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H.US
iHuman revenue declines

这家幼儿教育产品和服务提供商的首季收入下降 11%,较上一季度 4%的降幅扩大

重点

  • 洪恩一季度收入和利润双双下降,原因是公司加快全球扩张计划,希望在疲软的中国本土市场外实现多元化发展
  • 公司毛利率和总用户数均有所改善,但未公布最新付费用户人数,表明这个关键指标继续下降

阳歌

有时候,没说出来的是最能说明问题的。

这可以部分解释早教产品和服务提供商洪恩(IH.US)在上周五公布最新季度业绩后股价下跌4.3%的原因。值得注意的是,这份财报中没有该公司截至3月底的最新付费用户数据,之前这个关键指标都是包含在内的。

明白言外之意的人,可能都会猜到没有公布,是因为这个数字不太有吸引力,延续了收缩趋势,去年第四季度公司付费用户数量下降了17%至145万。

财报中也没有任何关于公司最近在中国以外地区发展业务的量化信息。由于变化莫测的监管导致的高风险,以海外发展为战略,对中国教培行业的公司似是明智之举。

两年前中国K-12课后辅导行业突遭打压,一个价值数十亿美元的行业瞬间被摧毁。洪恩未受影响,因它专注幼儿和更广泛的学习技能,而不是数学和科学等特定课程。但未来若再来一场减轻未成年人学业负担的打击行动,并不能保证它所在的领域不会成为目标。

洪恩在最新财报中,多次提到国际扩张,表明其重视这一策略。但它未能披露任何具体细节,表明这部分业务尚未产生任何有意义的收入,而这可能让投资者感到失望。

虽然这些没有公布的因素可能让投资者感到担忧,但收入下滑加速可能是洪恩发布最新财报后,股票遭抛售的最大元凶。洪恩称一季度收入较去年同期的2.65亿元下降11%至2.35亿元。公司的收入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萎缩,结束了自2020年IPO以来三年稳步增长的趋势,但降幅较小,仅为4%。

洪恩将第四季度的收入下降归因于疫情,并解释2022年第四季度的收入异常高,很难超越,当时中国最试图控制新冠病毒的传播,许多家庭在漫长的居家隔离期间使用了它的服务。对于一季度11%的降幅,它也提供了类似的解释,尽管中国在2022年底就已经解除了控制措施,并且在2023年的一季度,也就是去年同期,人们已经可以出门。

虽然疫情为其收入下降提供了一个借口,但同样重要的可能还有中国经济放缓,导致消费者控制支出。汽车和房屋等企业,最深切地感受到这种谨慎的影响。但现时像洪恩这样销售教育服务等非必需品的供应商,无疑也感受到了压力。

落在后面

财报发布后,股价在接下来的两个交易日还有所反弹。不过,更能说明问题的是,今年早些时候在美国上市的中国股票普遍上涨时,洪恩的股票被抛在了后面。

那一波涨势将iShares MSCI中国ETF (MCHI.US)从2月的低点一度推升超过30%,指数目前仍较年初上涨4.6%。相比之下,洪恩的股价自今年初以来,一直稳步下跌,年初至今已累计下跌38%。

公司在过去两年中一直保持盈利,并在今年一季度延续了这一趋势。但最新数据从就从上年同期的5,360万元降至2,230万元,降幅超过一半,这无疑加剧了投资者的担忧,公司将下降归因于产品开发和国际扩张方面的支出增加。

“虽然增加这些投资会暂时影响我们的短期盈利水平,但我们相信这对于巩固我们的行业领导地位、实现长期可持续增长,以及为股东创造长久价值均至关重要,”首席财务官王巍巍在盈利公告中表示。

相对扎实的利润和不断下挫的股价这样一个奇怪的组合,使得洪恩的市盈率(P/E)只有4倍,市销率(P/S)也同样低迷,为0.72倍。后者实际上高于网龙(MYND.US)的0.33倍市销率,但远远落后于粉笔(2469.HK)的2.9倍,这两家公司都是早教产品和服务提供商。不管怎么看,投资者对中国教育类股票,总体上仍持相对谨慎的态度,因为许多类似股票,在之前的打击行动中遭受重挫。

洪恩的财报并不都是悲观,也包括一些积极的指标。虽然本季度付费用户很可能有所下降,但该公司的平均月度活跃用户数(MAUs)同比增长了25%,达到2,640万。与去年第四季度14%的增幅相比,增速有所加快,这或许表明,家长们仍然希望为年幼的孩子们提供这种服务,不过付费意愿降低了。

公司的毛利率也从去年同期的70%和上一季度的71.2%提高到71.5%。而且这种改善趋势表明,洪恩在为儿童提供教育产品和服务方面正变得越来越有效率。影响其利润的主要因素是运营费用增长了17%,其中销售和营销活动的成本增长了36%,因为它推出了更多的促销活动,又试图发展国际业务。

总言之,洪恩正尽最大努力在棘手的中国市场前行,因为在这个市场上,打压的威胁始终存在,而且随着经济放缓,消费者也越来越谨慎。对于监管风险,洪恩也无能为力。但在国际扩张方面,它需要取得一些更具体的进展,并恢复收入和付费用户的增长,投资者可能才会重新考虑投资它的股票。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Daqo is a solar company

多晶硅卖得越多亏得越多 大全新能源望政策搭救

二季度产能利用率仅三分之一之际,这家多晶硅龙头透露,产品售价持续跌破生产成本 重点: 大全新能源二季度营收骤降66%,多晶硅产量下滑60%,产能利用率仅34% 公司及同行冀望,政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政,可遏制光伏行业恶性竞争   阳歌 6月底至今,密集出台的政府举措剑指光伏产业恶性竞争,为行业近期复苏带来曙光。尽管新政公布后7月价格曾短暂回暖,但随后仍持续探底。 本周,中国光伏电池核心材料多晶硅龙头制造商大全新能源(DQ.US; 688303.SH)财报传递出上述关键信息。财报显示,公司本季度产能利用率维持在三分之一,折射全行业严重过剩现状。较低产能利用率反而帮助“止血”,原因是当季公司的多晶硅平均生产成本达每公斤7.26美元,较4.19美元的平均售价高出42%,意味每销售一公斤即亏损3.07美元。 大全新能源打破惯例,在季报开篇即向投资者披露:截至6月底持有约20亿美元现金及短期投资、定期存款、应收票据等。尽管较上年同期的25亿美元有所下降,但表明公司仍有充足“弹药”,应对分析师预期将持续至明年的亏损周期。 叠加财报影响,大全新能源的美股周三收跌2.9%。虽表现欠佳,但若非政府扶持光伏行业的新政托底,抛压或更猛烈。需要注意,该股52周涨幅达55%,但股价仍徘徊五年低位。 过去三年,在2022年绿色能源装机热潮推高产品价格背景下,中国以光伏电池、组件及多晶硅制造商为主体的光伏产业大举扩产。大全新能源堪称行业缩影,截至去年底,新建产能使其年产能跃升至30万公吨,约为2022年末的三倍。 然而,如此快速的增长,加上全球新建太阳能发电场的放缓,导致严重的供过于求,价格大跌。中国是该行业新建太阳能发电场的亮点之一,这主要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支持。不过,今年5月底补贴截止日前抢装潮过后,6月国内新增装机量骤降。大全新能源首席执行官徐翔称,伴随这一变化,4至6月多晶硅价格暴跌约20%。 “二季度光伏产业仍处周期底部,但季末已现积极信号。” 徐翔表示。 政策干预 过去一年间,政策干预论调在中国光伏圈持续发酵。早在去年10月,大全新能源即透露官方“建议”,多晶硅企业限产至五成产能。企业实际执行力度更大,据公司披露,二季度产能利用率34%,较一季度的33%微升。 正如我们此前所述,纯粹市场力量,已促使大全新能源等企业有充分动机大幅减产,因其每生产一公斤多晶硅都在承受巨额亏损。 公司最新经营指标全面走弱,季度营收由上年同期的2.2亿美元锐减66%至7,520万美元。参照行业巅峰期,分析师预期其今年营收5.75亿美元,较2022年景气高点46亿美元大跌88%。 二季度多晶硅产量由上年同期的64,961公吨下滑60%至26,012公吨。即便如此,当季实际销量仅18,126公吨,意味约三成产量成为库存。公司预估三季度产量将在27,000至30,000公吨,略优于二季度实绩的预测,传递出谨慎乐观信号。 通过控产止损,大全新能源二季度净亏损由上年同期的1.198亿美元收窄至7,650万美元。 这引出了大全新能源对行业企稳的谨慎预期依据,纵然市场不利因素叠加,但最新的政府措施构成关键支撑。公司表示,新政源头可追溯至6月29日《人民日报》发文,呼吁“在破除‘内卷式’竞争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两天后,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7月2日,政府召集14家光伏龙头,商讨“高质量发展”路径。最新举措是7月24日发布的《价格法》修正草案,明确不正当价格行为认定标准,强化“对价格违法行为法律责任的追究”。 大全新能源指出,多晶硅现货价格在7月政策密集期有所反弹,但未说明反弹态势8月是否延续。我们推测回暖行情难持久,并对新政效力持保留态度。归根结底,市场力量才是决定行业何时以何种方式走出低谷的核心因素。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山东黄金上半年盈利增102%

黄金生产商山东黄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1787.HK; 600547.SH)周三公布,截至6月底止的六个月,公司收入达567.66亿元,按年增长24.01%;净利润28.08亿元,按年大幅上升102.98%。 公司表示,业绩增长主要受惠于金价高企及自产金销量增加,带动收入和盈利同步提升。上半年公司矿产金产量达24.71吨,去年同期为24.52吨,自产金销量23.60吨。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105.03亿元,增加81.7%,主要是购销业务产生的现金净流入增加。 展望下半年,公司认为全球政经局势不确定性高,避险需求料继续支撑金价,行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山东黄金港股周四高开,至中午休市报29港元,升1.19%。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携程二季度盈收双升

网上旅游平台携程集团有限公司(9961.HK,TCOM.US)周四公布业绩,第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6%至148亿元,盈利49亿元,按年升25%。 集团表示,收入上升主要是受惠于日益强劲的旅游需求,特别是在假日时的表现。 期内的住宿预订收入达62亿元,同比上升21%;交通票务收入上升11%至54亿元;旅游度假业务则上升5%至11亿元;商旅管理业务收入升9%至6.92亿元。 携程透露,根据今年2月的回购计划,截至美国东部时间8月27日,已回购美国存托凭证达700万股,涉资4亿美元。 公布业绩后,携程在美市场收市后交易时段升8.6%,周四公司在港开盘升5.7%至541港元。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Kelun-Biotech reported rising sales of its signature cancer drug

科伦博泰ADC商业化破局 营收利润双降仍获看好

今年的商业销售收入突破3.1亿元,核心产品获批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成人患者,未来销售潜力不可小觑 重点: 旗下三款产品已通过2025年医保谈判形式审查,若最终纳入医保,将推动销量大增 公司的现金及金融资产的储备高达45.28亿元,较2024年末激增47.2%    莫莉 四川科伦博泰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6990.HK)交出一份看似表现不佳的2025年上半年业绩,期内营收​​9.5亿元​​,同比下滑31.3%,净亏损也扩大至1.45亿元。但与此同时,公司股价却在8月创下历史新高,市值突破​​1,000亿港元​​,跻身港股创新药板块第一梯队。这一反差的背后,是源于科伦博泰营收结构改变,资本市场对科伦博泰估值逻辑发生变化。 中期财报显示,营收下滑的主要原因是许可及合作协议的里程碑付款同比减少54%至6.28亿元,但是相较于去年营收全部依靠合作授权,今年的商业销售收入突破3.1亿元​​,占营收比重跃升至32.6%,当中Trop2 ADC芦康沙妥珠单抗占比97.6%,实际销售额3.02亿元,药品销售的所有应收账款均于付款期限内收回,资金回笼高效稳健。 芦康沙妥珠单抗是首款获批上市的国产Trop2 ADC,于2024年11月获批用于晚期或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成人患者,是科伦博泰首款商业化上市的药物。财报称,芦康沙妥珠单抗的已覆盖全国 30 个省份、300 余个地级市,以及 2,000 余家医院,其中超过 1,000 家医院实现了销售收入。 这款核心产品的未来销售潜力不可小觑。今年3月,芦康沙妥珠单抗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准批用于EGFR突变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成为全球首个在肺癌适应症获批上市的TROP2 ADC药物。肺癌是目前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排名第一的癌症,东亚地区患者占比近50%。其中EGFR突变阳性是亚洲NSCLC肺癌患者中最常见的基因变异之一,但靶向治疗后耐药问题突出,亟需突破性疗法破解生存困局。 除了芦康沙妥珠单抗之外,科伦博泰还有PD-L1单抗塔戈利单抗、生物类似药EGFR单抗西妥昔单抗N01获批上市,但贡献的收入有限。科伦博泰已经组建了一支超过350人的营销团队,上半年的销售及分销开支为1.79 亿元,同比增长334.8%,由于核心产品从去年11月正式投入商业销售,市场推广、学术推广活动等成本相应增加,且商业化团队持续扩大。 科伦博泰旗下的三款产品已通过2025年医保谈判形式审查,若最终通过谈判成功纳入医保,将显著提升这些产品的可及性,推动销量快速放量。此外,科伦博泰已经积极推进芦康沙妥珠单抗纳入广东、四川、上海等多地的省级及市级惠民保,患者自付比例大约可以降至30%-50%。 海外市场与默沙东深度绑定 今年6月,科伦博泰以每股​​331.8港元​​的价格成功配售了​​591.8万股​​H股,募集资金净额约​​2.5亿美元​​(17.92亿元),为核心产品的研发和商业化储备弹药。财报显示,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的现金及金融资产的储备高达45.28亿元,较2024年末激增47.2%。充裕现金支撑可以后续的研发投入及全球化布局,抗风险能力跃升。 作为中国ADC 行业龙头,科伦博泰早在2022年开始就与默沙东达成多项授权合作,将包括芦康沙妥珠单抗在内的9款在研ADC药物的海外权益独家授予默沙东,默沙东亦直接入股科伦博泰。 尽管默沙东在2023年10月同时做出了“引进”与“退出”两项决定——即以220亿美元引进第一三共的3款ADC药物,并终止了科伦博泰两项临床前ADC项目的合作,但其对核心产品芦康沙妥珠单抗的海外投入并未受到影响。财报显示,默沙东正在全球范围内推进14项针对芦康沙妥珠单抗的III期临床试验,覆盖乳腺癌、肺癌、妇科癌症及胃肠道癌症等多个癌种。与此同时,科伦博泰与默沙东合作开展了多项II期临床试验,探索该药物作为单药或联合疗法治疗多种实体瘤的潜力。 一旦默沙东推动芦康沙妥珠单抗在海外获批上市,科伦博泰的业绩有望进一步爆发。券商中信建投预测,芦康沙妥珠单抗以及塔戈利单抗今年将实现商业化放量,全年的营收可以达到21.4 亿元,公司有望在2027年实现扭亏为盈。当前科伦博泰的市销率约为52倍,同样在ADC领域有布局的荣昌生物(9995.HK)市销率约为19倍,前者的溢价或许已经反映了市场对下半年核心产品销售额大增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