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L.US

这家生鲜电商报告称,截至9月的三个月内,连续第三个季度实现盈利,目前利润率超越克罗格,并迫近沃尔玛

重点:

  • 叮咚买菜三季度收入增长27%,并连续第三个季度实现盈利
  • 这家生鲜电商调整了业务模式,专注于更富裕的市场,尤其是其总部所在的长三角地区

  

阳歌

对生鲜电商叮咚(开曼)有限公司(DDL.US)来说,这是一段漫长的旅程,自2017年成立以来,公司已亏损数十亿元。但在进行大量尝试后,公司终于找到了可以持续盈利的秘诀,使其从众多同行中脱颖而出,在中国庞大但竞争极其激烈的生鲜市场,几乎多数公司都在亏钱。

根据周三发布的最新业绩,截至9月底的三个月内,叮咚买菜连续第三个季度实现盈利,当季净利润1.33亿元。自一季度报告盈利1,230万元以来,公司今年一直保持盈利。二季度盈利增长至6,710万元,这意味最新盈利环比增长了一倍。

叮咚买菜成立仅七年,却对业务模式进行了多次调整。和很多同行一样,叮咚买菜被中国庞大的生鲜杂货市场吸引,最初试图成为一家面向所有人的生鲜杂货商,不仅在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市场,还有中小城市。

但它发现,小城市对成本的敏感程度远高于大城市。使其在与拼多多(PDD.US)和美团(3960.HK)等对手的竞争中处于劣势,通过将大部分生鲜业务外包给第三方,拼多多和美团大幅降低了成本结构。相比之下,叮咚买菜从仓储到配送的大部分业务都自己处理,这提高了质量和服务水平的稳定性,但也增加了成本。

叮咚买菜发现,上海、南京等大城市的消费者愿意为了更稳定的服务和产品支付溢价,而小城市的消费者则更热衷于最低价格。因此,公司几年前开始退出小城市,将重点放在相对富裕的长三角地区,包括其总部所在地上海。

随着重心的转移,它在相对富裕的地区提高了门店密度,以便更好地服务那里的客户。与此同时,公司尝试将重心更多地放在高端产品上,包括自有品牌产品,它们的利润率普遍高于蔬菜等普通生鲜和米面等主食。

此模式的成功在叮咚买菜的净利润率上体现得最为明显,其净利润率从今年第一季度的0.2%,稳步提高到了第二季度的1.2%,最新报告期内更是达到了相对较高的2.0%。也就是说,叮咚买菜的最新利润率,超过了美国超市巨头克罗格(KR.US)最新季度的1.37%,但仍落后于沃尔玛(WMT.US)的2.66%。

不过,能与全球最大的两家超市运营商相提并论就已经很不错了。相比之下,叮咚买菜的中国上市竞争对手中,包括实体超市运营商高鑫零售(6808.HK)和永辉超市(610933.SH),大部分都在亏损,因此净利润率为负。

股东乐开花

财报公布当天,投资者对叮咚买菜快速增长的利润表示欢迎,将其股价推高了13%。由于担心特朗普可能当选美国总统,当天大多数在美国上市的中国股票都大幅下挫,这个涨幅就更加了不起了。

此次反弹使叮咚买菜的美国存托股票(ADS)收于4.45美元,是过去20个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不过,在这里,我们仍然应该注意到,该股较2021年23.50美元的IPO价格下跌了约80%,那时正处于市场对在美上市中国公司的情绪转冷前夕。该股目前的远期市盈率(P/E)为18倍,领先于克罗格的13倍,与美团的22倍相差也不大。

值得注意的是,自今年初以来,分析机构对该公司的看法迅速改善。在雅虎财经调查的9家分析机构中,有6家现在将该公司评为“买入”或“强烈买入”,多于年初的5家。更重要的是,这些分析机构已将公司今年的收入预测上调至增长9.8%,是年初预期增长4.3%的一倍多。

财报显示,公司三季度营收较上年同期的51.4亿元大涨27.2%至65.4亿元。公司将强劲增长归因于人们下单量增加,及其在长三角地区的网络扩大。在财报电话会议上,公司指出在最新报告期内,长三角地区13个较小市场的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50%。

公司并未对今年最后三个月的业绩提供具体指引,但表示“预计四季度和今年将实现可观的同比增长”。

叮咚买菜的支出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其所售杂货的成本,相对较难降低。但它对履约成本(如仓储和配送)有了更多的控制权。随着专注度的提高,叮咚买菜在最新季度,将履约成本降低至收入的21.4%,而去年同期为23.2%,这也是它能够实现如此可观的利润率和盈利能力的主要因素。

分析机构对公司的乐观情绪,不仅反映叮咚买菜已练就提高效率的技巧,也反映随着经济放缓,中国消费者成本意识日益增强。餐饮业感受到了消费者减少外出就餐带来的压力,这为像叮咚买菜这样的平台带来了优势,它们满足了精打细算的消费者在家就餐的需求。

叮咚买菜目前现金流稳健,其现金和短期投资储备从去年同期的41.6亿元,增加到9月底的43亿元。事实上,没有什么能阻止叮咚买菜继续保持最近的势头,因为看起来目前的商业模式让它处于有利地位,甚至可能从消费者越来越谨慎的局面中受益。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国富氢能折让17%配股 集资9,099万港元

氢能储运设备制造商江苏国富氢能技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2582.HK)周日公布,以每股配售价54港元,配售合共最多173万股新H股,集资总额9,347万元,所得净额9,099万元。 配售股份占经扩大之已发行H股总数及已发行股份总数约2.13%及1.62%。每股配售价较上周五收市价65.1元折让约17%。 公司拟将配售所得款项用于为中国及海外氢能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制氢工厂、加氢站及氢气液化工厂的投资与合作拨付资金。 国富氢能上半年录得收入1.09亿元,按年下降19.2%。亏损由上年同期1.12亿元,收窄至8,925万元。 公司股价周一低开,至中午休市报64.4港元,跌1.08%。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大行科工招股集资近4亿港元

折叠自行车制造商大行科工(深圳)股份有限公司(2543.HK)周一公开招股,发售792万股H股,一成于香港公开发售,每股售价49.5港元,集资3.92亿港元,本月4日截止认购,8日正式挂牌。 公司的自行车销量由2022年的148,956辆,上升至2024年的229,525辆,复合年增长率24.1%。今年首四个月,销量93,398辆,同比上升146.5%。 公司的收入由2022年的2.54亿元增至去年的4.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3%,期内盈利则由3140万元,增至5,230万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9.1%。今年首四个月收入及盈利分别为1.85亿元及2,150万元,同比上升46.8%及69.3%。 集资所得三成用于生产系统现代化及扩大运营规模、三成用于强化经销网络及策略性品牌发展、另外三成用于研发,余下一成作一般营运资金。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Luxshare Precision, Apple’s primary mainland supplier, a 300 billion yuan worth empire built up from ground up

最强果链企业上市 立讯精密从零到3,000亿王国

果链三巨头之一的立讯精密,近日在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市传集资200多亿港元 重点: 2025年首三个月盈利增长31%至34亿元 今年7月更成功收购德国的汽车线缆制造商莱尼   刘智恒 今年香港新股市场火热,中国内地企业竞相赴港上市集资,苹果在内地供链上的三大企业早对港股上市虎视耽耽,蓝思科技(6613.HK,300433.SZ)率先于今年7月登陆港股,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002475.SZ)最近也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冀在炽烈的港股市场上集资,并取得一个具国际地位的融资平台。 立讯精密的故事,绝对传奇与励志,1988年农民出身的王来春,不甘心只当一介农民,更不愿在家乡嫁人而过着平凡的生活,想让生活更丰足,毅然跑到深圳追求新的人生。适逢富士康在深圳设立首座工厂,王来春加入成为一位流水线工人。 王来春做事认真肯拼肯捱,老板郭台铭慧眼识英雄,十年间将王来春擢升为课长,管理千名员工。但一名工头又怎能载得下王来春的雄心。1999年,她与兄长王来胜一起创业,2004年成立立讯精密,那时主要客户就是富士康,2010年时来运到,不光成功在深交所上市,更成为苹果供应链厂家,自此公司业务蒸蒸日上,至今A股上市公司市值达3,000亿元。 立讯精密是一家从事精密智造创新科技的公司,为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通信与数据中心的全球客户提供精密零组件、模块到系统的垂直一体化开发,以及智造解决方案。 业绩佳市占率高 立讯精密的业绩表现理想,过去三年拾级而上,2022至2024年间,收入分别是2,140亿元、2,319亿元及2,688亿元,期间盈利为105亿元、122亿元及146亿元。截至今年3月底止,收入为618亿元,同比增长18%;赚34亿元,同比增加31%。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的纯利介乎64.75亿至67.45亿元,同比增长20%至25%。 另外,在市场占有率方面,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4年销量计算,在精密智造解决方案行业中,立讯精密排名全球第四,中国内地排名第一。上市文件又披露,全球平均两部智能手机、每三部智能可穿戴设备,以及每五部智能汽车中,就有一部使用该公司的产品。 布局完善迈向全球化 立讯精密近年在业务及地域布局上续见成效,2016年在越南及多个国家设立生产基地,2019年扩大东南亚产能,完善全球化布局。早于2017年,开始从核心零组件及模块,迈向系统集成的垂直整合,2018年为客户提供自动化解决方案,2022年深化医疗设备的发展。 公司更透过收购合并,壮大各方业务。今年7月完成收购闻泰的ODM业务,以提升消费电子产品定制化的核心竞争力、优化产品组合,以及丰富业务与客户结构。同期亦完成收购莱尼业务,该公司是具百年历史的德国汽车线缆及线束制造商。 经营现金流出 不过,要注意是其经营现金流,过去三年均录得正现金流入,唯独今年首三个月却出现流出66.9亿元。公司解释是预付款及其他应收款增加55.3亿元,存货及合同履约成本又增加34.1亿元。今年开局似乎不大理想,经营活动若未能有现金流入,似乎有点不对劲,往后情况怎样暂未可知,但投资者要多加注意公司公布的变动,究竟是短期还是持续发生的问题? 另外,公司的毛利率并不高,2022至今年首三个月,分别是11.9%、11.1%、10.1%及10.5%,而且有出现持续下滑走势。公司指出,毛利持续走弱,是因产品及解决方案种类繁多,各产品销售价及利润率存在差异,而产品组合的调整,可能导致公司盈利能力出现波动。 虽存在一些问题,但总体而言,立讯精密正处于业绩上升态势,市占率又具有一定优势,同时日渐走向全球布局兼业务多元化,方方面面也展现出优点,公司在港具一定投资价值。7月蓝思科技在港上市,不足两个月股价已升逾三成,目前市盈率约33倍;而立讯精密现时在深圳上市的A股,市盈率只有23倍,并非处于一个较高水平,若香港上市估值维持相若,相信不难获得理想反应。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Baidu does infrastructure

简讯:订单量突破1,400万 萝卜快跑领跑无人驾驶出租车市场并加速全球拓展

百度(BIDU.US; 9888.HK)上周三宣布,截至八月其萝卜快跑(Apollo Go)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累计已完成1,400万单。这巩固了其行业领导地位,未来基金(Future Fund LLC)董事总经理Gary Black近期亦称该公司为“全球无人驾驶出租车领导者”。 财报显示,仅第二季度萝卜快跑完全无人驾驶订单超220万单,同比增长148%。百度表示,其车队迄今累计实现超2亿公里无人驾驶里程,且保持优异的安全记录。与此同时,谷歌Waymo截至今年五月累计付费订单量达1,000万单,并宣布其无人驾驶里程达1亿英里(约1.6亿公里)。 截至六月,萝卜快跑业务版图已覆盖全球16个城市,并逐步扩大公开道路测试范围。八月,百度在迪拜和阿布扎比指定区域启动中东路测。香港是萝卜快跑首个右舵车市场,近期测试已拓展至东涌和南区,推进商业区与住宅区更复杂路况的测试。 百度联合创始人兼CEO李彦宏在上周财报电话会议中表示:“我们在那里(香港)的经验为进军其他右舵车市场提供了宝贵的行业洞察,增强了我们在全球扩展萝卜快跑业务的信心。” 七月,百度与Uber达成多年期合作,计划在亚洲和中东等多个市场部署数千辆无人驾驶车辆。八月又宣布与Lyft在欧洲达成合作,首站覆盖德、英两国,加快推进无人驾驶出行服务的全球布局。 阳歌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