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BP.US
ArriVent makes IPO

这家医药初创公司在三大投资银行承销的IPO中筹集了1.5亿美元,首个交易日股价上涨 11%

重点:

  • ArriVent在IPO中筹集了1.5亿美元资金,是过去两年纽约表现最强劲的中国相关IPO之一
  • 公司已获得伏美替尼(Fumonertinib)除大中华区外的全球授权,这是一种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高度靶向药物

    

阳歌

最近,中国医药股在华尔街不太吃香,大幅亏损加上北京严格管控价格,使其难以盈利,投资者为此失去了耐心。但生物科技公司ArriVent BioPharma Inc (AVBP.US)证明是一例外,其IPO表现强劲,股价在周五首个交易日上涨 11%。

在与中国相关的新股发行中,这次IPO看上去很不寻常,除了上市首日大涨外还有很多原因。其承销商中有高盛、花旗和杰富瑞为首的一流投资银行。过去两年,由于美中监管之争,这些银行基本上都回避中国公司在纽约的上市,不过由于那些问题基本已解决,它们正在慢慢重返市场。

此次IPO之所以值得关注,还因为市场对其股票的需求相对强劲,促使承销商将发行规模从一周前最新招股说明书中原定的830万股增加到最终的970万股。公司将发行价定在发行区间的中位数,即每股18美元,共筹集资金1.75亿美元,是自2021年底生物科技公司联拓生物(LIAN.US)筹集3.25亿美元资金以来,中国公司在纽约规模最大的IPO。

ArriVent的强劲表现与近来投资者纷纷逃离境外上市的中概股形成了鲜明对比,随着对中国经济不景气的担忧加剧,很多中国股票跌至历史低点。

那么,ArriVent是如何做到?首先,我们需要指出,该公司严格来说并不是一家中国公司,尽管它与中国联系紧密。其主要资产是伏美替尼,一种高度靶向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选择性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用于治疗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

伏美替尼实际上是由上海艾力斯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88578.SH)研发出来的,这是一家中国公司,由两名现居中国的医生创办,他们都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背景。这款药已在中国获批,为艾力斯带来了巨额利润,公司报告去年前个三季度收入增长160%,达到13.5亿元。然而,更令人惊叹的是,艾力斯同期利润为4.1亿元,同比增长七倍多,这对于此类年轻的医药公司来说实属罕见。

艾力斯在2021年向ArriVent授予了伏美替尼在大中华区以外所有市场的许可权,当时ArriVent刚成立。从艾力斯当时发布的公告来看,根据协议,ArriVent支付了4,000万美元的首付款,并同意向艾力斯转让部分股权。此外,艾力斯表示ArriVent将提供可高达7.65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以及可高达两位数的销售提成。

大牌支持者

考虑到这些背景和强劲的上市表现,我们将在文章的后半部分来更仔细地研究ArriVent的历史,和它现在面临将伏美替尼推向市场的路径,以及它正在研发的其他药物情况。公司于三年前由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姚正彬和公司负责研发事务的总裁Stuart Lutzker创办。

姚正彬此前在一家名叫Viela Bio的公司有过类似的经历,他从英国制药巨头阿斯利康 (AZN.US)拿到一系列治疗药物授权,2018年与人共同创立Viela Bio,后来以31亿美元的价格将其卖给了Horizo​​n Therapeutics。这为预测ArriVent的未来,提供了线索,姚正彬可能希望最后把公司卖给其他企业,大赚一笔。

到目前为止,公司进行了大量融资,这对于医药初创企业来说是非常典型的做法。它在2021年成立时筹集了1.5亿美元,投资者包括国内的高瓴资本、礼来(LLY.US) 的礼来亚洲基金和奥博资本等知名巨头。去年,公司又筹集了1.55亿美元,另一家著名投资机构红杉(前身为红杉中国)也加入了进来。

虽然伏美替尼已经在中国获得批准,但在美国,该药物仍在接受测试,目前正处于最后的三期临床试验阶段。去年10月,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授予该药“突破性”地位,这是对“与现有疗法相比可能有实质性改善”的药物的重大鼓励。这种认证通常有助于药物更快地通过漫长而繁复的监管审批程序。

与很多类似药物初创公司一样,ArriVent目前没有任何收入,在伏美替尼的试验阶段还处于亏损状态。招股说明书显示,该公司在2022年净亏损3,690万美元,去年前九个月又亏损了4,810万美元,自成立以来累计亏损1.367亿美元。鉴于公司在IPO之前筹集了3亿美元的资金,通过IPO还募集了2亿美元,因此至少在未来几年内,公司的资金应该都会比较充裕,它正努力争取让伏美替尼获批上市。

除了伏美替尼,该公司还在与Aarvik共同研发一种抗癌药物,尽管该药物的开发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因此,很明显,该公司目前将大部分赌注押在了伏美替尼上。

就估值而言,ArriVent的最终估值应该与艾力斯接近,后者目前的市销率为5倍,市盈率也同样强劲,为38倍。当然,一切都将取决于伏美替尼在美国的进展,不过目前来看情况肯定是积极的。如果一切按计划进行,我们甚至可以想象这样一种场景:ArriVent公司还没有取得第一笔收入,就被一家大型全球制药公司高价收购了。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行业简讯:华为第三季度痛失中国智能手机王座

国际数据公司(IDC)周三发布数据显示,第三季度陷入颓势的华为在中国市场痛失桂冠,而东山再起的苹果(AAPL.US)公司凭借iPhone 17的热销实现排名跃升。IDC数据显示,在截至9月的三个月里,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中国市场的整体出货量同比下降0.6%至6,840万台。 华为市场份额从第二季度的18.1%跌至第三季度的15.2%,排名从榜首滑落至第三。竞争对手vivo以17.3%的市占率占据首位,其第二、三季度市场份额持平。苹果是期内少数实现份额增长的企业,最新季度市占率提升1.9个百分点至15.8%,使其从上一季度的第五位跃居本季度中国第二大智能手机品牌。 跻身前六的还有市占率10%的小米(1810.HK)、9.9%的OPPO及9.8%的荣耀。六大头部品牌中,仅苹果与OPPO在最新季度实现同比销售增长。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思考乐教育折让13%配股筹2.4亿港元

课后教育服务提供商思考乐教育集团(1769.HK)周三公布,向超过六名独立第三方发行合共1.1亿股新股,相当于扩大后股本16.3%;每股作价2.2港元,较前一日收市价折让13.04%,认购总额2.42亿港元。 公司表示,所得款项将用于提升教学品质与学习体验,包括课程开发与教学设施升级,并用于与主要业务相关的人工智能项目,以及用作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思考乐教育是中国华南地区的民办教育提供商,主要提供美术、体育、绘画、表演等通识教育课程及课后托管服务。 今年上半年,思考乐录得收入约4.39亿元,按年上升10.1%;净利润6,293.3万元,较去年同期下滑23.9%,毛利率34.3%,下降约10个百分点。 公司股价周四高开,至中午休市报3.01港元,升18.97%。近半年累跌约40%。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接特斯拉订单股价爆升 三花智控直斥传言不实

制冷元件制造商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2050.HK,002050.SZ)周四发公告,澄清市场传闻公司获得机器人大额订单的消息。公司直指传言不属实,也未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于今年10月15日亦没有接受任何媒体采访。 本周三市场有网络消息传出,特斯拉研发中的人形机器人Optimus,计划向三花智控订购线性执行器,总值达6.85亿美元。消息传出后,三花智控在香港的股价大升13%,成交量较周二倍翻,A股更急升10%而涨停。 三花智控今年7月才在港上市,股价在短短三个月内一度急升逾倍,至近日股价略回软,但仍较上市价22.53港元高出66%。 周四公司开盘跌5%报37.54港元。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小米SU7再传碰撞燃烧致死意外 累股价挫逾5%

小米汽车再度卷入安全风波。周一凌晨,四川成都一辆小米SU7行驶中发生碰撞后起火燃烧,导致驾驶人死亡。成都警方下午通报,死者31岁邓姓男子涉嫌酒后驾驶,事故仍在调查中。 小米集团(01810.HK)股价盘中一度重挫逾8%,最终收报49.08港元,跌幅达5.71%,单日市值蒸发近770亿港元。消息引发市场关注,自九月下旬新品发布会以来,小米股价累计下跌逾13%。 据财新报道,这已是今年第三起小米汽车碰撞后起火事故。3月安徽铜陵一辆SU7在高速公路激烈碰撞隔离带后起火,造成3人死亡;4月广东徐闻亦发生SU7与电动二轮车相撞酿两死事故。小米当时表示,火势为对方电动车电池爆燃所致。 SU7自去年3月上市以来累计销售近34万辆,小米汽车业务在今年第二季毛利率升至26.4%,显示业务仍维持高速增长。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