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平台削成本战 斗鱼暂胜第一回合

中国游戏直播行业饱受裁员及加强监管等负面消息困扰,两大主要平台虎牙和斗鱼都积极削减成本,当中以斗鱼较快取得成果
重点:
- 斗鱼第二季收入虽同比下降逾两成,但成功扭转连续六季的净亏损状态,录得经调整净利润2,350万元
- 虎牙同期收入同比下降23%,即使正努力控制成本,但仅能勉强维持经调整净利润
罗小芹
斗鱼国际控股有限公司(DOYU.US)及虎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HUYA.US)是中国游戏直播产业两大玩家,两者合占国内市场份额七成以上,而且同属游戏巨头腾讯控股(700.HK)旗下,但多年来均以对方为假想敌,为力争龙头地位而缠斗不休。
不幸的是,面对网上游戏监控日趋严峻,以及游戏市场出现萎缩,斗鱼及虎牙近年经营状况急转直下。今年初裁员潮奔袭游戏直播产业,连带这两大顶级平台也无法幸免,市场传出两者裁员比例高达三成,首季业绩更一如预期出现较大倒退,但这也同时驱使两家公司痛定思痛,决意积极优化成本结构。
我们曾经在这里预告过,两家公司的第二季业绩都难以乐观。但在它们控制成本的努力下,可能会看到黑暗隧道尽头的曙光。
细看斗鱼及虎牙的第二季业绩,斗鱼的直播收入同比下降18.8%至17.68亿元,占总收入逾96%;虎牙的直播收入也减少20.4%至20.52亿元,占比也超过九成。
虎牙解释,由于宏观和监管环境对公司付费使用者的情绪产生不利影响,导致每位付费用户的平均支出下降,从而影响直播收入。另一方面,斗鱼和虎牙第二季的广告收入分别大降59%和42%,两者都归咎于充满挑战的经济情况,令客户对广告服务的需求疲软。
斗鱼开支大减24.9%
很明显,两家公司收入引擎减慢,但它们正努力控制成本、放弃撒币互斗,转为寻求高质回报。其中表现较佳的斗鱼,营收成本同比大降24.9%至15.24亿元,协助终止连续六季录得非通用会计准则(non-GAPP)经调整净亏损的窘态,并取得2,350万元经调整净利润。虽然期内仍录得3,880万元净亏损,但已较第一季的8,690万元明显改善,相信公司的下一个目标,是争取季度净利润。
至于虎牙的经调整净利润为590万元,虽然较去年同期的2.5亿元大幅收窄,但总算在艰难情况下保持盈利;其整体成本大减13.6%至20.39亿元,削减力度明显不及斗鱼,因此如果公司希望盈利表现能重拾升轨,相信要在紧缩开支方面加一把劲。
值得庆幸的是,斗鱼及虎牙的客群基础已趋向稳定,斗鱼第二季度平均移动端月活跃用户(MAU)及付费用户数目分别为5,570万名及660万,从第一季的5,510万及640万低位稳定下来。至于虎牙的直播付费用户数目为560万,与去年第二季持平,反映“现金牛”并无明显流失,有助维持稳定营收。
“今年第二季,虎牙的直播移动端MAU同比增长7.7%至8,360万,虽然整体大环境的变化,短期内将对用户变现为收入产生影响,但我们将继续密切关注政策动向,及时调整平台相关产品和运营以确保合规,同时满足用户的核心需求,因此对公司业务基础充满信心。”虎牙首席执行官董荣杰说。
政策组合拳打击收入
斗鱼与虎牙的业绩虽然有改善迹象,但两大外在风险仍然困扰着它们的前景。今年5月,官方多个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规范网络直播打赏,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意见》,以建立长效监管机制遏制直播行业乱象,对打赏行为进行精准打击。
此外,各大平台被禁止显示打赏额度排名,而打赏在内的某些互动功能将在晚间8点到10点受到限制,由于这是未成年人和年轻上班族看直播的黄金时段,因此将对游戏直播平台的收入带来冲击。
另一方面,由于两家公司的主要投资者都是腾讯,为免它们陷入恶性竞争,在腾讯2020年穿针引线下,双方签订合并的初步协议,但在“反垄断”的主旋律下,中国的市场监管机构去年否决了该交易。
自此,两者股价便开启暴挫模式,至本周三,斗鱼与虎牙分别收报1.23美元及3.06美元,比去年初高位均失去九成以上市值。目前斗鱼的市销率(P/S ratio)为0.31倍,低于虎牙的0.48倍,基于前者的业绩较快回复正轨,未来可能有机会拉近与虎牙的估值差距。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