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中国版Instagram〞的小红书获得旧股东新一轮融资,估值达200亿美元

重点:

  • 小红书完成新一轮融资,估值比3个月前大涨一倍
  • 分析认为,不少科网公司上市前,都会透过上市前融资(Pre-IPO)提升估值,希望以更高市盈率筹资

何仲尼

中国网络社交与购物平台小红书上周完成新一轮融资,相比3个月前传出、上一轮融资的100亿美元估值,它的市值竟在短短3个月内翻倍到200亿美元。幕后投资者看似信心十足,但在高估值背后,小红书也面临一些隐忧。

被称为中国版Instagram(IG)的小红书,是近年新兴的应用程序,具备社交与电商功能,除了电商可以发文推荐产品,平凡网民也能在这个平台透过笔记(模式像IG的帖子)分享好物,其风格接近IG的多图少字接口、提供限时动态功能,也有留言、按赞和分享等选项,内容覆盖美妆、美食、母婴、家居等生活领域。

旧股东增持

根据媒体披露,小红书这次融资以旧股东增持为主,由淡马锡、腾讯(0700.HK)阿里巴巴(9988.HK; BABA.US)等领投,融资金额5亿美元;以投后价值200亿美元计算,预计涉及约2.5%股份。

自从2013年成立以来,小红书8年间完成最少6轮融资,最近两年估值猛增。在去年上半年的一轮私募融资,小红书估值已触及50亿美元,今年8月有消息指出,小红书启动新一轮融资,当时估值超过100亿美元,如今仅短短3个月,估值就再度翻倍。

市场一直流传小红书计划上市,《路透社》今年4月报道,小红书计划年中赴美挂牌,筹资最多10亿美元;随着中国对赴美上市互联网公司加强安全审查,外电报道小红书最快今年内申请到香港上市,小红书仅回应会与资本市场保持沟通,未有明确计划。

宝鉅证券董事及首席投资总监黄敏硕认为,不少大型科网公司启动上市前,都会透过上市前融资(Pre-IPO)提升估值,希望能在公开市场以更高市盈率筹资,有利日后退出套利。不过他认为,随着官方整顿,科网板块投资气氛减退,小红书能否以高估值上市,需观测市场反应,愿望未必成真。

事实上,小红书收入模式并不多元,分为广告+电商两部分,根据未被小红书回应的媒体数据显示,小红书去年广告业务收入约6到8亿美元,占收入约80%;电商收人大约占20%,即约1.5亿到2亿美元。

小红书未上市,盈利情况不透明,难与同业比较市盈率,可透过市销率(Price-to-Sales Ratio,P/S),与国内其他规模相若的社交平台比对。以小红书最新200亿美元市值,除以10亿美元收入,市销率达20倍;截至本周一收市,俗称B站的影片分享平台哔哩哔哩(9626.HK ; BILI.US)市值约330亿美元,以去年收入约120亿元(约18.8亿美元)计算,市销率17.5倍;影音行动应用程序快手(1024.HK)去年收入588亿元(约92.3亿美元),市值约532亿美元,市销率仅5.76倍,反映小红书溢价颇大。

新措施刺激电商收入

拥有高市销率同时,小红书应用程序(APP)月度用户活跃人数(MAU),却被B站和快手抛离,据易观千帆今年8月的数据,B站今年6月底的MAU为2.37亿人,快手更达5.06亿人,反观小红书截至今年9月的MAU约1.5亿人,只达B站六成,更遑论活跃人数以10亿计算的微信、抖音等平台,因此小红书在国内APP的排名只在30位以外。

针对电商业务占比只有约20%,从最近一系列举措,反映小红书希望开拓这一板块收入来源。今年7月26日,小红书打击软性广告类笔记,要求博主在帖文申报利益;8月1日,关闭笔记好物推荐功能,不能再附有淘宝连结;8月2日,推出号店一体机制,用户账号不再分企业号、个人号等,只有专业号和非专业号,专业号可以零门开店,以吸引更多个人与中小商家与〝开店〞合作,让小红书抽取佣金,增加电商收入。

但是,个别在小红书开店多年的商家坦言,与其他电商平台相比,小红书占他的收入比例只有约1%,在电商业务还需验证的同时,小红书却严管笔记内容,打击靠推广商品获得广告收入的博主收入,最终会否令知名博主流失,甚至反过来影响传统广告业务收入,还属未知之数。

最后要关注的,是官方对社交平台的监管。工信部11月初列出38款存有违规行为的手机应用程序,当中小红书超范围收集用户信息,被要求整改。回看2019年7月,小红书曾在中国多个应用商店中被下架,主要原因是内容涉嫌违规,经过排查与整改才能重新上架。伴随着中国官方对社交平台的多变政策,难保小红书将来再度面临监管风险。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纳入港股通 正力新能升势昙花一现

锂离子电池制造商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3677.HK)周一宣布被纳入港股通,让内地投资者能买卖其股票。 公司指出,连接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与香港交易所的交易机制,已于周一正式启动。 公司表示:“董事会认为,公司被纳入港股通名单,将有助加快扩大公司股东基础及提高股份流通性,并进一步提高在资本市场上的声誉及品牌知名度。” 在获纳入港股通的首个交易日,正力新能股价周一上涨6.4%。但次日回吐多数涨幅,周二收市下跌3.6%,报10.83港元。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超额7,557倍破港纪录 大行科工首挂午收升21%

折叠自行车制造商大行科工(深圳)股份有限公司(2543.HK)周二首日在香港挂牌,开市即升36%报67.5港元,之后股价略回软,中午收市报60港元,升21%。 公司发售792万股H股,一成于香港公开发售,每股售价49.5港元,录得超额认购7,557.4倍,打破香港新股认购纪录,国际配售超额20.65倍,集资净额3.42亿元。 集资所得三成用于生产系统现代化及扩大运营规模、三成用于强化经销网络及策略性品牌发展、另外三成用于研发,余下一成作一般营运资本。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花旗银行终止银联成员资格

中国银联近日公告,已终止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的成员资格。银联方面证实,此举为花旗中国主动申请,与其近年全面退出个人银行业务相关。 据财新周五报道,花旗中国回应指出,随着零售财富管理和信用卡业务的出售与关闭,银联成员资格已无必要,但对公业务的境内外支付和收款不受影响。该行强调,将继续深耕中国市场,专注企业与机构客户的跨境银行需求。 自2021年花旗集团(C.US)宣布退出包括中国在内14个市场的零售银行业务以来,花旗中国已将36亿美元的财富管理资产出售予汇丰,并于2024年完成零售及信用卡业务剥离。与此同时,花旗集团今年6月宣布精简其位于上海和大连的全球技术中心,裁减约3,500名员工。 花旗中国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底总资产1,761.42亿元(246.9亿美元),同比下降1.4%,但营收按年增长20.5%至57.96亿元,净利润亦大增53.9%至17.55亿元。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Black Sesame challenges Qualcomm with homegrown chip substitution advantages

挑战高通地位 黑芝麻拥国产替代优势

黑芝麻研发的C1200系列芯片,能媲美高通高端芯片,属业务发展的重点 重点: 黑芝麻的研发及销售开支增,拖累中期业绩见红 公司的汽车芯片潜力大,并进军机器人产业   白芯蕊 有中国英伟达之称的芯片设计商寒武纪(688256.SS),今年股价累升逾倍,加上国产替代憧憬下,引发市场对芯片股的热情。在香港上市刚超过一年的自动驾驶芯片生产商黑芝麻智能国际控股有限公司(2533.HK),最近也公布业绩,虽然业绩见红,但2025上半年收入增长快,按年升超过四成。 黑芝麻于2016年成立,为一家汽车计算芯片设计公司,专注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在2019年推出第一代华山系列系统级(SoC,即System On Chip)芯片,为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和自动驾驶汽车提供高性能计算。到2021年黑芝麻通过武当系列扩大产品线,推出能够集成多种汽车功能的跨域SoC芯片。 受惠辅助驾驶产品及解决方案销售增加,黑芝麻2025上半年收入升40.4%至2.5亿元,当中辅助驾驶产品及解决方案收入达2.4亿元,按年升41.6%,占整个收入93.6%。 尽管收入增长快,但集团2025上半年业绩却要见红,由盈转亏蚀7.6亿元,但要留意去年录得盈利主要是向投资者发行金融工具产生公允价值变动所致,该项目录得19.3亿元盈利。撇除上述影响,按非国际财务准则,黑芝麻2024上半年实质亏损6亿元,至于2025上半年,实质亏损收窄8.3%至5.5亿元。 研发开支高于收入 集团业绩见红,主要因研发开支巨大,上半年已达6.2亿元,较收入高144%,还有辅助驾驶产品及解决方案销售成本上升111%至1.9亿元,最终令黑芝麻上半年业绩录得亏损。 不过,智能驾驶发展空间巨大,调研机构Grand View Research便预测,2024年中国智能驾驶汽车市场规模为436亿元,随着渗透率提升,料到2030年便扩大至超过1,550亿元人民币,主攻汽车智驾芯片的黑芝麻,将会是重大契机。 尤其是现时全球智能驾驶只是起步阶段,整体上智驾大致以L0至L5划分,L0需由驾驶员操控,L5则是完全自动化,现时普遍处于L2有条件自动化至L4高度自动化阶段。黑芝麻开发的芯片,目前涵盖L1到 L3级别的自动驾驶为主。 整个智驾系统架构高度依赖芯片,细分可分为三个重要芯片系统,包括感知系统、决策系统及执行系统。感知系统透过车上的感应器,例如激光雷达或镜头,收集汽车行驶时数据,收集后交由决策系统,透过芯片算法计算出行车路径,再将结果送去执行系统,根据决策的结果作出行车线路及速度控制。 黑芝麻生产的智能驾驶芯片,便是技术关键所在。目前智驾普遍用上SoC芯片,SoC芯片内包含多个处理器,包括CPU(中央处理器)、GPU(图像处理器)、ASIC(专用集成电路),其优点是体积较细,将不同处理器整合在一枚SoC芯片内,因此只需要封装测试一次,变相可压低成本。 客户全属大品牌 现时黑芝麻主要客户包括吉利、比亚迪、东风等,今年起产品已安装在吉利银河系列等多款车型。黑芝麻也进军机器人领域,为人形机器人制造商傅利叶的灵巧手,提供模组的处理能力,还与小米、宇树科技等合作。 虽然智能驾驶芯片发展前景大,但行业竞争激烈,除了英伟达外,还有特斯拉(TSLA.US)的FSD系统、高通(QCOM.US)等等,国内对手则有华为及在香港上市的地平线(9660.HK)等。 不过,黑芝麻C1200系列座舱控制器芯片以7纳米工艺设计,能够处理多达12个高清摄像镜头输入数据,对标高通现时主流的高通座舱控制器芯片,为内地仅少量能国产替代高端芯片之一,亦可布局于机器人大脑及小脑系统,有望成为集团杀手锏。 整体来讲,目前黑芝麻虽然未录得盈利,预期今年市销率达9倍,估值处偏高水平,将限制股价表现,但由于与内地多间车厂合作,加上进军蓝海的机械人市场,只要收入维持高增长,在自动驾驶及机械人概念下,将有望吸引基金追入,值得长期关注。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