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两家在线券商而言,在中国证券监管机构称其为大陆投资者提供的跨境交易服务非法后,海外扩张正变得至关重要

重点:

  • 中国证券监管机构称老虎证券和富途控股非法经营,因为它们未取得跨境股票交易的券商牌照
  • 两家公司在中国面临着很大的监管风险,因为央行一名官员警告,在中国未取得牌照的券商属于非法经营

梁武仁

在线券商老虎证券(TIGR.US)和富途控股(FUTU.US)的惨痛教训是,在中国监管机构这里试运气不是个好主意,因为一个倒计时了一年多的炸弹,终于当着它们的面爆炸了。吸取教训后,两家公司正在进行的将更多业务从中国转移出去的行动,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

两家公司意识到这个风险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因此都在大举将更多业务转移至境外市场,富途控股是转移到香港地区,老虎证券则是转移到新加坡。但动作还是不够快,中国证券监管机构最终还是在上周挥起了监管的大棒。

上周五,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表示,这两家公司违反了国内法律,因为它们允许境内投资者进行跨境交易,但却不具备要求的券商牌照。证监会要求两家公司停止接受中国境内的新客户,但却没有让它们关闭现有用户的账户。

​​两家公司都允许内地用户交易在美国、香港和新加坡等离岸市场上市的股票。但他们不提供面向内地沪深股市的这类服务。

早前已在美国上市的富途控股原计划于上周五在香港二次上市,但后来推迟了相关计划。这一举动表明,证监会给老虎证券和富图控股事先发出了警告。富途控股在离原定上市时间仅剩一天的时候宣布推迟,只是说自己正在向香港交易所澄清“某些事项”。

证监会的消息让老虎证券和富途控股成了中国最新的监管打击对象,而从网络借贷到课外辅导的一大批行业,都是监管打击的目标。

老虎证券回应称将继续向国内的现有用户提供“合规”服务,并“积极”配合中国政府。富途控股则表示“将全力配合证监会,并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对中国内地的跨境业务进行审查,以符合一切适用规章制度”。

此番表态未能阻止两家公司股价的直线下跌。周五消息出来后,老虎证券股价下跌28.5%,富途控股更是大跌38%。元旦假期结束后的周二恢复交易后,抛售仍在继续,富途控股和老虎证券分别再跌6.9%和6.2%。

虽然市场反应剧烈,但这两家公司可能已经预料到了监管的到来。2021年,中国央行的一名官员警告,没有中国牌照的券商属于非法经营,说的似乎就是老虎证券和富途控股。

长期冲突

事实上,老虎证券与中国监管机构的冲突之前就已经存在了。2016年的时候,中国证监会下令老虎证券在中国的一家实体停止与未经授权在中国提供证券服务的外国公司合作。老虎证券在某种程度上算是遵守了这个命令。它并没有切断与这些合作伙伴的联系,但删除了由该中国实体开发的网站和应用程序上的开户功能链接。

老虎证券还从合作伙伴应用程序的名称中删除了证券和股票的中文词,将自己定位为中国投资者的在线信息提供商,而非证券交易等金融服务提供商。该公司在中国被称为老虎证券,不直接在其中国平台上提供任何证券交易服务,而是通过第三方合作伙伴提供此类服务。

但此类变通之道不可能持续太长时间,该公司很可能也意识到了这点。老虎证券和富途控股都在努力减少对中国市场的依赖。老虎证券一直在加大海外扩张力度,在越来越多的海外市场获得经纪牌照和资质,并为当地投资者提供交易服务。

就海外市场来说,新加坡一直是老虎证券的重中之重。该公司以前的总部设在北京,但现在已经搬到了这个城市国家。它在新加坡的累计注册用户数在该国20至70岁常住人口中占比19%。这并不意味着所有账户都能产生收入,因为有些账户并不活跃。但这仍然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数字。

老虎证券希望在其他地方也能取得类似的成功,包括澳大利亚,它在去年第一季度推出了一项服务。它还在2019年收购了美国经纪商TradeUP Securities,使其能够与美国客户签约。

富途控股更专注于香港地区市场,希望利用当地投资者对更安全的大型券商而非小型券商日益增长的偏好。它还将业务扩展到了新加坡和美国。

老虎证券表示,它目前逾九成的新客户来自海外。富途控股没有提供其客户群的地理分布,但在最新的年报中说,大多数客户都在中国内地和香港。这可能意味着,成立于2007年、比老虎证券的历史长7年的富途控股,相较而言更依赖中国市场。

对于任何一家中国公司来说,在中国内地和与之紧密联系的香港实现增长自然更容易,这可能是富途收入增速快于老虎证券的原因。即使经过了最近的抛售,富途股票的市销率仍有7.7倍,远高于老虎证券的2.4倍。此外,自2019年上市以来,富途的股价上涨了两倍多,而老虎证券自大约同期上市以来下跌了一半以上。

不过,把市场重点放在大中华区,意味着证监会的打击对于富途来说会更沉重。此外,富途也警告,它没有“严格”遵守在香港签约客户的规定,并收到了香港监管机构的询问,这可能会导致另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在中国证监会发布消息后,富途的股价跌幅超过了老虎证券。

尽管在中国证监会的冲突得到解决之前,两家公司都将面临压力,但它们只是被勒令停止接受中国境内的新客户,并没有被关停,这一事实可能表明,监管机构希望向它们发放牌照,并让它们在较长时期内继续提供服务。

当然,成功的海外扩张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金融服务在世界各地都受到严格监管,而且在每个市场都要面临与现有领导者的竞争。但为了发展壮大,老虎证券和富途控股似乎别无选择,只能应对这些挑战。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中证监未放行 Shein上市弃英转港

路透社周三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在线快时尚零售商Shein因未获中国证监会批准,已放弃伦敦上市计划。报道另外称,公司现拟转战港股市场,计划在后数周内向香港交易所提交上市申请文件。 Shein最初计划在纽约上市,但遭美国政界阻挠而放弃。随后转战伦敦市场,在突破类似阻力后获得进展,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已于上月批准。 中国证监会审批被认为是公司最后一道重要监管,据路透社报道,证监会最终未予放行,报道未说明具体原因。Shein创立于中国,后将其总部迁至新加坡。但其主要运营仍在中国境内,且大部分服装产品采购自中国制造商,这可能是其需要证监会审批的原因所在。 公司在2023年完成一轮融资后估值达660亿美元,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及主要西方市场业务壁垒高筑,其估值此后可能有所缩水。即便如此,其上市计划仍有望筹集数十亿美元资金。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YuHua runs educational campuses

宇华教育售泰业务 壮士断臂利润翻倍

这家总部位于郑州的民办教育机构,自上月以来股价飙升,投资者看好其转向职业教育和清偿债务的举措 重点: 宇华教育通过出售泰国的学校充实了资产负债表,以偿还2019年发行的可转债 这家民办教育机构的最新财务业绩表现亮眼,在截至2月底的六个月里收入增长7%,调整后利润更是翻了一番多   谭英 自2021年中国政府禁止面向小学生的课后补习,并整顿K-12民办学校,宇华教育集团有限公司(6169.HK)和多数中国教育企业一样陷入了低迷。 自彼时以来,行业尚未全面复苏,宇华教育亦未能例外。但上周发布的2025财年中期报告显示,这家从K12学校转向职业教育的企业,正在重新站稳脚跟。 2017年宇华教育赴港上市时,正是线上线下教育公司IPO热潮。得益于中国消费者愿意为自己,尤其是子女的教育投入巨资,公司增长强劲。这类教育股大多走势相似:在2020年见顶后,随着2021年行业整顿而暴跌。宇华教育从发行价每股2.05港元,最高涨至2020年的7.80港元,如今却已跌至0.50港元左右。 在将IPO及增发收益投入泰国和山东项目,并发行20亿港元可转债后,公司一度看似将因债务沉重和利润微博而倒下。一年前公司中期业绩惨淡,调整后净利润暴跌52.5%至2.295亿元(约合3,180万美元),收入仅微增5.4%至12.5亿元。 如今情况大有改观,截至2月底的2025财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增长7.2%至12.8亿元,调整后净利润同比增长一倍多,至4.345亿元。 经过大幅紧缩开支,上半财年调整后净利润率达31.7%,几乎是去年同期16.2%的一倍。自4月底发布中期业绩预告以来,宇华教育的股价已飙升63%,投资者纷纷看好其持续好转的势头。 那么,发生了什么?2021年后,宇华教育将旗下原有的大量K-12学校转型为不受政策影响的职业学校。它彻底放弃了K-9义务教育阶段的业务,转而聚焦10-12年级乃至更高年龄段,提供允许开展的业务,包括高考辅导服务,以及运营职业高中和职业学院,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职业技能学习需求。 向职业教育转型,使宇华教育从“问题学生”蜕变为“优等生”,因为其转型顺应了中国政府政策,这是在华经商成功的核心要素。中国政府一直鼓励发展职业教育,以引导学生从传统大学转向职业路径,缓解就业压力。 民办教育巨头 2017年首次公开募股时,宇华教育是中国最大的K-12民办教育提供商,在位于华中地区的河南省拥有16个校区,共计48,220名学生,并运营着一所大学。据官网显示,如今学生总数已翻倍有余,达到14万人,分布在4所职业学院、1所专科学校和20所中小学。不过,公司最新年报中显示的学生人数略低,2024/2025学年招生人数为108,964人。 这家公司历经风雨。其2024财年营收为25亿元,较2020年增长24%,但2024年调整后净利润为5.007亿元,仅为2020年10亿元的一半。 2019年,宇华教育凭借IPO和后续2017年11月的9.37亿港元(约合1.2亿美元)股票增发获得充裕资金。2019年11月至12月,公司发行9.4亿港元可转换债券,随后回购并新发行了20亿港元可转债(2024年12月到期)。资金部分用于收购泰国和山东的资产,金额分别为6,370万元和14.9亿元。 包括获得泰国斯坦福国际大学(Stamford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许可权与运营权的收购案,加上可转债发行的战略布局,很快开始反噬公司发展。泰国民办教育市场竞争激烈程度,至少和中国不相上下。泰国业务更像是"门面资产"而非盈利引擎,2020年以来它对宇华教育调整后毛利的年贡献始终停留在430万元。而据宇华教育2024年年报披露,山东资产在2022至2024年间产生了巨额升级改造费用,进而导致2023至2024年计提约1.68亿元商誉减值。 星展集团研究部早在2019年4月就指出可转债和泰国业务的风险,不过当时认为公司基本面增长依然强劲。2024年12月,宇华教育通过回购债券和以2.4亿港元出售泰国资产安抚投资者。 这些举措似乎让公司财务状况重回稳定轨道,凭借较高的利润率和相对稳定的营收,加之聚焦职业教育的战略转型,宇华教育看似熬过来了。公司市值20亿港元,远高于光正教育(6068.HK)的2.53亿港元,但两家公司的市盈率均处于2.7倍与2.56倍的低位。 公司估值水平明显落后于采用轻资产模式(通过在线教育和小型城市课堂提供服务,而非自建校区)的行业龙头。新东方(EDU.US;9901.HK)在经历2021年股价暴跌后已重振旗鼓,延伸市盈率达20倍;而好未来(TAL.US)的预期市盈率更是高达26倍。 雅虎财经调查显示,仅一家分析机构跟踪宇华教育,不过给予该股“买入”评级。对于这批自2021年教育行业整顿后,已淡出投资者视线的昔日明星股而言,即便如此有限的关注也显得弥足珍贵。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世纪互联首季亏损扩大

数据中心运营商世纪互联集团(VNET.US)周三公布,首季度收入按年增长18.3%至22.5亿元(3.095亿美元),录得净亏损2.376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扩大27%。公司称,亏损增加主要由于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所致。 批发IDC业务收入按年大增86.5%至6.732亿元;零售IDC业务收入增长4.8%至9.683亿元,得益于批发收入的增长,公司IDC业务收入按年增长27.8%至16.4亿元。非IDC业务小幅下降1.4%至6.048亿元。 首季度,经调整后EBITDA同比增长26.4%至6.824亿元人民币,经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为30.4%,同比上升1.9个百分点。 世纪互联周三下跌10.76%报5.39美元。过去六个月仍上涨39.64%。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赛目联手高德 发展智能平台生态系统

智能网联汽车("ICV")仿真测试技术的科技公司北京赛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571.HK)周三公布,与高德软件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构建智能装备、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的平台生态系统,合作期限为三年。 高德是中国专业数字地图、导航及实时交通信息服务商,向终端用户提供包括导航、打车、酒店预定、景点门票等一站式出行服务。 赛目科技表示,合作是可以充分发挥各自资源及专业优势,联手共同发展实现互补互利而达致共赢。 公司周四开市升3%报14.06港元,股价较今年初上市高约8%。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