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7.HK
Tam Jai results leave sour taste of dining downturn

谭仔中期业绩大幅倒退,香港以外的发展亦未如理想,公司前景令投资者担忧

重点:

  • 中期业绩同比下跌逾50%
  • 收缩中国及新加坡业务

 

刘智恒

餐饮业市道有多差劲,看看上市公司的业绩就心里有数,继大快活(0052.HK)及大家乐(0341.HK)发盈警后,香港米线一哥谭仔国际有限公司(2217.HK)的中期业绩告诉我们,餐饮业阴霾密布,更黑暗的时刻或许正在前面等待。谭仔在截至今年九月底止的中期业绩很自豪地强调:“本集团成功克服逆境,收益增长1.2%至14亿港元。”

细心分析,收入无疑是增加,但股东应占溢利只有3,606.8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8,163万港元劲挫55.8%。

收入增加了,盈利却跟不上,更出现断崖式下跌,为何增收不增利?简单讲,谭仔为求巩固在港的市场地位,不得已牺牲经营利润,推出一系列吸客措施,结果是生意做大了,钱却赚少许多。

香港市场为谭仔中期贡献近94%的收入,可来自香港的经营溢利,同比下跌14.7%至2.24亿港元。集团归咎本地经济放缓,消费者信心疲弱,以及港人北上消费成风,导致餐饮业疲不能兴。期内谭仔因推出更多促销优惠,加上外送平台业务令手续费开支急升,两者影响公司纯利率,按年下跌3.3个百分点至只有2.6%。

怪不得集团也在财报上坦承:“目前面对的挑战有机会是集团成立以来最棘手的一次。”

引入新品放眼世界

为突破困局,应对香港市场的困境,谭仔希望拓展香港以外国家或地区,冀可开拓一个甚至多个新市场,愿景是走向全世界,正如集团一直挂在口边的一句话:“要将谭仔味带到世界每个角落。”

公司早在几年前已开始在内地设店,并已涉足新加坡市场。本月,集团在澳洲墨尔本开设首家谭仔店,计划本财年下半年增设两间分店。同时亦已透过特许经营安排,筹备进军菲律宾及马来西亚市场。

另一方面,谭仔急谋借助母公司东利多旗下的品牌,在港增辟财源。今年十一月斥资1,250万港元,向东利多购入香港“丸龟制面”的所有权益,另外又引入母企的日式牛肉饭店“山牛”,已于今年落户香港。

分店网络收缩

目标虽十分清晰,实际并不那么乐观。香港以外的拓展早在几年前已开展,至今仍举步为艰,特别是国内市场。谭仔透露,已策略性地缩减中国内地的分店网络,期内关闭四间表现欠佳的餐厅,并将继续整合中国内地餐厅网络规模。

新加坡业务更是惨不忍睹,因竞争加剧、通胀高企及长期人手不足,当地分店虽维持11间,但收入按年减少,亏损更较去年同期扩大。集团决定收缩新加坡的网络及业务,又提到关闭餐厅将导致本财年产生若干一次性开支。

至于引入母公司的品牌,能否成功亦是未知之数。以新收购的香港“丸亀制面”来说,截至今年3月的年度仍亏损100万港元。“山牛”的分店,也只设在公共屋邨的商场苦苦经营。况且,谭仔在本财年下半年,两个品牌加起来亦只计划开设四间分店,能为集团带来的收入相对有限。

降价似无可避免

事实上,在经济疲弱下,香港及内地饮食业正大吹淡风。集团今年中期业绩披露,期内人均消费收缩,香港为61港元,微跌1%,新加坡跌近9%至81.2港元,内地情况最严峻,按年跌近13%至36.2港元。至于餐厅日均收益,中国内地下跌24%、新加坡跌16%,香港跌4.6%。

面对消费降级,谭仔在中报内表示:“集团将进一步确立两大旗舰品(谭仔及三哥)的高性价比定位,推出更多超值优惠以吸引顾客。”又提到:“在内地推出更多物超所值的实惠套餐来刺激客流。”

所谓“高性价比”、“超值优惠”及“实惠套餐”,说穿了不外乎两个字,就是“平价”;从谭仔的步署,未来内地及香港两地餐饮市场,降价消费似是无可避免。

我们看,本地及国内的餐饮业大环境不会短期回复旧观,相反“内卷”情况日益严峻。至于海外扩张,并非一蹴而就,况且过江龙要打入当地市场说易行难,水土不服铩羽而归的情况比比皆是,谭仔在新加坡就是好例子,加上全球经济疲弱,或许更棘手的一天还未到来。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行业简讯:智能手机出货1,330万台 小米首季跃居中国第一

周二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3.3%,国产品牌小米(1810.HK)以近40%的同比增速跃居市场首位。同时,苹果公司(AAPL.US)在华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9%,排名第五。 市场研究机构IDC数据显示,中国今年一季度智能手机出货量达7,160万台,高于去年同期的6,930万台。3.3%的增速是全球智能手机市场1.5%增幅的一倍有余。IDC认为中国市场表现强劲,部分得益于政府近期推出的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对消费的提振。 小米以18.6%的市场份额领跑一季度,较去年同期13.8%的市占率大幅提升,其智能手机出货量激增39.9%至1,330万台。这一强劲表现使其超越原领头羊华为,后者以1,290万台的出货量位居第二,同比增幅为10%。Oppo与Vivo分列第三、第四位,同比增幅均不足4%。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Canaan builds up its mining business

嘉楠科技去年续亏损 今年成败全系比特币

这家加密货币矿机制造商错过去年市场热潮后,正加速自主比特币生产,而此时行业已显露出动荡迹象 重点: 去年比特币“减半”事件抑制矿机需求后,嘉楠科技3月比特币的产量较2月增长约10% 公司发力挖矿之际,加密市场正因美国近期保护主义政策而步入新一轮动荡期    梁武仁 虽以《圣经》中的应许之地命名,但嘉楠科技(CAN.US)近期却似与“天堂”相距甚远——即便去年其所处的加密市场整体走强。作为加密货币矿机制造商,其命运通常与数字资产的价格波动紧密挂钩:市场繁荣往往能提振其产品需求。 但公司未能充分享受去年的加密牛市红利,因涨势主要由比特币“减半”驱动。该机制被写入了比特币生成算法,将新币产出量减半,导致矿工获利难度加大,进而抑制新矿机需求。这一现实在嘉楠科技去年继续录得大额亏损中得以印证,即便当时加密货币价格正处高位。 为摆脱对矿机销售的依赖,嘉楠科技一直布局自主挖矿业务,以期直接从比特币价格上涨中获益,而这些努力也正为其带来一些额外收入。上周发布的最新月度报告显示,该新兴业务取得增长。但自主挖矿也使其面临所有矿企一样的困境。 去年比特币短暂触及10万美元大关后,加密市场再度面临动荡,唐纳德·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恐将全球经济拖入衰退。比特币刚刚经历七年来最差一季度表现,以太坊等其他主流加密货币走势亦如出一辙。 在此背景下,嘉楠科技正面临矿机需求下降与比特币持仓贬值的“双重打击”。其最新月报显示,3月产出90枚比特币,较2月增长约10%,创下去年12月(首次公布比特币月度产出数据)以来新高。截至3月底,公司持有1,408枚比特币,按现价计算价值约1.2亿美元。 诚然,即便比特币价格较1月的历史高点(去年特朗普当选引发市场对出台更多有利政策的期待)已回落约25%,但当前价位仍远高于去年同期水平。意味嘉楠科技仍可凭借去年币价触顶前所挖比特币,获得巨额估值收益。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2023年12月颁布的新规,要求加密矿企将所持数字资产价值波动计入财报损益。在此之前,矿企仅能在加密资产贬值时计为减值损失,却无法计提增值收益。 尽管FASB加密资产会计处理新规今年才强制实施,但允许提前采用——嘉楠科技似乎已率先采用。据上月末发布的最新季报,公司去年因比特币持仓增值确认4,200万美元收益,而2023年则计提470万美元减值损失。 比特币价格波动 比特币持仓的会计新规使嘉楠科技去年净亏损收窄。但若今年比特币价格持续下行,该公司将不得不承受估值损失。 “自2月起,全球政经环境的重大变动引发比特币价格剧烈震荡,” 嘉楠科技CEO张楠赓在上月举行的财报电话会上表示,“这对市场情绪、未来预期,特别是整个市场的融资活动造成负面冲击。综合考量多重因素,我们对2025年第一季度持审慎态度。” 嘉楠科技仍预期今年营收将实现可观增长,预计最高可达11亿美元,较2024年的2.69亿美元实现三倍跃升。 该公司确实拥有很多有利条件,尤其在美国市场频获利好:今年1月,其主要的矿机业务斩获美国一位新战略客户的大额订单;上月又与美国两家合作伙伴签署协议,将利用宾夕法尼亚州和得克萨斯州的挖矿设施提升比特币自产能力。 此类合作将推动营收增长,亦是其预测今年收入大涨的底气所在。随着规模扩张,公司正逼近自2022年以来久违的毛利润转正关口。但运营费用在一段时间内仍可能侵蚀毛利,比特币持仓的估值损失,亦将阻碍其重返净盈利,这一目标同样自2022年就未能实现过。 过去两年持续亏损的背后,是公司在传统矿机业务订单承压与新兴挖矿业务投入加码间难以平衡。今年一季度,其通过发行新可转换优先股融资近1亿美元,并以比特币持仓为抵押获得2,100万美元定期贷款,另通过美股存托凭证市价发行募资约4,300万美元。 尽管多方筹谋,亦可说密集融资暴露现金流困局,嘉楠科技股价过去一年累计下挫37%,市销率(P/S)仅0.8倍。这远低于规模小于它的矿机制造商亿邦国际(EBON.US)的6倍,亦显著落后Bitfufu(FUFU.US)、Mara(MARA.US)等上市矿企,后两者的市销率分别为1.5倍和6倍。 或因2022年的一项战略决策,嘉楠科技直接受制于比特币价格波动的影响,而这正让投资者如坐针毡。对该公司而言,这可能是场持久战,若比特币等加密货币重拾升势并长周期走强,布局或将开花结果。随着加密货币获更广泛接纳,这种前景确有想象空间,但在风云变幻的市场中,这远非定数。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美团向餐饮业投入1,000亿元补贴

中国外卖市场再度掀起补贴大战。在线餐饮外送巨头美团(3690.HK)总经理薛冰,周一在2025中国餐饮连锁峰会上宣布,未来三年,美团外卖将向餐饮行业整体投入1,000亿元(136.8亿美元)。 据财新报道,该笔1,000亿元将聚焦四大方向,包括帮助商家补贴消费者、向餐饮商户发放更多“助力金”、扶持和奖励优秀品质商家,以及推动“明厨亮灶”覆盖10万家店,以加强行业基础建设等。美团也将联合480多个连锁品牌探索“卫星店”模式,2025年将为首批1,000家“卫星店”提供系列扶持,包括首年零佣金、长期助力金、AI选址系统免费开放、专属流量等。 美团近期动作频频,被认为是应对京东外卖的挑战。今年2月正式跨足外卖市场的电商巨头京东(JD.US; 9618.HK),上周宣布推出“百亿补贴”活动,自上周五起向全体用户发放每天最高20元的补贴。至周二,京东宣布单日外卖订单量已突破500万单。而为鼓励商家加入,京东还宣布于5月1日前入驻的商家,全年免佣金。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金山软件可转债持有人换股

从事软件开发的金山软件有限公司(3888.HK)周二公布,可转债持有人行使部分换股权,涉及1,012万股股份,占初始可转债本金总额约11.35%。 该批可转债金额为31亿港元,去年4月发行,于今年到期,息率0.625厘。是次转换价经调整后每股34.77港元,转换后占公司扩大股份总额约0.75%。 金山软件周三开盘跌3.4%至35.7港元,公司过去一年股价上升近50%。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