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65.HK 603906.SHG
Lopal loss narrows

在2023年和2024年陷入亏损后,这家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制造商的情况似乎正在好转

重点:

  • 龙蟠科技表示,预计2024年亏损5.95亿元至6.97亿元,较2023年12.3亿元亏损收窄近半
  • 去年,公司的库存相关减值和应收账款均大幅下降,表明情况正趋稳定

 

阳歌

2025年是否会成为江苏龙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465.HK; 603906.SH)新时代的开始,并可能恢复盈利?

对中国领先的这家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制造商,以及整个锂电池供应链来说都是一个大问题。过去两年,随着锂价在飙升至历史高位后暴跌,锂电池供应链遭​​受重创。龙蟠科技的业务在过去一年里逐渐改善,一周前发布的 2024业绩预告似乎显示,公司情况持续改善。

影响该公司的另一个因素是中国电动汽车(EV)制造商的产能过剩,它们是最大的电池买家,而电池制造商又是龙蟠科技最大的客户。由于继续蒙受巨额亏损,很多电动汽车制造商要求供应商提供大幅折扣,这波及了供应链上的龙蟠科技等公司。在这一点上,龙蟠科技似乎更好地控制了局面。

雅虎财经调查的两家关注该公司的分析机构,尚未就龙蟠科技今年是否扭亏为盈发表看法,不过它们确预计,在2023年下降40%后,龙蟠科技的收入将连续第二年增长。公司似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因在2023年和去年已计提大额资产减值。

公司在一周前发布了另外两份公告,并在其中一份中表示,2024年将计提1.4亿元(1900万美元)至1.65亿元的资产减值,大部分与锂库存有关。虽然这个金额很大,但与2023年5.5亿元的资产减值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善。

去年全年锂价持续下跌,但与2023年相比跌幅相对温和。总而言之,锂价已从2022年底、2023年初的峰值下跌了约85%,其中大部分发生在2023年。

龙蟠科技在1月17日发布的另一份公告中表示,预计2024年全年净亏损5.95亿元至6.97亿元,约为2023年12.3亿元亏损的一半。用去年前三个季度的数据进行计算,公司第四季度亏损预计约为3.5亿元,而第三季度亏损为8,200万元。但我们应该注意到,第四季度的数字似乎包含了全年的减值损失。

公司的复杂情况体现在股价和估值指标上,公司10月底在香港上市后的头两个月,相关指标看上去并不太理想,但本月开始好转。公司上市时的发行价每股5.50港元,筹集资金约5亿港元(合6,400万美元)。此后该股拾级而下,在12月中旬触及约4.40港元的低点。接着虽略有反弹,但周四收盘价4.66港元,仍比IPO价格下跌了约16%。

成本及应收账双降

为了更好地了解公司的经营现状,我们应看看它在去年10月底发布的三季度财报。报告显示,第三季度收入下降22%至20.9亿元,降幅远高于前九个月的13%。

公司没有就个中原因发表评论,但它在财报中指出,去年前九个月碳酸锂的平均价格较上一年同期下降了66.4%。由于电池制造商在电动汽车品牌的压力下要求降低价格,该公司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价格也大幅下降,不过前九个月的同比下降幅度较温和,为48.3%。

考虑到这些因素,去年前九个月的销售成本同比下降了19%,超过了同期13%的收入降幅。受此影响,该公司成功地把去年前九个月的营业亏损,从上一年同期的10.8亿元大幅降至3.04亿元。

在运营效率改善的同时,公司似也在控制应收账。财报称,截至去年9月底的应收账款从2023年底的21.7亿元,下降了25%至16.2亿元,由此可见一斑。

过去两年的持续动荡,导致公司持有的现金从2023年底的33.1亿元,下降近半至去年9月的17.9亿元。但我们应注意到,公司通过IPO获得5亿港元注资,加上目前情况稳定,意味公司现金也应该趋稳,甚至可能开始出现增长,如果公司恢复盈利的话。

随着情况改善,龙蟠科技的股票确实显示出一定的上行潜力。该股目前的市销率(P/S)仅为0.32倍,远低于赣锋锂业(1772.HK;002460.SZ)的1.79倍和天齐锂业(9696.HK;002466.SZ)的1.59倍,而领先的锂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300750.SZ)更高,为2.64倍。

在即将到来的蛇年,影响龙蟠科技的主要因素,仍将是锂价和电动汽车制造商的情况。锂价在大幅下挫后似有可能最终企稳,甚至可能开始上涨,而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的产能过剩也不会很快消失。这两件事都可能对龙蟠科技恢复盈利的能力造成压力,不过公司在经历了艰难的两年之后,似乎确实有可能继续复苏。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八大基石投资者力撑 绿茶招股集资12亿

内地餐厅营运商绿茶集团有限公司(6831.HK)周四在港公开招股,发售1.68亿股,一成公开发售,招股价每股7.19港元,集资约12.1亿港元,本月13日截止认购,16日挂牌。 公司表示已引入八名基石投资者,当中包括无钖紫鲜及Action Chain等,合共认购6.73亿元股份。 绿茶起源于杭州,截至2024年底餐厅数目达493家,覆盖28个省市地区,去年集团收入为38.4亿元人民币,按年升6.9%;盈利按年升18.5%至3.5亿元人民币。 是次集资所得,约63.3%用于扩展餐厅网络,26.3%设立中央食材加工设施,5.4%升级信息技术系统及相关基础设施,5%则拨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Fosun International sheds real estate assets in Portugal

售地产项目降风险 复星国际续瘦身

葡萄牙曾是复星国际全球化战略的重要据点,随着“瘦身健体”策略的推进,公司正持续出售葡萄牙资产 重点: 出售葡萄牙里斯本地产项目中的部分单位,代价约1.9亿欧元 去年还债111亿元    李世达 十几年前,葡萄牙曾经是复星国际有限公司(0656.HK)全球化战略的重要跳板,也是中葡合作的一段佳话。不过,随着复星逐步“瘦身健体”,遂行轻资产战略,近年已陆续出售不少葡萄牙资产。 最新的案例,是本周二宣布向葡萄牙中央银行(Banco de Portugal)出售位于葡萄牙里斯本Entrecampos项目中除M单元外的A2及A3幢大楼未来单元,包括作为其组成部分的所有地下停车位,基础代价约1.92亿欧元(约15.8亿元)。 Entrecampos是葡萄牙里斯本市中心的重要区域,正进行“Entrecampos 综合开发计划”的大型城市再生项目,交易中的两幢大楼属于该计划六幢大楼中的两幢。项目由葡萄牙保险公司Fidelidade Property Europe主导,而复星国际正是Fidelidade的控股股东。根据公告,这两幢资产所涉及的建筑面积,约占Entrecampos整个项目预期总建筑面积的19%。 降低地产项目风险 2018年,Fidelidade以约2.74亿欧元的价格从里斯本市政府手中购得 Entrecampos区域的多块地皮,总开发面积约为25公顷。开发计划预计总投资额在7.5亿至8亿欧元之间,将建设约900套住宅单位,其中279套为市场销售,其余为可负担租赁住房,并包括办公室、零售商业、餐饮、绿地和社区设施等多元用途。整个项目预计于2027年下半年完工。 公司称,出售葡萄牙项目可降低房地产风险敞口、通过引入信誉优良之首批进驻机构提升项目声誉,以及减少可出租办公空间以降低租赁风险,有助于最小化与空置率相关的不确定性并符合风险缓释目标。公司表示,出售所得将用于一般营运资金。 葡萄牙一直是复星国际全球战略的重要一环。2014年,复星国际以10亿欧元代价获得Fidelidade控股权,其后又以8.6亿欧元持有光明医疗,也以1.75亿欧元成为葡萄牙商业银行BCP的大股东。这三大核心业务建立起复星在葡萄牙的“保险+医疗+银行”企业协同体系,葡萄牙也成为其国际化经营路线的代表性地区。 不过,随着从2022年开始,复星进入所谓的“瘦身健体”阶段,陆续出售非核心、非主营资产,以减低负债压力,一些海外资产也陆续脱手。 2024年1月,复星国际以2.35亿欧元出售葡萄牙商业银行(Millennium BCP)的5.6%股份,仍保留20%以上的股份。同年5月,复星将旗下子公司持有的德国私人银行HAL 99.743%股份出售给荷兰银行,交易金额约为6.7亿欧元。7月,再以约408亿日元将旗下的北海道星野TOMAMU度假村出售给日本不动产投资公司YCH16。 三年出售750亿元资产 根据公司3月底公布的年报,仅2024年一年,复星在集团层面签约退出资产达175亿元,合并报表层面则约为300亿元。2022年至2024年,累计完成资产退出约750亿元。2024年,公司兑付境内外公开债务合计111亿元。 根据年报,虽然截至去年底总债务增长约1%至2,141亿元,总债务占总资本比率也由2023年底的50%增至为52%,但公司手头现金较2023年底增加138.8亿元至1,063.4亿元,资金流动性仍然强劲。公司管理层则喊话,要在一至两年内将归属集团的有息债务降至约500亿元水平。 另外,去年公司总收入达1,921.4亿元,同比略减3.1%,产业运营利润则达到49亿元。合并报表后股东应占亏损达43.5亿元,但主要由于去年阿里巴巴低价回购菜鸟股权导致账面减值51亿元所致,剔除该因素后,股东应占溢利达7.5亿元,反映实际经营状况优于表面数据。 另外,去年复星国际完成了复星旅文的私有化,而复宏汉霖(2696.HK)的私有化则遭小股东否决。董事长郭广昌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这说明小股东对复宏汉霖充满信心。他将复宏汉霖称为复星最具未来想像力的企业,是复星未来的“珠穆朗玛峰”。 郭广昌说:“我们讲‘有进有退’,退的是重资产项目和一些非核心产业,进的是有巨大想像力和广阔成长空间的创新产业。”话音未落,旗下复星医药(2196.HK)便于4月中增持复宏汉霖约3.9%股份,总持股达到63.43%。 目前公司股价约4.15港元,徘徊在52周低点附近,今年以来跌去约8.8%,预测市盈率为4.33倍,实属偏低,考虑到公司瘦身健体渐显成效,旗下业务稳健具增长潜力,以及债务情况持续好转,公司估值有望持续修复。…

简讯:中国业绩拖累 百威亚太首季利润劲挫近两成

百威亚太控股有限公司(1876.HK)周四公布,2025年首季度营收同比下降7.5%至14.6亿美元。尽管多数市场实现稳健增长,仍难抵消中国区业务的下滑。 当季净利润同比下跌18%,由去年同期的2.87亿美元降至2.34亿美元。 中国营收同比减少12.7%,导致亚太地区西部整体营收下降11.7%。而在韩国市场双位数增长的拉动下,亚太地区东部营收同比得以增长11.7%。 公司称:“2025年第一季度,我们在亚太地区的业务部分抵消中国的挑战。但仍受到主要运营地区和即饮渠道持续疲软影响,而占我们约四分之一的中国市场库存销量亦下跌。” 财报发布后,百威亚太股价周四收跌1.8%至8.31港元,目前股价处于52周波动区间中位。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钧达股份首挂升逾6%

光伏电池制造商海南钧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865.HK; 002865.SZ)周四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开报22.20港元,较招股定价22.15港元高0.2%。至中午收报23.6港元,升6.54%。 公司公布,全球发售6,343.23万股H股,香港公开发售占10%,净筹约12.92亿港元(1.66亿美元)。其中,香港公开发售获3.5倍认购,国际发售获1.08倍认购。 钧达股份主营高效光伏电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4年的出货量计,该公司的N型TOPCon电池全球市场份额达至约24.7%,排名第一。 今年首季,公司收入18.75亿元,同比下降49.52%,录得净亏损1.06亿元,亏损较去年第四季收窄约39%。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