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这家互联网药物公司努力为它今年已下跌10%的股票注入生命力,盈利能力成了重点

重点:

  • 111集团第二季度的收入增长了87%,总体上超过了同行,它的目标是在今年将其履行能力提高一倍以上。
  • 公司股价目前在6.5美元左右,远低于2月份创下的23美元高点,因为投资者担心监管打击会波及互联网行业的更多领域

林美心

随着成功实现收入大幅增长和市场份额增加,互联网药品销售商111集团(111 Inc.,YI.US)有了一个新的重点:赚取利润。该公司在最新的季度业绩报告中大谈这种潜力,并随后在上周宣布了适度的股票回购计划,以激起持怀疑态度的投资者的兴趣。

111集团成立于2010年,现在拥有中国最大的在线和实体药店销售网络之一,同时也经营自己的线上零售药店。它直接销售给30多万家药店——包括独立的、连锁的、诊所和私人医院——并在近900个城市运营,可以在24小时内交付药物。

这家总部位于上海的公司已经连续几个季度实现了强劲的营收增长,体现在上个月底公布的最新业绩中。今年第二季度的收入增长了86.5%,达到30亿元(4.684亿美元),主要由其面向药店和医疗机构的核心B2B销售驱动。

它收入的绝大部分(约96%)来自于B2B业务,而其余部分则来自于直接向消费者销售药品、相对较小的B2C业务。B2B业务的利润率通常会比B2C业务小得多,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该公司在实现盈利方面面临巨大障碍。

但是盈利能力显然是现在的重点,这一因素可能最终会在未来几个季度,帮助该公司缺乏活力的股票获得生命力。111集团的股价目前约为6.5美元,远远低于2月份超过23美元的历史高点。当时,投资者曾短暂地为其作为中国巨大的药品分销市场领导者的地位而欢呼。

但那是在中国监管机构开始对科技公司进行一系列打击之前,打击的对象从反垄断行为到数据安全和课外教育,不一而足。虽然药品公司尚未进入监管机构的关注目标,但111集团的股票却被广泛的抛售所拖累——许多在美国和香港交易的中国科技企业的股票暴跌。

111集团对此没有过多阐述,而是将注意力转向了盈利,管理层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说,目标是在未来12到18个月内实现收支平衡。该公司上市三年尚未实现任何年度利润。

“提高盈利将是我们未来的一个关键重点,”首席财务官陈阳(也用Luke Chen这个名字)在该公司的季度收益电话会议上说。“我们将专注于提高利润率和实现盈利。”

该公司当季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的净亏损为1.18亿元,比上年同期的7880万元有所扩大。但是以占收入的百分比计算,第二季度的亏损从4.9%缩减到3.9%,表明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其利润率正在改善。

陈阳说,公司主要的B2B业务的毛利率从一年前同期的3.4%提高到最近一个季度的3.8%,反映出这部分业务的利润率非常低。他还说,相比之下,该公司B2C业务的利润率要高得多,达到20%,尽管这一数字与上年同期持平。

命运的改变

像111集团这样的药品供应商,以及许多被其视为B2B客户的零售商在2019年一夜之间看到了命运的改变,政府终结了医院此前对处方药销售近乎垄断的地位,为他人的进入铺平了道路。新冠疫情也促成了销售额的提高,因为患者爱在网上购买药品、寻求医疗建议。

111集团一直忙于建立物流网络,以满足激增的需求。它计划在本财政年度结束前,将履约能力扩大至约24.3万平方米,比年初增加一倍以上。

它的收入增长一直超过同行,包括阿里健康(0241.HK)和京东健康(6618.HK)等更专注于B2C的在线医疗巨头。

今年上半年,111集团的收入增长76%。相比之下,同样处于亏损状态的京东健康增长了55.4%,其竞争对手平安健康(1833.HK)增长了39%,后者将自己定位为一站式在线医疗门户网站。在截至3月31日的财年中,已经实现盈利的阿里健康的收入增长了62%。

随着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和财富增长,市场潜力巨大。根据德勤(Deloitte)去年发布的一份报告,预计到2028年,中国线上药品零售渗透率将上升至约30.8%,总销售额约1770亿元人民币。报告称,处方药的销售每年将增长近60%,而非处方药将增长32%。

111集团希望得到投资者的另眼相待,他们可能更青睐利润率更高的B2C药品销售商。该公司于2018年上市,在第二季度末拥有10亿元人民币的稳健现金头寸,上周宣布了一项规模不大的1000万美元股票回购计划——此举看起来在很大程度上是象征性的,目的是向投资者表明,它认为自己的价值被严重低估了。

该公司股价在公告发布当天上涨至近8美元,但难以保持势头,此后一直在稳步下跌。

对未来监管的担忧,尤其是对数字医疗领域规模较大企业的担忧,严重拖累了股价。随着监管机构对教育和数据安全方面采取行动,一些分析师表示,中国的医疗保健行业可能是下一个被打击的对象。

的确,今年到目前为止,京东健康和阿里健康的股价都下跌了50%。111集团的股价在同一时期下跌了10%,相对较小,这可能反映了市场的预期,即监管行动可能更多地针对更大的互联网企业以及B2C,而不是B2B的药品销售商。

政府官员可能也会发现,难以找到对111集团这样的公司加强监管的理由。这些公司以改善数百万中国人的医疗服务、解决不平等问题为己任。通过提供服务,111集团帮助降低了治疗成本,尤其是极大改善了农村地区的医疗服务。

在财报电话会议上,公司高管试图淡化人们对行业监管的担忧,称他们欢迎旨在遏制不公平行为的政策。

它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刘峻岭表示,“我们认为,最近的监管行动对111集团来说,是顺风而非逆风。”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停牌中的陆金所 首席风险官辞任

线上信贷平台陆金所控股有限公司(LU.US; 6623.HK)周五宣布,Youn Jeong Lim 因“个人工作安排”辞任首席风险官职务;自10月24日起,该职位由程建波接任。程建波今年4月加入陆金所前,其职业履历涵盖京东、平安银行及阿里巴巴旗下的蚂蚁集团。 公告发布后,陆金所美股周五上涨2.8%,年内累计涨幅达38%。其港股自今年1月因与前审计机构存在分歧而暂停交易至今。 公司7月披露已聘任安永为新审计机构,迈出重启财报披露的关键一步。自去年第三季度以来,陆金所尚未发布正式季报;但今年7月业务更新公告中透露,截至6月底未偿还贷款总余额为1,934亿元,同比下降17.8%。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创维旗下创维数字首三季净利按年减64%

电子产品制造商创维集团有限公司(0751.HK)周日公布,公司非全资附属公司创维数字股份有限公司(000810.SZ)前三季度收入64.56亿元(9.06亿美元),同比下降2.45%,净利润8,585.9万元,同比下降63.69%。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达3.39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10%;由于战略备料及客户提前备货,期末存货增至21.19亿元,较年初上升39.4%;经营活动现金流转为净流出8,362.8万元,去年同期为净流入4.53亿元。 创维数字是一家提供智慧系统解决方案企业,其主要业务包括智能终端、宽带设备和专业显示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并已将业务扩展至智慧家居、智慧城市和车联网等领域。 创维集团股价周一高开随后转跌,至中午休市报4.14港元,跌1.43%,该股过去六个月累升约31.43%。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Sany makes construction equipment

资本市场对三一重工的迷思 是科技新贵还是老牌巨头?

这家重型工程机械制造商的首次公开募股,或成香港今年第三大IPO,募资额约15亿美元 重点: 三一重工期海外销售额已超过总营收半数,公司期望快速全球化能打动投资者 这家工程机械制造商在港交所的命运,或取决于投资者将其视为高科技成长股还是传统企业   阳歌 科技新贵还是老牌传统产业巨头?这个关键问题正萦绕著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6031.HK;600031.SH)。作为中国领先的重型工程机械制造商,公司拟于周二登陆港交所,上市规模有望跻身今年香港第三。 上周五,三一重工宣布以每股20.30至21.30港元价格发行约5.8亿股,是次上市预计募资约120亿港元(约合15.4亿美元),将是香港近年最火爆IPO市场中规模第三的募资,仅次于5月募资45亿美元的电动电池巨头宁德时代(3750.HK;300750.SZ),以及上月募资32亿美元的紫金黄金国际(2259.HK)。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香港募资超10亿美元的六宗IPO中,除紫金黄金国际外,均属“A+H”两地上市,这些企业在深圳或上海上市后,为提升国际影响力再度赴港上市。三一重工完全符合这定位,其港股招股书中大篇幅宣传国际化战略。后文将详述这一点。 不过,首先需聚焦估值问题,此类两地上市公司近期呈现有趣转变:简言之,与A股估值相比,香港投资者对科技与传统经济公司的估值迥异,前者随时出现溢价,后者估值只属一般。 宁德时代是前者的典型代表,其港股市盈率达36倍,显著高于深市27倍的估值水平。另一端则是典型传统经济的海天味业,这家中国酱油龙头港股市盈率仅24倍,远低于沪市的32倍。 这意味三一重工港股估值的核心问题在于,本土投资者将其定位为科技企业抑或传统经济。公司近期业绩表现中规中矩,今年上半年营收从去年同期的391亿元增至448亿元人民币(约合63亿美元),增幅约15%。与此同时,公司正加速将AI与无线通信等技术元素融入重型工程机械,提升设备自动化水平。 2003年,三一重工登陆沪市,当前A股市盈率约25倍,高于中联重科、徐工机械等国内同业,但略低于美股巨头卡特彼勒(CAT.US)的27倍。 需注意,三一重工港股定价区间对应市盈率达27倍,与其A股估值基本持平且略高。因此,该股上市后走势,将取决于投资者对企业属性的判断。基于其国际化扩张及前述科技元素,我们预计其或获接近科技股的估值水平,但可能难及宁德时代的溢价高度。 国际增长故事 搁置估值讨论后,我们将聚焦三一重工的企业发展脉络,尤其是招股书重点凸显的国际化扩张。现阶段,其国际业务增速总体远超国内销售,但今年上半年中国区业绩异军突起,公司归因于本土市场复苏。 创立于1994年的三一重工,曾多年受惠于中国基建地产热潮,当时全国住宅、商场、写字楼及道路建设如火如荼。但疫情冲击叠加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重挫其国内业务。更重要的是,国内业务毛利率显著低于海外市场,这也成为中资企业拓展海外市场,从而提升盈利能力的主因。 三一重工称,早在2002年便开启设备出口,产品现已覆盖超过150个国家。2010年,公司首个海外生产基地在印度投产。此后,相继在美国、德国、印尼设立大型生产基地。目前,公司坐拥16个国际制造基地,与其在华运营的30个基地规模几近平分秋色。 庞大的海外需求叠加本土市场疲软,推动国际销售额占比突破公司总营收五成。今年前四个月,海外销售贡献率达57.4%,中国区占比42.6%。 如前所述,公司海外销售毛利率远超国内,今年上半年分别达31.2%和22.1%,推动上半年整体毛利率升至27.6%。该指标自2022年的22.6%持续攀升,印证制造效率提升。 三一重工盈利能力同样表现不俗,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45%至52.9亿元人民币。其资产负债率亦稳步下降,截至今年4月已从2022年的58.4%降至50.6%,呈现健康态势。 归根结底,三一重工堪称运营良好的企业,具备值得称道的全球故事。公司计划将上市约三分之二募集资金,用于拓展全球销售及制造网络,将进一步降低对国内市场的依赖。眼下核心问题,在于国际投资者究竟会将其视为高增长科技企业,还是又一家传统经济的代表。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赛力斯招股集资132亿元

新能源汽车制造商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9927.HK; 601127.SH)周一公开招股,发售1亿股H股,一成公开发售,每股发售价131.5港元,集资131.5亿港元,每手100股,一手入场费13,282.62港元。公司于本周五截止认购,下周三在港挂牌。 公司去年的新能源汽车总销量达42.69万辆,按年增长183%,旗下与华为合作的”问界“已推出四款车型,去年交付量达20万辆,其中问界9成为中国市场50万元级车型的销量冠军。 赛力斯去年收入按年增长3倍至1,451亿元,并扭亏为盈取得利润59亿元。今年首六个月,收入微跌4%至62.4亿元,但纯利增长81%至29亿元。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