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0.HK
Xiaomi CEO Lei Jun declared his ambition to make the smartphone maker one of the world's top five automakers i

小米的汽车发布会中,雷军夸下海口,要在15至20年内成为全球前5的车厂

重点:

  • 小米未必再一如以往,用低价打入汽车市场
  • 雷军扬言小米造车是人生最重要的战役

    

刘智恒

有看过《一往无前》这本书,就知道小米集团(1810.HK)的热血十年,雷军从一个手机外行人,怎样将小米攀上销售巅峰,今天他是否要在新能源车上,复制其成功模式?

雷军在汽车领域上,构建更先进的智能设备并在物联网中相互通信,希望能达致更全面的小米智能生态系统。

去年底的小米汽车发布会上,雷军展示小米第一部电动车SU7,外型让人眼前一亮,虽然有人指它像保时捷的Taycan与特斯拉的混合体,但其颜值确实超爆,所有设备及技术也是高端,难怪雷军一再强调:“不要喊9万9了,不可能的!”但市场总聚焦在价格上,雷军只好补充:“14万9也不用再讲了,还是要尊重一下科技。”

言下之意,小米汽车难再走超平路线,至于是否雷军向市场做了价格期望,到时又以低价去抢市场,一切要在今年SU7正式推出后才揭晓。

要成全球五大车厂

雷军在发布会上的豪言壮语,展现了无比决心。汽车行业已经过百多年发展,要在赛道上竞跑并无捷径,他许下承诺:“以十倍努力去投入,从底层核心技术做起,认认真真造一辆好车,经过15 年到 20 年的努力,成为全球前五的汽车厂商,为中国汽车工业全面崛起而奋斗。”

雷军的演说激动人心,但事实又另一回事,特别是投资市场,似乎并不买账,发布会当天股价不升反跌,一度跌近2%,翌日跌势未止,收盘跌逾4%,报15.28港元,是否意味大家不看好其发展前景?我们没有水晶球,最终小米汽车能否跑出尚属未知之数,但可以尝试从大环境及公司层面去探讨分析。

先说整体市场,新能源车这条赛道强手云集,国外有特斯拉(TSLA.US),国内有比亚迪(1211.HK; 002594.SZ),加上“蔚小理”及零跑(9863.HK)等几家造车新势力,竞争已十分白热化,市场都质疑小米这个后来者如何突围而出,稍有差池,随时走上败亡之路。而且,新能源车经过这几年的急速增长,市场或许会放缓下来。

电车市场方兴未艾

从近年全球对减碳排放的要求,以及近年各地对新能源车的布局,可以预计未来的世界,新能源车会逐渐取代汽油为燃料的车辆,问题只是时间,因此对于市场饱和这一点,暂时似乎不用太担心。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在2020年至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36.7万辆、352.1万辆以及688.7万辆,按年增长10.9%、157.6%及95.6%。截至今年11月,内地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36%。换言之与饱和仍有相当距离,即使现已充斥多家造车势力,再加入新的竞争者,市场仍有足够的空间让他们去争取及拼搏。别忘记,还有海外这个大市场,足以容纳更多内地车企去开疆拓土。

我们看,新能源车未来市场仍大有可为,但发展的过程中,同业竞争,淘弱留强是必然事情,当年威马汽车挟强势而来,最终败走麦城,可见企业的能力才是关键,如何去应对是重要一环。

对于小米的雷军,从金山软件(3888.HK)的成功,到十年前一个门外汉,在杀戮战场的手机行业上由零开始,最终排除万难,成为前列手机品牌,于中国及海外市场占有重要席位,足见雷军及其团队有相当能耐。

纵然有批评声音指小米在做高端手机一直未能成功,但小米目前仍是全球智能手机品牌中,按货量计稳居前三之列。就如初创或私募投资,很着重看领导团队,而小米创始人就有一个亮丽的履历去让人投下信心一票。

雷军并不是睡醒觉就突然想要造车,早在十年前已有部署,雷军当年已布局,在乘用车领域投资小鹏(9868.HK)和蔚来(9866.HK),另外又投资九号公司、工匠派及石头科技等。期间,小米针对激光雷达企业,投资了禾赛科技(HSAI.HK)和速腾聚创(2498.HK)等重点品牌,透过投资去参与及观察,汲取了多年经验及知识,并建立相当的人脉关系。

雷军人生最后一击

就是雷军的早有筹谋,是以在公布造车后的1,003天里,小米才能短时间内解决人才任用、造车资质、及自建工厂等事宜。

财务上,雷军拓展电动车时,有小米这家上市公司作后盾,确实具有一定优势,我们看看小米第三季度的财务报表,光在第三季度,经营现金流有133亿元,手头现金316.5亿元,短期银行存款也有514亿元,而长短期借贷仅为448亿元。

虽然造车的投资动辄以百亿计算,但以现时小米的财力,加上雷军的人脉关系,赋以昔日亮丽的创业成绩,要在市场找融资相信并不成问题。难怪雷军在发布会上敢说出“不差钱”这三个字。

日本战国时代的大名织田信长,雄心勃勃统一天下,向天下布武,今天雷军公开叫阵,扬言最快在15年内打进前五大车厂之列。他豪言地说:“这是我人生最后一次重大的创业项目,我愿意押上人生所有的战绩和声誉,全力以赴去做小米汽车。”

事实上,以雷军在软件及手机行业做出的骄人成绩,加上他的能力及一往无前的精神,大有机会在新能源车的市场上站稳一重要席位。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系我们了解更多详情。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行业简讯:外卖战升温引监管关注 五部门约谈京东 美团 饿了么

在外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之际,中国监管部门出手介入。5月13日晚,市场监管总局联同中央社会工作部、中央网信办、人社部及商务部,针对当前外卖行业存在的突出问题,约谈京东(JD.US; 9618.HK)、美团(3690.HK)及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旗下饿了么等平台企业。 据财新报道,五部门要求企业严格遵守《电子商务法》《反不正当竞争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强调须履行主体责任与社会责任,规范经营、保障消费者、商户与外卖骑手权益,促进平台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京东今年强势进军外卖市场,刘强东亲自领军,提出佣金不超过5%、为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等政策;美团则回应推出养老保险补贴,双方并因“骑手二选一”问题互相指责。阿里也在4月底加入战局,饿了么宣布百亿补贴计划,并联合淘宝闪购发放上亿份免费茶饮券。 监管机构自去年底多次强调平台经济要规范发展,并整治算法滥用、保护新型就业者权益。未来外卖平台竞争将不仅拼补贴与速度,更须接受更高标准的法律与社会责任检视。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较A股折让逾两成 恒瑞医药集资近百亿港元

中国药业龙头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1276.HK; 600276.SH)于周四招股,发售约2.25亿股,5.5%作公开发售,每股售价介乎41.45至44.05港元,较A股周三的收市价折让约23%至27.6%,集资近99亿港元,下周二截止认购,周五正式挂牌。 恒瑞医药专注的药物领域包括肿瘤、代谢和心血管疾病、免疫和呼吸系统疾病,以及神经科学。公司拥有110多款商业化药物,包括19款新分子实体创新药和4款其他创新药。 去年公司盈利达63.4亿元,按年增长48%。今年首季收入72.06亿元,同比增长20.1%,纯利上升36.9%至18.74亿元。 是次共有七名基石投资者,认购金额达5.3亿美元,包括新加坡政府的GIC、Invesco Advisers、UBS AM Singapore、Cordial Solar、Hillhouse、Millennium及Oaktree。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结束三年收入萎缩 虎牙重返增长轨道

游戏直播公司虎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HUYA.US)周二披露,在经历竞争加剧、监管打压及合并案遭否等困境后,公司今年一季度实现收入正增长,结束逾三年的业绩收缩周期。 虎牙披露,今年一季度营收总额为15.1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5亿元微增。此前公司上一次实现同比增长,要追溯至2021年第三季度,当季营收从28.1亿元增长5.7%至29.8亿元。 公司核心直播业务收入仍延续跌势,最新季度同比下滑约10%至11.4亿元。但游戏相关服务收入大涨52%至3.7亿元,弥补了核心业务缺口。根据非公认会计准则,公司最近三个月实现净利润2,400万元,较上年同期的9,250万元有所下降。 财报发布后,虎牙美股周二涨1.9%。该股年内累计涨幅已达25%。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五年投资10亿 美团Keeta进军巴西

外送服务巨头美团(3690.HK)近日宣布,将斥资10亿美元把其海外外送平台“Keeta”拓展至巴西,此前该平台已在中国香港及沙特阿拉伯成功推出。美团表示,Keeta将于“未来几个月内”登陆巴西,并计划于未来五年内在当地投入总额10亿美元。 南华早报报道,这项协议于本周一在北京签署,巴西总统卢拉(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亲临现场,与美团创办人兼首席执行官王兴一同见证。王兴表示,巴西是拥有巨大潜力的重要市场,美团将致力于“提升消费者体验、帮助合作餐厅成长,并为外送员提供更多机会”。 美团于2022年开始部署开拓海外市场,Keeta已分别在中国香港及沙特阿拉伯推出服务。去年2月,美团进行多项业务整合,由王兴亲自负责海外业务拓展。 公司称,Keeta将在巴西建立全国性外送网络,并为当地餐饮商户提供多元营销及数字化运营工具,助其拓展业务。 尽管利好消息公布,美团周二股价仍下跌4%,报138.60港元。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