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国内疫情期间的旅行限制,这家在线旅行社一季度严重亏损,但预计丰厚的利润就在眼前

重点

  • 携程一季度录得亏损9.89亿元,收入环比下降12%
  • 虽然业绩低迷,该公司对中国放松旅行限制后出境游的潜在热潮表示乐观

安柯伦

如今,在中国经营在线旅行社非常艰难。这个国家仍然禁止国际旅客入境,持续的疫情限制措施也重创了国内旅游业。

携程集团(TCOM.US; 9961.HK)对这种痛苦感同身受,这家总部设在上海的在线旅游巨头刚刚公布了看上去乏善可陈的一季度业绩。不过,公司高管仍然洋溢着乐观情绪,他们认为公司有望搭上全球正在兴起的旅游淘金热的快车,当中国重新放开国门后,这一热潮很快就会来到中国。

先说坏消息。携程报告今年前三个月亏损9.89亿元(约合1.48亿美元),扭转了去年盈利17.8亿元的局面。当季收入总计41亿元,较上季度下滑12%,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携程首席执行官孙洁表示,多年来,公司经受住了旅游业的起起伏伏,并在疫情期间充分利用了这些经验和教训。她说,生存的关键是留住现金,该公司现金充裕,截至3月底持有现金333亿元。

虽然业绩并不亮眼,携程的高管们有一个颇有说服力的故事要告诉投资者和分析师——而且似乎得到了认可。

周二业绩发布后,该公司在香港的股票一度上涨25%,最终收涨16%。此后回吐了部分涨幅,不过仍然比公告前的水平高出12%。

这样的涨幅看起来尤其强劲,因为考虑到无论说的多么天花乱坠,都掩盖不了中国为控制疫情传播而实施严厉的旅行限制对携程网及其同行的影响。携程一直努力提高未受中国限制措施严重影响的国际市场的收入。但其超过一半业务仍然来自国内。

航空分析公司OAG的数据显示,6月,中国机场进出港航班的飞机座位数接近6400万,比2019年6月疫情前的水平下降了超过20%。其中近6220万个座位来自国内航班,占总数的97.3%,因为中国大幅缩减了国际旅行。

封控措施结束后,国内旅行往往会迅速恢复。不过,对携程而言,真正赚钱的是中国人的出境游,这项业务在过去两年几乎停滞。更重要的是,中国目前暂停了入境旅游签的发放,而且几乎禁止中国公民出国旅游。

同行的表现更胜一筹

与携程不同的是,其他一些主要做国内游的中国在线旅行社在一季度实现了盈利。总部位于江苏的同程旅行(0780.HK)同期利润高达2.45亿元。虽然同为在线旅行社,但同程的大部分注册用户生活在较小的三线城市,这些地方幸免于中国最严重的封控。生活在这些地方的游客可以继续在国内旅行,在此过程中令同程赚得盆满钵满。

中国最大的度假村运营商复星旅游文化(1992.HK)是广受欢迎的Club Med品牌的拥有者,它也设法避免了效益的低迷不振,因为它75%的收入来自中国以外,因此它能够从一季度美国和欧洲主要市场的旅游业反弹中获利。今年前三个月,复星旅游文化从其核心度假村和旅游目的地业务中实现净收入42亿元,是去年同期的四倍多。

相比之下,携程表示,它受到新冠疫情的严重影响,疫情导致深圳、上海和北京等一线城市出现程度不一的封控,大大加剧了其季度亏损。

由于这些城市的封控一直持续到二季度,而且中国政府毫无放松国际旅行禁令的迹象,携程二季度的业绩前景也不是那么乐观。

 “本季度至今,行业层面航空客运量下降了70%到90%,”携程首席财务官王肖璠在本周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说。“与 2019 年同期相比,酒店行业每间可销售房收入下降了 40% 至 60%,其中很大一部分源于防疫要求。”

因此,该公司预计“二季度会相对疲软”,孙洁告诉分析师。

携程在港交所上市的股票从 289.80 港元的 12 个月高位下跌逾 19%,在纳斯达克上市的股票同期跌幅更大,高达 23%。但该公司的美股市销率仍为 6.2倍,高于同程的 4.4倍,远高于全球旅游巨头 Expedia(EXPE.US)的 1.6倍。

这一溢价要部分归因于携程高管的整体乐观情绪,它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财报发布后的股价反弹,因为投资者和管理层都认定,未来会更加光明。归根结底,中国不可能永远关闭国门。当边境重新开放时,数以百万计的中国人手里攒了不少钱,会忙着在携程这样的旅行网站下单。

在中国之外,随着各国重新开放并放松限制,长途旅行已恢复了活力。在许多市场,对座位和酒店客房的需求超出了供应量,旅游业的收益率随之飙升。价格很高,但人们并不在意。大家只想出门旅行,并愿意为此支付额外的费用。

携程并不是唯一一家在等待重新开放的中国大公司。中国最大的酒店运营商之一华住酒店集团(HTHT.US;1179.HK)管理着近 8000 家酒店,拥有超过 75万间客房。受疫情影响,一季度净亏损6.3亿元。

不过,怀着对光明未来的憧憬,华住酒店集团在三个月里新开了300多家酒店,还有2200多家酒店正在筹备中。这是对中国旅游市场何等的信心!

一位非中国籍的航空公司高管最近称,目前的旅行环境是他30年来看到的收入最高的。在经历了两年由新冠疫情引发的萧条之后,全球旅游业正在掀起一股淘金热。一旦中国市场重新开放,携程及其投资者将获得回报——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尽管出现了季度亏损,但本周每个人都表现得如此兴奋。

 “虽然我们的短期前景可能看起来并不乐观,但旅游需求依然强劲,这让长期前景看起来更为光明,”携程董事长梁建章说。“随着各国政府的不断开放,全球旅游业继续以强劲的速度复苏。我们预计,一旦限制放松,中国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Shein首间实体店巴黎开幕 线上平台却面临封禁危机

中国快时尚电商Shein位于法国巴黎BHV Marais百货公司的首间实体店,本月5日正式开幕,然而其线上平台却在法国面临封禁危机。 据财新报道,法国经济、财政及工业、数字主权部同日宣布,政府已启动程序,暂停Shein在法国的线上运营,直至公司证明其所有内容符合当地法规,相关部门须在48小时内完成初步审查。目前Shein已主动暂停其在法国的第三方平台业务,自营业务仍在正常运营。 据法国媒体报道,封禁行动源于Shein平台涉嫌贩售儿童形象性玩偶与违禁武器。巴黎检方同时对Shein、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旗下速卖通(AliExpress)、拼多多(PDD,US)旗下Temu,以及美国跨境电商平台Wish等平台展开调查。检方指控这些平台未能有效监控上架商品来源与内容,涉嫌放任违禁品贩卖。 事实上,Shein在巴黎开设实体店的消息传出后,立即遭到当地百货商、服装协会等多方抵制。批评者认为,Shein的快时尚模式与巴黎追求永续与文化价值的时尚理念背道而驰,将破坏本地产业的生态与社会责任形象。巴黎市长伊达尔戈亦公开谴责象征快时尚的Shein入驻BHV,称“这一选择违背了巴黎的生态和社会愿景”。 尽管如此,以Shein为代表的中国跨境电商平台,在法国的表现仍然亮眼。法国时尚学院(IFM)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在法国15大时尚零售商榜单上,Shein位列第5位,Temu位列第15位。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百利天恒启动香港IPO 有望纳入港股通

生物制药企业四川百利天恒药业(2615.HK;688506.SH)于周五启动香港IPO,计划以每股347.50至389港元的价格发行863万股,最高募资额可达33.6亿港元(约合4.32亿美元)。认购将于11月12日截止,港股上市交易日定为11月17日。 公司已在上交所上市,因而其具备纳入港股通的资格——该计划可使内地投资者最早在上市首日即可交易其新挂牌股票。港股通机制允许内地与香港投资者跨境买卖对方市场的股票。 这家专注于抗体偶联药物(ADCs)等创新大分子肿瘤疗法的开发商——其产品被喻为抗癌“生物导弹”——自2023年初登陆科创板以来表现强劲。其股价迄今已累计上涨逾十倍。 百利天恒表示,港股上市将加速其国际化战略布局,包括拓宽融资渠道、快速推进研发管线的全球临床试验及商业化进程。 本次港股发行的基石投资者包括战略合作伙伴百时美施贵宝(BMY.US)等知名企业,以及奥博资本(OrbiMed)、德福资本(GL Capital)、阿多斯资本(Athos Capital)、富国基金(Fullgoal Fund)等头部投资机构。联席保荐人涵盖高盛、摩根大通及中信证券等顶级投行。 余特莉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汽车之家第三季度盈利微跌1.5%至4.2亿元

汽车交易平台汽车之家(2518.HK ; ATHM.US)周四公布第三季度业绩,收入17.8亿元,与去年同期相若;期内盈利4.2亿元,同比微跌1.5%。 汽车之家首席财务官曾岩表示,因在内容多元化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有力推动用户增长。据QuestMobile数据,公司9月移动端日活跃用户达7,656万,同比增长5.1%。另外,得益于新零售业务的强劲贡献,在线营销及其他业务收入实现同比增长32.1%。 公司在第三季度的营业成本为6.46亿元,按年大增58%。公司解释因在下沉市场拓展创新业务,加上股权激励费用上升,产生较高的交易成本。 汽车之家周五平开报48.6港元,公司过去一年股价由高位下跌23%。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文远知行港股首挂破发 全日收跌近一成

自动驾驶出租车运营商文远知行(0800.HK, WRD.US)周四在港交所首挂低开7.8%,随后跌幅扩大,至中午休市报24.4港元,跌9.96%。 已在美国上市的文远知行公布,此次发行8,825万股,其中,香港公开发售获72.44倍超购,触发回补机制,最终配发占比增至20%,国际发售占80%,获8.85倍超购。最终发售价为每股27.1港元,净筹约22.64亿港元(2.91亿美元)。 公司表示,集资所得约40%用于开发自动驾驶技术,另外40%用于加快L4级车队的商业化量产或运营,约10%用于建立营销团队和分支机构,余下10%用于一般营运资金。 今年上半年,公司收入近两亿元,同比增长32.8%,亏损达7.92亿元,按年收窄约10%。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