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主营业务收入连续两年下降后,这家加密货币矿机制造商将采矿纳入其投资组合

重点:

  • 嘉楠科技通过在哈萨克斯坦的合作矿场进入比特币挖矿业务
  • 该举措出台之际,越来越多的国家由于担心能源基础设施面临压力,而禁止了比特币采矿,使得这类业务面临越来越大的困难

梁武仁

当你可以轻易地用加密货币矿机来寻找新数字财富的时候,为什么只当矿机的卖家?嘉楠科技(CAN.US)正在这样做,最近,它将加密货币挖矿纳入自己的业务,作为核心的机器制造业务的补充。但它可能正在意识到,从加密货币采矿中获利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上周,世界上最大的比特币矿机制造商之一的嘉楠科技表示,它与哈萨克斯坦的多家公司了协议,共同开采虚拟货币。这家总部位于杭州的公司于6月在这个中亚国家建立了其首个开矿业务,截至去年年底,在这里共运行着约1万台矿机。

比特币开矿是指创造这一高浮动性但不断升值的虚拟货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矿工们竞相解决区块链网络产生的复杂方程式,最先完成的那个将获得一定数量的比特币奖励。这个过程需要巨大的算力,这就诞生了对嘉楠及其竞争对手生产的高级专业设备的需求。

对嘉楠来说,开始比特币挖矿业务是一件相对容易、低成本的事情,因为它可以调配自己的矿机,而不必以高昂的价格从别人那里购买。这样的新尝试也可以减少嘉楠的库存问题。

尽管只是硬件销售商,但嘉楠和其他加密货币矿机制造商的命运仍然与波动的比特币价格变化密切相关,因为价格下降通常导致对矿机的需求减少,反之亦然。这意味着,在市场疲软的时候,矿机制造商可能会面临库存过剩,随着更新、更强大的矿机问世,那么这些库存矿机很快就会失去价值。

通过使用原本闲置在仓库里的计算机,嘉楠可以一石二鸟:削减库存,同时积累目前地球上最热门的资产之一。该公司正是这样做的,它的管理层在11月与分析师讨论第三季度收益的电话会议上说,它到9月底铸造了23.86枚比特币。

但这些资产并没有真正为嘉楠增加多少利润,至少现在还没有。首先,根据目前的市场价格,嘉楠持有的比特币只值大约100万美元——只占其年收入或总资产的一小部分。

而且还有会计上的技术问题。虽然没有关于如何认定加密货币的具体会计规则,但在嘉楠科技上市的美国,它们通常被视为“无限期”无形资产。这意味着,虽然一家公司可以将其持有的加密货币价值作为收入记录在损益表上,也可以作为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记录在案,但在实际出售之前,即使其价格上涨,也不能记录收益。换句话说,加密货币资产不存在未实现的收益,而股票和债券等传统金融工具则可以有这种收益。

高企的成本

加密货币的挖矿成本也很高,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种操作所需的计算机非常耗电,由此产生巨额电费。例如,看看全球最大的矿商之一——马拉松数字控股公司(Marathon Digital Holdings)的财务状况,就会发现通过铸造虚拟货币产生实质性的收入是多么困难。2020年,该公司开采了价值440万美元的加密货币。但700万美元的成本令其相形见绌,其中包括电力支出。

嘉楠科技决定在哈萨克斯坦而非本土开始采矿业务,是中国监管部门迅速打击加密货币采矿的结果。去年年中,一度全球超过四分之三的比特币矿场在中国,为了实现碳中和,中国禁止了加密货币开采。这一强硬的行动扼杀了中国的加密货币采矿业,它们将幸存的矿工送往海外。比特币的抛售也随之而来。

随着中国对加密货币行业的打击,邻国哈萨克斯坦有着廉价的电力,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采矿中心,接纳了许多来自中国的采矿“难民”。嘉楠科技进入该国的行动相对容易,因为它在2020年开始向该国销售,因此在中国的打击行动之前,它已经在那里有了固定的客户群。

然而,哈萨克斯坦或任何其他国家,也并非没有风险。在哈萨克斯坦政府上周切断互联网,以遏制最初因高油价引发的大规模抗议活动后,就很能说明问题。这反过来又对加密货币矿工造成了打击,导致比特币价格暴跌。甚至在政治出现动荡之前,突然涌入该国的中国矿工就已经在哈萨克斯坦造成能源短缺,给运营带来压力。 

此外,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中国的行列,禁止加密货币开采,因为这对电力基础设施造成严重损害,对环境产生巨大影响。

嘉楠科技的收入在2019年和2020年出现下降,导致净亏损,因为比特币价格在2019年出现暴跌,随后新冠疫情开始。尽管去年前9个月销售额有所上升,但嘉楠科技正面临监管方面的不确定性,这可能会损害其业务,此外还有比特币价格的波动。

嘉楠科技的股价较2019年的IPO价格下跌了近一半,较去年3月的峰值下跌逾87%,这证明了上述困难。该公司进军采矿业的计划未能激起投资者的兴趣。股票回购计划对支撑股价也收效甚微,或许是因为投资者将此举解读为该公司缺乏其他好的投资选择。

嘉楠科技的历史市销率(P/S)仍相对较高,超过11倍。相比之下,纽约上市的同行亿邦国际(EBON.US)为9.4倍,该公司也在努力使其业务多样化,计划开办一个加密货币交易所。如果嘉楠科技的收入能够持续增长,并产生现金再投资于新业务,那么嘉楠的高估值就是相当合理的。但至少就目前的规模而言,该公司年轻的比特币采矿业务为这种新增长提供的潜力似乎有限。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宁德时代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750.SZ)通过香港交易所上市聆讯,将成为港交所近年来规模最大的新股发行项目之一。 宁德时代于周二向港交所网站上传了更新版上市文件,包括其2025年第一季度最新财务数据。数据显示,公司当季营收同比增长6.2%至847亿元,较上年同期的798亿元实现增长;季度利润同比增长31.9%至149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13亿元显著提升。 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并透过赴港二次上市,吸引全球投资者。据市场估算,其集资额可能在50亿美元至77亿美元间。若实际集资额接近区间上限,将超越快手(1024.HK)2021年62亿美元的上市规模,成为香港股市近年最大规模的新股发行项目。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Parking garages are for Keytop

善找泊车位的科拓 为己觅港上市席位

这家智慧停车技术供应商,凭善觅城市车位的技术在香港上市 重点: 科拓股份申请赴港上市,其优势在于智慧停车技术 公司去年收入仅增长8%,但毛利率却高达46%左右    梁武仁 在城市里,停车是令人头疼的问题,在私家车普及不过20年光景的中国尤其如此。厦门科拓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正试图在香港交易所找到自己的“车位”,寻求将这个问题转化成自己的优势。 这家智慧停车技术提供商上周申请在香港上市,并向投资者展示其在中国的增长潜力。由于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中国正面临车位短缺的问题。 即使科拓的产品所属的市场仍处于早期阶段,但对投资者来说,它仍然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投资机会。它的高科技产品用于帮助停车场业主尽可能高效地运营车位,同时缓解驾驶者在从寻找空车位,到支付费用等痛点。根据公司上市文件引用的第三方数据,此类服务在中国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因为中国汽车保有量与停车位数量比例为2:1。 科拓股份称:“停车位供不应求,是造成车主及驾驶员在市区面临停车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公司表示:“催生出扩大停车基础设施及优化现有停车场使用率的需求,进而推动中国停车空间行业的发展”。 虽然科拓股份的停车方案听起来不错,但它也面临一些障碍,因用它的技术对停车场进行升级的成本相对较高。中国房地产行业持续低迷,再加上整体经济疲弱,很多停车场运营商不太可能急于投入巨资,用科拓股份的产品升级改造停车场。这一现实似乎正在阻碍公司的增长。去年,公司收入仅增长8%至8亿元(1.1亿美元),低于2023年14%的涨幅,不过这两个数字都不太可能让科拓赢得“热门公司”的称号。 然而,科拓股份的利润率亮眼,支撑其盈利能力,这是许多中国初创公司难以企及的。公司去年的毛利率约为46%,最终实现了9,800万元的净利润。这个数字较2023年略有下降,但主要是因为营业外收入下跌造成,包括政府补贴和2023年提前终止一项合同的补偿。 科拓所处的智慧停车细分领域相对较新,但公司本身在停车行业拥有可靠的资质。上市申请文件显示,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中国首家车位状态LED指示灯制造商。如今,公司的产品分为三类:数智化解决方案板块、数智化管理服务板块和数智化经营板块。 数智化解决方案涵盖硬件和软件,运用物联网、移动支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一系列技术,让停车场和道旁停车流程效率更高,同时使行人管理更加便捷。数智化管理服务板块,旨在实现停车位管理的自动化,而数智化经营板块,则为停车场所有者提供技术驱动的运营模式。 数智化解决方案 在这三个业务板块中,数智化解决方案是公司的核心业务,去年贡献了约60%的营收,数智化经营服务板块占剩余营收的大部分。 科拓表示,由于目前停车场运营效率低下,加上汽车保有量不断增长,加剧了车位短缺,因此对其产品的需求必然会增长。停车场拥堵不仅会给司机造成压力,也影响停车场所有者或运营商的收入。 减少司机寻找空位的时间,也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而这是中国政策制定者关注的重点领域。对于科拓来说,在中国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意味不仅它自己能获得政府的财政支持,使用它产品与服务的企业也会享受其他形式的政策激励。 考虑到所有这些因素,根据公司的上市文件,中国智能停车设施技术市场的规模,预计在2024年至2029年间,将以30%的复合年增长率上升,达到919亿元。 尽管市场增长前景可观,但该领域已如同中国拥挤的停车场一般,挤满了同质化企业。科拓表示,按营收计算,它在智慧停车公司中排名第二,但市场份额仅为3%。日益激烈的竞争,这似乎不可避免会迫使该公司通过降价和牺牲利润来捍卫市场地位。 对身处这样一个不断有新入局者的新兴行业来说,尤其是在智慧停车这样基于技术的行业,持续投资开发新产品至关重要。就这一点而言,如果香港IPO取得成功,额外的资金对科拓来说将非常有用,尽管其运营已经产生了正现金流。 目前还不清楚公司希望筹集多少资金,但华谌科技(HCAI.US)的股票表现,或许有助衡量投资者对该领域公司的兴趣。这是一家自动化停车场的建造商,于今年2月在纽约上市。 华谌科技的发行价为4美元,低于5至7美元的指导价格区间,首次发行总共募得600万美元。但自上市以来,这支股票表现良好,股价几乎翻了一番,市盈率达到76倍,市销率为4倍。 按照类似的市销率,据科拓股份2024年的年营收计算,市值将达到4.4亿美元,意味其市盈率在32倍左右。 与华谌科技相比,科拓股份的利润率更高,财务状况也更稳定,因此它可能会获得更高的估值。最大的问题在于,在一个与中国房地产和汽车行业紧密相关且发展缓慢、竞争激烈的行业中,它能否在加速增长的同时保持盈利能力。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博雷顿首日上市股价急升5成

内地电机制造商博雷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333.HK)于周三在港挂牌,开市报29港元,较招股定价每股18港元高61%,中午收市报26.85港元,升49%。 博雷顿发行1,300万股,一成于香港公开发售,九成国际配售,集资总额2.34亿港元。公开发售录得超额198倍,国际配售则未能足额。 是次集资所得,约40%用于投资技术及开发新产品与服务,40%用于建立工厂及采购机器,10%用于扩大销售服务网络,余下作一般营运开支。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优步联手多家中国公司 加速全球自驾布局

网约车平台优步(UBER.US)近日积极扩大其在自驾出租车领域的布局,继宣布与中国自动驾驶技术公司梦腾智驾(Momenta)合作,将于欧洲推出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后,又陆续宣布与另外两家中国自驾技术公司小马智行(PONY.US)及文远知行(WRD.US)分别展开类似合作。 优步公布,将于今年稍后在中东主要市场与小马智行合作部署自驾出租车,并逐步拓展至更多国际市场。首阶段车辆将配备安全操作员,未来将过渡至完全自主商业运行。 与此同时,优步也宣布扩大与文远知行的合作。双方计划于未来五年内,在全球15个国家和地区扩展自驾出租车服务。双方早前已于阿布扎比展开合作,并将进一步进军欧洲、中东等市场。 上周,优步亦宣布与自驾技术公司May Mobility、汽车制造商大众(VOW.DE)签署协议,分别在美国德州阿灵顿与洛杉矶推出自驾出租车服务。而去年,优步也扩大了与 Alphabet(GOOG.US)旗下Waymo的合作。 这些行动显示Uber正加快整合自驾技术资源,积极抢攻与Lyft(LYFT.US)及特斯拉(TSLA.US)等竞争对手在新兴自驾市场的主导地位。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