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良硅材料已同意在未来五年收购大全新能源多晶硅产量的10%或者更多

重点:

  • 大全新能源已签署协议,未来五年向一家中国多晶硅片制造商销售15.03万吨多晶硅
  • 大全新能源及其全球同行目前正在大量增加新产能,将于明年开始投产  

阳歌

栽好梧桐树,凤凰自然来。至少电影里是这么说的。

但是大全新能源(DQ.US; 688303.SH)可不愿冒险,至少它没有想当然地认为太阳能芯片制造商会主动排队购买它的产品。它正在进行大规模扩张,打算在未来五年将产能扩大两倍。2月份宣布了一项规模不大的新供应协议后,这家领先的多晶硅制造商刚刚宣布了一份类似但是规模大得多的协议。

更大的背景是,过去两年,随着这种太阳能电池主要原材料需求激增,推动其价格飙升至纪录高点,多晶硅制造商都在争先恐后地增加新产能。今年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之后,太阳能建设热潮又获得了新的动力。这场战争增强了西方国家摆脱对化石燃料依赖的决心。化石燃料是俄罗斯最大的出口产品。

但在过去两年多晶硅价格引人注目地增长了逾六倍之后,观察人士预计,随着庞大的新产能开始投产,这一趋势最终将在明年开始逆转。大全新能源就是宏观趋势的代表,它正在中国的内蒙古地区建造大型新设施,第一期项目预计在明年二季度投产,预计公司产能将比去年底增加约两倍。

因此,大全新能源正努力吸引客户,以便在新设施投产后消化部分新产能。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大全新能源在上周五表示,同意在2022年11月到2027年12月向双良节能(600481.SH)的太阳能芯片制造子公司──双良硅材料供应15.03万吨高纯度单晶硅片。该协议比大全新能源在2月份宣布的协议规模大得多。根据2月份的协议,大全将在五年内向一个未披露名称的买家提供3万吨多晶硅。

大全新能源耗资52亿美元(370亿元)的包头工厂建成后,两个协议加起来将占到其30万吨总产能的约12%。包头工厂将拥有约20万吨产能。我们大概可以预计,大全新能源在明年会达成更多类似的交易,因为它正在寻求平息投资者的担忧,即在这个众所周知的周期性行业即将到来且不可避免的“萧条期”,它可能会受困于大量闲置产能。

值得注意的是,大全新能源的两份供应协议都表示,实际价格将根据交付时的市场情况确定。这似乎旨在避免重蹈上一个多晶硅周期的覆辙,当时一些太阳能芯片制造商签订了多晶硅采购协议,价格都定在了泡沫最严重时期的高点。多数芯片制造商最终不得不对合同重新进行谈判,包括向多晶硅供应商支付违约金。

反应平平

乍一看,股东对新公告的反应平平。受上述消息影响,大全新能源的股价上周五仅上涨了0.16%,目前比7月创下的今年高点低了约30%。但与更广泛的标准普尔500指数当天下跌2.4%以及中国主要股指上周下跌7%相比,这一小幅上涨看起来让人印象更为深刻。

尽管从7月份的高点大幅下跌,但在纽约上市的大全新能源股票今年迄今仍上涨了约27%,远好于同期标准普尔500指数25%的跌幅,也好于大多数在美上市的中国股票,后者今年出现了更大跌幅。在此期间,太阳能和风能公司的股票表现都相对不错,因为随着各国急于增加新产能以实现减排目标,投资者看好市场的强劲需求。

即使在反弹之后,大全新能源在纽约上市的股票的市盈率仍然只有2.4倍,以任何标准衡量都相当低。国内同行协鑫科技(3800.HK)的市盈率是它的两倍多,为5.5倍;而德国瓦克化学(WCH.DE)也要高得多,达到了4倍。就连大全新能源在中国上市的子公司新疆大全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市盈率也要高得多,为7.5倍。

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股价下跌的部分原因是,在美中监管机构就信息共享问题存在持续争议之际,投资者担心它们存在被迫退市的可能性。该公司总部位于敏感的新疆地区(新疆是华盛顿非常关注的地方),这是导致降价的另一个可能原因。但即使在今年上涨之后,该股目前看起来也确实被低估了。

尽管人们都在谈论多晶硅现货市场价格的飙升,但大全新能源似乎并没有真正从中受益。这可能是因为该公司的销售大多是长期合同,这种合同的价格对买卖双方来说波动较小。

该公司最新的季报显示,今年二季度多晶硅的平均售价为每公斤33.08美元。这实际上比去年四季度每公斤33.91美元的均价略有下降,与今年前8个月上涨逾两倍的多晶硅现货价格形成鲜明对比。

尽管价格没有上涨,但由于用于制造多晶硅的原材料成本下降,大全新能源还是设法提高了利润。二季度,该公司每公斤多晶硅的平均现金成本从一季度的9.19美元和去年四季度的13.32美元降至6.51 美元。因此,第二季度的毛利率同比增长超过7个百分点至 76.1%,而同期其净利润几乎增长了两倍至6.28亿美元。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圆通国际亏损扩大 中期蚀6,000万

快递公司圆通国际快递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6123.HK)周四公布中期业绩,收入大幅下跌52.5%至14.14亿港元(下同),股东应占亏损由去年同期的4,210万元,增加43%至6,040万元。 来自海运业务的分部业绩续下滑,较去年同期减少61.8%至930万元,空运业务的分部业绩则续录得亏损,并从去年蚀100万元扩大至亏损5,310万元。 亏损进一步扩大,主要是美国关税政策影响收入及毛利,而集团战略性地缩减部分低毛利率及回款周期较长业务,亦导致收入及毛利减少。同时,集团持续加强科研、加大国际化人才引进与培养、全面推动向智能化转型升级,亦令开支增加。 圆通国际周五平开报1.24元,过去一年高位下调29%。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逸仙电商营收增37%,彩妆品重返增长轨道

美妆零售商逸仙控股有限公司(YSG.US)周四公告称,受惠于彩妆品类销售回暖与护肤品强劲增长,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6.8%至10.9亿元。 逸仙财报显示,本季度护肤品销售额达5.81亿元,较去年同期的3.25亿元猛增78.7%。彩妆品类销售额增长8.8%,扭转了一季度下滑10%的颓势。护肤类加速扩张,使其在本季度总营收占比达到53%,超越彩妆成业绩主力。 公司预计三季度营收增速将放缓至15%至30%间,当期营收预测为7.79亿元至8.8亿元。 二季度净亏损由去年同期的8,550万元收窄至1,950万元。按非公认会计准则,二季度实现盈利,当季非GAAP净利润达1,150万元。 财报发布后,逸仙控股周四股价上涨0.6%至9.60美元,该股年初至今累计涨幅约130%。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创新药收入大增 恒瑞医药上半年多赚近三成

医药企业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1276.HK; 600276.SH)周三公布,截至2025年6月底止上半年收入达157.61亿元(21.9亿美元),按年增长15.9%,录得净利润44.50亿元,按年劲升29.7%。 业绩增长主要来自创新药销售及许可收入大幅提升,上半年相关收入达95.61亿元,按年增加26.8%,占总收入逾六成。公司表示,部分新药如瑞维鲁胺、达尔西利等在医保内的使用逐步扩大,带动销售持续走高;同时,早期上市的创新药借新适应症获批亦持续放量。此外,公司从默沙东与IDEAYA Biosciences分别收取2亿及7,500万美元首付款,进一步推动利润增长。 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38.71亿元,其中研发开支32.28亿元,按年升6.3%,占收入比重20.5%。行政、销售及分销开支57.99亿元,增加10.9%,占收入比由38.4%降至36.8%。 恒瑞医药港股周四高开1.2%,至中午休市报77.4港元,跌1.46%。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思摩尔收入升盈利跌 中期赚4.9亿元

主营电子雾化技术的思摩尔国际控股有限公司(6969.HK)周三公布,截至6月底止的中期收入同比上升18.3%至60亿元,但盈利下跌28%至4.92亿元。 公司解释收入上升盈利大跌的原因,主要是期内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开支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同时又加大自有品牌产品的市场开发力度。另外,集团的法律及合规服务相关费用亦大增。 思摩尔周四开盘升0.6%至22.22港元,股价今年以来已升67%。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