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惠民保概念股”虽获腾讯等明星资本加持,但在业务持续亏损的情况下,不易以高估值上市

重点:

  • 思派健康第三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公司过去三年半累计亏损逾57亿元,而且短期内难以扭亏
  • 该公司三大业务线覆盖“医─药─险”,其中惠民保业务的高毛利率受市场关注,但同时也面临隐忧

斯年

继“明星”互联网医疗公司圆心科技三次递表港交所后,另一家业务线相似的头部企业思派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也再一次向港股发起冲击,最终谁能率先冲线?

思派健康成立于2014年,业务覆盖医疗、药剂、保险,曾获大量明星投资机构加持,包括曾经投资圆心科技的科网巨头腾讯控股(0700.HK)。从2015年开始,思派健康先后历经8轮融资,募资总额近40亿元,除了腾讯外,也引入了F-Prime Capital、斯道资本、时代资本、平安创投和IDG资本等股东。

招股说明书披露的股权结构显示,腾讯集团实体对思派健康持股27.77%,创始人马旭广通过Lucky Seven持股7.54%,总裁李继通过Spire succession持股5.31%,另有三个雇员激励平台分别持股5.37%、2.14及1.33%。

获得明星资本加持可说是“双刃剑”,它在助力公司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催生了其上市压力。尽管面临资本市场疲软、新股频繁破发的逆境,思派健康仍在2021年8月、2022年2月连续递表港交所,但招股文件均在半年后失效,此番第三次递表,能否成功登陆港交所?

三年半亏损57亿元

招股书披露的信息看,思派健康业务丰富而且表现领先,其目前经营三条业务线,包括特药药房业务、医生研究协助,以及健康保险服务。

灼识咨询的数据显示,按2021年收入计算,思派健康经营着最大的私营特药药房及最大的肿瘤临床试验现场管理(SMO)组织。其健康保险业务也连接了中国150多个主要城市的医院、全科医生及专家,为约2,390万个人及876名企业客户提供会员服务。

思派健康表示,其三大业务线已经建立了能够高度协同的生态系统,如特药药房业务及医生研究协助业务,能让健康保险服务系统中的医生,站在治疗方案的前沿;广泛的健康服务商网络,也可以协助制药公司进行选址及受试者招募。至于来自该网络的转诊,则成为了特药药房业务的重要患者来源。

但“医─药─险”生态圈未能带动公司扭亏为盈。财务数据显示,思派健康于2019至2021年的营收稳步上升,分别为10.39亿元、27亿元和34.74亿元,今年上半年则同比增长21.8%至18.88亿元,其中特药药房业务收入占比在90%左右。特药指的是高价值的处方药,通常针对癌症等重大疾病。

然而,在收入连年上升的同时,公司净亏损也持续扩大,过去三年半的累计亏损,已超过57亿元。公司表示将通过扩张收入、改善运营效率等举措,期望在未来三到五年实现盈利。

打造“医─药─险”生态是目前广受资本追捧的创新医疗服务模式,但此类企业盈利普遍不理想,亏损是常态,日常运营依靠投资者注资。例如圆心科技的业务生态与思派健康颇为相似,但从2019年到2021年,其亏损也呈扩大之势,从2.01亿元增长到7.57亿元,翻了近两倍,2022年前8个月也已录得5.3亿元亏损;以同类模式经营,并曾获博裕资本、中金公司等“明星”资本加持的镁信健康,也一度传言将冲刺上市,但今年中陷入被指侵犯商业机密的丑闻,上市前景更加难测。

保险业务毛利率高

除了“医─药─险”生态圈,思派健康等公司能受到明星资本追捧,也与其保险业务有关,因这些公司都被认为是“惠民保概念股”。

惠民保全称为“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由政府主导,主打“低保费,高保额”,保费普遍在几十元至200元不等,但保额可以高达数百万元,2020年起在全国各地铺开,吸引大批参保人。

从招股书看,尽管“卖药”贡献了思派健康绝大多数收入,但其毛利率不到6%,反而收入贡献最小的保险业务毛利率可观,从2019年的39.5%上涨至今年上半年的67%,远高于特药药房业务和SMO业务同期的5.4%和17.7%。

因此,保险服务近年成为思派健康最被市场关注的业务,尤其是公司于2019年12月推出惠民保,促进健康业务保险组合大幅变化,尽管一度导致毛利率下降,但随着保险销售佣金产生的收入增加,边际成本减少,其毛利表现大幅改善。

由于市场上同类公司众多,而且产品雷同,思派健康的惠民保业务正面临日益增长的竞争压力,和越来越少的可进入城市。此外,由于惠民保保费低廉,而且支持带病参保,一旦出现低续保、高赔付的情况,该险种的可持续性将受到威胁。

到目前为止,市场仍然愿意给出思派健康、圆心科技等公司较高估值。思派健康上市前估值达到17.2亿美元(124亿元),以去年收入34.7亿元计算,市销率约3.5倍,而圆心科技更超过4.6倍。然而,由于这类公司尚未盈利,加上港股市况疲软,如果希望以高估值上市筹资,看来将面临一定难度。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京东拟收购德国电子零售商Ceconomy

德国电子产品零售商Ceconomy(CECG.DE)周四证实,正与中国电商巨头京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9618.HK, JD.US)进行收购谈判。据路透社报道,京东出价为每股4.60欧元,较周三股价溢价约23%,交易总值约22亿欧元(25.9亿美元)。 Ceconomy为欧洲最大消费电子零售商,旗下拥有MediaMarkt与Saturn两大品牌,于多个欧洲国家拥有约1,000间门店,员工人数约5万人。2023/24财年,该公司销售总额达224亿欧元,其中网店贡献达51亿欧元。 若交易落实,将使京东得以大举进军欧洲市场,借由Ceconomy庞大的线上与实体零售网络,扩展其在欧洲的电子商务版图。京东去年曾考虑收购英国零售商Currys,但最终未达成协议。 京东美股周四收跌1.36%,收报33.47美元,港股部分周五低开,至中午收入报130.2港元,跌2.33%。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维立志博一鸣惊人 首开爆升逾倍

南京维立志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9887.HK)周五正式挂牌,开市即大升逾倍至72.4港元,其后升幅略收窄,中午收市报69.65港元,较定价高99%。 公司共发售3,686.25万股,每股介乎31.6港元至35港元,最终以上限定价,香港公开发售录得近3,494倍超额认购,国际发售超额认购近40倍。 公司集资净额11.79亿港元,65%用于产品的持续临床开发及监管事务、15%用于扩展现有的管线及优化集团的技术平台、10%用于提升生产能力,余下作一般营运资金。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建滔中期盈利增长强劲

建滔集团有限公司(0148.HK)周四表示,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将录得强劲利润增长,原因是其制造和销售层压板及印制电路板(PCBs)的核心业务表现稳健。 公司表示,预计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飙升逾70%,从去年同期的15.1亿港元增至超过25.6亿港元。 建滔股价周五开盘上扬,并在上午交易中上涨9.2%,报HK$28.35。该公司股价年初至今已上涨约50%。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商汤折让6.25%配股集资25亿元

人工智能企业商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20.HK)周四公布,拟以每股1.5港元配售约16.7亿股新B类股份,较前一日收市价1.6元折让6.25%。筹集净额约为24.98亿港元(3.18亿美元),占扩大后B类股份总数约4.38%。 商汤表示,所得资金将用于多个策略方向,包括30%用于发展AI云及扩建其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商汤大装置”;另30%将投入生成式AI研发;20%用于探索AI与新技术领域的融合应用,如具身智能机器人、区块链、真实世界资产(RWA)、数字资产与稳定币等;余下20%则作为一般营运资金。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配股认购人为无极资本,上周亦投资约13亿港元认购另一家人工智能企业第四范式(6682.HK)约5%股份。 商汤股价周四低开1.25%,至中午收市报1.6港元,无涨跌。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