分来讨论估值这个话题,以及看准网首次盈利的“乐观”消息。

但首先我们要来看一下,公司对于正在进行中的网络安全审查以及同时暂停新用户注册对其业务的影响,是怎么说的。为此,可能最好从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赵鹏在公司首次财报后的电话会议上的讲话开始。

“为了遵守监管要求,我们BOSS直聘上的新用户注册仍然暂停,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的用户增长和收入,”他说。“然而,公司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时间表,何时审查能完成,我们什么时候能开始接受新用户的注册。”

至少再有一个月

虽然该公司显然不愿透露暂停新用户注册还要持续多久,但它表示,预计禁令至少会持续到9月30日结束的当前季度。因此,根据财报,它说它预计第三季度的收入将 “仅”比去年同期增长约一倍,至12亿元(约合1.85亿美元)。

我们在这里把“仅”放在引号里,是因为收入翻倍对其他任何公司来说,通常都是相当正面的事情。但就看准网来说,这个增长率代表了相对第二季度业绩——收入增长174%,达到11.7亿元——的大幅放缓。因此,该公司显然认为,冻结新用户注册是对增长的重大打击,如果暂停注册延长到今年年底,情况可能会变得令人担忧。

坏消息已经够多了。

好消息是,强劲的收入增长加上良好的成本控制,使该公司在截至6月份的三个月中首次实现了2.465亿元的利润,而去年同期亏损为1.43亿元。

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利润是一个调整后的数字,不包括与股票酬劳相关的巨额一次性非现金成本。计入上述成本后,该公司第二季度亏损14亿元,而去年同期的亏损额为1.67亿元。

就市值而言,根据雅虎财经(Yahoo Finance)分析师对今年的预测,看准网的市盈率(PE)相当高,为141倍,估计是使用调整后的利润数字。根据对明年的预测,这一数字将降至61倍,但这仍然相当高,几乎肯定是假设,届时该公司将被允许重新注册新用户。

相比之下,成立时间更长、目前正在私有化的前程无忧,基于今年利润的预测,市盈率为24倍。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前程无忧第一季度营收仅增长了13%,自2019年以来它的营收增幅大多为个位数。因此,这意味着它不能将近期的增长乏力归咎于疫情,相反,它可能正感受到经营状况更为良好的看准网带来的竞争影响。

国际上的同行任仕达(Ranstad NV)——旗下有曾在美国上市的Monster Worldwide——的市盈率为39倍,根据其2020年的利润计算,市盈率介于看准网和前程无忧之间。总部位于美国的万宝盛华(ManpowerGroup)去年疫情期间出现亏损,基于今年的利润预测,市盈率要低得多,为17倍。

总而言之,投资者押注的是,中国不会冒险切断对任何公司生存至关重要的新业务,杀死看准网这样会下金蛋的鹅。我们之前说过,网络安全审查和同时冻结新客户注册很可能是监管机构在给下马威,让这些企业知道谁才是老大。现在看来,曾经非常担心的投资者,现在开始持有类似的观点。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小鹏通过麦格纳代工 实现欧洲量产

电动车制造商小鹏汽车有限公司(XPEV.US; 9868.HK)周一宣布,将透过麦格纳(Magna Steyr)奥地利工厂实现在欧洲的本地化生产,首批小鹏G6与G9已于该厂顺利下线,相关专案预计于2025年第三季全面启动。 据财新报道,麦格纳是全球汽车零部件巨头,亦为多家整车企业提供代工服务,累计生产逾400万辆汽车。小鹏表示,看重麦格纳在零部件、系统及整车领域的综合能力与供应链网路,能快速推动本地化落地,未来将在奥地利投产更多纯电轿车与SUV车型。 代工并非小鹏首次尝试。2017年,小鹏曾与海马汽车合作,代工生产首款G3车型。董事长何小鹏亦坦言,公司在中国市场起步即采代工模式,在欧洲延续此策略并不意外。 对中国新能源车企而言,欧洲是全球第三大汽车市场,2024年新车注册量达1063万辆,其中纯电动车注册量同比大增22%。然而,随着欧盟自2024年10月底对中制电动车加征最高35.3%反补贴关税,本地化生产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比亚迪(1211.HK; 002594.SZ)、零跑(9863.HK)、广汽(02238.HK;601238.SH)等亦相继公布欧洲建厂或代工计划,与小鹏一样积极抢占市场先机。 小鹏港股周二收升1.8%,报84.8港元。年初至今累升81.43%。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食髓知味 博雅斥2.2亿续购比特币

网络游戏开发商博雅互动国际有限公司(0434.HK)周二公布,在本月15及16日间,斥资2.19亿港元购入245枚比特币。 收购比特币的资金,主要来自今年公司多次配股所得。截至公告日,博雅持有3,925枚比特币,平均每枚购入价为66,094美元。 公司表示进一步购入比特币,是持续对Web3游戏及Web3基础设施研发进行投入,并扩大Web3核心战略资产储备,以及继续在该领域进行项目投资和战略合作。 博雅周三开盘升1.2%报7.4港元,公司过去半年股价上升90%。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Flowing Cloud taps placement to ease pressure as metaverse halo fades

元宇宙光环褪去 飞天云动配股减压

曾以“元宇宙第一股”光环上市的飞天云动,如今靠配股集资纾缓资金压力 重点: 上半年由盈转亏1.2亿元,主力营销收入年减33% 截至6月底,现金与银行结余仅余2,100万元,四个月内两度配股集资   李世达 一家公司在半年内两度配股集资,对市场来说通常不是好信号,一方面显示公司财务或跟不上业务发展,二来投资人对于持股一再被稀释,大多不会太开心。 从事数字营销与内容服务的飞天云动科技有限公司(Flowing Cloud Technology Ltd., 6610.HK),近日在四个月内第二次配股集资。据公告,配售最多4.334亿股股份,占扩大后股本约16.67%,配售价每股0.174港元,较前一交易日收市价折让约19.82%,所得款项净额约7,453万港元(956万美元)。 这笔款项中约六成将用于从媒体平台或媒体代理购买流量,其余则用做研发与一般营运资金,研发部分包括算法与数据分析、数字人平台、人工智能、动作捕捉及XR相关技术的开发等。而在不到四个月前的5月,公司才刚完成3.61亿股的配售,净筹约7,100万港元,用途与此次一样,购买流量与研发。 时光回到三年前,飞天云动享受着“元宇宙第一股”的光环登陆港交所,当时主打AR/VR营销与内容服务,成功搭上当时最火热的“元宇宙”题材。挂牌首日股价开盘2.21港元,短短一个月内冲上5.21港元的高位,当时投资人相信,这家公司或将乘着“元宇宙”的浪潮开启高速增长。 元宇宙光环不再 三年过去,故事却完全相反,飞天云动股价长期跌破1港元,如今只剩下0.2港元多一点的水平,从天堂跌落地狱。 飞天云动最初是一家移动端广告与数字营销服务商,核心模式是购买流量再设计互动广告方案赚取服务费。随着智能手机普及,公司快速壮大,2019至2021年,收入从2.5亿元增至12.5亿元,净利润同步增长至2.6亿元。为了寻找新故事,公司在2015年前后开始尝试把AR/VR特效融入广告场景,逐步搭建“AR/VR营销+AR/VR内容+SaaS平台”的业务架构。这一转型,为它戴上了“元宇宙”的光环。 然而,光环背后,其业务内核并未真正改变。公司收入仍以广告营销为主,与元宇宙产业链上的硬件巨头Meta、苹果或平台型公司不同,它缺乏能构筑长期壁垒的核心技术。当元宇宙概念退潮,硬件与平台仍能吸走流量与资金,飞天云动却失去了叙事优势。 此外,互联网与电商大客户缩减预算,单客投放额下降,以及流量成本上升,都让公司的经营压力大大增加。 2024年公司收入9.95亿元,同比下滑20%,净亏损4,370万元,结束多年盈利。主力的AR/VR营销服务收入由8.45亿元跌至5.73亿元,客户投放金额普遍下滑,毛利率由前一年的33.8%降至20.1%。 今年上半年收入跌15%至3.8亿元,期内亏损1.2亿元,去年同期盈利6,347万元。核心营销收入仅2.15亿元,年减33.5%,单客投放额下降24%,流失了汽车等重要客户。与此同时,公司应收账款减值高达8,500万元。 连续亏损 现金告急 虽然公司在AR/VR内容端仍有亮点,上半年收入增长12.6%,单专案价格提升60%,新兴的数字人与短剧业务也有数倍增长,但基数太小,无法对冲主营业务的下跌。 正因如此,公司依赖资本市场补血。在5月中旬配股集资后,截至6月底,公司现金与银行结余仅剩下2,100万元,显示资金压力相当大。市场有理由担心这只是一场无止境的循环。 或许是利空早已出尽,也或者是AI与数字人研发投入说到点上,配股消息公布后首个交易日,飞天云动股价不跌反涨,收报0.229港元,升幅5.53%。 不过,这难掩公司基本面的困境。AR/VR应用确实还有增长空间,例如数字文旅、沉浸式展览、AI数字人等领域。但竞争者众多,飞天云动既没有硬件优势,也没有平台效应,只能寄望于快速产品化、平台化,并提高毛利率。 本质上,飞天云动仍是一家广告公司,市销率仅有约0.4倍,远低于新传企划(1284.HK)的1.6倍,其盈利模式与财务压力难以构筑起投资者的想像,如果在技术上不能取得更多突破,单靠营销投入争取客户恐非长久之计。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Fosun international

出售医疗集团套现26亿 复星葡国业务重新布局

复星出售光明医疗四成股权,这是近年继出售银行及地产业务后,再一次出售葡萄牙资产,但每次皆是出售部分股权,仍维持控制性股东地位 重点: 复星近年透过瘦身健体策略,不断出售资产减债,从流动性危机中复苏 复星去年重投美元债市场,月初再成功发行3亿美元债券 郑瑞棠 复星国际有限公司(0656.hk) 在9月初公布,旗下葡萄牙附属公司Fidelidade拟出售当地医疗集团光明医疗(Luz Saúde)四成股权,作价3.1亿欧元(25.9亿),但仍然保留约六成权益。复星预期交易将令集团有三项裨益,包括优化资本结构及提升流动性;借与经验丰富的战略伙伴合作,推动公司业务发展及价值创造;及强化股权结构,为公司的中期增长提供更强的支持和动力。 光明医疗为葡萄牙最大的私人医疗集团之一,提供广泛的综合医院及临床服务,拥有29家医疗服务机构,覆盖葡萄牙75%人口。今次交易买家则为麦格理资产管理的投资基金。 保留项目控制权 葡萄牙原是复星欧洲投资的重要一环,涉及保险、医疗、地产、银行几大范畴,今次出售光明医疗集团股份,只是贯彻集团近年瘦身行动,有序地出售资产套现,改善集团的财政状况,但交易都是出售部分股权,复星仍保留项目的权益。如2024年1月以2.35亿欧元出售葡萄牙商业银行5.6%股权,保留逾两成股份,维持主要股东地位;今年5月向葡萄牙中央银行出售里斯本Entrecampos地产项目其中两幢大楼,作价1.92亿欧元元,占总楼面面积约19%,自己仍有项目的控制权。 该策略显示集团并不是看淡葡国前景而退出市场,而每项目皆保留部分权益,仍可享受日后发展的收益。出售部分股权套现后,既可改善集团债务情况,又可降低项目所承担风险,并引入策略性伙伴,是进可攻退可守的策略。 复星投资葡萄牙可追溯至2013年,当年受欧债危机影响,葡萄牙面临严重资金短缺,为减少公共债务,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私有化措举,因而让复星找到投资机会。2014年5月,以10亿欧元收购葡国最大保险公司Fidelidade;同年10月,Fidelidade在复星的支持下,以4.6亿欧元收购圣灵集团医院业务96%股权(后来更名光明医疗)。 2016年11月,复星以1.75亿欧元收购葡国商业银行BCP16.7%股权,后来增持至约20%。当年葡萄牙刚从欧债危机中复苏,资产价格相对处于低位,提供了投资机会,而且葡国经济稳定,加上地理位置连接欧洲与非洲,有利复星全球化布局。今次主要业务皆出售部分股权并引入新股东,显示其葡国业务的新布局。 流动性大幅改善 随着复星近年积极减债,集团渐从三年前的债务危机中复苏。最近公布的中期业绩报告,复星国际截至25年6月底止总债务为2,221亿,较24年12底的2,141亿元有所上升,同期的总债务占总资本比率为53%,也比24年底的52%稍为上升。不过,同期现金及银行结余678亿元,加上集团尚未提用的银行信贷额达1,394亿元,为集团提供充裕的流动性。 复星的债务危机出现于2022年,集团多年的积极扩张令负债急速上升,但疫情对公司现金流有严重影响, 当年9月标普将复星评级从BB下调至BB-,一度令复星境外美元债断崖式下跌,穆迪更在23年4月因信息不足而撤销其评级。 不过复星持有的资产价值始终超过负债额,从2022年中开始积极瘦身,有序地出售资产,包括青岛啤酒、新华保险等国企股份,并积极地出售海外资产,改善融资渠道,成功令集团从债务危机中复苏。 重投美元债市场 2024年11月,复星成功发行3亿美元3.5年期高级无抵押债券,是复星隔三年多以来重启境外美元债,标普认为此举对复星融资沟通的拓宽起积极作用,给予公司信用评级BB-,展望稳定。至今年9月初,复星亦成功发行4亿美元债券,票息6.8厘。 复星债务危机暂时纾缓,但股价仍在低位徘徊,现价约5.6港元,差不多只及债务危机前的一半。花旗指复星出售资产带来的现金流有助提高股东回报,现价比资产净值折让七成,认为估价复修空间可期,将目标价提高至6.5元,建议买入。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