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rrus Aircraft faces the risk of being targeted by the U.S. for its original sin

私人飞机制造商西锐飞机,再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有望成为本港挂牌的飞机制造第一股

重点:

  • 西锐飞机去年赚9,100万美元,按年升3.5%
  • 集团母公司中国航空工业被美国列入制裁清单

   

刘智恒

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发明飞机后,改写人类的交通发展,地域界限被打破,国与国,人与人间的距离大大缩短。不过,基于飞机造价昂贵,一直用以大型交通运输为主,除非是超级富豪,否则私人要拥有简直是遥不可及。

直至80年后,美国的Klapmeier兄弟既为兴趣也为梦想,在一个简陋的仓库里自制小型私人飞机,并于1987年成立Cirrus Design,1996年注册成立Legacy Cirrus Industries。

经多年发展,成为全球最大活塞类通用飞机制造企业,将私人飞机价格大大降低,最便宜的数十万美元也可拥有。公司的联合创始人 Dale Klapmeier因对航空业的巨大推动和改变,更被写进美国航空史。

中航工业收购

2011年,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下称中航工业)持有70%股权的中航通飞,将飞机公司从Klapmeier兄弟手上收归旗下,之后急速发展,业务蒸蒸日上。

早在去年中,西锐飞机有限公司已经在港递交上市申请,然而因市场不景下未能成事,本月第二度申港上市,有望成为香港飞机制造第一股。

根据上市申请文件,公司近几年的业绩持续增长,2021至2023年收入分别为7.38亿美元、8.94亿美元及10.68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20.3%,盈利7,240万美元、8,810万美元及9,110万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2.2%。

西锐主要有两条飞机产品线,第一是SR2X系列,主要供零售客户使用的单引擎活塞飞机,另外是愿景喷射机,供零售客户及在较小范围内包机运营之用。集团的飞机在全球销售,价格在62.7万美元至324万美元。

业务持续增长

自1984年至今年2月底止,西锐已交付9,500架SR2X系列飞机,以及500架愿景飞机。集团拥有飞机储备1,383架,当中包括265架愿景飞机的预订。过去三年交付量为528架、629架及708架。

公司旗下产品最大卖点,是每架飞机均配置获专利的”西锐整机降落伞系统“, 当飞机在紧急情况下,降落伞系统会展开,将飞机平稳降落地面,系统自1999年推出以来,已拯救了250余人。

从西锐飞机的业绩表现,市场占有率及未来的交付量看,公司的表现亮丽,在行业上亦属龙头企业。不过,市场最担忧并非其业务上的发展,反而是因其大股东的身份,令西锐的前景蒙上淡淡的一片阴霾。

二次大战后美国俨然为世界一哥,为维护其全球老大地位,不惜一切去对付挑战者,八十年代当日本如日方中之时,美国通过广场协议,迫日圆升值令日本出现泡沫经济,结果泡沫爆破,日本经济迷失三十年。

同样道理,对中国的崛起,美国日感不安,正所谓卧榻之旁又岂容别人酣睡,近几年与西方诸国及部分亚洲国家,联手围堵中国,一方面大幅提升对中国产品征收关税及实施禁运,另外又不断打压中国科技企业,务求全方位封杀中国的发展。

大股东被制裁

早在2021年,美国将中航工业及若干附属列入制裁清单,美籍人士除非得到相关美国政府机构许可,否则不能购买或出售清单上企业的公开证券。2023年,拜登政府发布新的行政命令,将中国、香港及澳门特别行政区,列为美国新的对外投资审查制度重点。

虽然在制裁清单上,西锐并未被列入其中,公司亦预计2023年行政命令,不会对业务营运产生不利影响,但现实是美国政府态度或取向随时会转变,而美国当地质疑西锐的声音亦从没停过。

美国智库RAND研究员William Kim指出,西锐的产品虽是小型民用机,但技术可用于发展军事用途的无人机,在中航工业控制下,有机会成为美国的安全隐患。另外,彭博的高级航空航天和国防分析师乔治‧弗格逊(George Ferguson)亦曾表示,即使西锐是生产通用航空飞机,跟中航工业的攻击无人机并不一样,但西锐确实拥有对军事客户有价值的专业知识。

从外国专业机构及媒体的指斥,具军方股东背境的西锐,虽今天未被针对,说不定随时也会被牵连其中,此一威胁持续存在。

事实上,现时美国仍未有实际措施打压,但多项措施的规限下,对西锐的业务也构成影响。公司与中航通飞华南及中航通飞浙江有业务往来,两家公司于2020年被列入军事最终用户清单,在未取得相关出口许可证情况下,西锐亦暂停向两家公司销售活塞飞机及零部件。

再讲,当公司上市后,股价极受地缘政治的问题影响,以联想(0992.HK)为例,被《新闻周刊》的一篇文章指涉嫌非法获取计算机使用者资料,建议美国禁止使用,事件虽被《彭博》爆料是竞争对手背后发功,但当其时也令联想股价下跌超过一成。

同样情况,西锐大股东的中国军方血统,在美国眼中可能就是原罪,说不定一天美政府出招制裁。只要有不利消息传出,纵使消息未必真实,对西锐这类背景敏感的公司股价,在一定程度上或构成大影响,变得不稳定及波动。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传Shein拟将总部迁回中国 为赴港上市铺路

在美国与英国的上市计划遇阻后,快时尚电商平台Shein据报考虑将总部从新加坡迁回中国,以争取监管部门对公司在香港上市的批准。 彭博引述知情人士表示,目前注册于新加坡的Shein已就其在中国设立母公司的事宜咨询律师。他们表示,目前讨论尚处初步阶段,Shein无法保证一定会推进这一举措。 Shein于南京成立,至2021年才将总部迁至新加坡,以标榜自己为全球性公司,尝试淡化其来自中国。此前,在未获得纽约及伦敦上市的监管批准后,Shein传出已透过保密途径提出赴港上市申请。 不过,虽然总部不在中国,但公司仍然受到内地监管机构的监督,因为中证监要求所有与国家有实质联系的公司,即使不是在内地注册成立的公司,在任何地方上市前都需要通过审查。 Shein此举可能有助其获得内地监管机构批准,部分原因是内地当局可以向 Shein的收入征税。迁册亦可以让当局对Shein的庞大数据库,实施更大的监督。自2023年起,内地当局要求企业在海外上市前,接受数据安全审查。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中手游亏损持续 中期料蚀6.5亿元

游戏运营商中手游科技集团有限公司(0302.HK)周二发盈警,预告截至今年6月底止,将亏损不多于6.5亿元,去年同期则录得亏损2.41亿元。 公司指出,虽然海外业务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增长,但自研的旗舰游戏《仙剑世界》自今年2月发行后,表现未如理想,使今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减少4成。另外,要为部分尚未上线游戏的预付版权金进行撇销,而金融资产公平值亏损又增加。至于期内的销售及分销开支也大幅增加,产生较多推广费用。 中手游周三开盘跌14%至0.54港元,过去一年股价下跌逾50%。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Bright Smart is a brokerage

监管机构半途拦路 蚂蚁收购耀才遇暗涌

耀才证券称蚂蚁集团的收购正按计划推进,但媒体报道交易可能面临更严格的监管审查 重点: 耀才出售股权予蚂蚁集团一事,有媒体报道交易面临审查,耀才回应说正按计划推进 中国监管机构已加强对蚂蚁集团的监管,包括2020年叫停其上市计划后,强制公司进行重大整改   梁武仁 被龙头企业收购,能为中小企业带来巨大益处,使其即时获取母公司的丰富资源与人脉。不过,这也是高风险之举,因巨型收购方有时会引发政府监管机构之间的紧张关系。 随着被蚂蚁集团收购的计划阴云密布,香港券商耀才证券金融集团有限公司(1428.HK)正汲取这一教训。 交易于今年4月首次公布,蚂蚁集团同意以28.1亿港元(3.59亿美元)向耀才主席收购50.55%股权。当时,交易未显争议且推进顺利。直至上周四,《华尔街日报》报道因更多内地监管部门考虑介入审查,交易可能受阻。次日,耀才股价大跌,盘中市值蒸发逾四分之一。 当日,这家券商紧急发布声明称交易正按计划推进。公司股价虽有所回升,但当日收盘仍下跌约8%。本周一持续下探的走势,显示投资者对交易前景仍疑虑。 《华尔街日报》未明确说明监管审查趋严的具体原因。然而,蚂蚁集团与监管机构的龃龉早有先例。2020年末,监管机构临门一脚叫停其沪港两地逾300亿美元的上市计划,本将成为全球最大规模的新股上市戛然而止。 事件急转直下,令投资者试图厘清原委,有报道称蚂蚁集团与监管部门在上市筹备期已生龃龉。就在股票即将上市交易数日前,监管机构约谈多名高管及持股蚂蚁的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上交所决定暂缓其上市,要求蚂蚁进一步解释其业务对金融科技监管环境的影响。同期,央行亦发布网络小贷新规草案,该领域正是蚂蚁的核心业务。 在蚂蚁完成上市定价后,马云在上海举行的一场峰会发表看似批评中国金融监管机构的言论。他说中国的金融和监管体系阻碍了创新,强调需要利用技术将金融服务扩展到小企业和个人。 “我们今天有责任去建立一个真正属于未来、属于年轻人和下一代、属于这个时代的金融体系。全球的金融体系必须改革。”此番高调表态引发哗然,在商界领袖大多刻意回避公开批评监管者中尤显突兀。 被迫整改 上市折戟不久,蚂蚁集团被迫启动重大整改,实质承接了马云此前呼吁的金融改革方向。该公司正推进重组为接受更严格监管及要求的金融控股公司,其金融控股公司牌照申请至今悬而未决。 市场普遍认为,监管机构对蚂蚁集团采取强硬立场,旨在遏制其扩张势头,防范其对金融体系构成潜在风险,此模式类似早年对P2P网贷的监管整顿。 蚂蚁集团试图借收购耀才进军证券业。鉴于其重组尚在进行,且金融控股公司牌照仍未获批,此时拓展业务范围的尝试恐难获监管认可。 蚂蚁集团现有业务版图涵盖支付宝数字支付、信贷撮合、财富管理和保险等领域。整改中已分拆部分业务,独立运营主体包括注册于新加坡的海外分支蚂蚁国际,据报道后者正考虑赴港单独上市。 简言之,蚂蚁当下正值多事之秋,若耀才收购案因监管升级陷入僵局,亦不足为奇。 即便经历上周抛售,耀才今年截至目前股价仍飙涨逾400%。部分涨幅源于港股大市回暖,恒生指数年内累计上涨28%。 截至3月的最新财年,耀才营收同比增长7%至9.72亿港元(1.25亿美元),其中经纪佣金收入增长14.5%至5.11亿港元,净利润攀升11%至6.18亿港元,对应64%的丰厚净利率。 耀才目前市盈率达33倍,高于专注香港市场的头部券商富途控股(FUTU.US)的29倍,也领先于立足新加坡、计划在港扩张的老虎证券(TIGR.US)的24倍。当前估值显示,蚂蚁集团的收购价颇具性价比。借助其雄厚的资源优势,耀才有望从富途等同业手中夺取市场份额,甚至进军全球其他市场。 但若未能获得中国监管机构放行,一切皆为虚妄。能否获批及何时获批仍是重大未知数,这不仅使蚂蚁的海外雄心蒙尘,更对其未来开展重大并购的能力投下阴影。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Agora does infrastructure

简讯:中国业务拖累 声网二季度收入持平

实时互动技术服务商声网(API.US)周一报告称,二季度营收同比持平,主要是其全球业务超越下滑的中国业务,成公司最大营收来源。 声网报告称,二季度营收达3,430万美元,较上年同期微增0.1%。其国际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6.7%,达1,820万美元;声网中国业务收入下滑12.4%至1.16亿元。公司国际业务活跃客户数同比增长12.4%,增至1,880家;中国业务活跃客户数微增1.4%,达到1,997家。 二季度实现盈利150万美元,标志着连续第三个季度实现盈利。声网预计三季度营收将在3,400万至3,600万美元间,意味同比增幅处于7.6%至13.9%。 声网股价于报告发布后次日(周二)下跌7.8%,收于每股3.67美元;年内股价累计跌幅达13%。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