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0.HK
Xiaomi CEO Lei Jun declared his ambition to make the smartphone maker one of the world's top five automakers i

小米的汽车发布会中,雷军夸下海口,要在15至20年内成为全球前5的车厂

重点:

  • 小米未必再一如以往,用低价打入汽车市场
  • 雷军扬言小米造车是人生最重要的战役

    

刘智恒

有看过《一往无前》这本书,就知道小米集团(1810.HK)的热血十年,雷军从一个手机外行人,怎样将小米攀上销售巅峰,今天他是否要在新能源车上,复制其成功模式?

雷军在汽车领域上,构建更先进的智能设备并在物联网中相互通信,希望能达致更全面的小米智能生态系统。

去年底的小米汽车发布会上,雷军展示小米第一部电动车SU7,外型让人眼前一亮,虽然有人指它像保时捷的Taycan与特斯拉的混合体,但其颜值确实超爆,所有设备及技术也是高端,难怪雷军一再强调:“不要喊9万9了,不可能的!”但市场总聚焦在价格上,雷军只好补充:“14万9也不用再讲了,还是要尊重一下科技。”

言下之意,小米汽车难再走超平路线,至于是否雷军向市场做了价格期望,到时又以低价去抢市场,一切要在今年SU7正式推出后才揭晓。

要成全球五大车厂

雷军在发布会上的豪言壮语,展现了无比决心。汽车行业已经过百多年发展,要在赛道上竞跑并无捷径,他许下承诺:“以十倍努力去投入,从底层核心技术做起,认认真真造一辆好车,经过15 年到 20 年的努力,成为全球前五的汽车厂商,为中国汽车工业全面崛起而奋斗。”

雷军的演说激动人心,但事实又另一回事,特别是投资市场,似乎并不买账,发布会当天股价不升反跌,一度跌近2%,翌日跌势未止,收盘跌逾4%,报15.28港元,是否意味大家不看好其发展前景?我们没有水晶球,最终小米汽车能否跑出尚属未知之数,但可以尝试从大环境及公司层面去探讨分析。

先说整体市场,新能源车这条赛道强手云集,国外有特斯拉(TSLA.US),国内有比亚迪(1211.HK; 002594.SZ),加上“蔚小理”及零跑(9863.HK)等几家造车新势力,竞争已十分白热化,市场都质疑小米这个后来者如何突围而出,稍有差池,随时走上败亡之路。而且,新能源车经过这几年的急速增长,市场或许会放缓下来。

电车市场方兴未艾

从近年全球对减碳排放的要求,以及近年各地对新能源车的布局,可以预计未来的世界,新能源车会逐渐取代汽油为燃料的车辆,问题只是时间,因此对于市场饱和这一点,暂时似乎不用太担心。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在2020年至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36.7万辆、352.1万辆以及688.7万辆,按年增长10.9%、157.6%及95.6%。截至今年11月,内地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36%。换言之与饱和仍有相当距离,即使现已充斥多家造车势力,再加入新的竞争者,市场仍有足够的空间让他们去争取及拼搏。别忘记,还有海外这个大市场,足以容纳更多内地车企去开疆拓土。

我们看,新能源车未来市场仍大有可为,但发展的过程中,同业竞争,淘弱留强是必然事情,当年威马汽车挟强势而来,最终败走麦城,可见企业的能力才是关键,如何去应对是重要一环。

对于小米的雷军,从金山软件(3888.HK)的成功,到十年前一个门外汉,在杀戮战场的手机行业上由零开始,最终排除万难,成为前列手机品牌,于中国及海外市场占有重要席位,足见雷军及其团队有相当能耐。

纵然有批评声音指小米在做高端手机一直未能成功,但小米目前仍是全球智能手机品牌中,按货量计稳居前三之列。就如初创或私募投资,很着重看领导团队,而小米创始人就有一个亮丽的履历去让人投下信心一票。

雷军并不是睡醒觉就突然想要造车,早在十年前已有部署,雷军当年已布局,在乘用车领域投资小鹏(9868.HK)和蔚来(9866.HK),另外又投资九号公司、工匠派及石头科技等。期间,小米针对激光雷达企业,投资了禾赛科技(HSAI.HK)和速腾聚创(2498.HK)等重点品牌,透过投资去参与及观察,汲取了多年经验及知识,并建立相当的人脉关系。

雷军人生最后一击

就是雷军的早有筹谋,是以在公布造车后的1,003天里,小米才能短时间内解决人才任用、造车资质、及自建工厂等事宜。

财务上,雷军拓展电动车时,有小米这家上市公司作后盾,确实具有一定优势,我们看看小米第三季度的财务报表,光在第三季度,经营现金流有133亿元,手头现金316.5亿元,短期银行存款也有514亿元,而长短期借贷仅为448亿元。

虽然造车的投资动辄以百亿计算,但以现时小米的财力,加上雷军的人脉关系,赋以昔日亮丽的创业成绩,要在市场找融资相信并不成问题。难怪雷军在发布会上敢说出“不差钱”这三个字。

日本战国时代的大名织田信长,雄心勃勃统一天下,向天下布武,今天雷军公开叫阵,扬言最快在15年内打进前五大车厂之列。他豪言地说:“这是我人生最后一次重大的创业项目,我愿意押上人生所有的战绩和声誉,全力以赴去做小米汽车。”

事实上,以雷军在软件及手机行业做出的骄人成绩,加上他的能力及一往无前的精神,大有机会在新能源车的市场上站稳一重要席位。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系我们了解更多详情。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Shein首间实体店巴黎开幕 线上平台却面临封禁危机

中国快时尚电商Shein位于法国巴黎BHV Marais百货公司的首间实体店,本月5日正式开幕,然而其线上平台却在法国面临封禁危机。 据财新报道,法国经济、财政及工业、数字主权部同日宣布,政府已启动程序,暂停Shein在法国的线上运营,直至公司证明其所有内容符合当地法规,相关部门须在48小时内完成初步审查。目前Shein已主动暂停其在法国的第三方平台业务,自营业务仍在正常运营。 据法国媒体报道,封禁行动源于Shein平台涉嫌贩售儿童形象性玩偶与违禁武器。巴黎检方同时对Shein、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旗下速卖通(AliExpress)、拼多多(PDD,US)旗下Temu,以及美国跨境电商平台Wish等平台展开调查。检方指控这些平台未能有效监控上架商品来源与内容,涉嫌放任违禁品贩卖。 事实上,Shein在巴黎开设实体店的消息传出后,立即遭到当地百货商、服装协会等多方抵制。批评者认为,Shein的快时尚模式与巴黎追求永续与文化价值的时尚理念背道而驰,将破坏本地产业的生态与社会责任形象。巴黎市长伊达尔戈亦公开谴责象征快时尚的Shein入驻BHV,称“这一选择违背了巴黎的生态和社会愿景”。 尽管如此,以Shein为代表的中国跨境电商平台,在法国的表现仍然亮眼。法国时尚学院(IFM)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在法国15大时尚零售商榜单上,Shein位列第5位,Temu位列第15位。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百利天恒启动香港IPO 有望纳入港股通

生物制药企业四川百利天恒药业(2615.HK;688506.SH)于周五启动香港IPO,计划以每股347.50至389港元的价格发行863万股,最高募资额可达33.6亿港元(约合4.32亿美元)。认购将于11月12日截止,港股上市交易日定为11月17日。 公司已在上交所上市,因而其具备纳入港股通的资格——该计划可使内地投资者最早在上市首日即可交易其新挂牌股票。港股通机制允许内地与香港投资者跨境买卖对方市场的股票。 这家专注于抗体偶联药物(ADCs)等创新大分子肿瘤疗法的开发商——其产品被喻为抗癌“生物导弹”——自2023年初登陆科创板以来表现强劲。其股价迄今已累计上涨逾十倍。 百利天恒表示,港股上市将加速其国际化战略布局,包括拓宽融资渠道、快速推进研发管线的全球临床试验及商业化进程。 本次港股发行的基石投资者包括战略合作伙伴百时美施贵宝(BMY.US)等知名企业,以及奥博资本(OrbiMed)、德福资本(GL Capital)、阿多斯资本(Athos Capital)、富国基金(Fullgoal Fund)等头部投资机构。联席保荐人涵盖高盛、摩根大通及中信证券等顶级投行。 余特莉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汽车之家第三季度盈利微跌1.5%至4.2亿元

汽车交易平台汽车之家(2518.HK ; ATHM.US)周四公布第三季度业绩,收入17.8亿元,与去年同期相若;期内盈利4.2亿元,同比微跌1.5%。 汽车之家首席财务官曾岩表示,因在内容多元化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有力推动用户增长。据QuestMobile数据,公司9月移动端日活跃用户达7,656万,同比增长5.1%。另外,得益于新零售业务的强劲贡献,在线营销及其他业务收入实现同比增长32.1%。 公司在第三季度的营业成本为6.46亿元,按年大增58%。公司解释因在下沉市场拓展创新业务,加上股权激励费用上升,产生较高的交易成本。 汽车之家周五平开报48.6港元,公司过去一年股价由高位下跌23%。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文远知行港股首挂破发 全日收跌近一成

自动驾驶出租车运营商文远知行(0800.HK, WRD.US)周四在港交所首挂低开7.8%,随后跌幅扩大,至中午休市报24.4港元,跌9.96%。 已在美国上市的文远知行公布,此次发行8,825万股,其中,香港公开发售获72.44倍超购,触发回补机制,最终配发占比增至20%,国际发售占80%,获8.85倍超购。最终发售价为每股27.1港元,净筹约22.64亿港元(2.91亿美元)。 公司表示,集资所得约40%用于开发自动驾驶技术,另外40%用于加快L4级车队的商业化量产或运营,约10%用于建立营销团队和分支机构,余下10%用于一般营运资金。 今年上半年,公司收入近两亿元,同比增长32.8%,亏损达7.92亿元,按年收窄约10%。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