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创新医疗器械公司只余下1.28亿元现金,在急需补血的情况下,第二次向港交所申请上市

重点:

  • 康沣生物一款核心产品于6月获批上市,市场推广及扩大生产均需要大量资金支持
  • 公司主攻的冷冻治疗赛道相对冷门,虽然已有多款产品商业化,但去年收入仅两千多万元

莫莉

去年2月完成B轮融资的康沣生物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决定第二次冲刺港交所,这家创新医疗器械公司获得高瓴资本、元生创投、比邻星基金等知名医疗健康投资机构青睐,拥有6款商业化产品、104项待审批专利申请,但可惜至今尚未盈利。

康沣生物上周二向港交所提交主板上市申请,花旗银行与华泰国际为联席承销人。这是该公司今年1月提交的IPO申请过期后,再次闯关港交所。

康沣生物成立于2013年,专注于微创介入冷冻治疗领域,其核心产品之一是膀胱冷冻消融系统,今年6月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是全球首批获准商业化的专门用于膀胱癌的冷冻治疗器械,配合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可以降低残留肿瘤的复发。

公司另一款核心产品是内镜吻合夹,是用于消化道软组织闭合治疗的吻合夹,治疗出血、穿孔及组织缺损,公司预计在今年第三季度有望获批。

新核心产品商业化在即,市场推广及扩大生产均需要大量资金支持。然而,尽管康沣生物去年1月在B轮融资筹得1.93亿元,但由于连年亏损,截至今年4月底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余1.28亿元,可见公司急需上市筹资补血。

招股书显示,公司拟将IPO所筹资金的20%用于膀胱冷冻消融系统的研发、商业化和制造,包括升级制造设施及购买新设备,以及聘用、挽留及培训相关生产人员;另有10%和12%分别用于内镜吻合夹和心脏冷冻消融系统的研发、商业化和制造。

冷冻治疗较“冷门”

康沣生物的主攻领域是冷冻治疗,这是近期新兴的微创治疗手段之一,通过极低温冻结及破坏异常细胞或病变组织,以微创方式有效破坏病变组织并阻止癌细胞的生长或扩散。相较于开放手术等传统治疗解决方案,介入冷冻治疗通常更经济、安全,同时副作用更小、术后并发症的机率更低。

介入冷冻治疗器械市场具有较高的技术门坎,因为冷冻消融设备需要精准控制液氮等冷冻剂,而液氮容易气化、体积大幅膨胀,控制不当或会伤害人体。康沣生物拥有独特的液氮冷冻技术平台,可解决气化相关的体积过分膨胀问题,并且还开发了其他核心技术,可大幅提升手术安全性。

招股书引述的报告称,中国介入冷冻治疗器械的市场规模由2016年的仅9,800万元,大幅增加至2020年3.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41.3%,更预计2030年将达到112亿元。

虽然康沣生物主攻的冷冻治疗赛道相对冷门,但其产品对目标疾病领域包括心房颤动(房颤)及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以及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可协助治疗膀胱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等。这些均是医疗行业大赛道,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房颤、呼吸系统疾病及癌症等患者数量大幅上升,中国介入冷冻治疗器械将迎来巨大需求。

以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房颤为例,治疗的冷冻消融产品仅有美敦力(MDT.US)的一款冷冻球囊获批,康沣生物的心脏冷冻消融系统,则有望成为中国首款获批商业化的治疗房颤国产冷冻消融产品,公司预计可在2023年第二季获批。此外,康沣生物还有9款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冷冻治疗在研产品,管线布局丰富。

盈利暂未见曙光

康沣生物拥有广阔市场空间及技术护城河,但这些前景尚未在财报中得到体现。2020年及2021年,其收入仅为905万元及2,243万元,主要来自已经实现商业化的微创手术耗材,包括肺结节定位针和单孔多通道腹腔镜手术入路系统。

由于多个管线的产品均处在研发过程中,相关投入快速上升,研发支出从2020年的4,231万元倍增至2021年的8,983万元,这两年的亏损为1.59亿及1.26亿元。虽然公司销售收入增加、行政开支收紧,但随着新产品获批,推广及商业化费用还将大幅上升,何时盈利仍是未知数。

不过,生物医药赛道的明星创投基金,则利用资金展示了对康沣生物的信心,高瓴资本当前持股比例达8.48%,是康沣生物最大的机构投资者,而公司在去年B轮融资的投后估值已达20.93亿元。

康沣生物尚未有招股详情,要估计其上市市值,可对比未盈利的创新医药器械公司心通医疗(2160.HK)、先瑞达医疗(6669.HK)与润迈德(2297.HK)的市销率,三者目前的市销率差异甚大,分别为24.3倍、6.3倍和60.6倍,平均值为30.4倍,以康沣生物去年收入计算,推算其上市估值仅有6.8亿元,远低于最后一轮融资的估值。

但值得参考的是,康沣生物手握多个即将商业化产品,收入前景确定性较大,或许投资者会愿意在其上市时接受较高溢价。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天岳先进招股集资20亿港元

半导体企业山东天岳先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631.HK; 688234.SH)周一在港公开招股,发售4,774.57万股H股,香港公开发售占5%,其余为国际配售,每股招股价不高于42.8港元,集资最多20.44亿港元。 招股期至8月14日,每手100股。该股预期8月19日挂牌。公司表示,所得款项净额中,约70%用于扩张8英寸及更大尺寸碳化硅衬底的产能;约20%用于加强研发能力,保持集团在创新方面的领先地位;约10%用于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天岳先进主要从事碳化硅衬底的研发与生产,是制作晶片的原材料,产品主要应用于光伏与新能源车领域。受到产品价格下跌、销售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今年首季公司收入按年减少4.25%至4.08亿元,净利润更是大降81.52%至852万元。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宁德时代江西锂矿停产

据媒体报道,动力电池生产商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750.HK, 300750.SZ)位于江西省枧下窝锂矿,自本月10日开始停产,短期没有复产计划。消息指,宁德时代未能延长到期的采矿许可证。 宁德时代没有作出回应,但市场估计,中国政府正处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并加强对矿业的审查。 宁德时代是于2022年4月时,以8.65亿元人民币投得枧下窝锂矿的采矿权,该矿面积6.44平方公里。 公司周一开市升1%报411港元,自今年上市以来,股价已上升57%。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和黄医药今年中期收入下滑

医药企业和黄医药(中国)有限公司(HCM.US; 0013.HK)公告称, 今年上半年收入下滑,核心产品的微幅增长,未能抵消其他主力药物销售下跌。受惠于一次性收益,公司半年利润大增。 上周四发布的业绩,公司期内收入2.78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3.06亿美元下降9%。公司治疗结直肠癌的畅销药物呋喹替尼(Fruzaqla),上半年销售额同比增长1%至4,300万美元,但增幅未能抵消三大产品的27%至50%下跌。 因出售资产获4.77亿美元的一次性收益,上半年净利润从去年同期的2,580万美元升至4.55亿美元。 公告发布后两个交易日内,和黄医药在美市场累计下跌16.3%,截至上周五收盘报15美元。股份年内累计涨幅达4.5%。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手回料中期扭亏为盈 最多赚6.8亿元

保险中介服务提供商手回集团有限公司(2621.HK)周四公布,预计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录得净利润介乎6.6亿(9,200万美元)至6.8亿元,去年同期为净亏损7,500万元,实现转亏为盈。 公司表示,业绩转正主要受惠于向投资者发行的金融工具账面值变动收益,该项收益较去年同期的变动亏损增加约7.95亿至8.15亿元。 然而,期内经调整股东应占净利润预计为5,600万至7,600万元,按年减少约5,000万至7,000万元,主要因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加大、金融消费需求放缓,以及保险业在“报行合一”政策下调整中介经纪费率所致。 上半年收入料介乎5.45亿至5.65亿元,按年减少约1.4亿至1.6亿元;成本及费用则减少约7,500万至9,500万元,跌幅低于收入降幅。 手回股价周五高开,至中午休市报4.93港元,升5.79%。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