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HK IMAX.US

这家大屏幕影院技术公司提出以远高于近期交易水平的价格收购在香港上市的中国子公司,但收购价仅为2015年发行价的三分之一

重点:

  • IMAX中国将被加拿大母公司私有化,结束在港交所长达8年时间的独立上市
  • IMAX中国去年录得7,300万美元的营收,约为其母公司3亿美元营收的四分之一,但它实现了盈利,而母公司则录得亏损

  

谭英

如果说股市的波动完全取决于时机,那么许多人可能会对IMAX中国控股(1970.HK)上周宣布的私有化计划感到困惑。IMAX中国控股是大银幕影院巨头IMAX公司(IMAX.TO)独立上市的中国子公司。

根据这个私有化计划,在美国上市的IMAX将以每股10港元(9.2元)的价格收购其未持有的IMAX中国所有在港上市的股票,较该计划宣布前30个交易日的股价溢价近50%。公告发布次日,IMAX中国的股价大涨27%,此后保持小幅上涨至9.50港元的水平。

然而,最大的问题依旧让人不解:为何是现在?

的确,疫情这几年对中国所有的影院运营商来说都是艰难的,因为影院经常被迫一关就是几个月的时间,即使在营业状态下,也经常不得不限制观影人数,以尽量减少新冠病毒的传播风险。但这一切都随着中国在去年底取消大部分疫情限制措施而结束,厌倦了“大流行”的中国人回到影院报复性观影。

IMAX中国是这一趋势的主要受益者,2023年开局就打破了纪录。据该公司称,在1月下旬和2月的春节假期期间,它录得2.31亿元的票房收入,同比增长72%。这一强劲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IMAX版《流浪地球2》的巨大成功,这部电影是根据一部畅销的中国科幻小说改编的电影的续集。

IMAX中国一直在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家真正的中国公司,不仅利用其数字重制技术将《流浪地球》及其续集等国产电影升级为IMAX格式,而且还跟本土电影公司合作制作原创中文IMAX电影。2015年10月在香港IPO后不久,它还成立了一个基金,投资中文电影,尽管大多数IMAX电影都是进口片。

虽然在疫情期间中断了三年,但IMAX中国的财务记录相当稳健。去年,该公司的收入为7,300万美元(5.24亿元),利润为1,080万美元,低于2021年,但远高于2020年,当时疫情刚开始,大多数影院在上半年处于关闭状态。相比之下,该公司在纽约上市的母公司去年录得营收3.008亿美元,亏损2,280万美元。

截至2022年底,IMAX在中国拥有794家IMAX影院,还有200家正在谈判中。其大部分收入来自大银幕技术的销售和维护,2022年这一块的总收入为4,790 万美元,约占全年收入的三分之二。

IMAX中国的最新市值约为32亿港元,而其母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市值为9.25亿美元。

价值遭到低估

尽管IMAX中国的市值接近母公司的一半,但许多人可能会认为,该公司仍然被严重低估。即便是在宣布收购要约后股价大幅上涨,IMAX中国目前的市值也仅为2015年以每股31港元的价格上市时的三分之一。那次IPO,IMAX售出6,200万股股票,占IMAX中国当时已发行股票总数的17.4%,筹集资金19亿港元。

现在,母公司差不多以8年前出售这些股票时的价格的三分之一回购。母公司IMAX的股东似乎很清楚这笔收购相当划算,在宣布收购消息后,该公司在纽约上市的股票上涨8.8%。

尽管多年来股价大幅下跌,IMAX中国的市盈率仍然高达40倍,市销率也很高,达到5.7倍。虽然如此,大多数关注该公司的分析机构对其前景并不太乐观,接受雅虎财经调查的19家分析机构中,有12家将其股票评级为“持有”、“表现不佳”或“卖出”。

由于母公司拥有IMAX中国71%的股份,私有化似乎几乎肯定会取得成功。退市将为母公司每年节省约200万美元,这是目前维持在香港上市的成本。母公司在管理中国业务方面也将获得更大的灵活性。

IMAX于2011年首次进入中国。但自2015年以来,其整体市场渗透率始终没有太大变化,约占中国8万多块银幕的1%,占票房的4%。IMAX中国或其加拿大母公司也不再有什么新鲜事了。它的投影仪和巨大的弧形银幕由安大略省高尔特市的四位高中好友在1967年发明,并于1970年在日本大阪举办的世博会加拿大馆首次展出。

理查德·盖尔方德常年担任该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他和一位合伙人于1994年通过杠杆收购买下了这家公司,并开发了数字技术,将其从一款新颖的产品变成了一款完全商业化的产品,在世界各地的大银幕上使用。盖尔方德在2013年接受《哈佛商业评论》采访时表示,他从未想过会坚持这么久。

也许在他的中国项目未能赢得全球投资界的青睐后,他现在对IMAX中国也抱有同样的想法。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系我们了解更多详情。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小牛电动次季销量按年增长36.6%

电动两轮车品牌小牛电动科技有限公司(NIU.US)上周五公布,第二季共销售电动出行产品350,090台,较去年同期的25.62万台增长36.6%。 其中中国市场销售318,719台,占总量约91%,较去年同期207,552台增长53%;国际市场方面,小牛电动第二季销售31,371台,较去年同期下降约35%。销售数据涵盖电动摩托车、电动轻便摩托车、电动自行车、滑板车和电动自行车。 公司表示,于“618年中购物节”期间,小牛多款高端车型在天猫、京东与抖音平台均登上销售排行榜,有效巩固其于中国高端智能两轮市场的领导地位。 小牛电动股价周一一度升逾5%,收市报3.42美元,升1.79%。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绿城半年销售跌11% 前董事长港机场被带走

内房开发商绿城中国控股有限公司(3900.HK)周一公布上半度销售数据,今年首六个月,集团合同销售金额803亿元,涉及的面积为229万平方米,归属于绿城的权益金额为539亿元,较去年同期的608亿元下跌11.3%。 6月份绿城自投项目的销售金额为142亿元,同比下跌18.4%,但每平方米均价则上升6.8%至34,746元。 另外,多家内地媒体早前报道,绿城中国前执行董事及董事长张亚东,5月底时在香港机场准备飞往加拿大时,于登机口被带走,但具体因何事则未有披露。张亚东曾任大连副市长,2016年调往央企中交集团,至2018年被派往报掌绿城。至今年三月,绿城突然公布张亚东呈辞。 绿城周二平市报9.77港元,公司在过去一年的高位下跌27%。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行业简讯:泰国对中国游客吸引力下降

财新报道称,据航班管家的数据估计,今年七八月旅游旺季,中国航司计划执行中泰航线班次达12,800架,同比下跌22.6%,更较疫情前水平低40%。今年前五个月,中国赴泰旅游人次降至195万,同比减少33%。 财新指出,多重因素令中国游客望而却步,包括演员王星赴泰时被绑往缅甸诈骗园区。其他担忧还包括地震,以及泰铢对人民币升值,导致赴泰旅游成本上涨。 当中国游客对泰国兴趣减退之际,他们正涌向日韩等亚洲地区。中国航司计划,于七八月执行中日航线的航班达25,300架次,同比增长35.3%;中韩航线计划执行20,500架次,同比增长13.4%。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富卫首挂午收仅升1%

保险公司富卫集团有限公司(1828.HK)周一在港首日挂牌平开报38港元,之后股价窄幅上落,中午收市报38.4港元,升1%。 公司发售9,134.2万股,每股售价38元,录得超额认购36倍,国际配售超额1.3倍,集资净额29.53亿港元。 富卫业绩表现并不理想,2022年至2023年,保险收入分别为24.08亿美元、27.56亿美元,亏损3.2亿美元及7.33亿美元。去年收入微跌1.2%至27.24亿美元,但扭亏为盈赚2,400万美元。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