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累新冠疫情及房地产行业不景气,这家房地产交易平台上半年收入大降逾四成,而且转盈为亏

重点︰

  • 贝壳控股上半年由盈转亏,但公司宣布10亿美元回购计划,加上新业务增长迅速及控制成本见效,刺激股价大涨
  • 董事长兼CEO彭永东提出的“一体两翼”战略渐见成效,但新业务占收入的比重仍然有限

叶天娜

中国房地产市场过去一年陷入冰河时期,在官方“房住不炒”政策下,楼市成交量大幅下跌,加上针对房地产企业债务风险的“三条红线”实施后,不少无法融资的高负债房企资金链断裂,引致烂尾楼多不胜数。

二手房表现也同病相怜,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数据,今年上半年15个代表城市二手房累计成交面积同比大降49.6%。作为房地产交易平台、并经营中国知名“链家地产”中介店铺网络的贝壳控股有限公司2423.HK)首当其冲,公司上周公布的中期业绩显示,上半年收入同比大减41.3%至263亿元,期内更转盈为亏,录得24.85亿元净亏损,表现远差于去年上半年的净赚21.7亿元;其中单是第二季,已录得近18.7亿元净亏损,主要受累于新冠疫情复发,多个主要城市实施封控措施,导致交易量大减。

贝壳董事长兼CEO彭永东去年12月提出“一体两翼”布局战略,“一体”是指房产交易赛道,“两翼”是家装家居和普惠租房业务。半年过去,三项业务的表现却迥然不同。

截至6月底,贝壳总交易额(GTV)同比跌46.5%至1.23万亿元,作为“一体”的核心房产交易业务受挫,无论是存量房或新房交易额,均分别大跌42.1%及50.6%。公司归咎于新冠疫情、以及开发商面对资金流动性和交付压力,由于部分开发商无法按时交房,甚至烂尾导致断供,贝壳为涉及烂尾的开发商进行高达22.1亿元的坏帐计提,成为影响业绩的一大因素。

宣布回购刺激股价

公布业绩后,贝壳股价不跌反升,在之后的两个交易日,其港股累计大涨15.2%。有此反应,一来是贝壳宣布了10亿美元(69亿元)的回购计划,二是作为“两翼”之一的家居家装业务被寄予厚望,三是公司的节约成本取得成效。

今年4月,贝壳宣布完成收购圣都家装,发展装修业务,在全国24个城市开设了136家门店,引领上半年家居家装收入同比增长9.4倍至11亿元,总交易额更从1亿元大增至15亿元,管理层甚至豪言其规模要超过100亿元。

至于另外一翼、即包括租房业务在内的新兴业务表现不俗,虽然上半年相关收入减少17.1%至10亿元,但主要因为金融服务净收入减少,反观轻托管租赁服务净收入仍然增加。市场估计虽然国民减少买房,但仍需转投租赁市场以解决住屋需要,因此该项业务仍值得期待。

但两翼要起飞,减肥必不可少,贝壳在去年已开始裁员关店,今年上半年整体营业成本同比大降38.4%至214亿元,主要因为门店数量减少19%至42,831家,以及经纪人数量大减24.4%至41.49万名所致。

凯基证券亚洲投资策略部主管温杰认为,虽然贝壳的家装业务快速增长,但对收入贡献不大,投资者始终较关心其核心业务,“中国经济不佳,房地产市场低迷,可能要等到明年下半年才真正复苏,贝壳的生意将直接受影响。”

与国企开发商合作

去年5月,年仅50岁的贝壳创办人左晖不敌肺癌去世,由2010年获左晖力邀加盟的彭永东接掌帅印,面对官方监管、市场竞争及房地产交投萎缩等问题,彭永东希望以“一体两翼”战略协助公司渡过难关。另一方面,贝壳加强风险管理,选择与较稳健的国企及优质开发商合作,以降低出现坏帐的机会。

投行高盛的研究报告称,受惠这项新举措,贝壳上半年应收帐日数从100天降至72天,为第二季带来30亿元经营现金流;预计当市场调整后,贝壳的市占率回升,业务可望持续增长,因此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从60港元上调5%至63港元。

2020年,左晖带领贝壳到美国上市,市值一度超越6,000亿元,其后在中美政治博奕及中国官方对科技相关行业实施“强监管”下,股价曾经比高位蒸发逾75%;为避免被美国摘牌,贝壳今年5月登陆港交所,成为首只以“介绍形式+双重主要上市”挂牌的股份。

所谓介绍形式上市,并不涉及发售新股和集资,股份源于旧股,所以审核过程较快;双重主要上市则代表两个市场都是主要上市地,就算公司在美国摘牌,对港股也没有影响,更能保护股东利益。

由于介绍形式上市并没有增发股份,控股股东有6个月禁售期,上市后股价表现较稳定。贝壳在港首日挂牌开报30港元,一个多月后升至53港元,虽然在7月至8月出现调整,以上周五收盘价45.9港元计算,仍比首日挂牌价高53%。

随着中国官方陆续公布挽救房地产市场的措施,贝壳预计第三季收入按年减少6.1%至8.8%,表现较第二季明显改善。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投资者将注视彭永东如何带领这只贝壳潜出水底。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阿里携手蚂蚁斥72亿港元 购铜锣湾壹号13层楼面

电商巨头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BABA.US; 9988.HK)及旗下的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宣布,以72亿港元收购香港铜锣湾壹号中心13层楼面,涉及面积30万方呎。公司在周五的公告中表示,交易创下香港自2021年以来,最大宗商厦成交金额纪录。 阿里巴巴与蚂蚁集团表示,此次从文华东方国际集团购入的甲级商厦,将用作两家企业的香港总部。据媒体报道,壹号中心共有24层楼面,此次收购属大厦的高层。 阿里巴巴港股周一上涨近5%,该股年内累计涨幅已接近倍翻。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滴普科技招股集资最多7.1亿港元

中国企业级大模型人工智能应用提供商滴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Deepexi Technology Co. Ltd.(1384.HK)周一起在港交所主板招股,计划发行2,663.2万股,每股招股价26.66港元,集资最多7.1亿港元,预计10月28日挂牌买卖。 公司表示,所得款项将用于未来5年提升研发能力;扩大在中国的销售网络及客户群,从而加强商业化能力;海外业务扩张;以及用于潜在投资、并购机会,并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滴普科技主要为企业提供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助力企业高效整合企业数据、决策运营及生产制造等,主要向中国消费零售、制造、医疗及交通等领域的客户销售解决方案。 2022年至2024年,公司收入从1.00亿元增至2.43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达55.5%。2025年上半年收入达1.32亿元,同比增长118.4%,同期亏损收窄至3.1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6.2亿元。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Xinte builds solar farms

大建电场负债沉重 新特能源发ABS减压

这家多晶硅制造商兼绿色发电运营商,计划以两个风电项目,发行资产支持证券,并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 重点: 新特能源计划以两个风电场作为基础资产,发行30亿元的资产支持证券(ABS) 这家太阳能及风电场建设商目前拥有210亿元的抵押资产,大多是中国近年绿色能源建设中的发电厂   阳歌 经历中国占全球太阳能及风电装机量半壁江山的狂潮后,政府似开始要分散这些项目带来的财务负担。换言之,投入这场建设热潮的数百亿美元资金,或将通过国有投资者与企业组成的庞大体系进行分摊。 这种将巨额支出分摊给广泛投资者的模式,恰恰是中国独具优势的领域,因其国民经济的重要领域仍属国有,常作为政策工具参与此类投资。不过,这也使最终接盘的相关主体面临风险,此类资产的建设动机,往往兼顾政府政策与商业可行性。 这一分摊新能源建设财务负担的最新信号,来自正经历转型的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1799.HK),公司近年从光伏材料制造商,蜕变为太阳能及风电场建设与运营商。转型在业内并非罕见,因众多光伏设备企业转向电站建设运营以撬动产品需求。但新特能源案例尤为典型,其光伏材料业务收入占比已从三年前的70%,骤降至今年上半年的13%。 据上周四港交所公告披露,转型使新特能源背负与太阳能及风电场建设相关的递增债务,公司现拟通过发行资产支持证券(Asset Back Securities,简称ABS)实现部分减负。 此类证券使企业得以将资产证券化,并通过二级市场转让给投资者。需警惕的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便肇始于美国按揭机构以可疑住房贷款为底层资产发行ABS,随后全球投资者接手这些产品,最终因大规模贷款违约导致巨额损失。 公告显示,新特能源计划从其众多太阳能及风电场项目中,选取两项启动ABS计划。相关证券将在上交所挂牌,供所有证券市场投资者认购。尽管普通散户与私营机构可能参与,但实际买方主力,或将为助力实现国家政策目标的国有机构。 在这一案例中,目标包括大规模建设,这是国家主席习近平上个月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宣布的碳减排计划的一部分。计划要求中国在2035年前,將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并确保未来十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30%以上。 序幕初启? 新特能源的计划,属首例通过ABS等金融工具吸引多元投资者,以支持太阳能及风电场建设的方案。在持续至今的扩张后,中国光伏装机容量已突破1,000吉瓦,相当于全球该清洁能源装机总量的半壁江山。 根据首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新特能源将发行规模不超过人民币15亿元的ABS,以两座现役绿电站为底层资产。规模较大的新园项目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是200兆瓦高压输电风电场,估值达13.7亿元;规模较小的荣晟项目位于辽宁,装机100兆瓦,估值约5.32亿元。 新特能源称其现存额度下,最终或可发行30亿元ABS,并可在额度内发行多期产品。最新财报显示,截至6月底,公司资产负债表上存在价值216亿元的抵押资产承诺,部分虽涉制造业务,但多数是其建设运营中的太阳能及风电场。 三年前,新特能源主业尚为光伏电池核心材料多晶硅的生产。然而,去年中国产能严重过剩,致多晶硅价格大跌,多数生产商陷入亏损,相关营收骤降。今年上半年新特能源该业务的收入同比暴跌83%,从上年同期的58.7亿元锐减至9.79亿元。 同期,太阳能及风电场建设运营收入同比微增5%至46.5亿元,占上半年总收入73亿元的64%,反观2022年,该业务占比仅四分之一。 市场对此次ABS计划反应平淡,公告次日的上周五,新特能源股价下挫7.1%。投资者或担忧此举暴露债务压力,亦恐公司将融资所得继续投入太阳能及风电场建设。 当前,公司股价对应市净率(P/B)仅0.36倍,市销率(P/S)0.70倍。但低估值在当前多晶硅行业较普遍,全行业深陷亏损。新特能源上半年虽录得2.56亿元净亏损,但较上年同期8.87亿亏损已大幅收窄。 长远来看,ABS计划对新特能源等太阳能及风电场企业具有积极意义,可缓解债务压力。但此纾困或属短期效应,因相关企业已成为政府实施太阳能及风电场建设计划的重要载体。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盈收下滑的八马茶业 招股最高集资4.5亿港元

茶叶生产商八马茶业股份有限公司(6980.HK)周一公开招股,发售900万股H股,一成公开发售,每股发售价介乎45至50港元,最高集资4.5亿港元,每手100股,一手入场费5,050.43港元。公司于本周四截止认购,下周二在港挂牌。 按2024年高端茶叶销售计,八马茶业位居全中国第一。按去年销售收入计,公司在中国乌龙茶和红茶市场亦排名第一。截至今年6月底止,公司共有3,585家门店,其中加盟店占93%。 今年首6个月,公司中期收入10.63亿元,同比下跌4.2%,盈利亦跌近18%至1.2亿元。公司解释是线下渠道销售减少影响收入,以及行政费用的增加所致。期内的净利润率,由去年同期的13.2%跌至11.3%。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