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腾讯与哔哩哔哩等科网企业,因未依法申报并购案件被中国市监局罚款,市场担心“强监管”会否重临

重点:

  • 中国市场监管局最近对28宗科网企业收购案判处罚款,当中被处罚的公司包括阿里巴巴、腾讯、哔哩哔哩等科网巨头,引起市场对于“强监管”重临的忧虑
  • 有市场分析认为,在目前经济放缓的不利环境下,官方对科网监管“加辣”的可能性不大

裴梓龙

最近有多家中国科网巨企因涉及“未依法申报”行为,突然被官方罚款,虽然相关金额不大,但也引起了市场担忧:去年震慑投资市场的“强监管”会否重临?

从80年代开始,香港股票市场就流传“五穷六绝七翻身”这个传统智慧,意味股市会在5月下跌、6月沽压增加,到7月才从低位回升。然而,这一套今年没有应验,今年5月,随着滴滴出行应用程序传闻重新上架、市场传出蚂蚁科技重启上市、深圳市政府透过美团(3690.HK)及京东(JD.US; 9618.HK)发放消费券等利好消息,让投资者深信科技股的最坏日子已成过去。以阿里巴巴(BABA.US; 9999.HK)、京东、美团、腾讯(0700.HK)和网易(NTES.US; 9999.HK)为首的科网股从5月低位一度反弹23%至54%,带领恒指在5月初最低的19,178点,反复上升至6月底的22,449点,打破了“五穷六绝”的魔咒。

正当市场期望科网股在7月保持强势,突然又传来大批科技企业被罚款的消息,让投资者无所适从。事缘中国市场监管局(市监局)在7月10日公布28宗未依法申报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案行政处罚决定书,当中有13宗与腾讯有关、5宗与阿里巴巴有关,其他涉及的科网企业包括滴滴、哔哩哔哩(BILI.US; 9626.HK)、平安健康联想(0992.HK)、新浪微博(9898.HK;WB.US)等,但值得留意的是,这次与官方以往动辄施加以亿元计罚款不同,上述每宗个案仅判罚50万元。

收购业务无申报

根据市监局的资料,阿里巴巴是因为收购番石榴互动、上海第一财经、优酷土豆、驻云集团、百世集团时没有申报,一共罚款250万元;腾讯涉及的12宗未申报收购案件,则包括好买乐、奇秦科技、小帮规划等公司,总罚款额为600万元。

要知道“罚款”这两个字,绝对是科网股投资者的恶梦,因此消息一出,市场忧虑“强监管”是否重临,让投资者有如惊弓之鸟,阿里巴巴上周累挫15.5%,腾讯、美团与哔哩哔哩全周跌幅则由6.8%至16.8%不等。

凯基亚洲投资策略部主管温杰认为,今年3月至6月,市场已普遍认为中国官方对科网企业的态度出现转变,并觉得最坏时间已过,但最近突然有多家公司被罚款,可能会让投资者觉得政策层面有暗涌。

“监管风暴重临的阴影,加上美国因通胀大幅调高利率、腾讯遭南非大股东抛售股份,以及中国新冠疫情反复等一连串不利消息,令部分投资者考虑先沽货再作观望。” 温杰分析说。

但值得留意的是,中国市监局在公告中已说明,这28宗案件均为过去应当申报而未申报的交易,随着反垄断常态化监管的深入推进,企业经营者集中申报意识不断提高,积极自查历史交易,主动报告涉嫌未依法申报行为,并积极配合调查,其余案件处罚决定书将陆续公开。如果单凭字面解读,市监局这篇公告的措辞并不强硬,甚至有点旧调重弹,反映当局针对科网企业再起新“火头”的风险不大。

“加辣”风险不大

“既然反垄断已是落实了的政策,经过过去一年的集中调查,当调查有了结果,公布罚款也是合理,而且官方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监管加辣”的可能性不大。”温杰说。

中国经济放缓已是不争事实,国务院今年5月底再次强调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上周六出席《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2022中期宏观峰会》上建议,中国下半年要持续扩大内需、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他又认为当前最重要的是研究出台支持民营经济、平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给市场明确的预期。

虽说官方监管“加辣”的可能性不大,但两大科网巨头腾讯和阿里巴巴,也各自面临棘手难题。腾讯遭大股东南非Naspers“无上限”长期沽货,限制股价上升空间,加上官方限制未成年人在暑假期间,只能在周五、六、日晚上八点至九点登录游戏,将对该公司的游戏收入带来不利影响。

至于阿里面对的麻烦更大,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上海当局因警方数据库被盗的事件,上周约谈了阿里云端运算部门高管,消息拖累公司股价进一步下跌至100港元边缘。

“阿里云的事件确实让人比较担心,投资者应留意事态发展,例如会不会引发官方对中国整体云服务企业的关注,但估计对其他范畴的科网股影响不大,亦无需过份担忧政策风险。“温杰分析说。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药明合联折让4%配股 筹27亿港元

为制药公司提供合同服务的药明合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2268.HK)周三公布两项集资安排,合共集资27.14亿港元(3.48亿美元)。 公司拟按每股58.85港元配售最多2,227.7万股新股,折让约4%,涉及净额约13亿港元,占扩大后股本约1.82%。此外,公司宣布与控股股东药明生物(2269.HK)订立认购协议,药明生物将以相同价格认购2,413.4万股新股,占扩大后股本约1.93%,涉及净额约14.14亿港元。完成上述交易后,药明生物持股比例将由49.81%升至50.78%。 公司表示,所得款项约九成将用于扩大生物偶联药物服务能力及产能,包括新加坡新基地建设、无锡厂房扩建及潜在海外拓展,其余约一成用作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药明合联股价周三高开,至中午休市报64.65港元,升5.46%。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云锋金融斥4,400万美元购万个以太币

云锋金融集团有限公司(0376.HK)周二公布,已于公开市场累计购入10,000枚以太币,涉及资金4,400万美元。是次购买的资金来自内部储备,购入的以太币会在财务报表中列为投资资产。 公司于今年7月时公告集团战略布局,包括Web3、现实世界资产(RWA)、数字货币、ESG零碳,以及人工智能。 云锋金融指出,购入以太币符合集团的战略布局,并可探索以太币在集团保险业务中潜在的应用模式,以及与Web3相适应的创新业务场景。此外,以太币作为储备,可优化资产结构,减少对传统货币的依赖。 公司于周三开盘升3%报3.78港元,但随即掉头下跌,今年以来股价升逾250%。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Domino's makes pizza

达势股份布局低线市场 达美乐中国登顶全球排行榜

达美乐比萨在中国的独家特许经营商披露,上半年通过净新增190家门店实现营收同比增长27% 重点: 达势股份上半年营收、利润双双强劲增长,延续其在中国市场的新店扩张战略 公司在六个月内净新增190家门店,总门店数达1,198家,全年净增300家新店的目标有望如期达成 阳歌 达势股份有限公司(1405.HK),作为达美乐比萨(DPZ.US)在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的特许经营商,如今正深刻体会到,成功有时亦是一把双刃剑。 该公司已成为达美乐全球体系中的亮眼明星,在全球新店开业首30天业绩排行榜前50席中独占48席。如此优势表现,部分源于其深耕中国非一线城市的策略,在这些地区,比萨仍被视为新潮美食,新店开业常能吸引大量追逐餐饮风潮的客流。 这样的新鲜效应会随时间和门店加密分流,新店通常在开业一年或更久后销售额回落到更低且更可持续的常态化水平。这导致明星门店难以避免地面临短期同店销售额下滑。 其8月28日发布的中期财报显示,达势股份上半年同店销售额出现1%的微降,首次体验到“首店开业红利”消退的影响。这对急速扩张成为中国第二大比萨连锁企业的公司而言,标志着其迎来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阶段。 与此同时,最新财报显示达势股份今年仍保持强劲的营收利润双增长,其持续在“非一线新增长市场”的低线城市极速拓店。由此,公司正向全年净增300家新店的目标稳步迈进,较去年末1,008家门店总量提升约30%。 在当前经济不确定性的大背景下,达势股份还发现,随着消费者转向更具性价比的餐饮选择,其位于最发达国际大都市的成熟门店表现依然稳健。 “我们将延续‘走深’与‘走广’的网络扩张策略,构筑全国布局网络并提升达美乐的品牌价值。”达势股份在中期业绩公告中称。 达势股份最初于2010年与达美乐品牌展开合作,2017年成为该美式连锁品牌在中国内地和港澳地区的独家总特许经营商。此后公司启动极速扩张,去年凭借第1,000家门店突破重要里程碑。目前是中国第二大比萨连锁品牌,但相较行业龙头必胜客来说,仍有可观的增长空间,后者截至6月末拥有3,864家门店,规模约为达美乐中国的三倍。 2023年的香港IPO成为达势股份又一重要里程碑,此后股价已近翻番。近期达美乐启动股份减持,表明其认为达势股份已具备独立运营能力。尽管公司流动性已有所改善,但公司大部分股权仍由一些秉持长期投资理念的股东持有。当前主要投资方包括持股约7.9%的The Capital Group Cos.及其他长期股东。 版图持续扩张 上半年达势股份营收同比增长27%至25.9亿元(约合3.61亿美元),去年同期为20.4亿元。报告期内公司全国净新增190家门店,总量达1,198家。7月迄今开设43家新店,另有62家处于在建或签约阶段,今年净增300家新店的年度目标已近在眼前。 上半年进军九座新城使其全国覆盖版图扩至48城。沈阳首店尤为亮眼,开业仅198天以3,100万元即刷新达美乐全球单店年销售额纪录。原纪录保持者是位于厦门的门店,该店首年销售额超3,000万元。 强劲的开业表现助力新店实现惊人的短期回报周期。去年12月至今年6月进驻15个新市场开设的64家门店,实际或预期平均回本周期仅11个月,远低于成熟市场约三年的常规水平。截至8月15日,其中24家新店已实现现金回本。尽管快速回本令人瞩目,但正如前文所述,此类门店销售额终将回归可持续的常态水平,由此形成“双刃剑”效应。 相对而言,成熟门店的同店销售表现更为稳健。公司特别指出2022年12月前开业门店上半年同店销售额保持正增长。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该指标同样为正,彰显“在高度竞争市场中具备韧性表现与强大的品牌认知”。截至6月末,公司在一线城市拥有515家门店,低线城市则为683家。 达势股份同时着力构建会员体系,截至6月末会员数达3,010万,同比增量达1,940万。此类客群当前贡献公司约66%的销售额,较去年同期63.6%有所提升。客户规模扩张叠加规模经济效益,助力上半年单店经营利润率升至14.6%,同比微增0.1个百分点。 经营优化叠加快速门店扩张,推动2025年上半年调整后净利润同比激增79.6%至9,140万元(上年同期5,090万元)。雅虎财经调研的11位分析师中,2人给予“强力买入”评级,其余9人均建议“买入”,市场对其成长叙事及股票前景普遍乐观。 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数据显示,中国比萨市场2022至2027年预计年增15.5%,期末年销售额将达771亿元。达势股份正共享这一盛宴。与许多进入中国的外国品牌类似,达美乐中国也推出多款贴合本地口味的产品,包括榴莲比萨、可可芝士流心卷边比萨等备受欢迎的风味。 尽管存在前述同店销售短期波动,但达势股份在低线城市的极速扩张与持续提升的品牌认知度,有望支撑其长期稳健增长。在快速开店与可持续盈利之间寻求平衡的同时,公司或将凭借中国比萨市场的不断扩容,进一步巩固其行业领先地位。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奥克斯上市首日收跌5.4%

奥克斯电器有限公司 (2580.HK)周二在香港首日挂牌,收市下跌5.4%,这家空调制造商集资近40亿港元。公司表示,以每股17.42港元的价格发售2.38亿股,约35%售予香港本地投资者,该股收市报16.48港元。 香港发售部分获556倍超额认购,国际发售获7.3倍超额认购。 公司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空调制造商之一,成立超过三十年,以廉价型号闻名。今年第一季度,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27%至93.5亿元,期间利润增长23%至9.25亿元。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