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5.HK
Chicmax profit triples

用最新数据计算后发现,公司去年下半年营收增长77%,利润增长三倍

重点:

  • 上美股份表示,受益于旗下韩束系列抗衰老护肤品销售强劲,预计去年营收增长约53%,利润增长两倍
  • 公司越来越像一家电子商务公司,去年上半年线上销售额占总收入的比例,从上年同期的74%上升至81%

     

阳歌

即便是在困难时期,保持外表年轻也很重要。相反,在这种经济不稳定时期,生孩子似乎不那么重要。

这是护肤品厂家上海上美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2145.HK)最新盈利预告中的两个关键信息。该公司上周五披露,受益于核心产品——韩束系列抗衰老护肤品销售业绩蒸蒸日上,公司去年下半年收入和利润双双飙升。

公司没有对另一个主要产品线、以母婴为目标用户的红色小象发表评论。但它去年的中期报告显示,随着中国生育率不断下降以及竞争的加剧,去年上半年业务销售暴跌。

对上美股份来说,庆幸的是韩束占据了公司销售的最大份额,并且这个数字还在增长。

上美股份预计去年的收入在40亿至42亿元间,取中间值计算,较2022年的26.8亿元增长约53%。用上半年的数据进行简单计算后发现,公司的收入增长从上半年的26%加速至下半年的77%。

利润的增长趋势更为强劲,预计2023年全年利润在4.2亿元至4.6亿元间,大约是2022年1.47亿元利润的两倍。与收入增长趋势类似,该公司的利润增长也从上半年的61%加速至下半年的300%左右,即增长四倍。

在这里,我们需要指出的是,2022年下半年和2023年下半年有着天壤之别,因为前者是中国最暗淡的时期之一,国家为控制疫情而最后一搏并最终放弃。相比之下,2023年下半年基本一切正常,虽然消费者在年初的一波热情后变得谨慎。

解读消费行为向来是一门微妙的艺术,但投资者的态度则更直接一些,至少在对上美股份最新报告的反应是这样。 周一,也就是公告发布后的首个交易日,该股飙升15.3%,收于46.85港元的历史最高点。该股目前较2022年12月IPO时25.20港元的发行价高出约80%,自三个月前触及IPO后的最低点以来已上涨一倍多。

经历了这一轮飙升后,上美股份当前的市盈率(P/E)为34倍,这看上去更像是一家科技公司的表现。但说实话,该公司越来越像一家电子商务公司,而非传统零售商,去年上半年线上销售额在总收入中的占比,从2022年同期的74%上升至81%。

经济衰退的证据?

上美股份的市盈率可能看起来很高,事实上,它远远领先于逸仙电商(YSG.US)9倍的预期市盈率,这是一家更为传统的实体化妆品连锁店,预计2023年录得亏损。但上美股份落后于珀莱雅(603605.SH)目前47倍的市盈率,更不及丸美股份 (603983.SH),后者的市盈率高达56倍。

那么,为什么投资者对这些看起来相对普通的零售公司如此兴奋呢?答案似乎在于它们与电商结合,以及相对抗衰退的特性。不然,你要如何解释在消费者减少在智能手机和汽车等非必需大件商品的支出之际,上美股份的核心品牌韩束销售额仍在飙升?

2003年推出的韩束是上美股份旗下历史最悠久的品牌,那时公司刚成立一年,它也是上美股份旗下三大品牌中唯一在去年上半年实现收入增长的品牌。不过,韩束的增长相当可观,这个抗衰老护肤品牌上半年销售额增长70%,达到约10亿元。公司将增长归功于抖音上的新销售渠道,这进一步凸显了公司越来越像一家电子商务公司,而不是传统零售商。这一巨大增长,巩固了韩束作为上美股份头牌的地位,总收入占比从一年前的48%升至65%。

相比之下,面向18至35岁女性、产品使用天然原料的旗下品牌一叶子,去年上半年销售额下降了23%,在总收入中的占比,从上年的21%下降到了约13%。红色小象的销售额下降最严重,去年上半年下降38%,在总销售额中的占比从上年的24%下降到了12%。公司将这种下降归咎于“激烈的竞争”,不过中国不断下降的出生率肯定也是原因之一。

加大对在线业务的重视,加上成本控制,上美股份去年上半年的毛利率,从2022年同期的64.9%提高到了69.0%。在当前形势下,公司在使用现金减少债务方面看起来也相当谨慎,更不是追求激进的扩张。与此同时,其现金持有量从2022年底的11.5亿元,大幅下降至去年6月的5.81亿元。但其资产负债率也从2022年的61.6%,大幅降至去年6月的38.4%。

总而言之,上美股份去年的收入和利润大幅增长,尤其是在下半年,至少这在一定程度上要归功于疫情后的反弹。但其抗衰老护肤系列韩束的强劲增长,似乎也反映了这类产品,即使面对日益谨慎的消费者,依旧具有一定的弹性,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投资者突然开始追捧该公司的股票。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税负率增加 李宁中期盈利跌11%

李宁有限公司(2331.HK)周四公布,2025年上半年收入148.17亿元,按年增长3.3%,但净利润按年下跌11%至17.37亿元。派中期股息每股0.3359元,合共8.69亿元,较去年减少约11%。 公司指出,期内电商渠道收入增长7.4%,特许经销收入亦升4.4%,成为推动整体业绩的主要动力。不过,直营销售因门店网络调整及消费场景转移影响而下降3.4%,抵销部分增长动能。产品结构方面,鞋类收入按年升近5%,器材及配件大增23.7%,惟服装收入下滑3.4%。 盈利下滑主因来自毛利率下降及税负率上升。期内毛利率降至50%,较去年同期回落0.4个百分点,主要因直营折扣加大及渠道结构变化所致。同时,税负率显著上升至33.3%,进一步压缩盈利空间。 李宁股价周五高开,至中午休市报19.33港元,升6.74%。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圆通国际亏损扩大 中期蚀6,000万

快递公司圆通国际快递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6123.HK)周四公布中期业绩,收入大幅下跌52.5%至14.14亿港元(下同),股东应占亏损由去年同期的4,210万元,增加43%至6,040万元。 来自海运业务的分部业绩续下滑,较去年同期减少61.8%至930万元,空运业务的分部业绩则续录得亏损,并从去年蚀100万元扩大至亏损5,310万元。 亏损进一步扩大,主要是美国关税政策影响收入及毛利,而集团战略性地缩减部分低毛利率及回款周期较长业务,亦导致收入及毛利减少。同时,集团持续加强科研、加大国际化人才引进与培养、全面推动向智能化转型升级,亦令开支增加。 圆通国际周五平开报1.24元,过去一年高位下调29%。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A-Living claw back into profit

走出雅居乐暴雷阴霾 雅生活预告上半年扭亏

雅生活在房企债务风暴中选择强硬自救,以诉讼追收与工抵资产断尾止损,成功扭转去年逾16亿元亏损,预告上半年盈利3至4亿元 重点: 公司上半年盈利3至4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16亿元 透过诉讼追收与工抵资产等手段,成功压缩关联公司应收账款风险    李世达 在中国的这场房地产风暴中,物业管理公司通常被视为“相对安全”的资产,因为它们属于轻资产模式,现金流稳定,甚至能为陷入困境的母公司提供变现的机会。然而,当母公司债务危机持续恶化,物管企业也难以独善其身。 雅生活智慧城市服务股份有限公司(3319.HK)正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去年上半年,雅生活因大幅计提关联公司雅居乐(3383.HK)的应收款减值而录得逾16亿元亏损。但时隔一年后,雅生活却交出截然不同的盈利预告:2025年上半年预计盈利介乎3亿至4亿元。扭亏为盈的背后,雅生活显然做对了什么。 采取诉讼手段 雅生活的自救行动主要围绕如何处理与雅居乐的财务纠葛展开。公告显示,公司在2024年下半年起,对关联交易采取了更严格的合同条款设计,以缩短回款周期并减少坏账暴露。雅生活明显向外传达讯息,关联公司不能长期拖欠款项,而希望用制度和流程将风险控制在早期。 另一个动作是接受工抵资产,用工程项目中的资产抵消应收款,这种做法在房企普遍缺乏现金的背景下,成为一种务实选择。虽然流动性差,但相比坏账全额撇掉,仍能部分对冲风险。 更进一步,公司也对业务结构进行调整,把重心放回物业管理和城市服务等能带来稳定现金流的核心板块,对房地产相关的外延增值服务则大幅收缩。 过去一年,许多物管公司都在努力拓展第三方市场,但雅生活的特别之处,在于它选择不留情面,直接“断尾求生”,不再让自己被高风险业务绑架。现金流是最真实的语言,雅生活公告中明确提到,公司经营性现金流相较去年有明显改善。 与此同时,雅生活还完成了两笔关联收购,将雅居乐旗下环保企业收入囊中,总金额约6,000万元,为雅生活拓展了城市服务与环保板块的新收入来源,也为未来经营现金流增添了潜在支撑。 股价半年累涨三成 市场对这份盈利预告的反应是直接而迅速的。盈喜公布后首个交易日,雅生活股价当日大涨13.6%,报3.55港元,过去半年累涨近三成。 相比下,恒大物业(6666.HK)在恒大集团(3333.HK)爆雷后,被曝出约134亿元资金被母企挪用,资金链一度断裂,欠缺独立修复能力,只能等待清盘人安排。在恒大集团即将退市之际,传出正在为恒大物业寻找买家。恒大物业今年以来股价累升24%,主要受到消息面带动。 另外,世茂服务(0873.HK)则在维持主业的情况下,持续减少对母企物业的依赖,开始切入商业综合体、办公楼、酒店运营管理等领域,但去年业绩仍陷亏损,盈利能力尚未改善;融创服务(1516.HK)则因母企流动性压力过大,选择“收缩战线”,退出非核心业务,例如出售彰泰服务股权,把资源集中于一二线城市。两家公司尚未公布最新半年报,但在今年以来物管股回暖带动下,股价都有不错表现。 不过,短期内市场的热情并不代表风险完全解除。雅居乐的债务压力依然存在,若未来再次陷入流动性困境,仍可能波及雅生活。此外,雅生活虽已加快第三方项目拓展,但目前规模仍有限,要真正摆脱依赖,仍需更多时间和资源投入。 雅生活的确展现出逐步脱离母企风险的能力与企图心。以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预期盈利来看,估值仍低于疫情前水平,处于“价值修复”阶段。若能进一步扩大第三方市场并保持正向现金流,股价仍有上行空间。不过,母企雅居乐的债务不确定性仍是最大变量,投资者宜关注政策支持与行业整合进度,现阶段仍应保持审慎。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逸仙电商营收增37%,彩妆品重返增长轨道

美妆零售商逸仙控股有限公司(YSG.US)周四公告称,受惠于彩妆品类销售回暖与护肤品强劲增长,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6.8%至10.9亿元。 逸仙财报显示,本季度护肤品销售额达5.81亿元,较去年同期的3.25亿元猛增78.7%。彩妆品类销售额增长8.8%,扭转了一季度下滑10%的颓势。护肤类加速扩张,使其在本季度总营收占比达到53%,超越彩妆成业绩主力。 公司预计三季度营收增速将放缓至15%至30%,当期营收预测为7.79亿元至8.8亿元。 二季度净亏损由去年同期的8,550万元收窄至1,950万元。按非公认会计准则,二季度实现盈利,当季非GAAP净利润达1,150万元。 财报发布后,逸仙控股周四股价上涨0.6%至9.60美元,该股年初至今累计涨幅约130%。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