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信、360数科和信也科技正在以牺牲收入增长为代价,将关注焦点转向优质借款人,以应对日益增长的违约风险

重点:

  • 乐信和360数科报告三季度收入和利润下降,因为它们拒绝向高风险借款人放贷,并提高了违约准备金
  • 财报显示,金融科技贷款服务商正变得谨慎起来,以便在中国经济放缓之际,避免与违约相关的贷款损失

梁武仁

随着中国经济在多年高速增长后急剧放缓,“风险控制大于一切”似乎成了中国贷款公司的口头禅。此前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由信贷宽松推动的,但投资者似乎对它们新的业务重心表示赞赏。

这是三家网贷服务商的最新业绩传递的信息,乐信(LX.US)360数科(QFIN.US)和信也科技(FINV.US)上周都报告三季度净利润下滑。它们的具体业绩各异,但共同的主题是越来越谨慎,努力遏制中国经济放缓带来的风险,这种形势可能打击借款人的财务状况,增加他们债务违约的概率。

这意味着三家公司牺牲了收入增长,把重点放在质量更高、风险更低的客户身上。上周三发布的最新财报显示,乐信的三季度收入同比下降9.4%。几天前,360数科也公布了类似的10%降幅。信也科技的业绩显示,其三季度收入增长了约18%。但这也比几年前的繁荣时期要慢。

“在目前的时间点,管理层认为质量高于数量,是维持我们业务健康状态的正确方法,”乐信CFO孙锐在公司财报电话会议上,总结了当前的普遍情绪。 

在这三者之中,乐信在寻找财务状况良好的借款人和尽量减少违约方面压力最大,因为它的拖欠率最高。拖欠90天及以上的贷款通常被视为不良贷款,这类贷款占乐信9月底贷款总额约2.66%,高于一年前的1.85%和6月底的2.63%。这个最新数字是惠誉评估的中国传统银行平均水平两倍多。 

尽管乐信越来越关注信贷风险较低的优质借款人,而这应该会降低为潜在违约计提准备金的需要,但三季度的此类准备金仍然比去年同期大幅增加。虽然乐信主要是借款人和银行之间的贷款中间商,该公司跟360数科和信也科技一样,面临着信贷风险,因为当借款人贷款违约时,它要帮助弥补贷款伙伴的损失。

三季度拨备激增侵蚀了乐信的净利润,但也表明该公司想要为违约大幅增长做好准备。在当前这样的不确定时代,这些保护性的拨备似乎是明智之举。如果实际贷款损失小于乐信的预测,它仍然可以释放一些拨备金,在未来几个季度将其计入收入。

高质量增长

360数科的拖欠率在过去一年也大幅上升,6月底的时候,与乐信处于差不多的水平。但与竞争对手不同的是,相关数字在三季度略有下降。正如公司首席执行官吴海生在财报电话会议上重申的,这表明公司在筛选高风险借款人方面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360数科与乐信一样,都在加大力度推动“高质量增长”。

这需要持续不断的投资来开发、完善风险评估软件,在利润下降的情况下,这并不容易。对于360数科来说,即将在香港二次上市筹集的资金可以派上用场。它将发行554万股股票,筹资至多4.92亿港元(4.47亿元),计划在周三定价。它表示,将把筹集的资金用于技术开发和信用评估等用途。

信也科技就体现了关注高质量借款人能如何在长期内获得回报的例子。该公司早在乐信和360数科之前就开始甄别风险较低的消费者。因此,它的90天拖欠率远低于其他两家公司,9月底为1.44%,尽管较上年同期上升了约0.4个百分点。

由于信也科技已经拥有了更好的信用风险评估系统,并积累了经验,它可能比乐信和360数科更容易锁定符合条件的借款人,并提高贷款促成量。这可能就是为什么不同于其他两家公司,它在三季度能够在经济逆风的情况下实现收入增长。

不过,信也科技的收入增长也低于前几年,这意味着它在寻找新的借款人时,可能会变得更小心,这可能是出于谨慎,也可能是符合风险标准的客户池缩小了。与乐信和360数科一样,信也科技也增加了针对未来不良贷款的拨备。

虽然这三家公司的最新财报并不亮眼,但发布后股价均出现上涨。信也科技目前的市盈率在4倍左右,而乐信和360数科超过了3倍。诚然,这些估值并不算高。但它们似乎表明,投资者认同这些公司在长期内保持竞争优势的努力,尽管对该行业的监管不断发生着变化。

这三家公司都赢得了“幸存者”的称号,通过将业务模式从直接贷款转变为撮合贷款,它们经受住了监管机构对在线贷款机构的严厉打击。考虑到许多之前的同行已经消失或正在为生存而战,这一成就看起来值得称赞。后者包括趣店(QD.US),该公司试图涉足教辅业务和预制菜业务,但以失败告终。它三季度净亏损扩大了近六倍,在寻找商业模式的过程中没有明确的前进道路。

相比之下,乐信、360数科和信也科技都值得一赞,因为它们不仅坚持了下来,而且采取了看似正确的步骤,得以长期维持业务。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行业简讯:智能手机出货1,330万台 小米首季跃居中国第一

周二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3.3%,国产品牌小米(1810.HK)以近40%的同比增速跃居市场首位。同时,苹果公司(AAPL.US)在华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9%,排名第五。 市场研究机构IDC数据显示,中国今年一季度智能手机出货量达7,160万台,高于去年同期的6,930万台。3.3%的增速是全球智能手机市场1.5%增幅的一倍有余。IDC认为中国市场表现强劲,部分得益于政府近期推出的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对消费的提振。 小米以18.6%的市场份额领跑一季度,较去年同期13.8%的市占率大幅提升,其智能手机出货量激增39.9%至1,330万台。这一强劲表现使其超越原领头羊华为,后者以1,290万台的出货量位居第二,同比增幅为10%。Oppo与Vivo分列第三、第四位,同比增幅均不足4%。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美团向餐饮业投入1,000亿元补贴

中国外卖市场再度掀起补贴大战。在线餐饮外送巨头美团(3690.HK)总经理薛冰,周一在2025中国餐饮连锁峰会上宣布,未来三年,美团外卖将向餐饮行业整体投入1,000亿元(136.8亿美元)。 据财新报道,该笔1,000亿元将聚焦四大方向,包括帮助商家补贴消费者、向餐饮商户发放更多“助力金”、扶持和奖励优秀品质商家,以及推动“明厨亮灶”覆盖10万家店,以加强行业基础建设等。美团也将联合480多个连锁品牌探索“卫星店”模式,2025年将为首批1,000家“卫星店”提供系列扶持,包括首年零佣金、长期助力金、AI选址系统免费开放、专属流量等。 美团近期动作频频,被认为是应对京东外卖的挑战。今年2月正式跨足外卖市场的电商巨头京东(JD.US; 9618.HK),上周宣布推出“百亿补贴”活动,自上周五起向全体用户发放每天最高20元的补贴。至周二,京东宣布单日外卖订单量已突破500万单。而为鼓励商家加入,京东还宣布于5月1日前入驻的商家,全年免佣金。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金山软件可转债持有人换股

从事软件开发的金山软件有限公司(3888.HK)周二公布,可转债持有人行使部分换股权,涉及1,012万股股份,占初始可转债本金总额约11.35%。 该批可转债金额为31亿港元,去年4月发行,于今年到期,息率0.625厘。是次转换价经调整后每股34.77港元,转换后占公司扩大股份总额约0.75%。 金山软件周三开盘跌3.4%至35.7港元,公司过去一年股价上升近50%。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Faced with a cloudy regulatory picture, Smoore is preparing back-up plans

突破监管迷雾 思摩尔两手准备

思摩尔再次面对监管与关税的压力,这次他们要做好两手准备 重点: 首季税后利润同比减少43.4%至1.92亿元 大型烟草公司正游说美政府对中国一次性电子烟设备加征额外关税   李世达 电子烟所处的行业,是既传统又创新的行业、是市场庞大但又监管严格的行业,卖的是电子烟,却要与一般香烟竞争,管制还多得多。对许多业者而言,政策的影响有时如同一团迷雾,让人看不清晰。 全球最大电子雾化技术公司思摩尔国际控股有限公司(6969.HK),近日公布2025第一季度业绩,截至今年3月31日止的三个月,税后利润同比减少43.4%至1.92亿元。公司表示,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行政开支、分销及销售开支、研发开支总体上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增长。 思摩尔的收入主要来自为全球烟草公司代工电子雾化产品,电子雾化产品即是电子烟设备,如雾化器、烟弹、一次性电子烟及加热不燃烧类设备等。另外,公司也在积极推动自有品牌的发展,并加强雾化美容、雾化医疗方面的研发。 公司2024年收入117.99亿元,增长约5.3%。录得年内溢利13.03亿元,同比跌20.78%。去年公司面向企业客户的收入约为93.24亿元,较2023年下降约0.3%,占总收入约79%;自有品牌业务大幅增长34%至24.75亿元,占总收入比重提升至21%。去年在中国推出雾化美容品牌“岚至”是一大突破。 尽管增收不增利,公司股价却水涨船高。2024年,股价由年初的6.5港元倍增至年底的14.12港元。 事实上,经历一段快速发展后,中国电子烟行业已沉寂一段时间。2022年,中国正式将电子烟纳入烟草专卖制度,明确禁止更容易吸引年轻人的调味电子烟,并要求产品需获取许可并上架统一交易平台。政策出台后,思摩尔将重心放在海外业务上,至去年,公司海外收入占比已超过90%,公司收入也从前两年的负增长中恢复。 同时,海外市场似乎释放更多利好。美国作为电子烟最大消费市场,去年正式开放非烟草口味的薄荷醇口味电子烟,而总统特朗普亦承诺当选后将进一步开放相关市场,让外界期盼监管放松。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去年加强打击不合规电子烟产品,也帮助思摩尔的客户销量增长,对公司业务带来正面影响。 高额股权激励计划 让公司股价一飞冲天的,还有去年底给予创始人、董事会主席陈志平的股权激励计划。公司向陈志平授予6,100万份股权激励,条件是在2025年至2030年底,公司连续15个营业日平均市值达到3,000亿、4,000亿和5,000亿港元时,分别可获得其中30%、60%和100%的购股权。 思摩尔曾在2021年1月达到5,500亿港元市值,目前则约630亿港元。激励计划意味着,陈志平未来做任何决策也要以公司市值为考虑,而5,000亿港元的目标也透露出公司重返巅峰的雄心壮志。 然而,尽管公司发展稳健、业绩复苏,大有一展手脚的架势,但风云变换的政策风向与地缘政治因素,仍让公司的前景打上问号。 据路透社报道,思摩尔的大客户英美烟草公司(BATS.L)正在游说特朗普政府打击非法电子烟,包括对中国电子烟设备实施进口禁令。 烟草公司游说加强监管 英美烟草公司抱怨,他们的合规产品需要等待几年才能上市,但一些非法产品已经占据相当大的市场份额。据估计,未经授权的一次性电子烟(多数是中国制)占美国每年近129.3 亿美元电子烟销售额的70%左右,严重影响合法的电子烟与香烟销售。呼吁政府禁止中国进口的所有一次性电子烟,并考虑对任何其他中国制造的电子烟和吸烟替代品征收额外关税。 此外,美国近期推出“对等关税”并取消中国内地与香港地区小额进口商品的免税待遇,也对中国制电子烟的出口构成压力。 话虽如此,思摩尔仍有机会通过产品升级催生增长动力,如加热不燃烧产品(HNB)逐渐受到更多消费者欢迎,就被陈志平视为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公司正加强研发与营销开支,发展雾化美容与雾化医疗业务,以应对电子烟业务的不确定性。 目前,思摩尔市盈率约52倍,高于雾芯科技(RLX.US)的30倍,亦高于烟草业平均的11倍,显示当前估值已偏高,投资人应小心回调风险。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