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865.SHE
The leading Chinese maker of photovoltaic cells has applied for a Hong Kong listing, hoping a broad market rally will galvanize its IPO prospects.

这家已在A股上市的中国领先光伏电池制造商,趁内地及香港股市最近转旺,再次向港交所申请上市

重点︰

  • 受产能过剩等问题拖累,钧达股份今年上半年转亏
  • 这次钧达股份上市集资,目的就是为扩展海外市场,寻找新增长引擎

 

裴梓龙

中国政府接连出招刺激经济,内地及香港股市受惠大反弹,各大企业也趁势申请来港上市。已经在A股上市的钧达股份(002865.SZ),以海南钧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之名再闯港交所(0388.HK)。

钧达股份在今年2月曾向港交所申请上市,惟因招股文件半年有效期届满,在8月自动失效,估计与当时整体内地及香港股市低迷,无法取得管理层心目中的估值有关,毕竟其A股股价过去一年跌幅已超过50%。

成立于2003年的钧达股份,本来专注汽车内外饰业务,包括提供汽车仪器板、前后保险杠等部件,2017年成功在深交所上市。然而上市翌年,内地汽车市场陷入下滑期,拖累钧达股份业绩。

2019年,钧达股份展开战略转型,看中光伏电池行业。2021年,当时光伏电池中的P型电池主导市场,钧达股份果断出资14.34亿元,收购捷泰科技51%股权,正式进军光伏行业,翌年再将汽车塑料配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业务出售,全力发展光伏电池业务。

作为中国领先的光伏电池制造商,过去两年受惠行业红利,尤其是从“P型转N型”浪潮中,钧达股份的N型TOPCon电池一度带给公司高速增长。据招股文件显示,2021年公司的收入只有约16.39亿元,2022年N型电池技术崛起,公司也是全球首批大规模量产N型TOPCon电池的企业,带动整体收入增长5.8倍至110.9亿元,去年再上升67.9%至186.1亿元。

过去三年,公司净利润也持续增加,由2021年的5,373万元,大幅上涨至2022年的6.17亿元,期间多赚了10.4倍,去年再增加32.3%,至8.16亿元。正因如此,钧达股份A股股价在2022年一度高见173.26元,其后见触顶回落。

不过,截至今年10月18日,钧达股份A股股价已跌至43.7元,单计过去一年的跌幅已达53.3%,如果以2022年的高位计算,跌幅更高达74.8%。投资者持续沽货并非无因,因该公司的高增长开始无以为继,其上半年收入只有约63.6亿元,同比下跌32.4%,更重要的是由盈转亏,净亏损1.66亿元,表现远差于去年同期的9.56亿元净利润。

由于钧达股份去年全年净利润为8.16亿元,意味其实去年下半年已经开始亏损。这与内地光伏行业自去年已陷入产能过剩的情况密不可分,整个产业链上的产品价格都持续走低,例如今年上半年多晶硅和硅片价格已下跌超过40%,电池片价格也跌了逾15%。

产品售价跌幅惊人

上半年,钧达股份的P型PERC电池收入同比锐减87.7%,N型TOPCon电池也少了4.5%,最令投资者担忧的是,两款电池的平均售价跌幅惊人,P型PERC的平均售价由2022年的1.06元/W,跌至去年0.75元/W,今年上半年进一步下滑至0.32元/W,同比跌幅达62.8%;N型TOPCon的平均售价今年上半年只有0.36元/W,同比大幅下跌61.3%。

国内光伏业产仍在消化过剩产能,国金证券的报告指,自去年第四季起,光伏业经过二三线企业退出及整合,已有不少公司被淘汰,而目前“供给侧洗牌”已进入中后期。

面对国内竞争激烈,不少公司选择到海外寻找增长。去年全球光伏电池市场规模按出货量计已达544.9 GW,预计到2030年可达1,526.6 GW,期间复合年增长率为14.2%,如果不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其他地区光伏电池出货量,年复合增长率更可望高达25.6%。

钧达股份在招股文件中也提到,公司来自中国境外的销售额占比由2021年的0.3%,提升至今年上半年的13.8%,更计划将海外年化产能扩大至约10 GW,这次在港股上市集资所得,就是用于兴建年化产能约为5 GW的海外光伏电池生产基地,同时建立及加强海外销售业务及分销渠道,以及用于研发先进技术及一般营运资金。

当然,扩大海外业务也面对不少风险,其中最不明朗的就是贸易限制,包括关税、出口规定、反倾销及反补贴税等问题,将直接影响公司产品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

这次钧达股份再闯港交所,希望能以“A+H”身份在两地上市,截至上周五,本港H股对比A股折让率介乎5.3%至77.1%,能源相关股份的折让一般约50%。如果钧达股份希望成功上市,不仅要通过港交所聆讯,更重要是定价需要比A股存一定折让,才能说服投资者进场,为公司扩展海外市场“储能”。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行业简讯:传音手机全球销售超越Vivo

IDC周二发布的数据显示,三星(005930.KS)和苹果(AAPL.US)在第三季度继续引领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中国制造商小米(1810.HK)、传音(688036.SH)和Vivo跻身前五大厂商。在一个重大转变中,传音三季度的强劲增长使其超越Vivo,成为全球第四大智能手机销售商。 IDC数据显示,三星三季度以6,140万部出货量(市占率19%)蝉联全球智能手机销售冠军。苹果紧随其后,销量同比增长2.9%至5,860万部,全球市占率达18.2%。小米位居第三,市场占有率达13.5%,在前五强中其增幅最低,只有1.8%。传音在取得13.6%的同比增长后,市占率达9%,Vivo则以8.9%市占率位列第五。 当季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长2.6%,达3.227亿部。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万科董事长辛杰因个人原因辞职

房地产开发商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2202.HK; 000002.SZ)周一公告,董事长辛杰因个人原因提交辞职报告,董事会选举深圳地铁总经理黄力平为新任董事长。 据财新报道,辛杰辞职前已失联多时,最后一次更新朋友圈为9月14日。9月下旬起即有消息指他被有关部门带走协助调查。辛杰同时兼任深圳地铁董事长与党委书记,官方尚未公布是否同时卸任该职。 辛杰现年59岁,长期服务于深圳国资体系,2017年起接掌深圳地铁。任内推动“轨道+物业”模式,并于2017年主导深圳地铁以约664亿元入股万科,成为第一大股东。惟随房地产市场低迷,深圳地铁自2020年起业绩转弱,2024年更出现335亿元巨额亏损。 2025年初,辛杰兼任万科董事长,主导公司债务重整。过去八个月,深圳地铁在深圳市政府主导下已十度出手注资万科,累计提供近260亿元股东借款,用于偿还债务及维持流动性。 这是万科九个月内第二次更换董事长。接近万科人士表示,新任董事长黄力平熟悉公司运作,预料此番人事变动不会影响万科改革与化险进程。 消息公布后,万科港股周一下跌3.26%,收报5.04港元。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广和通招股集资最高29亿港元

无线通信模组制造商深圳市广和通无线股份有限公司(0638.HK, 300638.SZ)周二在港公开招股,发售1.35亿股,一成公开发售,每股招股价介乎19.88港元至21.5港元,一手200股,入场费4,343.37港元,最高集资29亿港元。公司于本周五截止认购,10月22日挂牌。 2023年及2024年的持续经营业务产生的利润,分别为3.77亿元及4.2亿元。今年截至4月底,持续经营业务产生的利润1.6亿元,按年增14.6%;公司表示,主要是模组产品及解决方案销量增加。 集资所得约55.0%将作研发用途,包括与AI及机器人技术相关的产品开发,约15.0%将用于在中国深圳建设制造设施,约10%用于偿还银行借款,10%用于战略投资,余下作一般营运资金。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361度第三季主品牌零售额增长10%

运动服装品牌361度国际有限公司(1361.HK)周一公布,第三季度主品牌线下零售额按年增长约10%,童装品牌亦录得约10%升幅,而电商平台整体销售额则同比上升约20%。 公司称,通过产品科技创新、专业赛事赞助及多元化合作活动,持续扩大品牌影响力及市场竞争力。公司战略性携手斯坦德机器人( 无锡)股份有限公司,为品牌注入智能基因。 渠道发展方面,361度与美团闪购及团购平台合作,构建“线上引流+线下核销”闭环,平均配送时间可达30分钟。品牌同时加速开设体验型门店,包括女子运动概念店及芬兰户外品牌ONEWAY新店,截至9月底,公司已在全国设立“超品店”93家。 361度股周一低开,至中午休市报5.76港元,跌2.54%。过去半年仍升逾40%。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