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电动工具制造商今年上半年收入仅增长10%,远低于去年同期的52%,因为随着疫情的缓解,居家DIY活动回归疫情前的正常水平

重点:

  • 今年上半年,创科实业的增长大幅放缓,因为随着疫情缓解,人们的家居装修支出下降,减少购买电动工具
  • 该公司正在专注于成本控制和减少库存,疫情期间的短暂繁荣后,其业务正在恢复到更为传统的水平

阳歌

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期间,几乎所有人的日子都不好过,不光是那些为了防止感染而足不出户的人们,还有航空公司、酒店、餐馆和其他依靠人们外出活动来做生意的服务行业。DIY行业是一个引人关注的例外,它在疫情期间蓬勃发展,因为居家隔离的人们为了打发时间,纷纷购买电动工具和厨房用具等物品。

但是有高峰就会有低谷。这一现实正在全球DIY专家最新的财务报表中显现出来。最近期的例子是香港的电动工具制造商创科实业有限公司(0669.HK),它的最新业绩显示今年上半年增长严重放缓。

略显反常的是,业绩发布第二天,创科实业的股价居然上涨了11%。但这可能只是承压后反弹,因为该股在6月创下了两年来的新低。实际上,由于被认为是疫情中为数不多的赢家之一,该股在一年前创下了历史新高。此后,该股跌去了大约一半市值。

接下来,我们就深入研究一下创科实业的最新业绩数据,它们显示出,这家公司正在遭遇新冠疫情大流行的“后遗症”。

今年上半年,创科实业的收入同比增长10%至70亿美元(473亿元),在通常情况下,对于这种老牌传统制造商来说是比较健康的。它旗下的品牌包括Milwaukee和Ryobi电动工具。但这个速度远低于去年同期的水平,当时其收入飙升了52%。

整个报告都反映出相似的状况,公司利润为5.78亿美元,增速从2021年上半年的58%降至10%。其中一个亮点是,虽然增长放缓,但该公司的利润率持续改善,报告称,其上半年毛利率从一年前的38.6%攀升至39.1%,连续第14次实现同比增长。

创科实业的数据看起来与美国的家居巨头家得宝(HD.US)相差无几,甚至稍微好点。后者在截至4月的最新财季收入仅录得3.8%的低迷增长,利润增速仅为2.4%。家得宝的表现更弱,是因为它只专注于北美市场,那里的人们在近两年基本上呆在家里之后,正在报复性地逃离疫情期间的居家生活。

相比之下,创科实业开展业务的地域更加多元化,虽然北美是其最大的市场,销售额的占比达到四分之三。该公司表示,今年上半年,北美的销售额同比仅增长10%,而约占总数8%的澳洲和亚洲销售额,增幅达到更强劲的23%。欧洲的销售额处在中间位置,上半年同比增长了14%。

疫情后表现不佳

尽管其核心电动工具的销售实现了增长,但地板护理和清洁业务表现不佳,该业务此前受益于疫情期间对卫生的额外关注。这部分业务在今年上半年实际上下降了约 18% 至 4.72 亿美元,仅占总收入的 7%。

鉴于目前正在发生的巨大转变,创科实业明智地进入了一种纠正模式,试图控制开支、减少库存。这与该公司之前的做法正好相反,它在一年前开始增加库存,以确保能够满足疫情引发的旺盛需求。

在目前的环境下,这种举措看起来是精明的,这可能也是为什么创科实业目前的股价高于同行的原因。即使在去年股价大跌之后,该公司的市盈率仍有21倍——对于这种成熟的制造商来说,这是一个相当高的数字。全球电动工具巨头史丹利百得(Stanley Black & Decker,SWK.US)的市盈率不及它,为17倍,而本地同行德昌电机(1079.HK)的市盈率只有为7.5倍。家得宝的市盈率为20倍,虽然也不低,但仍低于创科实业。 

在支出方面,创科实业指出其上半年的资本支出总额为2.29亿美元,同比下降6.4%。该公司在财报中表示:“我们已经调整了DIY/消费业务的投资计划,以因应当前市场的挑战。”

与此同时,该公司表示,它已将制成品的库存减至115天的量,较上一份报告期开始时减少了约三天。它还表示,今年剩余时间将继续减少库存。“我们已采取积极的短期行动来减少管理费用和库存水平,同时继续为未来开发新产品,”该公司在财报中透露。

这与一年前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当时创科实业还在增加库存以满足强劲的需求。去年上半年,它的库存增加了34天,去年6月底达到了136天。

总而言之,创科实业就像它制造的电动工具一样努力工作,以确保在疫情带来的小繁荣结束后不会过度扩张。截至6月底,该公司的现金储备约为13亿美元,短期内没有现金短缺的危险。随着公司回归稳定增长的轨道,尽管速度很慢,它的股价甚至可能还有上行空间。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脑动极光中期收入近翻倍 亏损仍扩大

脑动极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6681.HK)周四公布,截至6月底止六个月,收入按年大增92.8%至1亿元(美元)。不过,公司亏损进一步扩大,期内录得亏损1.27亿元,按年扩大11%,经调整净亏损为8,802万元。 公司指,收入上升主要来自购买系统的医院增加,由去年同期的186家增至205家,患者使用次数亦由约180万次增至259万次,院外使用人数增至12,915人。同时,医疗AI大模型解决方案贡献逾2.4亿元收入,成为新业务增长点。然而,销售成本、行政及研发费用大幅增加,拖累整体亏损扩大。 脑动极光是一家专注于认知障碍数字疗法解决方案创新企业。今年6月,公司集团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及首席研发官王晓怡因抑郁症辞职。 脑动极光股价周五平开,至中午休市报5.36,跌1.83%。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富卫上市首份中期业绩赚4,700万美元

保险公司富卫集团有限公司(1828.HK)周五公布上市后首份中期业绩,新增业务销售额以按年化新保费计算,同比上升38%至12.46亿美元。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7号,净利润达4,700万美元。 税后营运利润增长9%至2.51亿美元,当中中国香港与澳门、泰国和柬埔寨、日本及新兴市场等地区持续为集团带来正面页献。 集团行政总裁兼执行董事黄清风表示:“将公开招股所得,用于进一步提升资本实力及财务灵活性,包括减少整体债务,以支持业务增长及拓展客户及渠道覆盖渗透的机会。” 富卫周五接近平开报42.7港元,公司本周股价急升逾一成。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禾赛计划赴港进行二次上市

根据周二中国证券监管机构在其网站发布的通知,在纳斯达克上市的自动驾驶技术公司禾赛科技 (HSAI.US),计划在香港作二次上市。 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网上资料,主营光探测和测距(激光雷达)技术的禾赛科技,计划在香港上市发行5,120万股普通股, 禾赛科技于2023年2月在纳斯达克上市,筹资1.9亿美元。股价自去年10月以来上涨近五倍,目前交易价较IPO价格高出约40%。本月公司发布第二季度业绩,营收同比增长54%至7.06亿元。本季扭亏为盈,净利润达4,400万元,一年前则亏损7,200万元。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Daqo is a solar company

多晶硅卖得越多亏得越多 大全新能源望政策搭救

二季度产能利用率仅三分之一之际,这家多晶硅龙头透露,产品售价持续跌破生产成本 重点: 大全新能源二季度营收骤降66%,多晶硅产量下滑60%,产能利用率仅34% 公司及同行冀望,政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政,可遏制光伏行业恶性竞争   阳歌 6月底至今,密集出台的政府举措剑指光伏产业恶性竞争,为行业近期复苏带来曙光。尽管新政公布后7月价格曾短暂回暖,但随后仍持续探底。 本周,中国光伏电池核心材料多晶硅龙头制造商大全新能源(DQ.US; 688303.SH)财报传递出上述关键信息。财报显示,公司本季度产能利用率维持在三分之一,折射全行业严重过剩现状。较低产能利用率反而帮助“止血”,原因是当季公司的多晶硅平均生产成本达每公斤7.26美元,较4.19美元的平均售价高出42%,意味每销售一公斤即亏损3.07美元。 大全新能源打破惯例,在季报开篇即向投资者披露:截至6月底持有约20亿美元现金及短期投资、定期存款、应收票据等。尽管较上年同期的25亿美元有所下降,但表明公司仍有充足“弹药”,应对分析师预期将持续至明年的亏损周期。 叠加财报影响,大全新能源的美股周三收跌2.9%。虽表现欠佳,但若非政府扶持光伏行业的新政托底,抛压或更猛烈。需要注意,该股52周涨幅达55%,但股价仍徘徊五年低位。 过去三年,在2022年绿色能源装机热潮推高产品价格背景下,中国以光伏电池、组件及多晶硅制造商为主体的光伏产业大举扩产。大全新能源堪称行业缩影,截至去年底,新建产能使其年产能跃升至30万公吨,约为2022年末的三倍。 然而,如此快速的增长,加上全球新建太阳能发电场的放缓,导致严重的供过于求,价格大跌。中国是该行业新建太阳能发电场的亮点之一,这主要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支持。不过,今年5月底补贴截止日前抢装潮过后,6月国内新增装机量骤降。大全新能源首席执行官徐翔称,伴随这一变化,4至6月多晶硅价格暴跌约20%。 “二季度光伏产业仍处周期底部,但季末已现积极信号。” 徐翔表示。 政策干预 过去一年间,政策干预论调在中国光伏圈持续发酵。早在去年10月,大全新能源即透露官方“建议”,多晶硅企业限产至五成产能。企业实际执行力度更大,据公司披露,二季度产能利用率34%,较一季度的33%微升。 正如我们此前所述,纯粹市场力量,已促使大全新能源等企业有充分动机大幅减产,因其每生产一公斤多晶硅都在承受巨额亏损。 公司最新经营指标全面走弱,季度营收由上年同期的2.2亿美元锐减66%至7,520万美元。参照行业巅峰期,分析师预期其今年营收5.75亿美元,较2022年景气高点46亿美元大跌88%。 二季度多晶硅产量由上年同期的64,961公吨下滑60%至26,012公吨。即便如此,当季实际销量仅18,126公吨,意味约三成产量成为库存。公司预估三季度产量将在27,000至30,000公吨,略优于二季度实绩的预测,传递出谨慎乐观信号。 通过控产止损,大全新能源二季度净亏损由上年同期的1.198亿美元收窄至7,650万美元。 这引出了大全新能源对行业企稳的谨慎预期依据,纵然市场不利因素叠加,但最新的政府措施构成关键支撑。公司表示,新政源头可追溯至6月29日《人民日报》发文,呼吁“在破除‘内卷式’竞争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两天后,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7月2日,政府召集14家光伏龙头,商讨“高质量发展”路径。最新举措是7月24日发布的《价格法》修正草案,明确不正当价格行为认定标准,强化“对价格违法行为法律责任的追究”。 大全新能源指出,多晶硅现货价格在7月政策密集期有所反弹,但未说明反弹态势8月是否延续。我们推测回暖行情难持久,并对新政效力持保留态度。归根结底,市场力量才是决定行业何时以何种方式走出低谷的核心因素。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