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TU.US

这家在线券商表示,其在马来西亚的牌照已获得原则性批准,在东南亚地区的扩张将进一步展开

重点:

  • 在利息收入大涨、全球扩张以及新交易产品的多重因素加持下,富途一季度收入增长52%,利润翻番
  • 这家在线券商表示,计划在未来三到五年将财富管理资产规模占总资产的比例,从10%增加到30%

 

阳歌

下一站,马来西亚。

在线券商富途控股有限公司(FUTU.US)宣布,将基于香港继续拓展全球业务,进军马来西亚市场。国际化是该公司最近发展的主要方向,其业务已经拓展到了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

在上个月底发布的最新财报中,进军马来西亚是最引人注目的大标题。财报同时显示该公司继续为其在香港、美国、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的客户增加更多产品和服务。

除了区域扩张外,该公司还公布了大规模提升财富管理资产规模的计划,以吸引需要多样化投资选择的客户。该业务在其客户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我们稍后将详细介绍。

首先,富途最新的财报延续了最近的趋势——比如利润加速增长,该公司的净利润在一季度增长了逾一倍,达到11.9亿港元(10.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08%。

净利润增长主要源于利息收入的大幅增加,得益于过去一年美联储和其他央行试图遏制通胀而大幅上调利率。富途的利息收入在一季度增长了125%,达到12.9亿港元,成为公司最大的收入来源。券商佣金曾经是公司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但一季度增长率为较温和的11.6%,总额达到10.8亿港元。

以上两个来源为富途贡献了大部分营收,使得全季度总营收增长52.3%,达到25亿港元,在去年四季度强劲的42%增长基础上进一步加速。尽管这些数字看起来很强劲,但美联储基本上已经结束了激进的加息措施,营收增长可能将开始放缓。

基于上述的可能性,雅虎财经调查的分析师预计,富途的全年收入增速将放缓至约13%,而利润增速也将减慢至约18%。分析师群体对该公司仍然非常看好,雅虎财经调查的21位分析师中,有15位给予该公司“强烈买入”或“买入”的评级。他们的平均目标价格为56.9美元,比当前股价水平高约50%,表明他们看到了相对较大的上涨潜力。

基于分析师对其2023年利润的预测,富途目前的市盈率为相对较低的12倍。这与美国折扣券商盈透证券(IBKR.US)的13倍接近,但低于嘉信理财(SCHW.US)的16倍和老虎证券(TIGR.US)的23倍。

富途的股价在财报公布当天小幅上涨了1.3%,表明投资者已经看到该公司的全球化转型取得了进展,但仍面临挑战。富途目前最大的客户群体在香港和新加坡,尽管没有提供具体数字,但公司表示其应用程序在香港成年人的使用率为43%,在新加坡为25%以上,该公司在其最初的中国市场还有一批老客户。

马来西亚的潜力

接下来,我们讨论之前提到的话题,首先是进军马来西亚。该公司此前表示今年将进入两个新的亚洲市场,马来西亚是其中之一。公司尚未宣布下一站是哪个国家,但很可能是一个东南亚国家。

管理层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富途的马来西亚子公司在该国的资本市场服务牌照,已获得证券监管机构的“原则性批准”,预计最早将在今年下半年进入该市场。管理层补充说,富途与现有竞争对手相比具有诸多优势,包括更强大的应用程序,以及在其核心优势地区,比如美国和香港等市场,提供更低的交易费率。

富途创始人和董事长李华在电话会议上表示:“我们期待利用马来西亚的巨大市场机会,进一步加强我们在东南亚市场的影响力。”

国际化一直是富途的重要战略,公司一直努力在其大本营香港和新加坡市场以外扩大业务。然而,鉴于香港本地资本市场尚未完全复苏,该公司也对其在香港的增长提出了预警。CFO陈宇在电话会议上表示:“(香港股市)交易范围非常窄,市场没有有意义的IPO项目。”

未来的另一个关键点将是财富管理业务,该业务的增长速度远高于富途的整体业务。富途在一季度的财富管理资产规模同比增长了77%,达到370亿港元,较其整体资产规模增长率高出2倍有余。

财富管理资产现在约占富途总资产规模的10%,陈宇在电话会议上表示:“希望这样的比例在未来三到五年内继续增加到20%到30%。当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业务区域以及服务的拓展,都有助于抵消其目前在中国面临的不确定性。富途上月已从中国应用商店中把应用程序下架,并等待问题最终解决,但同时获准继续为现有中国用户提供服务,包括提供应用程序更新。这个情况对公司的影响似乎是可控的,至少从财报角度来看。

陈宇在谈到应用下架时表示:“我们很高兴我们现有的中国客户对这一头条新闻非常冷静。我们没有看到任何有意义的异常流失率,以及过去一周的客户净资产流出。”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海辰储能营收飙升 更新香港IPO申请 

储能企业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周一提交香港IPO更新申请,显示其在2025年仍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69.7亿元(约合9,800万美元),同比飙升224.6%,毛利润激增逾10倍至9.16亿元。 海辰储能创立于2019年,是全球顶尖的储能系统(ESS)电池及成套设备制造商之一。公司提供针对多元应用场景定制的储能产品与解决方案,业务贯穿全产业链——从储能电芯到集成储能系统和端到端解决方案。 公司处于储能需求爆发式增长的风口中,也是首家在美国本土生产储能系统的中国企业。自去年起已实现调整后盈利,今年上半年延续此态势,经调整净利润达2.47亿元,正快速迈向全年净利转正的目标。 海辰储能凭借差异化技术构筑显著竞争优势,尤其在长时储能赛道拥有很大的领先优势。公司强调其系全球首家推出容量超1,000安时储能电池的企业。 公司规模化生产覆盖587安时与1,175·安时等多规格储能电芯,形成适应电力和工商业场景的产品矩阵。公司亦是业界首家实现314安时储能电池量产的企业。 阳歌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滴普科技首挂大涨 半日收升121%

企业级大模型人工智能应用提供商滴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384.HK)周二在港交所挂牌上市,首日开市大涨112%,至中午休市报59港元,升121.31%。 公司公布,是次全球发售2,663.2万股,发售价26.66港元,集资净额6.1亿港元。其中香港公开发售获得热捧,录得7,568.83倍超购,香港公开发售原占5%,按回补机制增至532.64万股,占发售总数20%。国际发售录得15.61倍超购。 滴普科技主要为企业提供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主要客户涵盖消费零售、制造、医疗及交通等多个领域。今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同比大幅增长118.4%达到1.32亿元。整体毛利率提升至55%。亏损由去年同期的6.2亿元收窄至3.1亿元。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Everdisplay makes AMOLED displays

长期亏损的和辉光电 上市集资力攻“柔性技术”

AMOLED半导体显示面板制造商和辉光电本月初获中国证监会放行后,已重新提交赴港上市申请 重点: 为向柔性AMOLED显示面板转型筹集资金,和辉光电计划赴港上市募资 尽管过去三年营收稳步增长,但生产成本持续高于收入,因而引致巨额亏损   陈竹 中国从光伏到新能源汽车等各制造领域的制胜方略遵循相同路径:政府主导大规模投资,支撑企业渡过长期亏损,产能建设超前于需求。其底层逻辑在于,一旦市场最终跟上,盈利将随之而来。 这种模式不仅适用于新兴行业,在显示面板等传统领域也如此,从早期LED、LCD时代起,该行业便持续经历技术迭代。中国以此战略追赶韩国市场主导地位,如今已培育出京东方(000725.SZ)等全球巨头。这家背靠政府的企业,在实现盈利前曾经历近二十载的亏损。 尚处该发展早期阶段的上海和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688538.SH)已登陆沪市,上周再向香港市场提交上市申请,寻求募集新资金。因未能于6个月内获批,以致今年4月的申请失效后,要再重新递交材料。 2012年,这家公司由上海国资委控股设立,肩负突破当时外资主导的新兴显示技术AMOLED领域的使命。逾十年后,和辉光电虽成功在AMOLED市场立足并实现初期目标,但相较京东方,和辉光电仍深陷盈利困局,且未向投资者释放何时可能盈利的信号。 和辉光电寻求二次上市之举,正值于沪深上市的公司,赶上对接全球投资者的浪潮。公司选定头部投行中金公司担任保荐人,表明若能成功上市,此次募资规模应相当可观。 作为战略行业的国资背景企业,其上市几乎必然获政府强力支持,中国证监会本月稍早的放行即为明证。如今,和辉光电需说服可能要求更清晰盈利路径的香港投资者。 剖析公司运营及业务前,需先行了解其核心显示技术的背景。AM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属OLED主流技术,其特性在于每个像素点通过有机化合物自主发光。 相较LCD、LED等前代技术,AMOLED无需耗电背光模组,可呈现纯黑画面、更高对比度及显著纤薄屏体,已成智能手机及高端设备首选。当前柔性AMOLED更支持厂商制造曲面及可折叠屏,这方面在传统技术上是无法实现。 亏损加剧 市场数据佐证和辉光电在AMOLED领域的成就,申请文件引述的独立研究显示,该公司在中大尺寸平板及笔记本计算机领域破局,去年以14.5%的出货量占比,居全球第三、中国第一。 当前,其客户涵盖荣耀、传音等头部手机品牌及车企。财务数据印证业务增长,公司营收从2020年的25亿元,增至2024年的49.6亿元(约合6.97亿美元)。据申请文件披露,今年上半年虽增速放缓,仍同比增长12%至26.7亿元。 业务扩张必然要求巨额产能投入及研发开支,和辉光电当前运行两条产线,2012年投产的首条4.5代生产线,及2016年开建的第二条6代生产线。据国内媒体报道,此类产线造价高昂,6代AMOLED生产线预估耗资达273亿元。 自申请文件披露的最早年份2022年起,和辉光电营收成本连年高于实际收入。这意味着,未计入其他开支前已现亏损,折射出巨额资本支出衍生的沉重折旧成本。今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其毛利亏损3.95亿元,净亏损达8.4亿元。 上市申请文件援引第三方研究称,广义的AMOLED显示产品,在全球显示面板行业的渗透率,预计将从2024年的29.2%提升至2030年的35.8%。 虽在中大尺寸领域表现亮眼,但和辉光电在智能手机市场,仅以3.7%的全球出货量占比位列第七。此短板影响重大,因智能手机恰是AMOLED渗透率提升潜力最大的细分市场。 和辉光电未能在手机屏市场斩获可观份额,主因是缺乏对柔性AMOLED的投资与产能,该技术当前广受欢迎。除苹果外,多数头部手机品牌均已开售折叠屏机型,尽管有传言称这家iPhone制造商正尝试该技术。 和辉光电长期主攻笔记本计算机等大尺寸屏应用的刚性AMOLED,为实施追赶战略,今年起推行“刚柔并济”的战略,即依客户需求生产两类产品。国内媒体报道称其6代生产线,已能小批量生产智能手机柔性AMOLED显示面板。 转向柔性AMOLED似为拓展业务,最终实现盈利,因该领域当前需求最旺。研究机构Omdia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柔性AMOLED机型,占智能手机出货量51%,达1.51亿部,同比增长15%。增长态势已延续三年,年增速持续徘徊20%左右。 不过,因该领域经验匮乏,转型需巨额投入,恐致近年财务状况恶化,盈利目标更为遥远。和辉光电须在扩张与财务纪律间寻求平衡,使投资者确信其长期成功概率。当下,港股成功上市对其至关重要,既为技术转型输血,也为鏖战日趋激烈的显示面板市场提供财务弹性。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文远知行招股集资31亿港元

中国自动驾驶出租车运营商文远知行(0800.HK, WRD.US)周二公开招股,发售8,825万股,5%公开发售,每股发售价不超过35港元,集资30.9亿港元,每手100股,一手入场费3,535.3港元。公司于下周一截止认购,下周四在港挂牌。 过去三年文远知行持续亏损,今年首六个月,公司收入近两亿元,同比增长32.8%,但仍录得亏损7.9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0%。公司解释,亏损主要是加快业务及技术发展,故前期在研发、行政及销售开支上需要大量投入资金。 公司表示,集资所得约40%用于开发自动驾驶技术,另外40%用于加快L4级车队的商业化量产或运营,约10%用于建立营销团队和分支机构,余下10%用于一般营运资金。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