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无人机巨头宣布暂停在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商业活动,成为第一家正式暂停俄罗斯业务的中国企业

重点:

  • 大疆创新科技暂停在俄乌两国的业务,并将重新评估各司法管辖区的合规要求
  • 其他面临类似困境的中国公司,包括阿里巴巴、联想、华为和小米

叶天娜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欧美各国纷纷制裁俄罗斯,导致俄罗斯货币卢布及当地股市大幅下挫,西方科技公司也纷纷撤离。第一家宣布撤出的是世界最大智能手机制造商苹果公司(AAPL.US),其后个人电脑制造商惠普(HPQ.US)、戴尔科技(DELL.US)及电信设备供应商爱立信(ERIC.US)也暂停当地销售。

欧美企业突然离开俄罗斯市场,腾出大量业务空间,本来为中国企业提供填补空缺的良机,但事实却没有这么简单,中国企业反而陷入两难局面。

4月26日,中国无人机制造商大疆创新科技(Da-Jiang Innovations)在公司的英文网站发表声明,宣布 “暂停在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商业活动”,虽然没有提及是因为害怕欧美制裁,但指出 “大疆创新正在内部重新评估各司法管辖区的合规要求”,成为第一家正式暂停俄罗斯业务的中国企业。

至于在俄罗斯和西方都有主要业务的其他公司,包括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联想(0992.HK)和华为等,必须决定是否采取类似措施,否则就有可能被排除在这些市场之外,并面临其他潜在风险,如失去进入外国银行系统的机会。

产品曾遭下架

俄乌两国交战后,双方都被指使用大疆无人机参与军事行动,乌克兰一方更称大疆向俄罗斯泄漏军事数据,然而大疆一直没有跟随欧美企业暂停俄罗斯业务,曾受到舆论批评。

3月27日,德国最大电子商品零售商MediaMarkt将大疆无人机产品全部下架,引起国际关注。大疆向外界表示,坊间指大疆只向俄罗斯单方面开放数据是无稽之谈;公司到4月21日再发表声明,称旗下产品一直是民用,没有任何军事用途设计,同时拒绝一切用在军事上的订制及修改。

根据Drone Industry Insight的数据,大疆无人机去年占据美国76.1%市场,全球接近80%的无人机都由大疆生产,虽然公司在声明中表示暂停在俄罗斯销售,是 “并非针对任何国家,而是表明我们的原则”,但市场普遍相信大疆是怕因为俄罗斯一个市场而失去整个欧美大市场。

与大疆一样面对两难局面的中国企业其实不少,一方面认为目前是扩充俄罗斯市场的大好机会,但又害怕因俄罗斯市场而得失欧美,最终被制裁而得不偿失。

俄罗斯在过去十年一直是中国与欧美企业的主要战场,例如小米(1810.HK)是俄罗斯第二大手机销售商,仅次于韩国三星,排第三的正是已撤出该市场的苹果;个人电脑方面,去年美国的惠普在俄罗斯市占率达21%,排名第一,紧跟其后的便是中国的联想;至于华为更是俄罗斯最大的电信设备供应商,并与爱立信争夺当地5G合约。

不过,上述中国企业在欧美的业务看来更重要。根据小米去年财报,公司在欧洲的市占率达22.5%,排名第二,中国市场以外的总收入高达1,635.9亿元,占总收入接近一半;至于联想,截至去年9月30日止,欧洲、中东及非洲的上半财年收入达84.9亿美元(561亿元),占总收入24.4%,而美洲更为公司贡献113.3亿美元或32.6%收入。

害怕欧美制裁

小米、联想和华为在过去两个月里,已经因为外汇风险而削减了对俄罗斯的交货量,因为卢布最初在战争开始时暴跌了。但估计它们最担心的或许是如果继续在俄罗斯销售,很可能会受到西方制裁,最终导致产品无法在欧美地区销售。

同样陷入尴尬局面的,还有中国两大科网巨头阿里巴巴腾讯(0700.HK)。俄罗斯业务曾是阿里巴巴国际版图其中一个亮点,通过帮助中国商家接触国际市场的跨境平台AliExpress与俄罗斯一家叫AliExpress Russia合资,在俄罗斯与乌克兰提供服务,AliExpress Russia的月活跃用户(MAU)多达3,500万户,去年上半年总商品交易额(GMV)增长36%至18.6亿美元,在当地网购市场占比约10%。该公司年初打算在俄罗斯上市,但受到俄乌战争及卢布贬值影响,最终取消该计划。

虽然俄罗斯的收入对阿里巴巴的占比不高,但AliExpress作为全球平台,主要市场还包括美国、西班牙、法国和巴西等地,阿里巴巴如果继续在俄罗斯营运,也可能面对美国及欧美等地的制裁。

别以为玩游戏就不受影响,作为国际游戏产业的龙头,乌克兰副总理费多罗夫(Mykhailo Fedorov)曾在推特呼吁腾讯在内的12家游戏公司禁止向俄罗斯销售,包括微软(MSFT.US)、EA(EA.US)、Take-Two(TTWO)、UbisoftSony(SONY.US)等都加入抵制俄罗斯,令腾讯顿时陷入两难,因为腾讯旗下的《PUBG》和《堡垒之夜》是当地营收最高的两款游戏,而俄罗斯更是近年电子竞技发展最快速的国家之一,是腾讯重要的海外市场。

虽然腾讯没有表态,但已经面对支付工具的大问题,因为美国的Mastercard(MA.US)及Visa(V.US)已停止俄罗斯业务,苹果支付等在线支付工具也停止在当地营运;至于中国的银联也开始担心受西方制裁,而拒绝与被制裁的银行合作,因此腾讯在俄罗斯的业务可说是大打折扣。

一场战争,令地缘政治更为紧张,中国企业在中美政治角力的环境中陷入两难,一方面担心破坏中俄友好关系,另一方面却害怕得罪欧美列强。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国企业如何取得平衡,将再次考验各位中国老板的智慧了。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中证监未放行 Shein上市弃英转港

路透社周三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在线快时尚零售商Shein因未获中国证监会批准,已放弃伦敦上市计划。报道另外称,公司现拟转战港股市场,计划在后数周内向香港交易所提交上市申请文件。 Shein最初计划在纽约上市,但遭美国政界阻挠而放弃。随后转战伦敦市场,在突破类似阻力后获得进展,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已于上月批准。 中国证监会审批被认为是公司最后一道重要监管,据路透社报道,证监会最终未予放行,报道未说明具体原因。Shein创立于中国,后将其总部迁至新加坡。但其主要运营仍在中国境内,且大部分服装产品采购自中国制造商,这可能是其需要证监会审批的原因所在。 公司在2023年完成一轮融资后估值达660亿美元,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及主要西方市场业务壁垒高筑,其估值此后可能有所缩水。即便如此,其上市计划仍有望筹集数十亿美元资金。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YuHua runs educational campuses

宇华教育售泰业务 壮士断臂利润翻倍

这家总部位于郑州的民办教育机构,自上月以来股价飙升,投资者看好其转向职业教育和清偿债务的举措 重点: 宇华教育通过出售泰国的学校充实了资产负债表,以偿还2019年发行的可转债 这家民办教育机构的最新财务业绩表现亮眼,在截至2月底的六个月里收入增长7%,调整后利润更是翻了一番多   谭英 自2021年中国政府禁止面向小学生的课后补习,并整顿K-12民办学校,宇华教育集团有限公司(6169.HK)和多数中国教育企业一样陷入了低迷。 自彼时以来,行业尚未全面复苏,宇华教育亦未能例外。但上周发布的2025财年中期报告显示,这家从K12学校转向职业教育的企业,正在重新站稳脚跟。 2017年宇华教育赴港上市时,正是线上线下教育公司IPO热潮。得益于中国消费者愿意为自己,尤其是子女的教育投入巨资,公司增长强劲。这类教育股大多走势相似:在2020年见顶后,随着2021年行业整顿而暴跌。宇华教育从发行价每股2.05港元,最高涨至2020年的7.80港元,如今却已跌至0.50港元左右。 在将IPO及增发收益投入泰国和山东项目,并发行20亿港元可转债后,公司一度看似将因债务沉重和利润微博而倒下。一年前公司中期业绩惨淡,调整后净利润暴跌52.5%至2.295亿元(约合3,180万美元),收入仅微增5.4%至12.5亿元。 如今情况大有改观,截至2月底的2025财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增长7.2%至12.8亿元,调整后净利润同比增长一倍多,至4.345亿元。 经过大幅紧缩开支,上半财年调整后净利润率达31.7%,几乎是去年同期16.2%的一倍。自4月底发布中期业绩预告以来,宇华教育的股价已飙升63%,投资者纷纷看好其持续好转的势头。 那么,发生了什么?2021年后,宇华教育将旗下原有的大量K-12学校转型为不受政策影响的职业学校。它彻底放弃了K-9义务教育阶段的业务,转而聚焦10-12年级乃至更高年龄段,提供允许开展的业务,包括高考辅导服务,以及运营职业高中和职业学院,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职业技能学习需求。 向职业教育转型,使宇华教育从“问题学生”蜕变为“优等生”,因为其转型顺应了中国政府政策,这是在华经商成功的核心要素。中国政府一直鼓励发展职业教育,以引导学生从传统大学转向职业路径,缓解就业压力。 民办教育巨头 2017年首次公开募股时,宇华教育是中国最大的K-12民办教育提供商,在位于华中地区的河南省拥有16个校区,共计48,220名学生,并运营着一所大学。据官网显示,如今学生总数已翻倍有余,达到14万人,分布在4所职业学院、1所专科学校和20所中小学。不过,公司最新年报中显示的学生人数略低,2024/2025学年招生人数为108,964人。 这家公司历经风雨。其2024财年营收为25亿元,较2020年增长24%,但2024年调整后净利润为5.007亿元,仅为2020年10亿元的一半。 2019年,宇华教育凭借IPO和后续2017年11月的9.37亿港元(约合1.2亿美元)股票增发获得充裕资金。2019年11月至12月,公司发行9.4亿港元可转换债券,随后回购并新发行了20亿港元可转债(2024年12月到期)。资金部分用于收购泰国和山东的资产,金额分别为6,370万元和14.9亿元。 包括获得泰国斯坦福国际大学(Stamford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许可权与运营权的收购案,加上可转债发行的战略布局,很快开始反噬公司发展。泰国民办教育市场竞争激烈程度,至少和中国不相上下。泰国业务更像是"门面资产"而非盈利引擎,2020年以来它对宇华教育调整后毛利的年贡献始终停留在430万元。而据宇华教育2024年年报披露,山东资产在2022至2024年间产生了巨额升级改造费用,进而导致2023至2024年计提约1.68亿元商誉减值。 星展集团研究部早在2019年4月就指出可转债和泰国业务的风险,不过当时认为公司基本面增长依然强劲。2024年12月,宇华教育通过回购债券和以2.4亿港元出售泰国资产安抚投资者。 这些举措似乎让公司财务状况重回稳定轨道,凭借较高的利润率和相对稳定的营收,加之聚焦职业教育的战略转型,宇华教育看似熬过来了。公司市值20亿港元,远高于光正教育(6068.HK)的2.53亿港元,但两家公司的市盈率均处于2.7倍与2.56倍的低位。 公司估值水平明显落后于采用轻资产模式(通过在线教育和小型城市课堂提供服务,而非自建校区)的行业龙头。新东方(EDU.US;9901.HK)在经历2021年股价暴跌后已重振旗鼓,延伸市盈率达20倍;而好未来(TAL.US)的预期市盈率更是高达26倍。 雅虎财经调查显示,仅一家分析机构跟踪宇华教育,不过给予该股“买入”评级。对于这批自2021年教育行业整顿后,已淡出投资者视线的昔日明星股而言,即便如此有限的关注也显得弥足珍贵。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世纪互联首季亏损扩大

数据中心运营商世纪互联集团(VNET.US)周三公布,首季度收入按年增长18.3%至22.5亿元(3.095亿美元),录得净亏损2.376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扩大27%。公司称,亏损增加主要由于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所致。 批发IDC业务收入按年大增86.5%至6.732亿元;零售IDC业务收入增长4.8%至9.683亿元,得益于批发收入的增长,公司IDC业务收入按年增长27.8%至16.4亿元。非IDC业务小幅下降1.4%至6.048亿元。 首季度,经调整后EBITDA同比增长26.4%至6.824亿元人民币,经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为30.4%,同比上升1.9个百分点。 世纪互联周三下跌10.76%报5.39美元。过去六个月仍上涨39.64%。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赛目联手高德 发展智能平台生态系统

智能网联汽车("ICV")仿真测试技术的科技公司北京赛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571.HK)周三公布,与高德软件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构建智能装备、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的平台生态系统,合作期限为三年。 高德是中国专业数字地图、导航及实时交通信息服务商,向终端用户提供包括导航、打车、酒店预定、景点门票等一站式出行服务。 赛目科技表示,合作是可以充分发挥各自资源及专业优势,联手共同发展实现互补互利而达致共赢。 公司周四开市升3%报14.06港元,股价较今年初上市高约8%。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