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新冠疫情与供应链断裂拖累,运动用品代理商滔搏国际上个财政年度的业绩录得倒退,公司期望藉着派发特别股息挽留投资者

重点︰

  • 滔搏国际截至2月底的上财年收入与纯利同倒退约12%,主要受新冠疫情及全球供应链断裂影响
  • 滔搏目前估值偏低,但专家认为需多看一两季业绩,才能确定销售是否持续改善,以挽回投资者信心

裴梓龙

这两年来,影响全世界最深远的肯定是新冠病毒疫情,这场世纪疫症不只影响我们的生命,更严重打击各国经济,特别是中国多个大城市连环封城抗疫,居民连门都出不了,又何来消费意愿?因此,零售老板们都苦不堪言。

正当全球疫情缓和,老板们看到了希望,随即堕入另一个难题──全球供应链断裂导致航运成本大涨。在双重打击下,从事运动服产品销售、同时向其他零售商出租联营销售商业场所的滔搏国际控股有限公司(6110.HK)股价在过去一年大跌52%,市值蒸发接近400亿港元(340亿元)。

在股市中,股价总是超前反应,估计有投资者看淡滔搏的营运表现,提早作出部署。事实上,该公司上周一公布截至2月底的财政年度业绩令市场失望,全年收入同比下跌11.5%至319亿元,纯利也倒退了11.7%至24.5亿元。

但是,公司在业绩不佳的同时,除了派发末期股息每股7分,更另派特别股息23分,连同中期股息全年派息43分,比每股盈利39.45分还高,估计是希望用来挽留投资者,因此也刺激了其股价在翌日涨了4.3%。

相比中国国民品牌李宁(2331.HK)、安踏体育(2020.HK)与特步国际(1368.HK),滔搏的名气远远不及,因为它主要是做代理业务,并没有自家品牌,其中两大国际运动品牌Nike(NKE.US)及Adidas(ADS.DE)是公司核心收入来源,贡献去年总营收达86.5%。由于该两大品牌在中国的销售额下跌12.3%,拖累公司全年业绩;至于其他品牌的销售收入也同比下降6.1%,占公司总收入仅12.6%。

毛利率提升

“市场早已预计滔搏全年业绩不佳,因为去年受到新冠疫情影响,加上“新疆棉风波”,中国消费者掀起外国品牌罢买潮,令代理商滔搏受到打击,所以股价下跌也是意料之内。但是,滔搏最新的业绩也有亮点,起码我们看到毛利率回升。”独立股评人温杰分析说。

的确,滔搏最新的毛利率为43.4%,同比提升2.6个百分点,公司解释主要是因为在过去一年严格管理折扣,加上与品牌合作伙伴的关系更紧密,批发折扣同比录得改善,简单来说就是打折少了。

另一方面,滔搏一直以在线线下的“双渠道”模式营运,然而近年运动品牌线下门店的角色开始改变,除了销售产品外,更像一个一站式体验中心,同时用来拉动在线销售。

为迎合市场改变,滔搏近年持续“小店搬大店”的策略,截至2月底公司运营7,695家直营店,虽然同比减少311家,但销售规模并没有萎缩,毛销售面积反而增加了5.4%,主要因为公司多开了239家300平方米以上的大店,可惜遇上世纪疫症,到实体店体验的人流减少,令这种转变的成效暂未显示出来。

滔搏公布业绩后,投资银行大多下调其目标价。中金认为滔搏的业绩略低于预期,考虑到疫情反复,未来不确定性较高,零售企业的估值受压,将滔搏目标价下调31%至7.31港元,维持“跑赢行业”评级。

瑞信认为滔搏派息有惊喜,但受中国部分城市近月的封城措施影响,估计首财季销售跌幅扩大,目标价由6.3港元降至5.9港元,维持“中性”评级;美银证券也将滔搏目标价由10.6港元下调至9.2港元,但认为中国疫情逐步受控,3至5月销售虽然会受影响,但相信最坏时间已过,加上滔搏近年积极发展非核心品牌Skechers及李宁,将提供新的增长点,重申其“买入”评级。

估值大折让

对比其他体育用品股,滔搏的估值明显偏低。根据《彭博》的数据,滔搏的预测市盈率只有10.5倍,远低于李宁、安踏与特步的21.9倍至27.9倍;至于滔搏代理的核心品牌Nike和Adidas,预测市盈率约在20.4至32倍,同样远高过滔搏。

“李宁、安踏和特步都是一条龙制造加销售自家品牌,毛利率较高,相反滔搏只是代理商,毛利率相对较低,所以估值有一定差异。”温杰解释说。

2019年10月才上市的滔搏,母公司其实是2017年被中国知名私募股权巨头高瓴资本私有化的百丽国际。高瓴资本最初可能认为分拆滔搏上市后,能乘坐中国推进全民健身、鼓励全民运动的“顺风车”,岂料一场新疆棉风波,加上新冠疫情反复,这趟顺风车刚发车便陷入了泥沼。 “滔搏估值虽然偏低,但市场需要多看一两个季度去确定销售是否持续改善,并重新修复滔搏的估值,届时股价才有机会回升。”温杰说。

一年前,滔搏曾在业绩报告中说,“体育的魅力,并不止于体育本身,更存在于体能与意志上持续的自律、训练,以及坚持的耐力,全身心地致力于下一次的突破。” 现在正是考验滔搏管理层能否展现体育魅力的关键时刻,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全力突破。

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TikTok Deal

新闻概要:中美马德里会谈就TikTok交易达成框架协议

TikTok交易将化解美方对安全的担忧,但同时保留这个热门社交平台的“中国特色”    李世达 中美官员周一表示,双方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的会谈中,就TikTok问题达成一项框架协议。美国总统特朗普随后在社交媒体表示,该协议将在周五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通话中确认。 此次会谈由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率团,美方则由财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领衔,议题涵盖美方单边关税措施、出口管制以及TikTok问题。这是自美国总统川普今年4月启动新一轮关税战以来的第四次会谈。 这项涉及1.7亿美国用户的热门社交媒体应用的潜在协议,成为这两个全球第一与第二大经济体在数月谈判中罕见的突破。 据财新报道,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李成钢表示,关于TikTok问题,中国一贯反对将科技和经贸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绝不会以牺牲原则立场、企业利益和国际公平正义为代价,寻求达成任何协议。 李成钢说:“中方将坚决维护国家利益和中资企业合法权益,依法依规开展技术出口审批。同时,中国政府充分尊重企业意愿,支持企业在符合市场原则基础上,开展平等商业谈判。” 贝森特则在会谈结束后表示,双方就TikTok问题达成了框架协议,他称这项协议是两个私有主体之间的事,但商业条款已达成一致。他强调,该协议将解决美国在安全方面的担忧,但同时会保留TikTok的中国特色。 CNBC报道称,贝森特指出,在该框架下,可能会由美国控制TikTok的所有权。 TikTok的未来动向一直是中美谈判焦点。特朗普今年以来已三度签署行政令,将TikTok出售期限不断延后,最新截止日期为9月17日。根据美方立法,一旦无法剥离,TikTok将面临在美被禁的命运。 特朗普先前曾强调,美国已有潜在买家,包括地产大亨弗兰克·麦考特(Frank McCourt)、AI初创公司Perplexity AI以及由Employer.com创办人廷斯利(Jesse Tinsley)组成的财团等,不过方案涉及收购范围与股权结构各有差异。 然而,TikTok是否能够出售,最终需经中国政府批准。早在2020年,中国商务部与科技部便将“基于数据分析的个性化推送服务技术”及“人工智能交互界面技术”纳入出口管制清单,意味TikTok核心演算法若要转让,必须获得主管部门许可。 中方先前已多次强调,将依法依规处理TikTok相关事宜,坚决维护企业正当权益,并强调中国政府从未要求企业违反当地法律提供境外数据。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

简讯:自驾龙头首挂 禾赛科技午收升逾一成

自动驾驶技术公司禾赛科技有限公司(2525.HK, HSAI.US)周二首日在香港挂牌,开市即升7.7%报229.2港元,之后股价續向上升,中午收市报237.2港元,升11.5%。 公司发售1,955万股,一成于香港公开发售,每股定价212.8港元,录得超额认购167.7倍,国际配售超额13倍,集资净额40亿港元。 过去三年,禾赛科技均为全球第一大激光雷达供应商,去年在全球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市场排名第三。公司的收入由2022年的12亿元,增至去年的20.77亿元。今年首三个月,收入3.59亿元,同比增加46.3%,亏损则收窄84%至1,750万元。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英国零售商Sainsbury’s向京东出售Argos谈判告吹

电商巨头京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9618.HK, JD.US)近期积极在欧洲市场寻求并购实体零售商,但其拓展计划在英国受挫。 英国连锁超市集团J Sainsbury plc(SBRY.L)周日公告,已终止与京东关于出售旗下商品零售商Argos的谈判。公司称,在媒体披露双方洽谈出售的消息后,京东大幅修改收购条件,但该方案不符合公司的最佳利益,因此决定退出洽谈。 Argos是英国第二大综合商品零售商,拥有全英第三大访问量的零售网站及逾 1,100个提货点,在2016年被Sainsbury's以11亿英镑收购。 Sainsbury's预计,2025至2026财年可实现零售基础经营溢利约10亿英镑(13.6亿美元),以及超过5亿英镑的零售自由现金流。 京东港股周一平开,至中午休市报132.7港元,升0.76%。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QMSK is involved in auto insurance for accidents

纳斯达克新规限制 青民数科被迫提升集资额

这家汽车保险售后服务提供商,将首次公开募股目标扩大为最初四倍,募资上限达3,700万美元 重点: 继纳斯达克宣布拟要求中概股募资额不低于2,500万美元后,青民数科大幅调高纳斯达克上市规模 这家公司最新财年营收增长38%,但因扩张开支激增,导致利润下降近10% 阳歌 青民数科(青岛)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最新修订的纳斯达克上市申请中,最引人注目的并非汽车保险理赔服务的业务动态,而是募资规模的巨量级上调。不过,此次将募资目标从900万美元提升至上限3,700万美元,并不意味着公司对投资者认购热情的信心上升。 实际上,此次激进扩容直接源于纳斯达克本月早些时候,宣布拟严控中概股小规模上市。此类募资通常不足1,000万美元的微型上市,已成纳斯达克中概股主流,公众流通股比例普遍低于总股本的10%。 此类低流通量易引发股价剧烈波动,通常呈现单边下跌态势。当股价闪崩时,缺乏经验的散户往往损失惨重。雪上加霜的是,多数企业采用激进的估值定价,使其上市后股价大幅回落几成定局。 回溯今年3月首度申请赴美上市时,青民数科完全符合上述情况。这家向车险企业提供理赔风险评估等增值服务的公司,据其1月原始申请及3月修订文件披露,最初募资目标仅600万至900万美元。当时,公司计划售出的150万股,仅占总股本约9%。 最新修订文件中,其募资目标已大幅跃升至2,500万至3,750万美元区间,对应每股4至6美元。当前,公司拟售625万股,为原始方案四倍有余,占扩股后总股本比例近30%。 募资规模与流通股比例的双重提升,显然是对纳斯达克9月3日拟修订中概股上市标准的直接回应。新规要求所有中概股募资额不低于2,500万美元,公众流通股市值需达1,500万美元。若流通股市值跌破500万美元,将自动启动暂停交易及退市加速机制。 上周五提交的修订版招股书中,青民数科明确提及纳斯达克待实施的新规,该标准尚需美国监管部门批准。 公司声明:“若新规生效,将大幅提高我司等发行人的上市及维持上市门槛。无法满足修订后的上市要求,可能导致我们难以在纳斯达克挂牌或维持上市地位,从而对证券流动性、市场能见度及整体变现能力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估值高企 青民数科每股4至6美元定价区间及上市后2,125万股总股本,对应市值介于8,500万至1.27亿美元之间。按截至2025年3月财年最新年报利润计,中位数市盈率(P/E)达47倍;其市销率(P/S)中位数为2.2倍。 相较中国车险领域同业,上述估值均显偏高。在港上市的众淼控股(1471.HK)涵盖车险业务,市盈率37倍、市销率7.8倍。而处于亏损状态的保险经纪商手回集团(2621.HK)与车车科技(CCG.US)市销率仅分别为0.68倍及0.19倍。 尽管青民数科或因已有盈利且增速较快,可尝试更高估值溢价,但现实是投资者较难认同。如同我们之前指出,采取激进估值的中概股首日交易常现股价大跌,往往在数月甚至数日内市值腰斩。 待观其效,青民数科会维持高估值,抑或因募资规模巨幅扩容,需引入超计划的投资者而被迫下调定价。 最后,审视财务数据,公司基本面确具优势。青民数科通过覆盖中国大部地区的10,651个服务网点开展业务。风险评估服务单价低廉,截至2025年3月财年平均价50美元,较上年48.80美元微涨2.5%。 招股书显示,最新财年客户数量从35家增至64家,增幅显著。表明其客户群虽集中但仍具规模,涵盖若干“头部保险公司”。 伴随客户群扩容及单笔风险评估成本上升,公司最新财年营收同比增长38%,从截至2024年3月的3,460万美元增至4,770万美元。其毛利率保持相对平稳,从上年9.6%微降至9.2%。但为支撑扩张投入的运营开支激增近两倍,致使其最新财年利润同比下降8%,从244万美元降至225万美元。 总体而言,青民数科上市,基本面相对扎实,募资规模与流通比例的巨幅提升预示未来赴美中概股的转型方向。但当前估值诉求仍显激进,意味公司最终可能被迫将发行价降至当前4至6美元区间以下。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