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HK
China Renaissance resumes trading

这家民营投资银行停牌一年多后,股票在复牌后下跌了三分之二

重点

  • 因前董事长包凡失联而停牌17个月的华兴资本在复牌当日股价暴跌66%
  • 复牌前夕发布的最新业绩显示,公司2023年收入下降37%,今年上半年又下降了39%

肖林

华兴资本控股有限公司(1911.HK)拆除了一颗定时炸弹——但其在香港挂牌交易的股票未能免受严重影响。

在今年早些时候任命了新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后,这家中国民营投资银行终于在上周晚些时候,发布了三份推迟已久的财报,并于周一复牌,勉强避免了因停牌超过18个月而被除牌的局面。

但复牌没什么可庆祝的。该股在复牌后的第一个小时暴跌近72%,收盘时下跌66%,至2.45港元。按这个股价计算,该公司的市值仅为往日的零头,较几年前的峰值下跌了90%以上。

如今,这种暴跌对在海外上市的中国股票来说已经司空见惯,其中很多股票是受了经济放缓和中美紧张局势的拖累。对各行各业的监管打击以及持续进行的反腐,也时不时地令市场陷入动荡。华兴资本曾为中国很多科技巨头提供资金,但自去年初其备受瞩目的联合创始人包凡失联以来,公司一直处于动荡不安中。公司承认,包凡

正在配合一项调查,这往往指的是腐败调查。自那以后,包凡再没有公开露面过。

因包凡失联,该公司无法签署财报,进而被停牌。公司最终宣布包凡在今年2月辞去公司职务,由联合创始人谢屹璟接任。这为公司在提交积压未发的财报后复牌铺平了道路。

复牌让华兴资本得以避免退市。复牌首日被低价抛售,一方面反映停牌17个月期间可能会发生的股价走势,但也意味未来将面临更多挑战。

虽然辞去了董事会主席的职务,但包凡仍是公司的控股股东,持有48.71%的股份。这意味着他仍拥有巨大的影响力。

去年12月取代德勤担任该公司审计机构的中汇安达会计师事务所,在最新财报中提出了对包凡的身份担忧。2023年最后一个季度,华兴资本就因包凡的调查,向有关部门支付了7,700多万元。该审计机构表示,未获得充足的证据证明这笔钱能拿得回来。

最新发布的财务业绩也给公司描绘了暗淡的前景。华兴资本2023年的收入同比下降了约37%,今年上半年又下降了39%。其投资管理和投资银行业务受打击最大。今年上半年,股票承销业务的收入增长了八倍多,但只因它的基数非常低。

相比之下,在华兴资本停牌期间,中金公司(3908.HK; 501061.SH)在香港挂牌的股票下跌了48%以上。中金公司是中国领先的国有投资银行,外界认为它所处的地位更有利。该公司的总收入和其他收入,在去年的下降幅度仅5.2%,今年上半年下降了20%。

包凡时代的辉煌

现年53岁的包凡对华兴资本的崛起至关重要。包凡出生于上海,与中国投资银行业的许多成功人士一样,曾负笈海外,并在摩根士丹利等全球领先的投资银行工作,随后于2000年代初返回中国创办自己的公司。

早年,他结识了中国科技界许多有影响力的人物,包括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和奇虎360的周鸿祎。据媒体报道,2011年,当刘强东的C轮融资陷入困境时,是包凡伸出了援手。他还把刘强东引荐给了老朋友尤里·米尔纳,后者是投资公司DST Global的创始人,因Facebook的早期投资而闻名。

2015年,彭博新闻社将包凡评为全球在推动市场或影响思想和政策方面最具影响力的50位人物之一,并称他为“科技建设者”,拥有的人脉关系,几乎可以安排当时中国科技界的一切事务。他的功绩包括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60亿美元的合并,组建现在的滴滴全球(经常被称为中国的优步),那是2015年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并购交易。​​

华兴资本于2018年上市,那是中国科技企业的黄金时代,中国的“独角兽”企业的产生速度超过了美国。同年,华兴资本为美团的IPO提供咨询和承销,成为2018年香港第三大新股上市。

但事过境迁,曾经为包凡的成功立下汗马功劳的人脉现在成了麻烦。

中国的科技行业曾经推动了包凡的成功,但自2020年末以来,该行业因其放任自流的方式而受到政府的审查。2021年初,滴滴在美国短暂上市时,华兴资本是它的承销商之一,但没过多久,由于未能获得中国互联网监管机构的必要批准,该公司被迫退市。

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也加大了中国公司从美国寻求资金的难度,而中国自身经济的放缓,也降低了中国公司对全球投资者的吸引力,去年在香港上市的新公司数量降至20年来的最低水平。

后包凡时代

在经历了如此多的动荡之后,华兴资本的下一步该怎么走,仍然是个大问题。

据媒体报道,包凡一直在配合跟华兴资本前总裁丛林有关的调查,丛林曾任工银国际董事长,这是中国最大的国有银行的国际部门。2022年9月,中国证券监管机构发布声明称,丛林因涉及多起不当行为的指控而被采取监管谈话措施。

虽然目前还没有报道称包凡可能面临刑事指控,但他消失这么久,可能反映出丛林被调查一事的严重性和深远影响。如果最终重回公众视野,包凡是否能回到以前的生活还远未可知。

华兴资本在其最新财报中称“后包凡时代”是一个“新时代”。公司规模大幅缩水,现有员工521人,比2022年底减少了200多人。

公司表示,尽管面临挑战,但仍决心寻求增长。为了给投资者注入信心,公司周日宣布,四名执行董事在未来六个月内,不会出售持有的公司股票。但只有时间才能证明华兴资本是否能够从失去包凡的困境中恢复,以及在中国科技初创企业日趋低迷的艰难筹资环境中反弹。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赣锋锂业拟配股及发可转债筹25亿元

锂生产商江西赣锋锂业集团有股份限公司(1772.HK; 002460.SZ)周二公布,拟配股及发行可换股债券,共筹集净额25.15亿元,拟用于偿还贷款、产能扩张及建设、补充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配股部分,公司建议配售4,002.56万股新H股,占扩大后已发行H股9.02%及扩大后已发行股份总数1.95%,每股配售价29.28港元,较H股昨日收市价30.98港元折让5.49%,集资净额11.69亿港元。 另外,公司建议发行于2026年到期的13.7亿港元的可换股债券,按年利率1.5%计息,初始转换价为每股H股33.67港元,较昨日H股收市价30.98港元溢价8.68%,可悉数转换为4,068.904万股H股,占扩大后已发行H股9.16%及扩大后已发行股份总数1.98%。发行债券所得款项净额13.46亿元。 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约为82.58亿元,同比下降13.3%,亏损由去年同期的7.59亿收窄至5.36亿元。 周二公司股价低开,至中午休市报30.08港元,跌2.91%。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中期业绩亮丽 蓝思盈利升逾三成

手机玻璃供应商蓝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613.HK,300433.SZ)周一公布香港上市后首份中期业绩,收入329.6亿元,同比增长14.2%,盈利增长32.7%至11.43亿元,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为9.4亿元,同比上升42%。 各项业务表现理想,期内智能手机与电脑业务收入271.8亿元,同比增长13%,智能汽车与座舱业务收入同比上升16.5%至31.6亿元,智能头显与智能穿戴业务收入16.5亿元,同比增长近15%。公司指出,收入增长主要是头部客户量产多款新品。 展望未来,公司表示将持续深化全球产能布局,强化材料模组整机垂直整合优势,丰富高附加值产品矩阵。 蓝思科技周二开市微跌0.32%报24.56港元,公司自今年7月上市累计上升逾3成。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Baiyunshan supports stock price with high dividend yield despite plain business performance

白云山业务欠惊喜股息率高助撑股价

白云山大健康业务中期利润升14%,主要来自王老吉贡献 重点: 受大南药业务影响,白云山中绩倒退 饮料业务竞争大,王老吉开拓海外市场   白芯蕊 凉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代表之一,更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王老吉凉茶及多款中药产品的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874.HK;600332.SH),最近公布中期业绩,虽然饮品业务表现强韧,但制药业务仍缺乏起色,令净利润按年倒退1.3%。 白云山前身是为广州药业,集团于1997年成立,同年在港交所挂牌,2001年亦在上海交易所上市,2013年完成合并白云山,随后公司名称由广州药业改名为白云山,目前大股东是广州医药集团,持有白云山45.04%股权,广州医药集团则是广州市人民政府旗下企业。 大健康业务占利润51% 集团完成重组后,基本完成“大南药”、“大商业”及“大健康”业务布局,其中大健康业务是白云山利润主力来源,上半年利润总额为15.8亿元,按年升13.9%,占集团总利润金额51.1%。大健康业务主要由王老吉大健康公司组成,主要产品包括王老吉凉茶、荔小吉系列、润喉糖、龟苓膏等产品。 尤其王老吉品牌更是集团王牌,该品牌于1828年创立,最早以凉茶铺形式出现。王老吉积极现代化转型,广药集团于1992年获得“王老吉”商标,并以红罐“王老吉凉茶”迅速在中国走红,一度与加多宝集团就“王老吉”商标展开法律纠纷,但最终由白云山持有,目前王老吉在凉茶市场市占率高达70%。 不过,以收入计算,集团大健康业务上半年收入只有70.26亿元,占集团总收入418.34亿元的16.8%,比第一大收入的大商业业务的290.63亿元少得多。所谓大商业业务,主要经营医药流通业务,包括医药产品、医疗器械、保健品等的批发、零售与进出口业务等。 大商业收入多毛利率低 虽然大商业业务收入占比高,但毛利率却不高,上半年只有6.13%,利润总额只有3.46亿元,占集团总利润金额仅11.1%。相反,以王老吉为主的大健康业务,毛利率高达44.67%,更按年升1.69个百分点,因此大商业业务虽然收入多,但利润贡献却比大健康业务少。 大健康业务由王老吉凉茶支撑,上半年利润也录得增长,但面对内地饮品业百花齐放,尤其新茶饮市场不断扩张,中国凉茶市场亦近天花板。据尼尔森调查显示,18至35岁主力消费群体中,选择王老吉作为解渴首选的比例已从2022年前的43%,大降至今年3月的27%。 王老吉拓海外觅商机 王老吉作为中国凉茶业龙头,为对抗茶饮新势力,近年也积极开拓其他新口味,以迎口顾客需要,例如推出无糖味凉茶、茶花风味凉茶等新品。 除此之外,白云山也为王老吉凉茶积极开拓海外市场。集团于2024年启动海外品牌标识“WALOVI”,品牌已在美国、泰国、意大利、沙特、马来西亚等多国陆续发布,尤其是主攻东南亚与北美市场,并与美国Costco、亚马逊、展开深度协作,以扩大海外商机。 不过,白云山大南药业务仍拖集团后腿,继2024年收入下跌10.4%后,最新业绩仍未见好转势头,今年上半年收入按年跌15.2%至52.4亿元,当中中成药收入跌幅达20.1%至32.5亿元,化学药则下滑5.9%至20亿元。 白云山的大南药板块主要涉及中成药及化学药研发生产及销售,拥有陈李济药厂、何济公药厂、潘高寿药业、白云山等中华老字号企业,不过面对市场竞争激烈,尤其是白云山化学药王牌辉瑞仿制药金戈(枸橼酸西地那非片),去年存量激增49.78%,暗示销售压力大,已为大南药业务敲响警钟。 另一方面,白云山创新能力不足也是一大问题,由于缺乏持续爆款新药登场,造成大南药业务表现呆滞。幸好白云山已有针对性部署,出资近15亿元设立广药基金二期,该基金主要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开展生物医药股权投资,从中获得投资收益,盼扭转投资新药不足的问题。 整体来讲,白云山股息率不俗,预期股息率分别为4.9%和5.4%,比10年期美债息4.3厘高,加上美国潜在减息空间大,变相支撑股价,但由于业务惊喜度不足,除了大南药业务倒退拖累外,王老吉业务则面对新兴茶饮市场竞争,故股价上升空间未必太大,只会在区间浮沉。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同店销售下跌20% 九毛九盈收双降

餐饮运营商九毛九国际控股有限公司(9922.HK)上周五公告称,因国内消费趋谨,致三大主力品牌同店销售额骤降,上半年公司营收及利润同比跌幅均超10%。 财报显示,截至6月的半年间,营收同比下降10.1%至27.5亿元,上年同期为30.6亿元。当期利润同比下滑16%至6,070万元,上年同期为7,230万元。核心品牌太二直营店同店销售额同比下降19%,规模较小的怂火锅及九毛九品牌分别录得20.1%和19.8%的跌幅。 伴随销售恶化,本季度公司净关店42家,约占门店总数5%,总门店数缩减至729家。 九毛九周一收跌2.2%至2.7港元,年内累计跌幅约22%。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